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800000004

第4章 宁负如来不负卿

这一日,我站在纳木错湖畔,不为凭吊,只为仰望你的大成。这一月,我轻念你的诗词,不为平仄,只为重温你的圆满。这一年,我走过了你曾经的路径,不为葱郁,只为丈量你生命的精彩。这一刻,我敲打着心灵,不为取舍,只为刻录下你佛前爱的真言。

转山转水转佛塔,转过尘世间万水千山,我转到你曾经入主的布达拉宫前。在历代达赖灵塔中我苦苦寻觅,不见你留迹于此的纤毫印记。

他们能够抹杀你的肉体凡胎,抹去你在布达拉宫行走过的痕迹,却磨灭不了你永远的精神,抹杀不了你在我心中的鲜活,更抹杀不了藏民世代儿孙对你的顶礼膜拜。他们爱戴着你,你是矗立在国人心中一座永远不灭的丰碑。

此刻,我以平静的表情轻轻敲击着键盘,内心却波翻浪涌,一任思绪驱策我灵动的指尖,拟一首《蝶恋花》,我把你的精彩重现,与你一道把情路辗转:

善慧梵音说定数。修得轮回,可可与卿缚。欲将佛前云雨住,奈何情业冠心路。半卷经书犹未悟。一蹙黛眉,蹙到佛心处。万法难堪红粉误,慈航普度度情绪。

——林纾英

一、梵音难关我多情

公元1683年,清康熙三十六年,仓央嘉措,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情僧,在藏南门隅纳拉山下的宇松地区一个农家出生了。三岁的时候,他被藏王第巴桑结嘉措选定为五世达赖喇嘛转世灵童。当时,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为了专权,第巴对选灵童的事秘而不宣,甚至五世达赖圆寂的消息也向清廷隐瞒不报。直到1696年,康熙在御驾亲征,平定准噶尔丹叛乱时才得知这消息。摄于清廷威力,至此,第巴才不得不将达赖五世圆寂及选定灵童一事上报朝廷。1697年9月,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入主布达拉宫,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教派黄教教主,也成为了教派名义上的精神领袖。

此时坐床,与其他四五岁甚至更小年龄坐床达赖不同的是,十五岁的仓央嘉措,人生观、人性到此时已经基本定型。我们知道,在这个阶段,若要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是非观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对仓央嘉措亦然。

这,也成就了他以后人生悲剧的必然。

仓央嘉措出生之地属于红教教区,红教信奉的是至高无上的婚姻与爱情。仓央嘉措自少对美好婚姻与爱情的耳濡目染,在他幼小的心中早早地埋下了爱情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神秘而美好的爱情就像古老的大魔咒,紧紧地攥住了他年轻的心,以不可遏止之势迅速生长,直至根深叶茂。

他的爱情就如青藏高原湛蓝天空上那朵朵白云,自由翱翔,灿烂而美丽。

在布达拉宫,他的身份是黄教教主,黄教是一个严格限制结婚和情欲的藏传佛教。黄教倡导的宗旨与他此前的人生观、价值是观截然不同的,与他自幼建立起来的根深蒂固的爱情观格格不入。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势必使他从内心深处抵触着黄教。由此一来,他与藏传佛教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显现出来。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加深、升级,直至他痛心疾首。

在布达拉宫,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下,仓央嘉措在第巴桑结嘉措和诸位上师的严格监督下修研着枯燥的佛法。黄教刻板的教规、教主的正位角色与他自然本性的矛盾冲突,使他终日苦不堪言,难以忍受。

尽管他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身份,他却有权利主导自己的内心。

曾经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如今少年的倔强与任性,屡屡使他做出违背教义教规的事情。在布达拉宫内,人们常常会见到他弃去黄袍袈裟,着锦缎便装在内苑行走。他也常常手戴戒指,头蓄长发,游走在布达拉宫外美妙的凡尘世界。

百步穿杨一箭横,忆得陌上逢卿卿。

一自识得春风面,梦魂常逐罗裙行。

他身在禁宫,他的心却在凡间,爱许红颜。他流连歌舞酒肆,乐而忘返。他并不介意人以此称其浪子,进而以荡子自诩。

住在布达拉宫里,

是活佛仓央嘉措;

进入拉萨民间,

是荡子岩桑旺布。

他喜爱诗词,他用诗词表达心情,记录喜怒哀乐,也记录自己的放荡不羁。正为他印在人们眼里的所作所为,他记录在纸上的诗词,在那个政局动荡的年代里,给他的政敌留下了攻击他的口实。在后来他被废黜时,果然在对他织就的罪名里就见到了此两条。

