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0900000003

第3章 泸定桥

历史之魅——300年的铁索桥蜚声世界

1)康熙帝为什么要修泸定桥?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颁诏“准行打箭炉市,番人市茶贸易”,使打箭炉(今康定)这片蛮荒之地成为西南重镇,四川的油、盐、茶、米、布匹等物资经茶马古道运至打箭炉,然而转运西藏、尼泊尔或印度。大渡河成为茶马古道的天堑,过往商货只能靠藤索等“援索悬渡”。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驻打箭炉营官昌侧集烈叛乱,袭扰大渡河以东地区。清廷分兵三路进击,血战五日,杀叛兵5000,斩营官昌侧集烈等叛将,恢复打箭炉秩序,并将这儿作为屯兵要冲,增兵3000人,粮饷军械运输遂成主要矛盾,四川巡抚能泰上奏:“泸河三渡口,高崖夹峙,援索悬渡,险莫大焉!距化林营八十里,山址坦平,拟仿铁索桥规制建桥,以便行旅。”康熙御批:“朕嘉其意,诏从所请。”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铁索桥动工修建,次年四月初四合龙告竣,距今整整300年!

2)铁索桥为什么叫泸定桥?

这要从“打箭炉”地名的传说讲起。据我查阅史料,打箭炉系藏语“达折渚”的汉译雅化。1908年,清政府才将打箭炉改为康定府,1913年设县。据当地百姓称,“打箭炉”系因三国时诸葛亮遣将安炉造箭而来。传说蜀相诸葛孔明率军南征时,多次生擒当地最大的部落首领孟获,史称“七擒孟获”。在准备第七次释放孟获时,双方约定,孟获退出一箭之地并永不侵犯蜀国边境。诸葛亮谋略过人,暗中派遣一位叫郭达的将军星夜兼程,来到今康定安炉造箭,将所造巨箭插在一山顶上,迫使孟获退至打箭炉以西,于是后人将插箭山取名郭达山,以郭达造箭之地取名为“打箭炉”。

“这一带其实与诸葛亮南征无关,”在石棉县孟获城万亩草甸上,四川省林业厅电视中心主任陈伟告诉我,“为拍片,我长年在这一带行走。蜀国大军没来过这地方。其实,从地图上就看得很清楚,此地属古蜀国以西,是原吐蕃东界,且大渡河在此段叫沫水,不是诸葛亮南征所渡的泸水。但千百年来老百姓都认为它是泸水,也就约定俗成了。”

我亦查证: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泸水,指现金沙江下游一带。

1706年康熙帝得到大渡河桥完工奏折和绘制的铁索桥图后,非常高兴,即取“泸水”(尊重百姓对大渡河旧称)“平定”(即平定打箭炉之乱)之意,亲书“泸定桥”桥名,额题“一统山河”。1913年,泸定因桥名设县。还有一个重要的史实是,康熙帝曾于1712年在一道诏书中,正式使用了“四川人”的概念,“湖广、陕西人多地少,故百姓皆往四川开垦……湖广入川之人,每每与四川人争讼,所以,四川人深怨湖广人。”从那时开始,“四川人”才与“湖广人”相对应,成为独立清晰的称号。

1935年5月29日,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让泸定桥蜚声世界,正如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上世纪80年代考察泸定桥后所说:中国是由那些敢于翻越千山万水的人们以牺牲精神和勇气统一起来的。

王永模:一个重庆人与泸定桥的40年

5月,正是泸定樱桃上市的季节,街道两边全是卖樱桃的小姑娘和大姐。泸定地处大渡河干热河谷,盛产樱桃,其最佳产地在沿河一线的田坝、杵坭和冷碛。这里的樱桃个大、色红紫,味道甘甜中带有微微的果酸。然而,最让人动心的还是铁索桥。此刻,桥上有男女青年穿着红军服在照相,灰军装、八角帽,红五星闪闪发光。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终于在桥边的工地上找到了王永模。

