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8400000003

第3章 一、猎羊岩画

动物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两方面均有表现。而动物文化的产生源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类离不开动物,远古时是这样,即使今天,当现代文明的钢筋水泥、摩天大楼已使人类远离自然、远离自然界的其他动物时,我们也不能不这样说。人本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甚至在人类祖先摆脱动物形态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也并不知道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那个时候,“在人与植物之间,在人与动物之间,都还没有划出严格的界限,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人类的繁殖,他们也都没有发现多少不同。”王充在其《论衡·自然》中说到远古三皇时代的人们,“乍自以为马,乍自以为牛,纯德行而民瞳矇,晓惠之心未形生也。”就是说,先民还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来。因而,原始先民们过着“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的生活。而这一切正是动物文化产生的根基。

羊是人类最早开始狩猎的动物,它天性中温顺、善良的特点及食草的习性决定了这一点。羊也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因而和其他动物相比,羊与人类的关系也就更为密切一些。在动物文化中,羊文化占有重要的一席。

任何文化均有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轨迹,羊文化也不例外。人类早期的艺术形式——岩画上已刻有羊文化的清晰印迹。岩画是原始先民共同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图像形象记录了“原始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乃至各历史时期人们生活中的感受,揭示了人类发展中各阶段的劳动方式、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实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信仰活动以及人类与大自然间的种种关系,汇成了人类历史活动信息的源泉。”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动物图像占绝大多数。对此,我们不必奇怪。冯·登·施泰因对巴西印地安人的风俗习惯颇有研究,他曾说过,只有把印第安人“看成狩猎生活的产物,才能了解他们。他们的全部经济中最主要的部分都是同动物界有关的。他们的世界观就在这一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与此相适应,他们的艺术主题也一概取自动物界,可以说他们的异常丰富的全部艺术都根源于狩猎生活。”用这段话来解释世界范围内原始岩画中动物题材多的现象是最恰当不过了。

在众多的动物图像中,羊的形象又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羊岩画生动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与羊的关系,是我们研究羊文化的重要材料。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岩画中的羊形象,需要对国外发现的羊岩画作一简要分析。迄今为止,人们已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发现了岩画,而欧、亚、非、美、澳等五大洲均有岩画分布,如法国、西班牙的洞窟岩画,俄罗斯贝加尔湖岸画,非洲撒哈拉沙漠岩画、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岩画,美国得克萨斯州岩画等,都是世界著名的岩画。在这些岩画中,羊的形象比比皆是,内容也丰富多彩。

西班牙阿尔泰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距今都在一两万年以上,动物是这两大洞穴岩画共同的表现对象,人们用红色、黄色、黑色等多种颜色,涂刻出野牛、野羊、野马、野鹿等动物图像,这些动物被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洞穴彩绘岩画是属于史前期旧石器晚期及新石器早期的艺术作品,这一时期留下的遗迹并不多,因而洞穴岩画对后人研究人类的穴居生活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法国哥摩洞窟岩画、著名的三兄弟洞窟岩画、尼奥洞穴岩画中也都发现羊的形象。

西班牙东南部的拉文特地有一处阿弼拉岩画点,其中有一高10多米的巨幅岩画,画面上是30多只羊,70多头鹿,还有一些其他动物。

狩猎时代是原始民族无不经历的时代,而狩猎生活也是非洲各地岩画中常出现的主题。南非布须曼《围猎大羚羊》岩画就刻画了惊心动魄的狩猎场景。画面中部为巨大的南非羚羊,猎人们将其团团围住,一支长矛刺进羚羊的背部,鲜血从其伤口处汹涌流出。另外,大羚羊的鼻孔也向外喷着鲜血,一只猎犬正跃起咬向羚羊的喉咙,真是一次充满了血腥味的围猎行动。非洲德拉肯斯山东部的一幅岩画上,描绘了一群南非大羚羊,羚羊图像上面覆盖着三个形体较大的猎手,他们手持弓箭,瞄准了近在咫尺的羚羊,成功在即。

野山羊是非洲撒哈拉岩画、塔西里岩画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这些野山羊的角是人们着力刻画的部位,总是被夸张地画成几乎与身体等大,羊尾也常常硕大无比,这种写实与夸张结合的描绘可能与人们的某种信仰有关。

美国加州东南部沙漠边缘的许多山谷里,遗存着数以千计精心制作的岩画,表现的是古印第安人追逐大角羊的场景;美国大盆地岩画中发现的成千上万的大角羊图案,则是打猎前,巫师们举行祈祷仪式、希望大角羊源源不断供应给人类时留下的。