他对此不在意,更不畏惧。他把一颗坦荡磊落的魂,加以剔透的心,讴歌爱情,因而使他的诗句绽射出露珠般美丽迷人的光晕。

也只有赤子豪情,才能毫无芥蒂地显现人性的本真与美丽。既使佛家所戒,也为爱戴他的人更爱戴他。

仓央嘉措本性是活跃的,他的心灵动而跳脱。他不喜欢那些枯燥的佛法,静默修习对他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案上长条经书,耳边经师教导,经堂幽暗沉寂”。

从他自传一段话里对此情景可见一斑:“那时我正年少,少不更事,讲法时常常坐不住,走来走去,不合听经之规矩。每当这时候,我那皤发皓首的经师总是站起来规劝道:‘您圣明!劳驾!请别这样,请坐下来好好听。如果尊者您不听的话,第巴就会责骂我了。’每当他这样双手合十,规劝我的时候,我也就乖乖地坐下来。师傅坐到我面前,继续讲解未完的功课。”

他的教师第巴桑结嘉措在对他百般劝导无效后,不得不向五世班禅求助:“仓央嘉措对佛教的学习不甚用功,我亦间向达赖喇嘛一再规劝,但未蒙采纳。希望五世班禅以师傅的身份,多多去信指教。”

他也不喜欢与僧众辩论经典,对与班禅额尔德尼会晤一事,虽然勉强表示同意,却坚拒授比丘戒。

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针对五年后为仓央嘉措授比丘戒的情景,在自传中写道:班禅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良久,然后毅然站起身来,夺门而去。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

在此后的许多天里,对受戒一事,虽经反复工作,仓央嘉措仍然拒授比丘戒,并反复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授的出家戒和沙弥戒。

二、  虽然没有接受比丘戒,仓央嘉措却明白自己的职责与道义。为此,他曾陷入深深的矛盾中。我们从他的诗里能够看出,他曾经在放任感情,追逐爱情,或坚守道行,以身事佛这件事上,很费过一番踌躇: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是修缥缈的来世,还是遵从了内心的召唤,回应美好的爱情?仓央嘉措经过苦苦挣扎,最终还是顺从了人性的自然,顺从了内心的声音,两难之间他选择爱情。

仓央嘉措在出家之前,曾经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名叫玛吉阿米。在家乡的岁月里,他与美丽的情人玛吉阿米朝夕相处,共歌同牧,日子过得非常快乐。当得知自己就要进入布达拉宫,就要与心爱的姑娘分别时,他的内心是那么的忧伤:

恋人美丽俊俏,更加情意绵绵。

如今要进山修法,行期延了又延。

当曾经为他授戒的五世班禅大师要再次为他授比丘戒时,想到如若受戒,从此后将与心爱的姑娘再不能相见,他悲起心底,泪流满面,继而用坚定的语气答道:“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只缘于他的坚持,也由于他是布达拉宫最大的王,没人能够强制他,受戒之事因之被搁置了下来!

藏传佛教有着比汉家佛教更多的清规戒律,但那些清规戒律对他而言却始终是形同虚设。佛家戒律虽严苛,却无奈他那颗向往爱情奔放的心。他常常乔装打扮,夜里外出与心爱的姑娘约会。那些美妙爱情的经历,使他在此期间产生了大量讴歌爱情的诗篇:

那一日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对于这首诗,《中国青年报》在2011年1月18日第9版刊发了记者王晶晶《谁在误读仓央嘉措》一文,文中说,这首被世人用心传唱的《那一日》并非出自仓央嘉措本人之手。

诗是与非,真与假,我不想计较,我在意的只是他情的真与炽。即便如王晶晶所说,我也愿意相信,他们能够心甘情愿地把这首诗假于他的名下,说明世人对他服从于人性、执著于爱情坚定信念的普遍接受并发自内心的赞赏。

爱情中的人是没有理智的,对我们的活佛来说亦然。我们从他诸多讴歌爱情的诗里,也能看到另一面的的仓央嘉措,那就是他言行的恣意与不羁。

锦被里温香软玉,情人儿柔情蜜意。

莫不是巧使机关,想骗取少年的情意。

拂面好风故园来,此情与卿两无猜。

珍重青梅竹马意,暗香袅袅入襟怀。

因为他是情僧,他是情圣。他的内心使他无从选择,他以不羁的言行,明白无误地背叛了藏传佛教。他明知道离经叛道是一种极大的风险,却也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与心爱的姑娘相会,去实践他心中爱情的神圣。

恰恰娇莺不住啼,杨柳枝上说相思。

忍得棍棒劈头打,誓与卿卿不分离。

魔龙身后舞狰狞,不辞凶险一意行。

若向帐底偿夙愿,抛得性命到卿卿。

他的无畏无惧,他对佛教教规这种彻底的背离终于还是酿成了他人生的悲剧。

他在一个雪夜里与情人幽会,到黎明时分,当好奇的人们循着他在雪野里印下的清晰足迹,一直走到姑娘寄身的小木屋时,一切真相都大白于天下。

他印在雪地上的足迹清晰而坚定有力。他以一个坦然而昂扬的姿态向世人昭示了他的离经叛道,他的无畏无惧!

