登陆注册
6532800000042

第42章 水墨里的婺源

一般来说,大凡炒热了的景点,都会沾满了铜臭,失却了本真,这是我对目下中国旅游状况一点先入为主的想法。来婺源之前,我就在想,不去那些炙手可热的景点,只去那些尚在闺中,未开发的地方走一走,转一转,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发现它们的美,去独自享受一份免费的原汁原味的大餐。抱着这想法,我来到了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在这里,我真真切切地领略到了婺源的风韵,有了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一、偶遇古城村

走进婺源,绿树掩映,碧水青山,未曾亲历过徽州古建筑神韵的我,见到是建筑群落的大气沉郁,是厚重的古风,是中华民族经典音乐所蕴涵的那份严肃与壮美情怀。旋即间,我一颗完整的心被这恢弘气势所同化,几分豪放,几分悲壮。昔日那许多的婉约,那浓浓的小资情调被彻底地收拾起,扬扬手,她们便彻底地融化于这古拙厚重的徽州风韵里。

我走的路,不在婺源的旅游线上,却依然是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散落在山水环抱之间。忽而眼前一亮,极目处,好多古宅聚集在一起,它们静静地矗立在那儿,似乎是专候我的到来,静候着我对它们美的欣赏、评判与裁决。

路,非常安静,仿佛是专为我一个人铺设,两华里的路面上没有一个人。大田里也冷冷清清,除了那些自由生长着的稻谷,只有田埂上那些零星的香樟树或红豆杉。秋风过处,它们的叶子轻轻地摩擦,发出了刷刷的声音,仿佛是为迎接我这个不速之客,为我这个北方女子的到来而专设的一种礼仪。

及至村口,才看到了生灵的影子。一个乡人头顶一柄斗笠,倒背着手悠闲地走着,身后的黄牛也似乎很散漫,在细小的土径上慢腾腾地跟随着。在他们前方,有一团浓密的绿荫。水田里,三三两两的白鹭架着细长的腿在忙碌的点啄着什么,给这幅平静的山水画添了几份灵动,几分雅致。

路的尽头,是路牌上标记的那个叫古城的村落。走在古意盎然的大街上,鳞次栉比,青砖黛瓦的房舍陈列两旁。沿街的台阶上或坐一两个择洗菜蔬的老妪,或快活忙碌着几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偶尔一两个手持烟袋的老汉,吞云吐雾的悠然,让我透视到了他们那与世无争的心。整座村子除了那几处风雨飘摇、年事已高的房子被锈锁栓紧外,凡是尚有居住的门户,几乎全部洞开。我随意地走进一户人家的大门,昏暗的光线好像要把陈年旧事隐藏起来一般,我无法透过花棂隔断,去瞻望他们更多的家事。一张竹床随意的摆在天井里,失却了生命的竹节仍散发出幽幽的竹香,向人们昭示着她们曾经的青春。主人不知去了何处,家中的一切就那么随意地摆放着,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可以如在自己家里般地这边摸摸,那里戳戳,没人来警惕地过问。真想在这太师椅上永远地坐下去,让心回归宁静,回归本真的自我。可是我心里明白,我只不过是这里的一个过客,一个连脚印也留不下的匆匆过客。这一切的宁静、一切的淡然都与我无关,它只属于它们原本的主人,属于这一方沉淀了厚重历史文化的水土。我,只不过是一介走马观花的过客,哪里有资格去占有,又能永久地玩味享受呢?

既然名叫古城村,我猜想她必定有些来历。在街上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旁,我向几位村民求教,只从一位老者口中略约得知了这里曾是宋代秦桧读过书的地方,其他几位村民对我这个问题都是一脸的茫然。看来,古城村的历史渊源对于我来说,怕只能是一个永远未了的结。

二、邂逅上汾水

车水马龙的公路边,又一处古村落撞进了我的眼帘。沿着斑驳的石板路向村里走去,一条黑犬的狂吠是给我这个外乡人最热切的招呼。一声严厉的呵斥过后,一位中年男人站在了我的面前,一脸的祥和。从几句简短的话语中,我得知了他姓吕,是个退役军人,曾经在烟台警备区服过役。似乎是他乡遇故知,他便有了过多的热情,给我当起了免费的导游。

他告诉我,村头那所最高的房子就是他曾经的家。我随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有一所高大的房子,它已经有半边塌了顶,从裸露出参差的梁柱椽耙,能看出它昔日的气派恢弘,若是略加修缮,它依然可以担领上汾水村的建筑风骚。他说,他在明亮处又盖了新房,再修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看来这幢古拙的老屋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这个村原来叫吕氏村,全村人几乎全为吕姓。老吕向我介绍说,他们吕氏三弟兄原来都住在这个村子里,后来,老大搬到了前边的李村,老小则是不远的下汾水村娶妻生子,他是老二,就住在眼下的这个上汾水村,三个人繁衍在了三个村落,可以说这条汾水小河是吕氏人家的生命之源。

