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2500000038

第38章 享受经典

2011年春节,我们兄弟五个带着各自的爱人、孩子回老家过年。我们家有一个传统,就是每次全家人团聚的时候,都专门拿出一个半天,坐下来聊聊学习、聊聊工作、聊聊读书,或一人主讲,其他人谈感受;或无主讲,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说说,可长可短,有感而发。我们管这种活动叫家庭读书会,家庭学习会,或者叫家庭讲坛。

电视上有讲坛,大学里有讲坛,社会上有讲坛,这些都不新鲜,可家庭讲坛却别具一格。这次,我们家庭讲坛的主讲人,就是我。我讲的是读书,题目叫《享受经典》,讲的是我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讲座定在大年初三即2月5日的上午,让我没想到的是,亲戚朋友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赶来,要求参加。一共来了38个人,其中最小的16岁,正读初三,最大的76岁,是个退下来的村干部。家里地方小,只好借用了县政协的会议室。此次活动效果很好,非常成功。这样的活动,在全国也是少见的,所以更有意义。

我讲的时候没带稿子,这是事后我整理出的文字。

有机会和大家坐在一起,谈谈学习,谈谈读书,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也是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二哥给我出了一个题目,叫《享受经典》,让我和家里人聊聊。

这个题目是怎么来的呢?一次,我和我二哥去看我母亲。这几年,每到周末,我们两家都一块儿去我四弟家看我母亲。我们俩推着我母亲,在楼下的花园里遛弯儿,说到了读书。我说,当年我第一次读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和《东周列国志》的时候,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有一种如饥似渴、如醉如痴的感觉。我甚至觉得,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学习汉语,能够读到这些优秀的作品,这些伟大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感受那一段段风起云涌的历史,惊心动魄或者是缠绵悱恻的故事,可歌可泣或者可笑可怜的人物,真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是一件特别值得庆幸的事情。

我又说,那些英国人或者美国人,从小学习英语,在读到莎士比亚、荻更斯、马克·吐温和海明威的时候,可能也会有这种感受。那些法国人,从小学习法语的人,在读到雨果、大、小仲马、莫伯桑、福楼拜和萨特的时候,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那些俄国人,从小学习俄语的人,当他们读到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和普希金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感受。

每个民族,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经典,在这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人,在读到本民族的文学经典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我想,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吧。读经典读出了民族自豪感来,我想这就是享受了吧。

我二哥听了我的话,很有同感,就说:过节的时候,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你给大家讲讲,就讲读书,讲读经典,讲经典带给你的感受,相信对每个人都会有触动。这样,对大人会有所启发,对孩子呢,会是一种激励。题目我都给你想好了,就叫“享受经典”。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好,可说的话非常多,就答应了。

今年元旦,我们兄弟几个聚在一起,又说起了读书。我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乡下教书。学校在山坡下边,非常小,到了周末,到了节假日,学校里就剩下了我一个人,我在干什么呢?我在读书,读世界名著,读经典。尤其是到了晚上,校园里漆黑一片,真是伸手不见五指,特别安静。咱们在形容黑夜的时候,总说“伸手不见五指”,现在城里的孩子很难想像那是怎样的黑,因为现在城里的路灯太多了,夜晚也变得不那么黑了。可是在农村,到了晚上,要是天上没有月亮和星星,那种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黑得吓人。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在宿舍里读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读得我热血沸腾。有时,外面在刮着呼啸的北风,大风撞在宿舍的山墙上,就像大水冲在岩石、峭壁一样,轰隆轰隆的。宿舍里虽然温度不高,但是我一点儿都不觉得冷,反而感到浑身燥热。我觉得我的心里有一堆干柴,被经典的火花点燃,轰的一声,燃起了熊熊大火。这部巨著陪伴了我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它让我感到温暖、快乐和幸福。我这才知道,经典是可以御寒的。

我记得,我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时候,是在酷热的夏天。宿舍里没有电风扇,当然更不会有空调。那时还没有空调这个词儿呢。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人公,那个杀了人的大学生,他内心痛苦的煎熬,除了让我心惊肉跳之外,还让我感到了阵阵寒意,我觉得我的后背上有冷风一次又一次袭来,让我出了一层又一层的鸡皮疙瘩。我就像掉进了一个冰窖里,冷得直打哆嗦。这部作品带给我的寒意,直到今天,还让我时时想起。这部经典,整个夏天都让我感到寒冷。这就是经典的魔力。我也因此而知道,经典是可以降温的。

还有一年是在除夕夜,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家里就剩下了我一个人。那时我们一家已经搬到北京好几年了,我的儿子刘船已经上小学了。年前,刘船已经跟着我二哥一家,回了延庆老家。我爱人除夕夜里在医院上夜班,我只好一个人在家里等着,等她下了夜班,再一起回老家过年。那个除夕夜我本来是想看春节晚会的,没想到那年的晚会办得特别差,硬着头皮也看不下去。我就把电视关了,看书。我当时正在看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福克纳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写法比较现代,时空变换,角度变换,变化得都挺频繁。后来拉美文学爆炸,好几个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拉美文学就深受福克纳的影响。《喧哗与骚动》是一部不太好读的小说,采用的是多角度叙述,靠三个儿子的意识流讲述一个家庭的悲剧。除夕夜,就是一个喧哗与骚动的夜晚,心情应该是浮躁的。没想到,我一关了电视,一读起这部小说,内心就变得特别的清静,我读得津津有味,一口气读到天亮,把一本小说完整地读完了,而且读出了其中的好处和妙处。我由此知道,经典也是可以去躁的。