这是一位被高原阳光晒得黝黑的老人,虽已66岁,但身体健康,在铁索桥上仍可健步如飞。“我1958年毕业于重庆巴县二中,随即响应党的号召入藏。当时这里还属川康边地,我们那一批重庆知识(支边)青年有140多人,分到泸定40多,现在还剩5人。”1966年,王从教育岗位调县委宣传部,从此与泸定桥结下不解之缘,“至今差不多40年了”。

王说所谓的不解之缘,就是与这座桥“结下了深厚感情”。刚到宣传部时,组织上安排他分管文物,而泸定桥是全县最大的文物,“于是我就一头扎了进去”。40年来,王的工作几经变动,退休前任县人大主任,但他始终没离开过桥,每一次小修、大修,寻找资金、钢材,组织重修桥亭、协调桥务管理等,他都参与其中,以致对桥“烂熟于胸”。所有数据随口便答:“泸定桥分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每根长101.67米,重约1.5吨;13根铁索共有扣环12164个,总重21吨,加上桥台地龙桩、卧龙桩用铁,共重40余吨,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铁桥……”

泸定地处深山峡谷,本不产铁,300年前的桥工是如何用一年多时间就建成这座铁桥的呢?

“首先,我要纠正索尔兹伯里的一个错误。”王永模说,“索氏在他的《长征》二十一章中说,泸定桥是一位泸姓工程师建造的,很多红色网站都引用了这个说法。这不对。我经过40年研究,查阅了大量史料,调查了许多老铁工,可以明确地说,泸定桥是劳动大众智慧的结晶。桥的用铁产自荥经,并在那里用炭火煅造成形,建桥人工从当地抽调,其中冷碛、沈村的两位土司最为卖力,铁工的掌脉师傅是来自陕西汉中府的金火匠马之常,监工是清军化林营参将杜汝昆和守备杨君强。当时的监工非常严厉,要求每个铁环必须打上铁工记号,若有差池,轻者打二百大板,重者丢失性命!”

那么,这就是泸定桥300年没垮塌的原因吗?我问:“现在很多钢筋水泥大桥,连30年都管不了呢!”

王大笑:“如果仅靠监工,泸定桥不知垮掉多少次了!”

他解释,用生铁锻打的铁环,极易氧化锈蚀。一环断裂,全桥俱损。因此,对泸定桥的维修,历来按古训采取三年一小修(换桥板和辅件)、五年一大修(卸下全部铁索逐环检查)的办法。“我来泸定这么多年,无数次参与大修,13条大铁索卸在河滩上,由最有经验的老铁工用小锤逐环敲打,发现有问题的环就做个记号,由专人更换新的。300年来,最早的一批铁环基本换光了,现桥西头还剩几个。”王带我来到桥西头,果然见到几只打着印记的铁环。“可以说,这里的每一个铁环,都凝聚着铁工的血汗。”王认识一个老铁工叫姚现华,他家从清代起一直是铁工。姚见过红军飞夺泸定桥,80多岁去世,就葬在桥西关帝庙下。“他说要一直看着泸定桥平平安安。现在,他儿子姚先贵接过他的小铁锤也当上了铁工。可以说,300年来,如果没有一代又一代的铁工们维修,泸定桥早就没影了!”

但就是这样,泸定桥也垮过多次,王永模给我讲了几段往事:清乾隆六年四月(1741年5月),泸定桥被大风吹断,后拨银760两重新修复;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初六(1786年6月1日),磨西发生7.5级大地震,磨岗岭崩塌,把大渡河堵塞了九天九夜,河水回涨,“人坐在铁索桥上可以洗脚”,10天后大水突决,涌高数十尺,冲走两岸数百观水民众,1919年6月,泸定桥遭风灾,3根底链断坠河中,1935年6月6日,红九军团工兵连为减缓敌追击速度,由政委何长工指挥,锯断4根底链,后受到周恩来嘉奖,直到次年5月才由刘文辉拨款3万元修复,1970年6月2日,解放军七八四八部队拉练到泸定桥参观,因步伐整齐,产生共振,7根底链断落,1975年4月6日,驻藏部队退伍军人80人参观泸定桥,底链3根断裂。“全靠那些当兵的手脚敏捷,抓紧了断链,才没被水冲走……”

