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26900000022

第22章 现阶段中国市场经济的模式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深入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2003年,中国的市场化指数达到了近74%,非国有经济对GDP的贡献已经达到了69%,90%以上的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来确定,关税税率已经降到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制度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模式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存在一些重要的差别。

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是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有调节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1)企业是完全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对经济运行实行间接的宏观调控;(2)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间接调控的基本目标;(3)财政货币政策是间接调控的基本手段。在这种模式中,资源配置是完全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政府的作用只是维护市场运行的外部条件,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正常的环境。这是一种总量的间接宏观协调的市场经济模式。

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它虽然可以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某种标准或参照系,但是,这种模式却不能成为中国这种处于发展和改革双重转型国家经济体制的现实选择。这是因为: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推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把传统落后的经济结构改造成现代化的国民经济体系,而不是实现宏观经济的短期的平衡和稳定,因而经济发展的目标就不应只局限于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而应当在充分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同时,重视计划调节在国民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计划调节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因为,市场机制调节的主要是短期的经济平衡和经济结构,而难以有效反映国民经济长期和动态的发展趋势,按价值规律决定的生产和交换比例可以在不同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规模上得到实现。或者说,总量平衡可以在不同的结构和规模上达到,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结构才能保证经济的最优发展只能由代表社会理性的计划机关加以决定。政策的能动作用由于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1)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政府必须精心选择最佳的发展路线,并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引导。(2)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日益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意识的指导,尽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就更加重要。必须由政府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特别在我国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条件下,靠市场积聚巨额资金来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项目,还需要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国民经济长期结构的发展方向,很可能会加剧结构性矛盾,造成以加工业过速发展为标志的暂时繁荣,最终却由于基础产业的滞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后劲。而且单纯依靠市场调节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会旷日持久,代价巨大,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处于国际竞争日益尖锐、资源稀缺矛盾日益严重和国内消费需求压力不断增大的国家来说,是不可能获得那么多时间的。因而,必须通过有计划的调节,引导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选择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减少经济发展的盲目性,缩短经济现代化所需要的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这点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是难以做到的。

2.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市场发育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受经济、政治和各种社会制度的制约,而且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落后,市场的发展面临着分工粗疏,协作简单,结构僵化,信息不畅,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距过大,工业化水平过低,科学文化落后,资源、资金短缺,对外竞争力不强等限制性因素,使得市场发育的深度、广度和完善程度都受到了很大局限,价格的信息功能、动力功能、调节功能的作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中国的市场经济只能是一种建立欠发达的市场经济。这种欠发达的市场经济不是能简单地用取消行政管制的办法来加以完善的。放开价格,不等于形成市场,市场的发育需要物质基础,需要生产力发展的支持。在市场发育不全的条件下,政府不仅要维护市场的平衡,而且要培育市场,引导市场,组织市场,并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替代市场,因此,政府干预的广度和深度要远远超过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3.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中国面临着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基础产业落后,失业率上升,地区间、城乡和不同主体收入差距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文化观念冲突和各种矛盾加剧的严重威胁,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的协调和组织,没有政府有效控制,各种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就可能使社会结构出现严重的分裂状态,使经济社会陷入无序状态之中,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就不可能建立起来,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拉美病”就有可能在中国重现。特别是在中国,为了在宪法制度和经济政治秩序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因而,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采取了双轨过渡的方式。这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国的经济体制要处于新旧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阶段,政府对经济运行过程保留了较多的行政干预,这种行政干预虽然可能不符合目标状态的要求,但却是过渡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它只能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而逐步减少,而不可能在短期内很快取消。

4.虽然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对外开放,离不开国际竞争,但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如果完全按照自由竞争的原则来参与国际竞争,必然会使自己在一定时期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按照依附论的观点,它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只能处于“外围”或“半外围”,与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差距很可能是越拉越大,而不可能融为一体。从经济上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国内贸易机会而又缺乏国际竞争优势的发展中的大国,对于国内经济的适当保护在一定时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过早实行完全的对外开放会对长远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从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差异看,中国和西方世界的摩擦更为突出,矛盾更为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代表和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并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就很难避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所固有的模仿性、分裂性和依附性的恶果。

5.这种模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宪法制度或公有制关系的特殊要求。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虽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制的结构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非公有制和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会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在现阶段不会发生根本变化。这种所有制基础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经济体制的变化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中,国家不仅要作为宏观经济的调节者,而且要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介入经济运行过程,这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有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差异。