我这么一说,我二哥又提起了上次的话题。他说,今年春节,把兄弟几家召集在一起,都讲讲,讲工作,讲学习,讲读书,你就讲第一课,就讲“享受经典”。咱们在一起,过一个文化年,励志年,有意义的年。我说好。

这几天,我对自己这些年里读书的经历和感受,做了一个回顾、总结和梳理。我把自己的感受归纳为这样四点:一是读经典,去浮躁;二是读经典,不寂寞;三是读经典,长见识;四是读经典,有魅力。

一、读经典,去浮躁

现在谈谈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读经典去浮躁。现在的社会很浮躁,人心也很浮躁,这样,就特别需要我们具有很好的定力和静气。说到定力和静气,我就想起了《论语》里孔子称赞颜回的那段话,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颜回是个好样的!一碗饭,而且是糙粮作出的饭;一瓢水,而且是一瓢凉水,顶多就是一碗白开水;住在简陋的巷子深处,别人都担心他吃不了这份苦,受了不了这份清贫,可他自己并不觉得这样的日子苦。相反,他觉得很快乐。因为他有秉持,有操守,有追求,而且爱学习,并且在学习当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

颜回虽然贫穷,但他给人的感觉却很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他是个平凡的读书人,给人的感觉却很伟大,是精神上的伟大。两千多年过去了,可他的形象总是清晰地浮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清爽、俊美和温暖。

每次读到《论语》里孔子表扬颜回的这段话,我就想起我九五年全家刚搬到北京时的情景。当时,我们一家住在和平门北边的一条胡同里。这也是一条陋巷,整条胡同就一个公共厕所。经常是抱着肚子跑到厕所,一看,里面的蹲坑都被占满了。你只好提着气、捣着脚,在外边等着。那个滋味可是相当的难受,也是相当的迫切。

我租住的那家,在一个的大杂院的东北角,因为私搭乱建,屋里终日不见阳光,水泥地上,常年都是湿的,墙上和顶棚上,是一块一块的水迹,就像小孩儿或者老人尿过的床单一样。每个墙角都有蜘蛛网和吊吊灰儿。房主好几年都没在这里住了,好多东西都没有弄走,旧衣服,木头箱子,柜子,书本,杂物,等等,这些东西常年放在这么潮湿的地方,都发了霉、长了绿毛。这样,屋里就永远都是挥之不去的霉味,特别浓,直呛鼻子。

那时候我儿子刚刚四岁,一进屋,就拉他妈出来,说,这是哪儿呀,太脏了,太黑了,太湿了,咱们回家吧。他妈说,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咱们就住这儿了。刘船说,这不是咱们家,咱们家在延庆,在楼上。我就逗他,说,你一个人回延庆楼上的家去住,我和你妈在这儿住,行吗?他说,不,我妈住哪儿我住哪儿,我跟着我妈。

大杂院里的房子大都年久失修,应该算作危房。一次下大雨,刘船蹲在邻居家的房檐下玩泥巴,抬头看见一只蜻蜓在眼前飞,他就去追这只蜻蜓,他刚一离开,头上的房檐就轰隆一声塌了下来。这件事让我后怕了好长时间,我想,那只蜻蜓是专门来救刘船的命的。他要是再晚离开一秒钟或者两秒钟,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次,是我在这家的配房里读书。这家自己盖了个配房,既做厨房又做书房。每天晚上我都在这里读书、写作。那是冬天。配房里生着土炉子,还有土暖气。我看书看到很晚,突然感觉头发木,眼皮发沉,我以为是渴睡了,就想放下书,去睡觉。这时我发现我已经站不起来了,想喊也喊不出来了,我想,糟了,我中煤气了!书桌距离房门只有四五步远,我用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的劲儿,几乎是爬着过去的。当时我就给自己鼓劲儿,心里说道,不能死,不能死,我要是死了,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人比我对我儿子更好了,也不会有人比我对我爱人更好了,不能懈怠,不能放弃。等我到了门口,打开房门,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我知道自己死不了了,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后来想想,也挺后怕,如果我意识到自己中了煤气,再晚一分钟或者两分钟,也许我就永远不会再有这种意识了。

第二天打开配房的房门,发现前一天刚给刘船买的一只兔子,已经被煤气熏死了,四条腿儿伸得特别直,早就死得透透的了。我跑了出来,保住了性命,兔子却被煤气夺去了小命。

我在那个大院住了将近三年,生活上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房租五百,当时我的月工资正好也是五百,等于每个月都白干了。虽然经历了两次危险,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贫,但是我一点儿都没有觉得苦。相反,我觉得很快乐,很幸福。感觉幸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有了这一条,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没了这一条,再富裕的日子也是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读书和写作,在那段时间里,我每年都写出了将近二十万字的作品,而且都发在了有影响的报刊上,不仅如此,我还读了很多书,其中有很多就是经典。写作和读书同样是我快乐的源泉。

