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8000000022

第22章 一、狗与祭祀

狗是最早被用作献祭的动物之一。

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记载了最早的狗祭情况,例如卜辞说:

于帝史风,二犬。(《卜通》398)

郭沫若先生解释说:“盖视风为天帝之使,而祀之以二犬。”意思是为了天帝的使者风,人们牺牲了两条狗。

据史料载:契丹人每年要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这天举行祭月仪式。在八月八日皇帝先要在寝帐前七步的地方杀白犬一只。祭葬的方法是,埋头,露嘴。过七日后,移寝帐于埋狗头之处。契丹语叫做“担褐卹”。译成汉语,“担褐”是狗,“卹”是头。这个祭月仪式,自然含有崇信天狗、狗眠夜明、驱避妖邪的巫术目的。契丹人在历史上素有拜日拜月的宗教习俗:“契丹如见月蚀,当夜各备馔相贺,戎主次日亦有宴会。”

贵州雷公山的苗族人在一年的大祭祀之中,也以狗作为主要的祭物。其目的是通过狗的献祭抵挡恶鬼妖魔,使其不能入害,以求本寨、本族的人平安吉利、五谷丰登。

每年农历二月,雷公山的苗人都要在寨头脚同时举行祭祀活动。祭物主要是狗和鸡,由全寨各家各户凑钱购买。天狗则不能祭祀。据说寨头是雄性(属阳、向东),要用一只公狗来祭;寨脚是雌性(属阴、向西),要用一只母狗来祭,并用一只小鸡。祭祀由鬼师主持,鬼师念唱巫词,然后杀狗。先进行一次生祭,之后将狗肉煮熟,连同酒、饭再进行一次熟祭。不用筷子,祭品摆放小屋里的小凳上。鸡是献祭给土地神的。祭仪结束后,全寨的族人要进行分食仪式,按户分肉吃尽。

我国历史上的南方民族自古以来也有以犬祭祖的宗教习俗。三国吴人沈莹《临海水土志》说安家之民“父母死亡,杀犬祭之”。这与《山海经·南山经》所说的“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杗”是基本一致的。我国周朝以前的东、南方都存在过以犬祭祖的习俗。这说明那里的人们认为,狗与他们的祖先有很密切的关系,比如古代的东夷就与犬有关,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七说:

徐君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独孤母有犬名鹄苍,猎于水滨,得所弃卵,衔以来归。独孤母以为异。覆暖之,遂成儿,生时正偃,故以为名。徐君宫闻之,乃更录取,长而仁智,袭君徐国,后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偃王又葬之徐界中,今见狗垄。

商代的东夷在进行杀人祭社的活动中,也把狗当做主要的祭物。江苏桐山丘湾祭祀遗址中发现人骨架20具,人头骨2个,狗骨架12具,人头和狗头都向着大石方向。

所谓大石,是指祭祀遗址的中心竖着四块大石,人祭与犬祭是围绕大石展开的。这种祭祀习俗被认为是东夷人的宗教遗俗。

东夷人祭“社”的目的,与上面我们提到的雷公山苗人的祭寨目的是完全一致的,狗在祭祀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也非常明显。

在先秦的祭祀中,狗经常被排在牛、羊、猪之后,只有在祭祀风神时,用犬祭,少用牛、羊、猪等动物来祭。这说明在古人的原始思维中,犬更具有息事宁风的巫术功能。

《山海经》中有许多祭祀活动的记载,其中就提到了用“黑犬”和“白犬”祭祀风神。甲骨文中记述的祭祀风神的主要祭物是犬。如殷墟卜辞所载:

于帝史风二犬。(《卜通》398)

汙风,北巫犬。(《明续》45)

汙风,巫九犬。(《库》992)

其汙风,三羊三犬三豕。(《续》2、15、3)

汙于四方其五犬。(《明续》487)

卜辞中的“沖”即今字“宁”。许慎《说文》释曰:“宁,定息也。”

卜辞所记祭风神的祭品主要是犬,这与汉文史料所记秦汉时代杀狗止风相符。《尔雅·释天》曰:“祭风曰磔。”“磔”是什么呢?郭璞注云:“今俗当大道中磔狗,云以止风。”郑玄注《周礼·大宗伯》云:“披磔牲以祭,若今时磔狗祭以止风。”“磔”也可以看成是剥开的犬皮,以禳灾求神。故《淮南万毕术》谓:“黑犬皮毛烧灰扬之以止风。”对于“磔”,《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祭风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故曰磔。”这种杀狗止风的祭俗是基于风神为神犬的观念。当代学者们认为这是一种威胁性的巫术仪式,因为在古人看来,杀死风神神犬的同类,风神就会因怜悯自己的同类而止风。