他们为了断绝他的俗念,把他严密地监管起来,并在一个深夜里把他的情人秘密处死。

他眼睁睁地任他们夺去他心爱的人青葱的生命,看着她红颜旋成枯骨,却无能为力。他无力与强大的宗教势力相对抗,只能“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一自魂消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

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曾悲失路在河洲,喜逢渔家一叶舟。

香魂飘渺人去矣,凭谁销我万古愁?

死去的人再也无缘相见,美丽而多情姑娘的香魂已随风远逝,从此我与她阴阳永隔,相会只能在来世,只有在魂梦中。从此后,谁能知我情,解我意,与我同销这万古愁恨?

幼年结识的心上人儿

她的福幡插在柳树旁

看守柳树的阿哥

请别拿石头打它

悲愤欲绝的仓央嘉措,为追念心爱的姑娘,他拿起笔,为她写下很多凄美绝伦的爱情诗篇。

除了悼亡诗,另一方面,他也创作了大量讴歌生活,赞美爱情,不畏强暴的诗篇。他直接用诗来表达他追求理想与爱情坚定不移的信念,表达他对政治束缚和宗教戒律的抗议和强烈的不满。

背后有毒龙虽狠,

没有什么可怕;

前面香甜的苹果,

一定要摘到它。

作为最高精神领袖的仓央嘉措,没有了爱情的滋润,生活就如枯木一般了无生机。他的心也如枯竭的河床,层层皴裂,渗出涔涔血迹。从他诗里我们常常能见到他内心的那份无奈与痛楚:

我修习的喇嘛的脸面,

不能在心中显现,

我没修的情人的容颜,

却在心中明朗地映见。

想她想的放不下

如果这样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就会成个佛啦

三、梵行圆满纳木错

仓央嘉措的这种放浪形骸是佛门清规戒律所绝对不允许的。他们试图说服教育他,多次无效后,仓央嘉措在24岁那年,以“耽于酒色,不守清规”的罪名被康熙帝废立,随后被“执献京师”。

据说,仓央嘉措入京途中在青海湖畔不知所踪。历史有几种说法。一说他夜遁,从此周游印度、尼泊尔等地;一说他被处死;另有说法是他投湖自尽。

我倒是宁愿相信后一种说法,我宁愿他是自己走向美丽而多情的纳木错湖。那是我希望他最圆满的结局。因为只有纳木错湖的清澈,才堪配容纳我们高洁的六世达赖活佛。他走向了她,他洁净的肉身才不会被肢解,他碧透的灵魂才不会被肮脏的尘世所玷污。

走向了纳木错,他就走向了圆满!

四、缘情纳木错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既无双全法,你宁负如来不负卿!

我赞美你,仓央嘉措。你是真性男人,你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情人,是人世间最美丽而多情的情郎。

你留下的诗,如缕缕清风,使纳木错湖也泛起春心,多情而温润的波光粼粼。她也轻轻地扰动了我柔软的心,在我内心深处中漾起层层美丽而婉约的涟漪。

“高贵的终归衰微,聚集的终于离分,积攒的终会枯竭,今日果然!”

而今,当我伫立于美丽的纳木错湖畔,我依稀看到了襟袖飘飘的仓央嘉措正从渺渺的烟水间缓缓地走来。年轻的他,正脚步沉静地缓行于纳木错湖波心之间。直视间,我在他的脸上没有看到一丝的凄惶与茫然,有的是他对自己无怨无悔追求的那种刚毅与坦然。他表情沉缓地走过纳木错湖心,走过二十五岁美丽的人生岁月,走过三世,走到了永远。

是的,既然这肮脏的尘世容不下诗文美丽,人生多情的仓央嘉措,那就让胸怀博大的纳木错湖来收留,来包容了你的高洁美丽吧。你在布达拉宫是人间法王,在青海湖龙宫你也一定是水族龙王!

纳木错湖,你应该骄傲,你应该为拥有我们神圣的情僧而自豪!因为在与人间,与佛祖的这场争斗中,你是最终胜利者,他终于彻底地属于了你!