说到定力和静气,我刚才提到了孔子表扬过的颜回,我还想再说说孔子本人。说到孔子,我就想起了两个词,一个是“安坐鸣琴”,一个是“弦歌不辍”,这是两个故事。先说安坐鸣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要到卫国去,路过宋国,在一个叫匡的地方发生了意外。匡这个地方的人特别恨一个叫阳虎的人,阳虎肯定是做了对不起这里人的事儿,把他们得罪了。孔子的相貌和身材和阳虎挺像,匡人就把孔子误以为是阳虎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呼拉一下子,这帮人就把孔子围住了,要打孔子。孔子的学生子路身高马大,有力气,会拳脚,就要出战,和他们拼了。

孔子把他拦住了,说:“我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这里肯定有误会,先别冲动,冲动是魔鬼。真打起来,本来能说清的事情也说不清了。等等,误会很快就会解除。”一边说着,孔子就神态平和地坐在了地上,把琴放在了腿上,开始弹琴。孔子弹得从容不迫,琴声一点儿也不乱。他这么一弄,倒把那些搂胳膊、挽袖子,拿着木棒和板砖的人给震住了,他们自己先就疑惑了,心想,这个人八成不是阳虎,要是阳虎,早就被吓跑了,或者拼了。过了一会儿,卫国的国君派人来了,来接孔子了,误会也就解除了。

这就是圣人之勇,圣人处理事情的方法,他靠自己的定力和静气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再说“弦歌不辍”。说孔子到了卫国,看到卫国国君荒淫无道,乱臣贼子得势,就离开卫国去了宋国,宋国也不咋的,孔子感觉这里也没有用武之地,就去了陈国,陈国也不怎么样,他就要去蔡国。这时楚国派人来请孔子,要重用他。孔子动了心,又要去楚国。陈国和蔡国听说孔子要去楚国,怕楚国因为孔子的辅佐强大了,攻打他们,就发兵把孔子围在了一片荒野之中,断粮、断水,逼着他改主意,不改主意就把他饿死。孔子被饿了两天,两天里他一直在弹琴,而且弦歌不辍,琴声没有断过。孔子用琴声坚定了他自己和学生们的意志,战胜了饥饿和寒冷。他的定力和静气感染了他的学生,没有人逃跑,也没有人投降。两天后,楚国的救兵到了,孔子再一次转危为安。

这两个故事都在《东周列国志》里,《东周列国志》就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经典。

说到定力和静气,说到琴声,又让我想起一部堪称经典的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有一个情节令人难忘。就是大船撞了冰山,开始倾斜,船上一片混乱,这时船长把几个琴师叫到甲板上,琴师是船上的员工,是在餐厅和舞厅里给大家伴奏的。船长对几个琴师说,为了稳定人心,你们就在这里拉琴,拉那些舒缓、轻松的曲子。好像是四个琴师,有拉大提琴的,有拉小提琴的,他们拉得特别投入,特别敬业。他们忘记了身边的混乱,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生死关头,一片混乱之中,他们制造出了一个肃穆的气氛,同时也是悲壮的气氛。船倾斜得站都站不稳了,海水漫过了他们的脚面,船上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这时四个人才停下来,其中三个人离开了,一个人留下继续拉琴,他对那几个离开的人说,能和你们合作非常荣幸。那三个人也说,我们也是。

几个琴师令人感动,危难时刻,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定力和静气震撼人心。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感受,读经典去浮躁,只有去除浮躁,一个人才会有定力和静气,有了定力和静气,你才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生活上感受到幸福。

二、读经典,不寂寞

我要说的第二个感受是,读经典不寂寞。说到寂寞,这种感觉哪个人都不会陌生。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寂寞,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寂寞。每个人都有自己打发寂寞的办法,我的办法是读书,读经典。

日本有个作家叫川端康成,他写了一个中篇小说叫《伊豆的舞女》,写得特别好,是经典中的经典,每当我感到寂寞无聊的时候,内心空虚的时候,我就读一遍,读完以后,内心变得特别充实,特别干净。这篇小说,我前后看过不下十遍。

川端康成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亚洲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第一个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川端的小说别具一格,我感觉就像中国唐朝的诗人王维的诗一样,属于神品,是学不来的。他的小说意境空灵,字里行间流动着淡淡的忧伤,非常美。《伊豆的歌女》这篇小说,故事非常简单,说的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高中学生,独自去伊豆旅行。途中,遇到一队乡村巡回演出的艺人,并和他们结伴同行。艺人里有一个十四岁的舞女,两个人产生了好感。这种感情肯定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高中生对这个舞女的爱情,既朦胧又清晰,既甜蜜又忧伤,既深沉又平淡,比那些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爱情更感人。虽然两个人的感情没有结果,却让人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能让我落泪的小说非常少,但是这篇小说每次读的时候,都让我潸然泪下。读罢小说,心里变得就像川端康成的文字一样干净。

还有一篇小说,我读过好几遍,就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叫桑提亚哥的老渔夫,84天里没有捕到鱼,同伴都远离了他,连最崇敬他的一个孩子也离开了他。第85天他又独自一人乘船出海,到了很远的地方。这次,他捕捉到了一条比小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鱼。可这条鱼非常厉害,老人被它拖了两天两夜,被它牵着的钓索勒得背脊生痛,两手血肉模糊。当时老人只要割断绳索就可以摆脱困境,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靠喝冷水、吃生鱼片补充体力,最终制服了大鱼。但在归途中,却被成群的鲨鱼轮番侵食。桑提亚哥拼尽全力搏斗,最终还是输给了鲨鱼。当他回港上岸时,带回的是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的鱼骨。大败而归的老人却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永远也打不败的精神。

