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脏象论》。藏,原意为贮藏、珍藏,喻指珍贵、宝贵的东西。古人认为人类是万物中最宝贵的,故藏即指的是人,人之生命活动现象,既是人象,又称“藏象”。象,其义有二,一是指人体的解剖形态,“象者,像也。论脏腑之形象,以应天地之阴阳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如“心象尖圆,形如莲花”(《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此非藏象之象义,指的是解剖之象,是“死象”。二是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藏象类》)。这种把“象”作为“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结合起来就叫做“藏象”的说法,也不是真正的藏象,因既有内在之象,又有外在之象,何以认为“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呢?更有学者认为“藏通‘臓’。‘藏象’今作‘脏象’。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这种认识其实缩小了藏象的原义,内脏活动时确实可以表现出一些能在体表或体外观察到的现象,但这绝不是真正的藏象。
就方法论而言,中医学以系统方法为主,朴素的元素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相结合,以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内外部生命活动现象,来推导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确定“象”与“藏”之间的关系,建立藏象的概念。其内容包括藏系的成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藏系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实际上,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概念,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基于对藏象的这一认识,将藏象学说定义为研究人体藏系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藏系之象称为藏象,藏系成员包括人体内外上下左右的部位及某种功能,乃至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所以,藏象以象为本,据象定藏。藏象学说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将人体人为划分为心藏象、肝藏象、肺藏象、脾藏象、肾藏象五大系统。这五个系统不仅都受天地四时阴阳的影响,同时互相之间也联系紧密,五藏之中各有五藏,从而使人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成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藏象与下列一些名词应予以区别:
脏腑:脏腑是人体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其主要是人体内视之可见、触之可及的实体脏器,它们是在古代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解剖学的方法,实际观察、测量而来的。如《灵枢·五十营》对人体呼吸的计量,《灵枢·骨度》对人体骨骼的计量,以及《灵枢·肠胃》和《灵枢·平人绝谷》等对人体器官的计量等。《灵枢·肠胃》载人体食道与大小肠长度比为1:35.5,这与现代解剖学所定长度比例1:37基本吻合。
根据生理功能特点,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三类。
五脏:心、肝、脾、肺、肾。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主“藏精气”,即生化和贮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脏别论》)满,指精气盈满;实,指水谷充实。满而不能实,就是说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腑通“府”,有府库之意。从形象上看,六腑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起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别论》)六腑传导、消化饮食物,经常充盈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因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
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府,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为“奇恒之府”。所以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脏别论》)
综上所述,当时的解剖学记载是符合实际的,其计量也比较准确。脏腑仅具有大体上的解剖学意义,还不能完整正确地认识到它们的功能及活动规律,达不到现代解剖学那么精细的程度,故必然会被取代。脏腑理论曾是中医认识人体的重要生理病理理论之一,但因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像西医的解剖生理学那样能不断深入,朝精细微观的方向发展。相反,由于受阴阳五行的影响,走向了以阴阳五行藏象的功能模型论为主要理论来解释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道路,从而形成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独特认识与知识体系,也就是藏象学说。
心藏系为人体生命的中心系统。其生理功能对人体起着主宰作用。
一、心藏系的基本成员
心藏系首先包括解剖学的心脏,其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还包括脑、小肠、脉、面、舌。心,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藏象系统包括内心藏象系统和外心藏象系统,前者主要包括心、心包、脑等,后者主要指小肠、脉、面、舌、心经络、小肠经络及心包经络等。
二、内心藏象系统的功能体现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血就是血液。脉,即脉管,又称血管、血道,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解剖上的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心脏不停地搏动,推动血液在全身脉管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成为血液循环的动力。所以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是心主血也。”(《医学入门·脏腑》)由此可见,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这个相对独立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为“脉搏”。中医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称为“脉诊”。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脏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功能正常,则脉搏节律调匀,和缓有力。否则,脉搏便会异常。这些认识与西医学关于心血管生理的认识是一致的,虽远不如现代心血管生理学细致、深入,却被藏象学说引入,并划归到心藏象中,形成独特的认识。
心要完成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心之形质无损(主要是心阴)与心阳充沛。心阳与心阴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心脏自身的矛盾运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阳的推动作用。心阳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其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血液本身的充盈和脉道的滑利通畅。所以,心阳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是血液运行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异常,都可改变血液循行状态。
心主血脉的生理意义有二:一是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心阳推动血液在脉内循环运行,血液运载着营养物质以供养全身,使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在内的整个身体都获得充分的营养,从而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二是生血,使血液不断得到补充。胃肠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脾主运化、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输给心肺,在肺部吐故纳新之后,灌注心脉变化而赤成为血液,故有“心生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生于心”(《质疑录》)之说。心阳充沛,心脏功能正常,则心脏搏动如常,脉象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光泽。若心脏发生病变,则会通过心脏搏动、脉搏、面色等方面反映出来。如心阳不足,血液亏虚,脉道不利,则血液不畅,或血脉空虚,而见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等,甚则发生气血瘀滞,脉管狭窄,血行受阻,而见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促、涩等。
2.心主藏神
即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
(1)神的含义。
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非常复杂,主要有五: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整个人体的形象以及面色、眼神、言语、应答、肢体活动姿态等,无不包含于神的范围。换言之,凡是机体表现于外的“形征”,都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反映。其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或中枢,即“神机”。其四,指人们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神志或神智。其五,指维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属于阳的范畴,这里讲的心主之神,包括神机与神志两种含义。