蒙古北部色楞格河上游的楚鲁特岩画是蒙古境内最大的岩画群之一,岩画内容大部分是表现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野牛、山羊、盘角绵羊、马等。其中一幅《放牧》描绘了猎人带犬驱羊牧归的情景。

中国岩画的分布是极其广泛的,“东起大海之滨,西至昆仑山口,北达大兴安岭,南傍左江南岸”岩画点近千处,画面近百万幅,居世界前列。由于分布地区的不同,岩画的内容和风格也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为代表的,表现农耕民族生产、生活的岩画;一类是以东南沿海各省为代表的岩画,表现的是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第三类是北方、西北地区大山、草原的岩画,表现的是草原文化,著名的有内蒙古大兴安岭岩画、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巴丹吉林岩画,宁夏的贺兰山岩画,甘肃的黑山岩画、祁连山岩画,青海的青海湖岩画,新疆各地的岩画等。这类岩画数量最多,至少占全国所发现岩画的70%以上。

当我们考察代表草原文化的岩画时,不禁会惊叹:羊是这类岩画的主角。苏北海在《新疆岩画》一书中指出,“羊是在各地岩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可以说这句话也适用于其他地方岩画中羊形象之多少的概括。那几千年前、甚至几万年前凿刻在岩石上的羊只、羊群,向后人讲述着远古发生的故事,透过这数量众多的羊岩画,我们不仅能勾勒出原始人从狩猎到放牧、畜牧再到农耕的发展轨迹,也能探寻到先民内在的精神奥秘。

母系氏族社会初期,在山区和辽阔的草原地区,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捕猎野兽以取得肉食和毛皮,作为食和衣的来源。羊是原始人主要的捕猎对象。那个时期,分布于北方地区的羊种主要有北山羊、盘羊、岩羊、高鼻羚羊、藏羚、鹅喉羚羊等。

弓箭发明之前,先民主要靠石块、石球投击野兽来捕猎之,这样的方法显然不可能有多大收获。为了多猎取动物以改善生活,原始初民们千方百计地创造和改进着狩猎的工具。新疆布尔津县伊其塔斯的一幅《狩猎》岩画,让我们看到了原始人使用兽夹圈的情况:一只圆形的兽夹圈,套住了岩羊的后腿,岩羊痛苦地挣扎着。看得出,人成功了。

弓箭的发明和创造,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指出的:“弓箭对于蒙昧的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但是,对原始人来说,发明弓和箭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人为了造成箭需要几千年。起初从弓上射出去的并不是箭,而是本来就有的投枪。因此,弓必须在那时做得很大——像人那样高。”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诺门温格尔有一幅《猎盘羊》图,猎人所持的弓则比人还要高出许多。这幅岩画构图完整,右边的猎人盘弓搭箭,箭头对准了盘羊的前胸。从那笨重的弓箭判断,这是一幅相当古老的岩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弓不断得到改进,从比人高,变得与人一般高。新疆米泉县柏杨河乡独山子岩画上有两个持弓射羊的猎人,他们手中的弓与人同样高。二人均离羊很近,直接将箭对准弯角北山羊的臀部。弓虽然小了一点儿,但仍显得笨拙、不灵活。不过,当二人同时射中北山羊时,旁边一个人高兴地双手举起欢呼起来,于是打猎的紧张场面及丰收的喜悦情景跃然画上,反映出远古人民的生产和内心世界。

当然,弓箭后来发展得越来越小,具有了射程远、速度快、杀伤力强的特点。同样在新疆米泉县独山子的一块宽2米、高1.5米的岩石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岩画。这是一个狩猎北山羊的猎人,所持的弓甚是灵巧。在这位猎人面前,9只北山羊皆撒开四蹄,拼命逃奔,画面充满了羊狂奔时的动感。只有一只很小的、还不谙事理的小羊抬起头不解地望着它的同类,显得非常可爱。因为有利器在手,猎人不慌不忙,弯弓向跑在前面的一只大羊射去,他的神情与惊恐的羊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羊岩画还向我们展示了原始初民狩猎的方法,这里有步猎法,如前面所举的几幅岩画中,猎人都是徒步,这是人类最早的狩猎方式。也有骑猎法,这种方式当是羊、马等动物被驯化后出现的。新疆且末县木里恰河有一幅《骑猎》图,猎人骑在马上,挽弓拉箭正在瞄准一只奔逃着的大北山羊。另外,根据猎人的数量,狩猎方式又有单人猎、双人猎和围猎数种。双人猎表现出原始人互相协作的精神。如新疆伊吾县前山乡乌勒盖海拔2040米处的一块长4米、宽1.5米的岩石上凿刻了一幅《双人猎羊》图,画面上有大小7只北山羊,两个持弓的猎人。当左面的猎人将箭射中一只高耸双角的大北山羊,其他羊惊慌逃窜时,另一位猎人站在中间,趁乱不失时机地瞄准另一只羊的腹部。有的双人猎是一人赶羊,另一人寻机射箭,以增加狩猎的成功率。