显然,处于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宪法制度双重约束下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可能按照西方发达国家有计划的市场模式来加以构造的。符合双重约束要求的市场经济模式只能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后进国家现代化和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过渡中许多国家曾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市场经济模式同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比最重要的差别是: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价格机制进行的,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实施市场规则,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维护总供求的平衡,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条件。这种市场经济是一种宏观间接协调下的市场经济。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则不同,在这里,政府是现代化和市场化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它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持经济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除了具有后进的现代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重要特点。概括起来,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1.它是中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后开始形成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刚刚脱胎出来的一种比较初级的市场经济,一方面,它已经具备了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特点,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这种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不规范,不成熟,保留了不少传统体制的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改革和不断完善。

2.这种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相结合的政府调节体制;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现代化的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的二元市场结构;充分发育的商品市场与半管制的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对称性;市场的基础作用与普遍的政府干预并存。

3.这种市场经济的演化方向是扩大市场范围,促进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但是,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并不是自由主义意义上的小政府或弱政府,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性的力量,是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4.在这种市场经济模式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

(1)政府调节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宏观的平衡,为市场机制创造外部条件,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政府调节的内容不仅仅是总供求的平衡,更重要的是在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等。

(3)政府调节的手段不仅包括间接的需求管理,即财政货币政策,还包括了许多直接调节的因素,如改革与发展计划的制定、国有资本的管理、基础设施的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从更广泛的角度看,政府还要运用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种力量,从各个方面来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从经济体制的内部结构看,可以把中国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统分结合的二元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最重要的特征是在经济体制内部建立起直接的计划调节与自由的市场调节两个系统,并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和市场机制运行的短期要求。这一体制的基本结构是:

1.市场系统。市场系统是完全按照市场调节的规则运行的自由经济部分。在这一领域中以非国有经济和部分竞争性的国有经济为主,企业是完全独立或基本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们的活动完全受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的调节,国家不进行直接的干预。这一系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2.计划系统。计划系统是国家可以直接调节和控制的主导性经济部门,它以非竞争和弱竞争部门的国有经济为主。在这一系统中,国家通过以下途径对于经济运行的过程进行直接的干预:(1)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参与企业分配过程,直接决定国有资产的收益率,调节国民收入在国家与企业间的根本比例,控制社会积累的主要部分,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方向和速度。(2)国家利用手中控制的国民收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直接决定重大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国家直接投资的范围包括:a。基础部门。如能源、交通、邮电和农业基础设施等;b。主导性部门。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c。公用事业。如公立医院、学校、文教设施等;d。战略性部门。如金融、保险、广播、新闻等;e。其他一些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加以调节的特殊部门。(3)国家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对一些特殊性质的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直接干预。如对垄断性企业和公用事业的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对一些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实行计划配置;对一些关键部门的国有企业提供财务支持,等等。(4)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留对一些重要宏观经济参数的直接控制,如制定税率、利率、汇率和其他一些带有行政约束力的经济规则,等等。在上述的各个领域,企业虽然也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但它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是有限的,它们不仅仅是作为独立的微观经济主体而存在的,而且具有重要的宏观意义,承担重要的社会职能。

3.计划与市场的统分结合。计划调节系统和市场调节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共同组成了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计划与市场的统一是指计划和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系统应尽可能利用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市场系统也是受政府宏观调节指导的。所谓计划与市场的分立则是指计划系统与市场系统是相对独立的。计划系统应主要体现国民经济长期和整体发展的要求,按照计划的目标来运行;而市场系统则主要应按照自由的市场规则来运行,体现市场竞争的要求。在计划与市场分立的条件下,国家计划调节的重心应放在计划系统之内,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这种计划与市场统分结合的二元经济体制,就是双重约束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与有调节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比,这种模式充分考虑了中国这种处在工业化和市场化双重转型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历史要求,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直接调节与间接调节、总量平衡与结构演化、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选择。

那么,从长远来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完成和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成熟与政府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具体干预大大减少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什么样的具体模式呢?这是一个未来学的问题,应当由未来的实践加以回答。

