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脓肿就是医学上说的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它的治疗原则是以局部治疗为主,抗菌治疗作为辅助,故出现牙槽脓肿首先应当到口腔专科进行处理,如果脓肿已经形成,应当及时切开排脓。因为牙槽脓肿是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如果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是选用一种广谱抗生素与抗厌氧菌的药物联用。最常用的组合是阿莫西林加甲硝唑,阿莫西林每次服0.5~1.0克,每天3次,甲硝唑每次服0.2~0.4克,每天3次。如果对阿莫西林过敏,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比如阿齐霉素或罗红霉素,阿齐霉素首日剂量为0.5克,以后每天服用0.25克,每天1次;罗红霉素每次服0.3克,每天两次。一般联合用药需要持续一周时问,疼痛剧烈或疼痛缓解不明显时,可以使用芬必得、戴芬等镇痛药,以缓解症状,芬必得每次1粒,每日2次,戴芬每次1粒,每日1次。需要注意的是,牙槽脓肿不能只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者只吃药不治疗,以免拖延或耽误病情。
同类推荐
《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本书笔者将《未刻本叶氏医案》编为1180条,并打乱重新编排,把治疗相同病证的条文归纳在一起,分为72种中医病名,分列在温热病、内科病、妇科病、五官科病、外科病项下,又将讨论病机、治法、脉象、舌苔的条文归纳为“论病制方”“依法制方”“论脉制方”“凭苔制方”各节,还将为数不多的连续病案放在最后。本书是作者对《未刻本叶氏医案》多年的研究成果,既适合初学中医者阅读,又可供研究。
热门推荐
吕氏春秋(中华国学经典)
《吕氏春秋》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杂家著作,系统地反映了吕不韦的政治思想主张,但在秦王政统治时期,和崇尚法家的赢政有所冲突,遭罢相而不被重用。但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启发了汉代的统治者,在汉初的几十年里,由于施行“无为”政治,保证了民众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平和稳定。可以说,汉帝国正是吕不韦施政纲领的执行者。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予了吕不韦和《吕氏春秋》以很高的评价,将其视为在逆境中诞生的不朽之作。为了方便读者了解深邃博大的思想,《吕氏春秋》配了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学校那些年之一班过往
初中是最美好的时节,可是蜻蜓的初中生活并不是一直美好。来自异世界的老师,属于异世界的她,又将变成什么样?最终还是一个人孤独的过一辈子,没有感情,没有记忆。(强烈建议看了简介后直接看第十一章,如果你喜欢看无聊文的话,可以看看前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