在布达拉宫没有仓央嘉措的灵塔,不是布达拉宫拒绝了他,仓央嘉措不属于菩萨,不属于尘世,不属于凡间任何人,他只属于你。只有干净如你,清碧如你,纳木错湖,才配他入主!

人生自本多情,活佛亦本人生,何必无情!

仓央嘉措,我愿以一颗无尘的心来留驻你永远的佛颜,你的多情。你是我的至爱,仓央嘉措。我爱你诗意而多情的人生!

斯世既然无法牵手,我以诗文与你共同演绎这人生的自本多情:

凭谁勘破,佛前都道因果。任得婆娑,遍觅无个。怀落寞,移向菩提坐。心无荷。莫痴痴枷锁。此情可可,去留无计困惑。浪行无那,只道姻缘左。也为前尘诺。休诟我,皆以卿袅娜。

——林纾英

同类推荐
  • 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

    本书收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作品多以写人为主。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因此,作品大多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
  • 大风歌:风之涌

    大风歌:风之涌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学术之美

    学术之美

    本书收录作者在各媒体的“学者专栏”、“海峰随笔”等栏目进行的学术交流。这些随笔既包括刘海峰教授个人的治学之道与治学体验,还有对一些教育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和评论。这些系列精品随笔以小见大,内容丰富、见解独特,且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大气、轻松、幽默,具有很强的学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体现出刘海峰教授教育理论的精深和历史与文学功底的深厚,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热门推荐
  • 恶魔法则:拽丫头,休想逃

    恶魔法则:拽丫头,休想逃

    虽然是杀手,杀手一般不是冷血无情的吗?为什么还有可爱恶搞的呀!!!
  • 瑶露肖灵

    瑶露肖灵

    当风吹起时,她微微一笑,倾国倾城,誓要立于万人之上;他邪眸一挑,人人畏之,却护她周全,生生世世!
  • 东北军

    东北军

    1940年冬,东北抗联司令杨靖宇带领六个士兵,在长白山中与两个日伪挺进队六百余人周旋,挺进队的首领程斌曾是杨靖宇的部下、兄弟,对杨靖宇的战略战术极为了解,仗着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数次将杨靖宇逼入绝境。而杨靖宇用其惊人的身手、计谋、毅力与忠勇,屡屡脱险与反击,成就了长白山上,最著名、最悲壮、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传奇。
  • 迦南荣光

    迦南荣光

    这是《溶源》前传。这只是个短篇,讲述黄金时代之后,关于黑铁时代的故事。……长生种有长生种的光荣,短生种有短生种的光荣。长生种的光荣是永恒,短生种的光荣是自由、公平、正义、理想……可惜是短生种。
  • 殇兮

    殇兮

    超脱了六道轮回,掌握了洪荒玄黄,纵然跨越了时空界限,也逃不过天地之殇。残缺不全的魂魄,混乱不止的世间,凌乱不堪的记忆,他该何去何从?一个遗失了自我没有了魂的世界,一个天地无道术法混乱的世界,一个术士的世界。看他如何修十元,合太极;归无极,复本源;练鸿蒙,定寰宇。看他如何搅动天地,混乱世间,逆天改命,追寻先辈往昔的足迹,打破天地之殇!"
  • 霸道战神

    霸道战神

    【免费新书】机械师林道带着兵工厂系统穿越异界,成为无上武魂刚刚被剥夺的废物。不能修炼?我的兵工厂系统无所不能,能制造各种牛逼枪械,还能炼丹,炼器,制造阵法,还能组装变形金刚,我要让异界知道科技才是最霸道的力量,区区修炼突破难得到我?报告主人:前方发现美女,是否启动泡妞套装?我靠,泡妞套装太刺眼了,林道一丝不挂的站在那里,而且还是一柱擎天的模式……“嗨,美女,我被打劫了,帮个忙呗?”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彼岸花之夏:陌之物语

    彼岸花之夏:陌之物语

    彼岸花,是生死之花,掌管着生死。花开的时候看不到叶子,叶子开的时候看不到花朵,花叶永不见。小时候的纷争,现在却由他们来化解。她们,是否可以化解纷争……
  •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10秒钟打造识人高手

    10秒钟打造识人高手

    他是属于比较理智的人,而且是懂得保护自己权益的人。其实他这种人要做到要对方限期还书,想必在心里也有一段挣扎的历程。他会评估书该不该借给这位朋友,同时他也会评估这样做会不会伤害他们之间的交情。如果这位朋友比较难沟通,他就会以低姿态来要求对方;如果对方比较讲理,他就会以理来说服对方。总之,他对朋友的定义是大家互相尊重,彼此体谅,谁都不占谁便宜为主。他这种观念,颇适合现实社会的人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