风神,在古代又称风伯、箕伯、风师、司风之神。《物理小识》卷二称:“风伯象犬。”《七修类稿·天地类》亦称“风伯之首象犬”。《元史·舆服志二》谓:“风伯……神人犬首、朱发、鬼形、豹胯、朱汍,负风囊,立云气中。”

可见古人所以把犬视作是风神,如何星亮先生所言,当是因为犬奔走如风所致。这一说法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之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如“沍”字便含有此意。《说文》曰:“沍,犬走貌,从三犬。”《尔雅·释天》云:“扶摇谓之沍。”郭璞注曰:“暴风从上下。”《礼记·月令》曰:“沍,风暴雨总至。”郑玄注说:“回风为沍。”《广韵》、《集韵》都将“沍”字写作“飙”。《广韵·萧部》:“飙,风也。”《集韵·霄部》:“飙,通作沍。”从以上“沍”字的形成和演变来看,犬不仅是息风祈雨的牺牲,同时也是风雨之神。又如1985年湖南出土青铜器之一,有铭文“沘”,这也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与祈风雨有关的字。从字的形意判断,明显地表达了以犬祈雨的巫术信息。足以证明犬祈风雨的巫术观由来已久。

另外,《山海经》中的“山灶”也是古代的风神之一。据说他的形象是人首犬身。《山海经·北山经》云:

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曰山汍,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如此说来,在古人的观念中犬既能兴风也能息风,故以犬祭风神,乞求宁息风害。《风俗通义·祀典》曰风伯: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养成万物,有功于人,王者祀以报功也。戌之神为风伯,故以丙戌日祀于西北……

“戌之神”就是犬之神,也就是说在戌日,即狗日祀风神于西北。《后汉书·祭祀志下》也说当时的县邑常以“丙戌日祠风伯于戌时”。从阴阳五行的时空对应关系来看,狗属于西北方,故要向狗的方位举行祭祀。纳西族东巴经认为狗主西北方位,所以在举行祭风神及驱鬼的仪式时也都朝向西北方位。例如东巴在作“烧石、油锅赶鬼经”、“用狗压鬼赶鬼经”等宗教仪式时,不但用狗作牺牲,而且都要朝向狗的方位——西北方向。

此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在遇到旱灾时,也都要举行求风雨的祭祀仪式,而在此祭祀之中犬是最主要的牺牲品。例如羌族在举行求风雨仪式时,全寨的人都要参加,村民们带香拿刀,并杀一只羊以敬龙王。敬龙王时,巫师端公须演唱求雨歌,大意为:天旱了,天旱了!龙王老爷啊!庄稼萎草木黄,往后庄稼无收成,生活困难怎么办?龙王老爷快下雨!

端公演唱时,村寨人众跪地拜龙王。除烧香杀羊敬拜而外,求雨的人还要抬一只狗上山。拜毕龙王之后,将狗抬到烧狗坪活活烧死。据说其目的是使龙王嗅到狗的臭味,迫使它不得不下雨。当地羌人传说,龙王最怕狗臭,烧狗的臭气一熏,龙王难受,因而下雨。

羌族的求风雨仪式,与汉文史料《淮南万毕术》所说的“黑犬皮毛烧灰扬之”的犬祭形式相似,唯目的不是止风,而是求风雨。这也充分说明犬祭之俗的确由来已久,而且对当代一些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仍旧发生着一定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化博览4

    世界文化博览4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亲情哈密

    亲情哈密

    少年时,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认真地清除瓦砾砖石,给它以最好的肥料,灌溉以最清纯的水,每日看它在阳光下抽芽、生长,便成为生活中最期待最快乐的事。长大了,忽然明白,原来亲情也是点播在血脉里的一颗种子,我们落地的时候,它便开始生长,渐渐长成一棵树。那棵树的养分,是母亲的第一滴乳汁,是父亲的第一声叮咛,是祖母细细缝就的第一件小棉衣,也是祖父意味深长的第一个故事。
  •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常识一本通