小说写这个老人在茫茫的大海里和一条大鱼较量,非常地寂寞、无聊和乏味,但海明威却把这个过程写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老人是个失败者,但他在别人的眼里却是个英雄。

这两篇小说后来都被拍成了电影。电影有电影的好处,文字有文字的妙处,两相比较,我更喜欢小说。文字里留给人更大的想像空间。

前边提到过的《静静的顿河》,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小说,而且是长篇巨著。这部小说共四部八卷,一百四十多万字。这是“一部令世界惊异的书”。作者肖洛霍夫因为这部作品于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苏联文学第一次获此殊荣。小说讲述了一个叫葛利高里的哥萨克青年的动荡经历,讲述了他和邻居阿克西妮亚的爱情,讲述了他在战争中的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参加了沙皇的军队,因为作战勇敢,获得了十字勋章。后来又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参加白军,杀过不少红军,也杀过不少白军。在白军的队伍里,他一直干到师长。他一直活在矛盾之中。他既痛恨白军的腐朽腐败,又对红军的过激行为不能容忍。最后他的情人阿克西妮亚被冷枪打死,他自己也面临着红军的清算。

小说结构复杂,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思想深刻,可读性强,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

当然,让我爱不释手,反复阅读过的小说还有很多,比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井上靖的《猎枪》,卡夫卡的《变形记》等,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这些小说都带给了我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打发了我的寂寞时光。

除了小说,诗歌我也非常喜欢。唐诗宋词里的经典特别多,像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都是中学时学过的,到现在我还能背诵。

宋词里我喜欢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和李煜。像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都是千古绝唱,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苏轼纪念亡妻的一首词《江城子》。我最初读到这首词的时候,刚参加工作,还没有结婚,甚至没有女朋友,更谈不上亡妻的体会了,但是我却被这首词感动得热泪盈眶。宋代还有一个词人叫贺铸,他也写了一首堪称经典的悼念亡妻的词叫《鹧鸪天》,也是让人一吟双泪流。

在读唐诗和宋词时,我也经常会读出民族自豪感来。如果你不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母语不是汉语,你是很难读出其中的美妙滋味的。

刚才说到《论语》,其实《论语》就是一本让人百读不厌的经典。有一段时间,我白天在工作之余认真地读了读孔子的《论语》,晚上回家,我认真地读了读《邓小平文选》。《论语》和《邓选》我都是把它们当成美文来读的,而且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多。我觉得《论语》和《邓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最朴素的道理。最朴素的语言就是最优美的语言,最朴素的道理就是最深刻的道理。

孔子是圣人,大知识分子,你看他使用的是什么语言。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后面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生气,这样的人不也是君子吗?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东西,就可以明白新学的知识,甚至可以给别人当老师了。

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想做到的是说话少,做事多,说话慢,做事快。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为什么坦荡荡,因为君子心胸开阔,目标远大;小人为什么常戚戚,因为小人总是鸡毛蒜皮,蝇营狗苟。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君子总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小人总想着投机取巧,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他说,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意思是说,君子有威严,有尊严,而没有骄横之气;小人虽然很狂妄,却没有威严。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说,君子总是帮着别人把好事做好,不帮着别人做坏事;小人正好相反。

他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很多人自己该做的事情都没干好,却总是关心别人的事情,尤其是领导的事情,甚至中央的事情。皇城根儿底下的老北京尤其爱犯这个毛病。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关心国家大事当然是对的,孔子的意思是你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好,把自己该负的责任负好,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负责。你没在那个位子上,却总是琢磨那个位子上的人应该琢磨的事情,你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孔子还有更家常的,他说,席不正,不坐。就是席子没有摆正,不要去坐。如果坐了,既对别人不礼貌,自己也会养成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坏习惯。他还说,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嘴里含着饭的时候,不要说话,因为这样容易把饭呛到肺里,损害身体,也容易把饭喷到别人脸上,不卫生,也不礼貌。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说话,说多了,自己睡不着,别人也睡不着。

他还有一句话,我觉得可以和前边说到的他称赞颜回的那句话相媲美,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吃着糙粮做的饭,喝白开水,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义之财,靠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生活,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最近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神马都是浮云”。意思是说什么都是浮云。我觉得这句话是消极的,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却是积极的。这样的语言多朴素、多家常,多美啊!这样的语言总是让人怦然心动,而且回味无穷。

邓小平呢,是伟人,大政治家,他使用的也是最朴素、最家常、最生活化的语言。比如他说,不管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说,摸着石头过河。他说,杀出一条血路!他说,发展是硬道理。他说,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那些坏的东西,两手都要硬。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说,姓社姓资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等。很多道理,那些专家学者写了几千字、上万字的论文也说不清楚,他一句话就说透了。

一个圣人,一个伟人,使用的都是朴素的家常的语言,讲述的也都是朴素的家常的道理。孔子和邓小平都是有大智慧的人。我觉得,大智慧就是大简洁,大道理就是家常的道理,朴素的道理。

经常读读《论语》和《邓小平文选》,不仅可以驱散我的寂寞,而且还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还有作文的道理。