围猎一般在三人或三人以上,如宁夏中卫县北山榆树沟有一幅四人围猎图。在猎犬的配合下,这四个猎人都作弯弓拉箭状,围射野山羊。有的围猎场面非常宏大。新疆新源县则克台镇一块高2.5米、宽8米的巨石上凿刻着一幅父系氏族时代的围猎图。画面上拿弓箭者14人,其中2人骑在马上,12人徒步;未拿弓箭负责驱赶野兽者4人。被猎对象有羊、牛、鹿等共29只。这十多个猎人相互配合,将野兽团团围住,有的赶,有的追,有的已射出了弦上的箭。29只野兽则被这突降的庞大狩猎队伍吓得惊慌失措,纷纷逃命。透过这幅岩画,我们仿佛能听到当时人欢马叫,野兽嘶鸣的声音,感受到烟尘四起、大地震颤的壮观场景。

当我们惊叹于原始狩猎的宏伟壮阔时,也不能不了解先民们狩猎的艰辛和危险。远古的草原广大、繁茂,气候也较温暖、湿润。但不要以为那是《圣经》中快乐的伊甸园。相反,草原上充满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当先民们狩猎动物作为食物的同时,很可能成为其他动物的美食。新疆托里县玛依勒山喀拉曲克牧场一块巨石上凿刻着一幅岩画,画面上有大小36只羊,两个猎人和三只狼同时向这36只羊展开了进攻。两个猎人中,一个弯弓搭箭,准备射击,另一个举着木斧对准一只小羊。而三只狼则呈包围状,将一只较大的羊扑倒在地,并开始了咬噬。由于羊群中跑进了两个猎人,且窜进三只狼,羊都觉察到了情势的危急,因而惊恐万分,四处逃奔。36只羊的神情姿态各不相同,整个画面显得惊险而生动。与群羊的慌恐不安相映衬的是一只特大的、镇定自若的羊,这只羊被突出刻画,只见它高竖两只巨大的角,昂首挺颈,岿然不动,似乎要表现其对猎人和狼的蔑视。这幅岩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表现了三只狼的凶残。画面中三只狼张牙舞爪,围扑向一只比它们大两三倍的羊。这只羊颈、背、臀三处受敌,虽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腿已无力地蜷曲在地,奄奄一息,三只狼饱餐一顿已成定局。和狼比起来,两个猎人就显得弱小而力不从心了。持弓人手中的弓要比他高出许多,看起来那么笨拙,持斧人对准的也不过是一只瘦小的羊。当饿狼饱食时,谁知他们能否捕获猎物?这幅岩画一方面显示了先民观察生活之细、雕刻技艺之高,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生存的艰难和不易。

如此繁多、俯拾即是的猎羊岩画告诉我们,远古时期,羊是先民主要的衣食之源,在原始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对羊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或者说,当先民们把肥美的羊肉送进口中而感觉力量倍增时,当温暖的羊毛、羊皮为他们挡住风霜雨雪时,人与羊就建立了无法割断的联系,羊文化就已开始了它的萌芽,而羊岩画为我们记录下了人与羊最初的故事。

同类推荐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

    《在雨地里穿行》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浆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热门推荐
  • 霸道首席毒宠美妻

    霸道首席毒宠美妻

    你不是我的宠物,你是我的毒药,我饮鸠止渴,穿肠烂肚终不悔......她是华都第一美人,他是华都隐形黑帝,她在他身边三年,没心没肺得过且过,他留她三年,却是自欺欺人,终于精疲力尽,想放自已一条生路,谁知她转身却是风云突变,命运的纠缠让彼此终于明白,爱,原来一直都在......
  • 异变纪元之霸者天下