    国学是一国所固有之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其内涵丰富,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也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本书所呈现的是国学常识,包括官场政事、法典制度、饮食文化、礼仪习俗、文化生活、哲学宗教、择占秘术、行当人物、文艺娱乐、文学语言、轶闻趣话等方面,以追本溯源为目的,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探究传统文化的精髓。石赟编著的这本《国学常识一本通》内容丰富而精练,囊括了人们日常关注的、重要的、喜闻乐见而又不知其然的常识。
热门推荐
  • 附灵阵帝

    附灵阵帝

    灵宇大陆,万物皆有灵性,万种皆有灵根。自太古时起,人类得神灵庇佑,具备了其他物种均不曾拥有的一种灵性——天生慧灵根,这种灵根属性,能够使得人类接受并吸纳其他物种的灵性,用来强大己身,这成为人类不断强大的根源。强大起来的人类自觉得卓尔不凡,反视其他万物为下等种族,甚至自大而称“灵之长者”,自封为灵长之族。随着人类灵识的不断提升和实力境界的增强,人类发现那些吸附得过多的灵性居然可以在灵海中成为独立的存在,人们开始逐渐有意识的控制和利用这种存在,命之名为“附灵”。附灵的世界,如蛮荒太古,瑰丽雄奇,无数宗门教派,看我如何阵道破天。
  • 杀手狂妃倾天下

    杀手狂妃倾天下

    5岁小女孩惨遭家人抛弃,被全国第一杀手组织救下,培养成了国内第一杀手陌离,岂料在一次最简单的一个任务上居然把命都丢了!到了阎王殿,阎王爷竟然说小鬼勾错了魂!没关系,我可以去异世走一遭。哈哈,看我独孤寻忆怎么用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毁灭指数来对抗玄力倾天下!!!不过,这妖孽是怎么回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仙衣镇

    仙衣镇

    文皓、木子、欣儿青梅竹马,感情甚笃。高中时文皓喜欢的欣儿却成了木子的女友。高考前木子因为各种压力自杀身亡。而文皓经常梦见木子死之前梦见的一个叫仙衣镇的地方。高考后欣儿说她一直喜欢的人是文皓,文皓因为木子的原因拒绝了欣儿,并认为欣儿水性杨花,不可原谅。之后文皓和欣儿去了相邻的两个城市上大学……一段关于青春、爱情、亲情的故事在大学校园里延续,青涩和苦涩,伤感凄楚的故事即将上演……文皓真能找回盛载青春回忆的仙衣镇吗?…
  • 极限强者路

    极限强者路

    林辰,家族被灭,父母子三人相依为命,看他如何踏平大陆顶尖宗派。。。奇形异兽,万般武学,未知领域,远古地藏,灵宝出世,各方强者云集,尽在极限强者路。。。。
  • 一生守护

    一生守护

    看九州大地,苍生拜服。六合八荒,唯我独尊。茫茫宇宙,力挽狂澜。吾此一生,只为守护。我心为你而动,为你而坚,因你而三起三落。
  • 黑道风云人物的奇缘

    黑道风云人物的奇缘

    干净善良的男孩与冷酷无情的黑帮当家相爱。他们的感情是否能通过重重阴谋危险的考验?经历杀戮,他是否还能保持原有的善良?当一切落幕他与他的感情又是否会变质?
  • 后洪荒时代

    后洪荒时代

    一颗玉石使徐鹰翔穿越了,到底这玉石和这个世界有什么联系呢?为了替不能尽孝的父母积点阴德,他决定这辈子做个好人!临死前却发现他重生的这个世界里神佛漫天,成为修神者的他也渴望能获得更精彩!(本书的修神指的是修阴神)为什么修神只是下品呢?修仙修佛修魔怎么都是中品呢?三清门下是什么意思呢?西方教和佛教又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一期待吧!看看在圣人淡出修真界多年的后洪荒时代,神.仙.魔.佛又演绎出一曲怎样的恩怨情仇!洪荒时代有又多少被掩盖的事实呢?我们的男主人公又会给这时代带来什么影响呢???
  • 归云妃

    归云妃

    十年前,为避祸端,母亲带着她远离故国家乡原以为从此可以苟且偷生,谁知换来的竟是她们母女悬崖生人作死别十年后,她一袭白衫,束发成髻,从此巾帼成须眉回归故土揪小人斩仇敌兴风云搅波澜腥风血雨擦身过万千惊涛入梦来姻缘事且随它撵尽山花共倚叙相思
  • 硫磺王座与硫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