三、读经典,长见识

现在我想说说我的第三个感受,就是读经典长见识。一个人的经历再丰富也是有限的。一个人再长寿,即使活到一百岁,已经是很稀罕的了。但是,一百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世界这么大,你没有去过的地方,比你去过的地方要大得多;你没有见过的东西,比你见过的东西要多得多;你不了解的东西,要比你了解的东西多得多。所以,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和必要的,是应该毕生去做的事情。在有电视和电脑之前,人们了解世界,了解历史,增长见识的途径,主要来自书本,来自经典。即使是网络时代,书籍仍然是我们了解世界,了解历史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阅读经典,我总结了几个引以为鉴的人,就是几个不能学的人。

一是马谡。马谡一直深受诸葛亮的赏识,因为他聪明,口才好,军事方面的书籍也没少看,谈起治军和打仗更是条条是道,两个人经常彻夜长谈,他的好多想法对诸葛亮都有启发。所以在关键时刻诸葛亮才敢大胆地起用了他,让他去守街亭。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一定要把大营扎在要道上,这样司马懿的军队就不会轻易打过来了。可马谡不听,非要把营寨扎在一座小山上。副将王平都看出了危险,说,你忘了丞相的嘱咐了吗?你把营寨扎在山上,司马懿的军队一来,四面一围,一个也跑不了;再一断水,从下边用火一烧,必败无疑。马谡不听,还自以为是地说,把大营扎在山上,这叫居高临下;要是被围了,这叫至于死地而后生,你懂什么!丞相平时好多事情还向我请教呢!

结果呢,司马懿一听马谡把大营扎在了山上,就乐了,说,马谡徒有虚名,是个十足的蠢货!大军一到,就把小山四面围了,然后就是断水,放火,马谡带去的几万人,投降的投降,烧死的烧死,没有跑出来几个。马谡就这么失了街亭,按照之前“军令状”上的约定,诸葛亮把他斩了。军士把马谡的人头呈上,诸葛亮一见,放声大哭。旁人不解,说人是你下令杀的,为什么还哭得这么伤心呢!诸葛亮说,我哭的不是马谡,我哭的是先帝。先帝就是刘备。诸葛亮说,先帝临终前曾嘱咐我“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我没听,我一直觉得马谡是个人才,是我看走了眼。

言过其实的马谡不能学。

二是赵括。赵括是战国时代的赵国人,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喜读兵书,更爱夸夸其谈,说起带兵打仗那是头头是道,连他的父亲,身经百战的将军都说不过他。可是赵奢并没有为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儿子骄傲,相反,却非常忧虑,忧虑什么呢?忧虑这个儿子将来要是被国家重用,会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赵奢知道,打仗是要死很多人的,经常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是天大的事情,是应该大胆勇敢地去应对的事情,更是应该慎之又慎的事情。可他的这个儿子,说起打仗来,却轻飘飘像在表演话剧。

赵奢临死前嘱咐他的妻子,也就是赵括的母亲,说:将来国家要是重用咱们这个儿子,你一定想方设法阻止。若用,国亡。要是用他,国家就完了。如果阻止不了,就和他断绝关系,免得他给家里带来灭门之灾。这有点儿像前面说到的,刘备临终前嘱咐诸葛亮,让他不要重用马谡。看来,刘备和赵奢都有识人之明。可惜呀,他们的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关键时刻没有起作用。

后来秦国打赵国,当时赵军的统帅是廉颇,就是“负荆请罪”的那个廉颇,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那个廉颇。廉颇会打仗,和秦军僵持不下。廉颇的战术就是不打,和秦军耗着。秦军劳师远征来打赵国,战线拉得太长,时间长了,他就耗不起了。后来到了三国时期,司马懿也用这招儿对付过诸葛亮,不打,和你耗着,直到你耗不起了,自己就退兵了。廉颇和司马懿都是“以不变应万变”,兵法上叫作“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们都是大军事家。

秦军耗不起了,就使用了反间计,在赵国造廉颇的谣,说他不出战是被秦军收买了,还说秦军其实不怕廉颇,怕的是赵括,赵括才是真正的军事家,是个军事天才。赵王呢,就上当了,把廉颇招了回去,把赵括派到了前线。

赵括的母亲一听这事儿,急了,赶紧去找赵王,说他父亲生前说过,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说赵括真打仗可不行,他会给赵国带来灭顶之灾的,国家会毁在他的手里的。赵王不听,说哪有父亲这么评价自己儿子的,你是不是吃错药了!赵括又没打过仗,他父亲怎么就知道他不会打仗。人家秦国可说了,就怕赵括。我还非用不可了。赵括的母亲就说,我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你非要用,我先签两份合同。一份是和赵括签的,内容是和赵括断绝一切关系,从此他就不是我们赵家的人了;一份是和赵王签的,赵括既然不是我们赵家的人了,他出了什么事儿,犯了什么罪,都不要株连到我们。赵王说好,就签了。

得亏签了,否则赵家肯定会被赵括株连,被灭了几族。

赵王刚送走赵括的母亲,赵国的名相蔺相如就来了。这个蔺相如就是那个“完璧归赵”的蔺相如,就是那个“渑池会”上逼着秦王击缶,为赵王挽回面子的蔺相如。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会随机应变,不会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用啊。赵王还是不听,赵括就这样冲破重重阻力,上任了。