同类推荐
  •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中国经济思想史

    本教材通过对古代、近代经济思想的深入研究,对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及时总结和分析评述,对国外经济思想的融会贯通以及联系实际的比较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师生认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演化、对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认识,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最神奇的经济学定律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从事着怎样的职业,生活在怎样的人生状态里,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总有针对各种问题总结出的原理或定律。本书介绍了80个神奇的定律,从生活化的场景出发,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类解读,力图为读者呈现浅显易懂的经济学定律。
  • 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区域发展与公共治理:未完的读书笔记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一些基础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香港公共部门绩效、财政金融状况和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初步观察与思考;第三部分则是公共经济、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

    本书选择了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不断转变观念,积极探索体制改革,适时调整战略,努力开拓市场,推进资本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集团公司的重新整合,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中国航空工业必将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大潮中蓬勃发展。本书既可给航空工业从业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工业相关产业及对航空工业感兴趣的社会读者提供参考。
  • 共和国的村庄

    共和国的村庄

    本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以具体的村落为切入点,反映新中国6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记述了新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五个村庄,间接反映了建国60年的历史风云。
热门推荐
  • 丹修录

    丹修录

    他,身世迷离,却得到了神秘石室;他,修为特殊,昼夜不同;他,掌握一惊天炼丹之术,闯妖森,践踏仙宗区域七大门派,游荡于魔宗区域二派之间成就邪疯丹魔之名!一个神奇的世界,千奇百怪样样新。这终究是会展开怎样的故事?丹修录将带你走进神奇快意的奇妙之旅!……
  • 美丽的敦煌

    美丽的敦煌

    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古丝绸之路,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中国西部。位于西部高原的河西走廊,是一块极富魅力的地方。沿着走廊西行,途中的雪山峻岭、边墙塞障、大漠孤烟、古道驼铃、石窟塔影、清泉绿洲……皆如诗如画,目不暇接。当来到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时,展现在你面前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就更加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了。
  • 光——飞蛾扑火

    光——飞蛾扑火

    每个人生来都带着光,无论你会照亮世界,照亮他人,照亮自己还是微弱的连自己都无法照亮,无论你是可悲的挣扎,可笑的蹉跎,可怕的错过还是拼命的拥抱,用力的张扬,不顾一切的寻找,我们都有一束光,穷尽一生,只为找到它。我们都是飞蛾,又何惧扑火。留不住时光,抵不过怅惘。
  • 半分思念浅浅馨甜

    半分思念浅浅馨甜

    初识,吵吵闹闹。深交,爱不释手。昔日最讨厌的人,竟成了现今最疼爱自己的人。
  • 穿书之耽于你

    穿书之耽于你

    珞白,原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因为某种原因,穿越到一部名叫《想言》的小说里,成为了里面被世人传颂的羽神一一千羽,为了改变这部小说悲惨的结局,他决定接近这部小说的男主角萧梓轩。片段:当珞白,回家发现被打包的萧梓轩后,內心是拒绝的。脖子上被绑着大红色蝴蝶结的萧大总裁,对眼前愣住的珞白,“小珞,你是不是很惊喜,很开心呀!”“呵呵,我真是开心死了!”吓死我了!“你开心就好啦,那小珞,我可不可以和你回房间和你回房睡觉,不睡地板!”呵呵呵呵,想回房间睡呀,不行!珞白说完就进了自己的房屋。只留萧梓轩一人在屋外默默流泪。ps:此为耽美文
  • 九转化圣

    九转化圣

    混沌的九州,蠢动的龙冢,逆天的征程!强者武圣,历经八世,功亏一篑,终难化圣!九次重生,化名武辰,最后一搏!醒吾上古玄魂,战尔天地神魔……挡我化圣者,杀无赦……
  • 仙封道骨

    仙封道骨

    这是一位凄苦少年的旷世奇缘,经历万古劫难,成就一身道骨,傲视群仙!新书QQ群:云帮175647151欢迎读者朋友们入群。
  • 天命邪圣

    天命邪圣

    六年前,一场意外使得本身善良的他走上了争雄之路,他屠尽万人,神秘失踪六年后,他重返邪道,只为一个名号:邪帝!
  • 武者的天地

    武者的天地

    当天地令出世,纷争而起,强者降临,谁都是大人物……
  • 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温州人不会说的赚钱诀窍

    本书分“‘可怕’的温州人”、“令人敬佩的温州精神”、“温州人就这样钱生钱”、“温州人的造城运动”、“精明的温州人这样投资”、“温州人的下一站”等六章,破解温州人神秘的创富本能,透过鲜活的创业故事,一窥温州人的赚钱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