河水绕着村子转了个圈,然后又一路向下游走去。圈内的老宅基本上还保持着原貌,圈外却只留下了断壁残垣。过去这个村子曾繁衍到一千多户人家,几百年前的一场瘟疫使得全村人口锐减到三分之一,那些无人打理的房子就慢慢地被光阴吞噬了。

在这个绕村的河上横陈着十几座风雨飘摇的石板桥,有几座桥看样子已经不起多少时间磨砺了,若不抓紧修缮,很快就会坍塌。村子里,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有条通往河里的石阶,石阶接河面处是一块大而平的石板,人们就这样,连年累月地蹲在石板上,依靠着河水洗菜淘米浣衣,清清的河水滋养着上汾水村世代的生命。

据乡人讲,这个村子风水极佳,村中间这座气派豪华的大夫第,明白地昭示着吕氏家族曾经的显赫。我抚摸着它精美绝伦的立体木雕,感叹着每一个细节处的精妙,那些砖雕、木雕、石雕每处都雕刻得出神入化,风采绝伦,却又深藉厚涵。见这些绝美的手工,初时不由我心头讶然,旋即便释然。试问婺源如果没有这巧夺天工的三雕,居民怎敢用最质朴的粉墙黛瓦?犹同村姑若无有娇媚的容颜,又怎肯款着素衣于人前?

我轻轻地抚摸着小天井中央那满布陈迹的水池,在内心叩问着它所承载的内涵。在徽人的心目中,家水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肥水不外流,钱财才不轻泄。前边天井的下水道,用四个方钱作为下水孔,然后再从地下暗暗流出。表象是一种生态,实则蕴藉着丰富的哲思。聚财、持家,勤俭成为了这方水土的文化理念。

穿过细窄的古巷,来到村中唯一的石拱桥,石刻标明这是风车桥,大约与村子的历史相差无几。前些年因为修高速路,上汾水被破了龙脉,此事曾惊动了省、市的领导,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还是给破了风水。听着乡人的唏嘘怨叹,我的心一下子沉重了许多,难以应对孰是孰非。伴随着现代进程的加速,随着路桥的开通,风车桥现在已完全失去了它原始的功能,桥面上布满了横七竖八的藤蔓,两个硕大无朋的红南瓜,一副孰视无睹的姿态,就那么傲慢地地横陈在桥面上。那清清的汾河水,如何谙得这世事变换的沧桑?她依然弹拨着恒久不变的弦音,悠悠地从桥下穿过,向着远方一路无悔地走去。

村头那棵高耸挺立的红豆杉,年岁已有800高龄,它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目睹了村子近千年的兴衰沦丧,它是上汾水村最有资格评点世事的长者。眼前它却闭口不语,似乎它视而不见,对民生疾苦漠不关心;又或许它是在用心悟道?默默地体验这里生人的情感,体验一切?

三、无鹤的鹤溪

鹤溪村,一听这个名字,我就知道它和水有关,与鹤有关。

夕阳满照的傍晚,我出现在了鹤溪村口。眼前小巷幽深而静寂,年代久远的青石板路古拙质朴,散发着幽幽的光晕。那些石面上刻满了道道岁月斑驳的印痕,是辙印?是屐痕?还是犁沟?它们被时光磨蚀得意态高古。狭窄的石板街在高高的风火山墙间尽情地延展,仿佛永无止境,两侧墙面上布满了厚重的苍苔。抬头望去,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一齐束身向着长空伸展,到了极限处便凝固成一条细线,湛蓝的天空就候在那里,几缕白云在它上边悠游着,缭绕着,似一曲悠扬的旋律,奏响了天籁。

路阶上散落了几片青菜叶,几只处世不惊的鸡在石板上啄食着。一位老妪从拐角处显出身子,步子不紧不慢,胳膊上的挎篮里盛满了果蔬,她从哪儿来?又要到哪里去?我无意问起,眼前的图画中,她只是一笔陪衬而已。她走了,鸡们也不知去向,长巷内因寥落而显得格外深沉。一个人,在婉约的小巷里随性而走,不时用指尖轻轻触碰墙砖上的坑坑凹凹。身心温静如童子恬息于母怀。耳畔萦绕着潺潺水流声,不知源自何方,总似空谷幽兰令人怀想。

七拐八折,方向感已失去,不知是东西、更无论南北。我随意地走着,不经意地从一条巷口走出,一条小溪就那么悠闲地铺陈在我的面前。那水面上悠悠地凫着一群花鸭,似乎它们也受了氛围的感染,悄无声息的静穆。我想,这大概就是那条鹤溪吧?