秦王一听赵军撤换了统帅,廉颇换成了赵括,非常高兴,下令把秦军的统帅也给换了,召回了原来的统帅,换上了秦国最能打仗的白起。白起绰号“屠夫”,除了能打仗,还爱杀人,一是爱杀俘虏,二是爱屠城。一座城池打下来,他会命令士兵把里面的人一个不剩,全都杀掉。白起一上任,就开始有步骤地撤退,赵括带兵就追。白起一边撤退,一边就给赵军来了个三断,即:断援军,断后路,断粮道。然后设了个埋伏,一举将赵军全歼了。四十五万赵军,战死五万,四十万被俘。这四十万俘虏,全被白起给活埋了。白起只给赵国留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的士兵,回家报信。赵国的男丁几乎没了,险些绝种。赵括呢,虽然愚蠢,但还算勇敢,战死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的赵括不能学。

三是唐吉诃德。唐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赛万提斯笔下的一个人物。赛万提斯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名字就叫《唐吉诃德》。唐吉诃德读古代的侠客小说读多了,把自己读傻了,读出毛病来了,他要学习那些侠客,去周游天下,打抱不平,锄暴安良,杀富济贫。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古代的武士,骑了匹马,穿了一身铠甲,戴了一顶头盔,攥着一杆长矛,出发了。他还花钱雇了一个随从,随从骑的是头毛驴。一天,走在路上的两个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巨大的风车。唐吉诃德问他的随从,那个东西是什么?随从说,是风车。老唐说,不是风车,是个妖怪。我要消灭这个妖怪,为民除害。打败了它,我就是名扬天下的英雄了。随从没拦住,他就骑着马,端着长矛,向风车冲去。他的长矛刚一挨着风车,人和马就被掀翻在地,摔了个鼻青脸肿,半天没有从地上爬起来。结果呢,英雄没有当成,却闹了个大笑话。这样的笑话,在他后来的经历中,一个接着一个,他也就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可笑人物。

异想天开、不自量力的唐吉诃德不能学。

四是罗亭。罗亭是沙俄时期的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一个人物。屠格涅夫有个长篇小说,名字就叫《罗亭》。罗亭是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样的人物在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里还有很多,他们被统称为“多余的人”。罗亭是其中的代表。他的特点就是光说不练,喜欢高谈阔论,说大话,放空炮,从不脚踏实地,最后一事无成。

光说不练的罗亭不能学。

五是杨修。杨修也是《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他因为抖机灵、耍小聪明,被曹操给杀了。曹操是最爱才的,一直都是求贤若渴。杨修有文采,非常聪明,是个难得的人才。这样一个人才,按说应该被曹操爱惜、重用才对,可曹操偏偏看他不顺眼,早就想杀他,终于因为“鸡肋”这个口令,把他杀了。杨修说,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说明丞相已无心恋战,准备撤了。他第一个卷起了铺盖卷儿。别的兵士一看他卷铺盖,纷纷卷铺盖。这件事被曹操发现了,非常生气,就把杨修给杀了。此前,杨修多次在曹操面前抖机灵,本来是想讨丞相的喜欢,却让曹操对他厌恶不已。看来做人还是笨一点儿好,傻一点儿好,实一点儿好,慢一点儿好。

抖机灵、耍小聪明的杨修不能学。

我总结的五个引以为鉴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异想天开、自以为是、一意孤行。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把一个单位交给他,会毁了一个单位;把一个地方交给他,会毁了一个地方;把一个企业交给他,会毁了一个企业。结果呢,就是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甚至身败名裂。要把这样的人当成镜子,时常照一照,太像了,就赶紧改,免得走弯路,摔跟头。

四、读经典,有魅力

我常说的两句话,一句是:“劳动光荣,劳动幸福”;另一句就是:“学习是一个人最好的美容方式”。

我发现,学习可以让女人更年轻、更漂亮、更可爱;学习可以让男人更清醒、更理性、更聪明、更有魅力。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好,气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有文化的人,说话有条不紊,沉着冷静,娓娓道来,行事落落大方,不慌不忙,温文尔雅。没文化的人呢,说话高门大嗓,咋咋乎乎,信口开河,甚至满嘴脏话,做事情也不走脑子,想起一出是一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经常是急赤白脸、气急败坏、暴跳如雷,甚至是丧心病狂、狗急跳墙、你死我活,这样的人有气质可言吗?有素质可言吗?有魅力可言吗?当然没有。没有人愿意做后一种人,都想做前一种人,怎么办?多读书,读经典,而且要享受经典。

老话说,相由心生。心里干净了,美了,幸福了,你的容貌,你的精神,你的气质,自然就好了。相反,一个人的内心总是空虚的、苦闷的、忧郁的、愤怒的、甚至是仇恨的,他的面相会是个什么样呢?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

还有一句话,叫“病由心生”。疾病和心情也有关系,心情好,心情舒畅,你就不容易得病;心情不好,心情郁闷,就容易得病,小的心情不舒畅就得小病,大的心情不舒畅就容易得大病,那些癌症了什么的,大多是因为心里长久的不痛快引起的。健康和心情有关系,心情和学习有关系,所以健康就和学习有了关系。

经典里有很多有魅力的人物,比如前面说到过的安坐鸣琴的孔子,贤哉回也的颜回,智勇双全的蔺相如,还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赤胆忠心的关云长,等等,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们做人的榜样。

《东周列国志》里有这样两个故事,让我感动,也让我难忘。一个是说,晋国的晋文公,有一天让他的一个大臣给他举荐人才。这个大臣说,我推荐一人,可为卿相,也就是国家栋梁。晋文公来了兴致,急忙问道:谁?赶紧说说。这个大臣就说,一次我外出办事,路过一块田地,见一个男人正在犁地,到了中午,他妻子来给他送饭。他妻子双手捧着,把装饭的盒子送到丈夫面前。他丈夫呢,非常恭敬地接了过来。夫祭而后食,祭就是祭奠先人。咱们在美国的电影里经常看到,那些信仰基督教的人,在饭前都要祷告: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阿门!