王永模还告诉我一个细节:当年22个红军勇士飞夺泸定桥时,“铁桥刚刚完成大修3个月,牢实得很。这也许是天意吧!”从这座桥上,走过了共和国的第一代领袖,人民军队的九位元帅,几十位大将、上将和其他几百位将军,“从某种意义说,泸定桥挽救了红军的命运”。

泸定桥边万重山

高峰入云千里长

古人写诗喜夸张,诸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忆君清泪如铅水”等诗句。但泸定桥碑上的这两句诗却极为准确。出泸定东行数里,从二郎山山腰回望泸定,你可以看到直线距离不超过30公里的贡嘎雪峰。泸定城海拔1300米,与雪峰形成五六千米的下切高差,其气势全球仅有,让人看了惊心动魄。如果以泸定为基点,无论向北还是向南,“千里长”的高山峡谷还真不是夸张,上至阿坝金川以北的朵博,下至金沙江河谷的云南皎平渡,这条大峡谷何止千里?

王永模说,自300年前泸定桥建成后,川藏交通大变,促进了汉藏贸易,更为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717年,西藏发生准噶尔部叛乱,康熙命定西将军噶尔弼与平逆将军延信率军分别由川、青入藏,噶尔弼率10万川滇兵勇过泸定桥西出炉关,入藏大获全胜。”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至五十七年(1792年),清军入藏反击廓尔喀(今尼泊尔)入侵,大军也是经泸定桥西进的。廓尔喀人是天生的雇佣军,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现英军中还有廓尔喀步兵旅,但他们的前辈不是清军对手,两次入藏都大败而归,在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中,泸定桥更是发挥了军事要津作用。”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永模负责对泸定桥的维修和改造。“三十年来,重庆人民对泸定桥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其一,1975年前后,泸定桥获国家文物局10余万元维修经费,“为解决铁环易断难题,我回重庆找工厂加工,跑过船厂和钢厂,都没解决问题,最后找到重庆大坪的一家铁工厂,才完成了任务,用的是铁合金新材料,铁环还送到重庆大学实验室做试验,每一环的拉力达二三十吨。我们在重庆共加工了6根铁索,运回泸定后作为桥的底链,用了30年,现在还结实得很。我真感谢重庆的铁工师傅啊,不知道那家工厂还在不在?”我回重庆后查证,那家工厂已经倒闭了。

其二,1977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余卓群、夏义民、张得珊专程来泸定设计陈列馆和桥亭;1979年,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叶毓山为泸定完成大型玻璃钢雕塑《红军飞夺泸定桥》。

其三,1986年,泸定县建纪念馆遇到困难,“我和县里的同志到重庆求援。记得当时的市委书记是肖秧。其实那时重庆也不宽裕,但市委一研究,立即支援了我们10万元;接着我们又到重钢请求支援10吨钢材,重钢的总经理我记不起名字了,他一听是给红军办事,竟支援了我们20吨!我们正愁没法拉回去,总经理似乎看出我们有难处,问:你们说,火车拉到什么地方离泸定最近?后来,重钢竟免费把钢材经成昆铁路拉到离泸定最近的乌斯河站,这让我至今想起来仍感动得很!”