    异变纪元之霸者天下

    异世时期,由于远古大陆的终结,整个大陆成为了虚无。这时候世界本源法则开始重新排序从而诞生新的纪元,可是就在排序的时候异像突变,世界本源法则居然化成实体凝聚在这大陆上诞生了这个纪元开始最重要的产物——能量果实。而我们这一个纪元名为混沌。混沌时期,大陆分为了三陆一海,分别被后世之人取名为,天王大陆,光明大陆,黑暗之森,乱世法海。而我们的主角就诞生在了天王大陆之上。段晨的强者之路注定会不平凡,看他如何横扫乾坤,震荡四方,霸绝天下。群号:194115412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 总有云烟共沧海

    总有云烟共沧海

    从小因为车祸变成孤儿的亦夏,因为志愿者的资助顺利走完自己的学生时代,如今二十三岁的她初进社会,曾经资助过她的单亲家庭,夏阿姨因疾病去世,留下了十六岁的儿子简绍南。本就腹黑毒舌的他,现在又被母亲的去世所刺激,选择了封闭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用尖锐的眼神,轻蔑的笑意掩饰自己的伤痛。而她,要怎么做才能使这个恩人家的儿子重新接受这个世界呢?
  • 月色如冰

    月色如冰

    她,是即将继位的狐族族长。每个族长都要经过一段历练,和渡劫。她,来到长安城。遇见高冷王爷,在王爷帮助下完成历练。在王爷手下做事真不容易!这是月冰最大的感慨。之后开启一段酸甜苦辣的历练……
  • 传奇缔造者

    传奇缔造者

    “nba的一半是乔丹,剩下的一半属于其他人?不好意思,这是我以前说过的话,在他进入联盟之前是这样,但是现在不是了。”--魔术师约翰逊“我只是来这里看谁能够得到第二名的,我没有参加比赛,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当他参赛之后,其他人只能去争第二。”--拉里伯德“在nba,任何一个球员如果在球场上胡乱投篮,我都会将他拿下,如果全队场上五人如此,那么场上所有球员全部给我滚下来,即便是乔丹也是这样,但是如果有机会执教他的话,那么我的球队,他可以随便出手,四十次?五十次?六十次?都没有问题,我说的不是出手数,而是打铁数”--菲尔杰克逊“又遇到了这个家伙,你们把球给我,我要回家!”--当乔丹,奥拉朱旺,巴克利,尤因,马龙这里是属于nba的世界,这里是nba最传奇的一段岁月,这里是1993年,这里是nba,这里正在有一个缔造传奇的人!
  • 笛倾天下:至尊召唤师

    笛倾天下:至尊召唤师

    (新人发文,不好请见谅O(∩_∩)O)沉默六年,云家的小废物,一朝浴火重生。她倾国倾城,容貌无人能敌,却冷如冰山。她天赋逆天,机遇了得,各种奇珍异宝,信手拈来。废物?不好意思,我出生便开始修炼,废物,只是我的伪装。容貌丑陋?既然如此,那我面纱下的这张脸又是怎么回事?从此,世界上少了个废材,多了个天才。他是容貌俊美无双的插班生,明明腹黑冷漠,却偏要装个面瘫,还对她一见倾心,随她闯遍天涯海角,最后抱得美人归。冷漠?不好意思,那只对外人。没看见他对她宠溺无限?配不上?不好意思,你是眼瞎?没看见他追着她一口一个娘子,叫的那叫一个顺溜吗?且看她如何制魔兽,收美男,一笛倾天下!(群号:538442390)
  • 屠神魔痞

    屠神魔痞

    当历史学家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面红耳赤的争论着是什么使得那个男人将自己变成一个魔鬼,不,魔神一样的存在,只为了追杀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灵。“举头三尺有神明,但是谁又能知道神明在干些什么?”伟大的盖伦大帝如是说道。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挡杀佛!
  • 男神难追:情书99封

    男神难追:情书99封

    自带吃货、路痴、健忘等属性和烧厨房技能。可是她可爱啊!慕珊:努努努力卖萌……少少少女心炸裂!他总是淡淡的,神情淡淡的,说话有时候也是没有一丝起伏的。但是他的颜值高啊!易青铭:淡淡淡定自若……看见了一个隐形情敌,决心把情书给男神!#猜一猜到底是谁先告白##论慢热的男主怎么爱上单蠢的女主##男神嫌弃我,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最近发现男神喜欢吃薄荷糖,怪不得嘴里总是凉凉的、甜甜的……#——小剧场——“要吃糖吗?”“要!”“可是最后一颗糖刚刚被我吃了……”“emmm,男神……你想表达什么!!!”[震惊脸]
  • 狼牙月

    狼牙月

    大明胡惟庸之子化名杜康,笑傲江湖,导演靖难之役。
  •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