没想到战国时期的晋国农村,就有这种风俗、信仰。这家的丈夫在恭恭敬敬地接过妻子带来的饭食后,先祭奠了先人,然后才开始吃。他的妻子就站在他的身边,还是恭恭敬敬。等他吃完,把装饭的盒子还给妻子,妻子走后,他又去耕地。整个过程,丈夫和妻子没有一丝懈怠,没有一丝不恭敬。夫妻之间,他们都能做到相敬如宾,何况对待他人呢?

这个大臣对晋文公说,我听说“能敬者必有德”,这肯定是个有德行的人。我怕别的国家发现了他,把他请去,就提前把他带回了家,等适当的机会推荐给你。晋文公说,这个人叫什么?我认识吗?大臣说,说出来你肯定知道,他叫卻缺,是卻芮的儿子。晋文公一听就急了,说:卻芮的儿子我怎么会用呢?

卻芮是谁呢?说来话长。晋文公的父亲是晋献公,他因为听信了骊姬的谗言,把几个儿子逼得死的死,跑的跑。晋文公也就是当时的重耳,像个丧家之犬,多年流亡在外。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继承王位。卻芮是晋国大夫,因为站错了队,站到了重耳的对立面去了,而且还设计要杀害刚刚即位的晋文公。事情败露,晋文公就把卻芮处死了。

晋文公说,卻缺是卻芮的儿子,卻芮是被我处死的罪人,你怎么会给我推荐这样一个人呢?那个大臣说,父亲有罪并不影响儿子为国家发挥才干呀。当年鲧因为治水不利,被处死了,可是并没有因此影响他的儿子禹为国效力,并最终成为圣贤啊。

晋文公一听,有道理。就说,那好吧,你把他带来让我看看。那个大臣说,这样的人才你得郑重其事地去请。晋文公就派人像模像样地把他请来,一看果然仪表不凡,一聊,更觉得是个人才,就重用了他。这个人名叫卻缺,谐音“稀缺”,像他们这样在夫妻之间都能做到相敬如宾的人,确实是挺稀缺的。

有一个词叫作“心怀敬畏”,卻缺夫妻就是心怀敬畏的人。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多的是一些玩世不恭的人,一些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在乎的人,所以天下才这么乱,社会才这么浮躁。

第二个故事也是发生在晋国,这时到了晋灵公,晋灵公是晋文公的孙子,这个晋灵公荒淫暴虐,经常干一些荒唐的事情,祸害百姓。他手下有个相国叫赵盾。前一段时间上映的贺岁片里,有个电影叫《赵氏孤儿》,那个孤儿,就是赵盾的孙子。赵盾总是劝导晋灵公,让他少干坏事,多干好事。赵盾一身正气,晋灵公一身邪气,晋灵公就特别害怕赵盾。赵盾一批评他,他就赶紧承认错误,表示一定改正。他嘴上说改,可心里却恨透了赵盾,一直想把他锄掉。

赵盾行得正,威望高,晋灵公想锄掉他都找不到借口。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晋灵公就花钱雇了个杀手,让他去锄掉赵盾。杀手有点儿功夫,怀揣利刃在天亮之前潜进了赵盾的家。他以为赵盾正在睡觉,没想到赵盾早就起来了,正等着天亮,好去上朝。赵盾把官服穿戴得整整齐齐,端然而坐。赵盾身上的正气把杀手也给震住了,这个杀手就想:这个人,一身正气,肯定是个忠臣。我要是把忠臣给杀了,我就不忠了;可我答应了君王,拿了人家的钱财,要是不杀他,就是我的不信了。不忠不信,何以在天地之间行走?可我要是不杀他,晋王还会派别的杀手,我得告诉他,让他有个准备。

想到这里,这个杀手就大喊一声:我是君王派来的杀手,我宁可失信君王,也不忍刺杀忠臣,相国保重了!说完,就快跑几步,一头撞在门外的大树上,把自己撞死了。这样一个杀手,都有他行事的原则,做人的操守,都有他的人格魅力。这个杀手叫个锄麑,好像也不是很有名。

在文学经典里,像卻缺和锄麑这样有魅力的人,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是他们让经典更有魅力。

常读经典,不仅可以让我们认识很多这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还可以让我们自己变得更有魅力。

我在乡下教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在给孩子们讲完课后,就拿出几分钟,给他们读一首诗。他们听得特别投入,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安静下来,而且是一脸的肃穆和陶醉。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为了最后那几分钟,为了和我一起分享诗歌的美,才喜欢上我的课的。我知道,在那一刻,我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有魅力的,是经典的诗歌让我成了一个有魅力的人。

我和我爱人谈恋爱的时候,我几乎一无所有,没有房子,没有存款,也看不到锦绣的前程,可她却对我一见倾心,并且痴心不改。她看上了我的什么呢?就是看上我的好学精神,我的沉静性格,看上了我一肚子的文学名著,一肚子的经典诗歌。她最爱听我讲我读过的世界名著,尤其爱听我给她背诵诗歌。她被我迷住了,就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我。很多比我条件好的男人追她,她都没答应。她说,虽然那时我一无所有,但是在我朗诵诗歌的时候,她觉得我拥有整个世界,她知道跟着我,会过上最幸福的生活。婚后这么多年,她从来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过。