工水模还曾在县里负责收集红军档案工作。为此,他几乎跑遍了全国,“行程不知有多少万公里。你知道,泸定人民是感恩的,对红军更是如此,因此只要听到消息,我必定要赶过去。”王说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在北京拜访过杨成武将军,“与将军紧紧握手后,我向他提出个问题:如果当时红军过不了泸定桥怎么办?将军大手挥,说非过不可,一定得过!我又问:如果山于桥断了或其他原因呢?将军毫不隐讳地说,那就只能听从蒋介石的安排了。所以,有人说红军有神佑,我认为有道理。”

王对当年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和所属红二连的22位勇士作了大量调查:“团长王开湘是员猛将,死得很可惜。到延安后,由于患伤寒发高烧,神志不清时用他心爱的手枪结束了生命,红四团总支书罗华生后来担任过铁道兵副司令员,我曾拜访过他。为查找22位突击勇士,我到过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央档案馆,但奇怪的是,长征时红一军团出版的《战士报》恰恰没有记载泸定桥战斗的186期!因此,现在我们能查证的突击队勇士只有廖大珠、王海云、刘金山、刘梓华等四五位,其他大多下落不明,且这四五位中只知道刘梓华解放初担任天津警备区副参谋长,50年代因患淋巴病去世,现各个纪念馆用的刘梓华照片,还是我从天津的档案里找到的。”

问及今后的打算,王永模说:“我是山城重庆的儿子,也是泸定的儿子。来泸定快50年了,是泸定人民给了我一切荣誉,我的余生也应该奉献在这里。”他再三叮嘱我:“请一定代我向家乡父老问好,向所有为泸定桥作过贡献的重庆人问好!”

同类推荐
  • 台湾,你一定要去

    台湾,你一定要去

    一本书,缩短了两岸之间的距离!一种情怀,展开了关于台湾的娓娓讲述!一次记录,打开了一个让世界了解台湾的绝佳视角!台湾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铸就了她独特的魅力,也锤炼出一种多元交融的气质。作为一个在大陆生活二十余年、移民加拿大20年、游历过世界多地的海外华人,作者有幸随家人在台湾居住一年,得以充裕的时间行走于台湾的山水、城市之间,饱览名胜古迹,领略人文风情,并以其客观、独特、深远、广阔的视角以及朴实、平和、凝练、饱含深情的笔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行走台湾、游历台湾的美好记忆,以娓娓道来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关于台湾的感人故事。
  •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

    《此生寄如客:奢华酒店》是一本旅游类图书,别处系列之一。它是以酒店为主题介绍异域文化的,共介绍包括巴黎雅典娜广场酒店、伦敦伯克利酒店、东京椿山庄酒店在内的八个著名酒店。这些酒店几乎无一例外地由名设计师担纲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使每家酒店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建筑文化。有奢华的、简约的、充满和式风格的……这本书不是介绍酒店的小册子,不同的视角和对酒店建筑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服务的浓彩重墨的描写使它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峰高林密,又盛产猕猴桃等野果,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 本书向游人讲述美色的、美食的、神秘的、浪漫的、风情的现代张家界。
  • 龙行贵州

    龙行贵州

    谁能想到,这个名副其实的山同,原来竟是一片水世界。两亿多年前,这片汪洋大海经历了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存石破天惊、地覆大翻之后,成就了今日的贵州高原。水滋养了龙,山埋葬了龙。贵州的地下,隐藏着无数远古恐龙的化石,还有它们的脚印……龙死了,变成冰凉坚硬的石头,但龙的精髓却留在贵州的山水之间,于是才有丁“山走龙脉,水流龙势”的话语……当年,神龙从山中伸出头,不料一只角触裂了山崖,于是,它找到了出口,一纵身便从破口处窜出去,变成了龙门飞瀑……久居贵州的苗族人就曾这样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龙:“我们的龙和汉族的龙不一样,人可以骑它,摆弄它,因为它通人性,它和我们苗人的祖允是同胞兄弟!”
  • 寻梦澳洲土著

    寻梦澳洲土著

    一个旅游华人艺术家的文化历险!他九次深入荒漠丛林,历时十五年,终于叩开土著人的历史门扉,澳洲土著的“梦幻时代”成为他的精神乐园。本书是他游历澳洲、感受土著文化的游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荒漠上的小镇、土著画家杰米、丛林里的神秘家族等等,感受生活在世界第一大岛上的澳洲土著人悠久璀璨的文明。 澳洲土著人自古以来就在世界第一大岛上繁衍生息,其悠久文明与中国文化同样璀灿,都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由于没有文字,土著人的口头文化特别丰富。
热门推荐
  • 我的历史小情人