既然是鹤溪,总该与鹤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可眼前除了轻凫的鸭子与清浅的流水,难觅只鹤片羽,想必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而此地连那曾使崔颢无限惆怅慨叹的黄鹤楼的一砖一瓦都不曾为我留下,唯有一溪绿水承载着我“空悠悠”的思绪流去远方。

空荡荡的村落此时似乎是我一个人的天下,我就这么闲云野鹤般地袖手游走着,没有人好奇,没有人过问。其实根本就没有碰上人,连多事的狗也懒洋洋地躺着,懒得抬起沉重的眼皮瞭我一眼,懒得出声。这与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延村、李坑来说,已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鹤溪看似寂寥的背后,却完整地保存下了一份完美,十份纯真,是没有铜臭,没有修改与变味的假古董,原汁原味的徽州文明。

这意境,我喜欢。

鲜花送美人,断琴谢知音。鹤溪,带着几分高古的寂寞与得意静候于此,它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懂它的我的到来。暮色苍茫中,我流连在田间曲折的小道上,静静地品味着,思想着它,迟迟不肯归去。一些与此意境相合的唐诗宋词被我从记忆的深处翻出来,以我特有的方式含情脉脉地注入了这时空,唱给了夕阳下的远黛。

远处村口有三长两短汽车喇叭声响了起来,我回转身向着车停处走去,挥挥手,再见,雅致的婺源,再见,我心中的鹤溪。

同类推荐
  •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橡皮:中国先锋文学

    13个先锋小说家、43个先锋诗人、11个先锋评论家——共278篇各种题材的先锋作品凝结成这吓人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读本。这是中国当前最有写作才华的作者队伍,每一个人都那样特立独行、不拘常规、又敏锐多情。翻开杨黎主编的《橡皮(中国先锋文学)》,您将由他们带领,走进中国先锋文学大本营,领略目前中国文学最前沿的动态,关于当下中国先锋文学 ,无论是题材、文本结构,还是语言才华和思想张力,您都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获得一次丰富的精神滋养。
  • 感恩图书馆

    感恩图书馆

    本书为一部个人文集。全书分三辑,第一辑:书园散章,第二辑:书香报道。第三辑:书海探索。收录了作者多年的创作成果,包括散文作品,对生活和工作的随想;理论文章,主要是对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探索等。作者的文章多次获奖,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 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

    本书以“文学欣赏”为主线,精选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家名篇,分为绪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四部分。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毒医特工

    毒医特工

    夏雨娴,医药世家的传人,聪明漂亮,个性鲜明,敢爱敢恨;黎志轩,富二代一枚,看似玩世不恭,游戏人间,实则内心细腻,爱上一个人,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 弹片灰烬

    弹片灰烬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一个普通人罢了。但他在醒来后,发现整个世界都已经改变了。。。或许你不理解他,或许你骂他白痴,但他依旧坚持自己的道路。
  • 狼女的诱惑

    狼女的诱惑

    她,浑身充满了野性的味道,可是身上却又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她,温柔如水,如泣如诉的看着你,让人忍不住要去呵护,可是却是为寻她而来。她与她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都与传说中的未解之谜连在一起了?难道真是亚特兰蒂斯的后代?抑或是玛雅人的后代?还是遗留在地球的外星人?他看着她的眼睛说:“没有我的命令和许可,你不准离开我。。。”
  • 筹河篇

    筹河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相思翦

    相思翦

    (阎王别闹,孟婆想静静)给我的新书打广告,希望有人可以看,这个坑就不要往下跳了,来跳这个坑啊,不会断更,欢迎小迷妹来啊,比心,QQ阅读上查哦《阎王别闹,孟婆想静静》在一个陌生的街道,有一家十分古朴的药铺,叫相思铺,里面住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妖与鬼魂,总会有人重金求药,也总是有人绝望而终,每一朵花代表一个人,每一个药材代表一段爱情,走进相思铺,去体会那一段段爱恨情仇。
  • 书边事

    书边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名弑

    名弑

    天地?埋葬众生之墓!你我都不是猎者,相反是随时都会被猎杀的猎物,但我们必须如猎手般观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从猎者的刀口活下来······
  • 带着本领去未来

    带着本领去未来

    黑客大赛前夕,排名第一的叶凡意外死亡,死后竟穿越到了未来,和他一起过来的,是他的PPS-D3型黑客光脑。从此,高让带着怒火在未来拼搏着。在这寥寥宇宙,又会因他怎样呢?
  • 人鬼神魔传

    人鬼神魔传

    他们本来有着悠闲平静的街头看病、卖药、卖书、卖画的生活,可是他们心血来潮地想着要发上一笔财。在他们实施计划的时候,惊喜和凶险意外的事情不断接踵而来。医者仁心,他不但救了个公主,还要帮助她人流产剁胎,还不幸落入敌人温柔的陷阱。他们闯阴暗的地下宫殿,杀恐怖凶险的蛇虫鬼怪……他们险像还生,九死一生……交流鼓励加Q:25231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