在我的影响下,她现在也会背诵好多唐诗宋词,好多现代的诗歌。我们在每天晚上散步的时候,就你一首我一首地背诵,真是其乐无穷。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前总理朱镕基退休后,和爱人散步的时候,也是背诵诗歌,记者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朱镕基夫妇就是恩爱夫妻的典范,诗歌让他们在对方的眼里成为了有魅力的人。

同类推荐
  • 心的呐喊

    心的呐喊

    本书是作者的一个评论作品集,大部分作品发在《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人才信息报》的评论专栏里,并成为这三家报刊的评论主笔。
  • 圜中秋韵

    圜中秋韵

    这些诗作,穿越时空,畅游高山大川,七彩般之意境,悲欢离合之缠绵,爱恨情仇之纠结,一起涌向字里行间,无论是对“友谊”的赞美,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顿悟,对“历史”的思考,对“怆然”的探究,还是对“五蕴皆空”的低吟,巧妙地引典入诗,借力发力,用语清新,不落俗套,语言精练,字少意丰,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宛如一幅幅如诗如歌的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击案而虎啸龙吟!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现在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的中国人,其精神的贫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热门推荐
  • 极靥

    极靥

    如果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却又一次次的退后包容,没有退路的时候该怎么做?一念之间,或许一切都变了!
  • 血沥骨

    血沥骨

    这是一篇作者酝酿了很久架空历史的作品,虚构了东陆和西陆接近100年的历史,以及双方之间的博弈和利益冲突,从小小的杀手组织入手,为大家展现一幅精彩的画卷。原来,斗争不仅仅是停留在肉体上,更多的,在方寸之间。
  • 极斗边缘

    极斗边缘

    一次喝酒中奖一起的穿越,两个来到陌生朝代的普通高中生,手无寸铁的他们,毫无自保能力的他们,他们在这里艰难求生,他们渐渐熟悉这个世界。他们发现一切背后似乎不是那么简单,背负着造物者和泯灭者名声的他们,又将创造怎样的传奇?
  • 傲黄泉

    傲黄泉

    《黄泉》鬼门关后走一遭,黄泉路上无逍遥。忘川河里空悲切,奈何桥上叹奈何。望乡台上寻家人,三生石里有留言,神剑潜伏黄泉里,孟婆不敢无须言。泉流一动阴阳转,一剑黄泉傲世间!少年唐铭是个孤儿,被一个叫周大眼的老人收养,八岁的唐铭在野外放牛,却中了饿死鬼的诅咒,而得了阴阳眼,体质衰弱,一次偶然得到的神剑,让少年命运之轮开始了旋转!
  • 初来乍到:总裁大人是女生

    初来乍到:总裁大人是女生

    独有的温柔只献给意中人。初来乍到来到公司女扮男装轻松上阵,在公司她是一个霸道总裁夏潇寒。在私底是一个“柔弱”女生苏凉。再次回国只是报仇。却被恶魔逮个正着。“夜晨轩你太过分了!”此时此刻某人压在苏凉身上“我才不过分呢,宝贝,咱们来造宝宝吧!”一一一我自以为完美无瑕,但在你眼里却漏洞百出。你一眼认出我,我却没认出你。这是缘分吗?苏凉抱着某个小团子。
  • 幻能王者

    幻能王者

    古杰,一个学院学生,一场意外,外宇宙,冰族少主冰夜来到了地球,并灵魂损伤进入古杰体内!从此,古杰的王者人生开始了!为护亲人,血染天下,何仿?王者巅峰之路,遇其一生所爱!誓用生命所护!却未曾想,人不胜天!若人生只如初见!古杰发誓,定要站在她面前,一字一字对她说:“你是我的女人!”
  • 总裁老公,约不约

    总裁老公,约不约

    一夜之间,她伤身又伤心!救了老太太,却被老太太的孙子当成了礼物吃掉!回到家,妹妹又与自己的男友到了一起!虽然她是收养的,也不带这么欺负人!好在放出一只霸道总裁!让她今生暖身又暖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是种种变革的最早提倡者,自1850年来,这些变革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无疑是19世纪的一个缔造者。但是,正如赫伯特·斯宾塞在其《伟人史观》的评析中所述,我们必须记住“伟人必须与那个诞生了他的社会的所有现象归为一类,伟人是这个社会所有过往的产物。他是整代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与同时代的人都是长久以来各种巨大力量所形成的产物。”
  • 重生之幸福来得如此简单

    重生之幸福来得如此简单

    她以为她会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在老妈的催促下和不认识的人相亲结婚,然而上天和她开了一个玩笑,让她有了重新掌握幸福的机会。。。这次能抓住么
  • 思念如水 倒映年华

    思念如水 倒映年华

    是一本关于青春与成长的小说,小说描写的是林梦颖,朱念蕊,琳达三个好姐妹在考进望夏一中之后经历的一系列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伴着欢笑,心酸,泪水与哀愁,每个人都在这段时光之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痛苦与成长。时间教会我们的是,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对你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你都无法回头;人生教会我们的是,无论你过去做过什么决定,对你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好的或者不好的影响,你都要学会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