    我的历史小情人

    无限穿越流小说,在特定的历史时段,完成特定的任务。令你脑洞大开……狙击秦王、甲午的娘子军、刺杀希特勒的比赛,精彩还会少吗?精彩看点:罗文在一次次穿越,引发的工业革命。
  • 吾为帝皇

    吾为帝皇

    一段失败的恋情,致使一位集万千霉运于一身的衰哥倒霉蛋终于得到了幸运女神的青睐,开启了墨家祖传的神物—天武令,从此一飞冲天,迎来了属于他墨竹的春天!天下万物由我主宰,万般妖魔听我号令;六道轮回唯我独尊,诸天神佛俯首称臣!吾,即帝皇!
  • 妖逆天玄

    妖逆天玄

    一妖拼天道,为守护之人,火拼三界。一剑问鼎天下事,百答回解苍生命。为了她,我可以打上天庭。为了她,我可以杀遍群魔。
  • 肆王宠妃之豹神谋

    肆王宠妃之豹神谋

    没有一点技能加身,没有主角光环笼罩,陈言七该如何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明哲保身?靠卖萌?还是靠卖蠢?原来装逼只要装得有技巧,每次大难临头倒都能神奇的就这么过去。只是这一步一步都似乎有人刻意在牵引着她,无形之中自己竟然成了他人的牵线木偶!终于好不容易有了金手指,来个大爆发,解决掉了继母嫡妹不管事的老爹和恶毒的未来婆婆,谁知道他们只是小怪,大boss竟然是她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对象!陈言七仰天长啸:“特么不带这么坑人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说尽她一世

    神说尽她一世

    【神说,她十恶不赦】他说,她杀了那么多人,骗了那么多人,伤了那么多人,所以.该死!【神还说】她有只手遮天的能力。但最后死的最惨的却是她。那日,他一脸的难以置信。【她居然死了!】
  • 鬼三断案传奇

    鬼三断案传奇

    鬼三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尤其是屡破奇案被人称为鬼青天,鬼三原名王义,长相有点丑陋。因为从小拜一个道士为师,所以会些法术,他又破在家他排行老三人们称之为鬼三当面人们会叫他一声三爷。
  • 格斗无双刃

    格斗无双刃

    天元400年中午,14岁的姜龙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认证书,探索人类起始星球——地球!意外却发生在飞船降落,飞船和一切通讯设备的崩坏,让初来乍到的姜龙等人陷入了绝境!一万名少年和一万名少女,以及数千名天元管理人员,在一颗荒废的星球上,能发生什么故事呢?不一样的血脉,不一样的躯体,在绝境中如何生存?魔女的蹂躏,萝莉的追杀,怎样才能结束?管理者的刁难,强者的嘲讽,如何去改变?——————最终又是否能够离开这绝地?群号:创世丶读书会①155485780创世丶读书会②203432896
  • 武道通霄

    武道通霄

    武道,是一场漫长到永无尽头的征程,亦是一个万象多彩的大世界。在这里,有人在红尘中沉沦,有人隐居于世外,有人驾临八荒,称皇称帝,也有人举世皆敌,杀出一条通向“武道极限”的最强之路.....
  •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

    《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装帧精美、制作新颖、内容丰富、功能齐全,是一本经济而实用的优秀作文书,学生“一册在手,作文不愁”。《小学生作文全功能手册》既有实用的写作指导,也有优秀范文及点评;既有好词、好句的分类罗列,也有典型病文的分析;还独具创意地设有“作文速成宝典”,为小学生提供写作模板。
  • 武道天途

    武道天途

    一段离奇的穿越,一卷惊世的秘典,带着一个懵懂的少年来到了神秘的异界大陆,一段血仇背后居然隐藏着惊天的阴谋,所有人都被“天”算计了,而他却算计了“天”。天无道,则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