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人刚步入职场,对工作环境难免感到陌生,甚至手足无措,这时候若有老同事对其热情关心和帮助,往往就心存感激,将其当成自己的好友,推心置腹,无所不谈,殊不知这样做就好比在身边埋了一颗地雷,没爆炸的时候风平浪静,假如有一天爆炸了,就彻底死定了。
许多职场人士都是在经历之后,才明白了这样一个现实:同事之间无密友。所以,不妨把同事想象成你的“假想敌”。虽说这样做有些过分,但至少能使你避免某些糟糕的办公室纠纷的发生。
刘蕾在一家公司任人事经理。任职一年后,公司来了一个行政人事总监李梅,做她的顶头上司。公司里,总有些同事向刘蕾打听“新来的总监怎么样”“什么背景”,甚至有人问刘蕾“她年纪多大”,刘蕾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摆出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应付那些无聊的好奇者。刘蕾在公司里有个好朋友小敏,两人经常一起吃午饭,几乎无话不谈。自从新总监来了后,刘蕾在午饭聊天时常谈到她。刘蕾当然不满公司这样的安排,为自己在公司的升职无望感到灰心。有一次,刘蕾和总监李梅为一件事出现意见分歧,晚上在酒吧刘蕾向小敏大倒苦水,说和这位女领导相处如何困难,还谈了不少她在工作中的错误和短处。小敏还一个劲地劝刘蕾想开些,说了许多不要和这种女人一般见识的话。
但是,自从那次晚上酒吧“畅言”后,刘蕾和总监的关系逐渐僵化。刘蕾开始感觉女上司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刘蕾的很多建议她都予以否决,甚至在开会时公开批评刘蕾,而她稍加改换刘蕾的方案拿到总经理那里又成了她自己的好建议。不仅如此,她还招聘了几个新人到刘蕾部门,忍无可忍之下,刘蕾愤而辞职。
有一天,刚到新公司上班的刘蕾,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偶然发现小敏竟然和人事总监李梅在一起友好就餐。刘蕾感到心寒,她猛然意识到自己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案例中的这位人事经理的经历绝非个例,有许多不谙办公室政治的人,就因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把人也想得太简单,结果才吃了闷亏。
办公室里,同事之间通常只是隔着一扇小小的“屏风”,再加上工作的单调,聊天是一件极平凡的事情了。但是有些人说到兴起之时,口不择言,不管什么都像竹筒倒豆子那样一点不剩地倒出来,往往一句话脱了口就知道错了。然而,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有时候,你可能也会纳闷自己的私事怎么像长了翅膀似的,传的那么快,甚至连老板都会问起你。有一点要切记的是,不管是热恋、失恋,还是别的什么事,不要把自己的故事带回办公室。
小燕是个文静的女子,刚失恋的她,忍不住向同事诉说,不知怎么这件事传到了老板耳朵里,老板在会上说:“有的人连男朋友都摆不平,公司的事怎么可能放心交给她处理呢?”不久小燕就被调职,工资也像“木瓜打狗,不见了一大截”。
这里讲的不只是勾心斗角的体制内单位里的故事,而是在一些外资企业也发生过的真实故事。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利益关系,其次才是朋友关系。所以,同事之间是找不到真心朋友的。所谓的帮派、圈子,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利益一旦不存在,同盟马上解体,在新利益的驱动下再形成新的圈子。
假如你是一个新人,不要指望在你同一个级别的同事中会有人真心地给你提供帮助,因为你的出色就意味着别人的失色。他们甚至连传真机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会主动告诉你。
当你在朋友面前对同事的友好大加赞美之时,你的种种恶行其实已经通过同事的年终评定汇集到老板那里,然后被老板打入“不受欢迎”的黑名单中,不但得不到加薪、晋升,而且会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被调往最不喜欢的岗位。直至你失望地主动提出辞职为止,你仍然不会知道究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同事依然微笑着和你说再见,老板依然对你努力工作的态度表示感谢。这就是冷血的办公室政治。
所以,掌握与同事相处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技巧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善于把握好同事之间交往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