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下属都会遇到“谏而不纳”的情况,当自己苦心酝酿出的一个非常优秀的方案被领导毫不留情地否决,就会为此心生抱怨,希望能遇上一个从谏如流、开明开通的领导就好了。其实,换个思维方式想一想,也许就会找到出路。
在伍德罗·威尔逊担任总统期间,在他身边的那些顾问班子中,许多人经常吃“闭门羹”,不管提出如何创新优秀的意见,都会毫无例外地被拒之门外,有时甚至碰一鼻子灰。但唯有豪斯的屡屡进言常被采纳,后来他成了副总统,成为威尔逊身边的得力助手。
原来豪斯有他的独特办法。一天,豪斯单独去见总统,他尽其所能,清楚明了地陈述了一套完整的施政方案。这套方案经他苦心研究过,所以说起来自信满满。陈述完毕后,总统当即表示:“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光临。”
虽然如此,数天之后的一次宴会上,豪斯吃惊地听到威尔逊总统正在公开发表一些见解,而内容刚好与他数天前向总统先生提出的建议完全一致!豪斯于是找到了向总统贡献意见的最好方法:避免他人在场,悄悄地把意见“种”到总统的心中。从那以后,豪斯的谏言每每都作为总统先生的“天才构想”而被公之于众,总统对他越来越倚重了。
1914年春季,豪斯奉命赴法国作外交上的接洽。出发前,威尔逊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距离被正式批准还相当遥远。但豪斯到巴黎后不久,就寄回了他同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这份记录上,豪斯把自己想出的计划,说成是“总统的创见”,并热烈赞扬说:“这是天才、勇气、先见之明的表现。”看过这份记录后的威尔逊总统毫不迟疑地批准了这个计划。
豪斯向总统进谏的方式,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上级接受自己的主张。换句话说,不用强调某某计划是自己的主意,为了使一个好的计划被领导采纳,应自愿牺牲“版权”,使自己的思想观点通过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向领导内心渗透,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某国企老总一向听不得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好多事情都一个人说了算。他这种独断专行的作风使企业在一些关键决策中出现了失误,使企业蒙受了损失和重创。一度提出正确建议的朱副厂长也被他一怒之下“发配”到一个不重要的岗位上,但有个人例外,他就是办公室主任曹军。在闲暇时间,常常见到曹主任与老总天南海北地“神聊”,在“不经意”间“顺便”夹带几句对当前经营问题的看法,过不了多久,老总就会在厂部会议上宣布一项重大计划。大家纷纷赞扬老总的深谋远虑,其实只有老总和曹主任心里最清楚,谁是真正的提议人,谁是真正的思想来源。这位聪明的办公室主任就是采取这一巧妙的进谏策略,潜移默化地对领导施加影响。
其实,高明的进谏方式就是不公开表示某项计划是自己的点子,而是归功于领导,这样做能够使领导愉快地接受。要知道,你的计划充其量只是一棵树种,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公平地说,有这些条件把树种培育成大树的还是你的领导,你要做的只是把种子撒到领导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