(2)神的生成。
神是人体形体的机能或功用。由精构成的形体是人身的根本。“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神随着个体的发生、发育、成长、消亡而发生、发展和消亡。神由先天之精所化生,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了。出生之后,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还必须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所以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神并不是超物质的东西,它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精与形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精是形产生的根源,形发育到一定的阶段,方可产生神,形具而神生,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总之,神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天地间的一种自然现象。
(3)心主藏神的生理作用。
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其生理作用有二: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种作用称为“任物”。任,是接受、担任、负载之意,即心具有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的作用。有了这种“任物”的作用,才会产生精神和思维活动,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之所以能主宰生命,是因为心主持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枢机或中枢,即“神机”。“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4)心主藏神与五藏藏神的关系。
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各生理功能的反映,故把神分成五个方面,并分属于五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五藏各有所属,但主要还是归属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故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类经·疾病类》)
(5)心主藏神与主血脉的关系。
气、血、水、精等是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志是心藏生理功能之一,心脏运送血液以营养全身,也包括为自身提供生命活动必要的物质,所以就这个意义讲,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曰:“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亦必然会出现神志的改变。
(6)心主藏神与脑为元神之府的关系。
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水谷清阳。所以,脑的功能与五脏相关。人之灵机记性、思维语言、视、听、嗅等均为脑所主,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中枢。神明之心,其大部分的实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常心脑并称,心脑同治。这只是从解剖关系而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这在中医文献中早已有明确的论述。但在藏象学说中,则将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藏系的生理功能。所以,心主藏神的实质之一是指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藏象学说中的概念虽然包含着若干解剖学成分,但从主要方面看,是一个标示各种功能联系的符号系统,是人体的整体功能模型。
中医学将思维活动归于心,是依据心血是否充盈与精神健旺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提出来的。心是中国古代哲学心性论的重要范畴。“心之官则思”(《孟子·告子上》),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心这个器官是用来思考的,心之为心,只有在人之“思”的实际活动中才有意义。血肉之心是指心之本体,神明之心则是从心之本体所产生的主体意识,实为大脑的功能。因此,中医学心的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心性哲学的鲜明特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是最重要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和正常。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不但会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如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谵狂,或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而且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甚至危及整个生命。所以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值得指出的是,心主藏神未必完全是内心藏象系统的功能,还包括以脑为主的外心藏象系统的功能,二者合起来是内外心藏象系统功能的总体现。其他四藏系亦如此。
三、外心藏象系统的功能体现
(一)小肠
小肠居腹中,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与内心相表里,属火属阳。
1.小肠的解剖形态
(1)小肠的解剖位置:小肠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接处为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接处为阑门,与大肠相连,是进一步消化饮食的器官。小肠与心之间有经络相通,二者互相络属,故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2)小肠形态结构:小肠呈纡曲回环叠积之状,是一个中空的管状器官。“小肠附后脊,左环回周叠积,其注于回肠(即大肠)者,外附于脐上,回运环十六曲。”(《灵枢·肠胃》)小肠包括回肠、空肠和十二指肠。
2.小肠的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
小肠主受盛化物是小肠主受盛和主化物的合称。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变化、消化、化生之谓。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已经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即受盛作用;二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小肠对其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可以被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即水谷清阳,由此而出,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即“化物”作用。在病理上,小肠受盛功能失调,传化停止,则元机失于通调,滞而为痛,表现为腹部疼痛等。如化物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
(2)主泌别清浊。
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指精微物质,即水谷清阳。浊,即代谢产物。所谓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承受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并随之进行分别水谷清阳和代谢产物的过程。分清,就是将饮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包括饮料化生的水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进行吸收,再通过脾之升清的作用,上输心肺,输布全身,供给营养。别浊,则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将饮食物中的残渣糟粕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其二,是将剩余的水分经肾藏化水作用渗入膀胱,形成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溲便。”(《诸病源候论·诸淋候》)因为小肠在泌别清浊过程中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说。所以张景岳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类经·脏象类》)小肠分清别浊的功能正常,则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若小肠功能失调,清浊不分,水液归于糟粕,即可出现水谷混杂、便溏泄泻等。因“小肠主液”,故小肠分清别浊功能失常不仅影响大便,而且也影响小便,表现为小便短少。所以泄泻初期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方法治疗。
小肠的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即消化吸收过程,是整个消化过程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食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清和浊两部分,前者赖脾之转输而被吸收,后者下降入大肠。在藏象学说中,往往把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归属于脾胃纳运的范畴。故曰:“人纳水谷,脾化精微之气以上升,小肠化糟粕传于大肠而下降。”(《医原》)所谓“脾化精微之气以上升”,实即小肠消化吸收的功能。所以,小肠消化吸收不良之候,属脾失健运范畴,多从脾胃论治。但是,小肠毕竟属于外心藏象系统,从根本上而言,必须从心论治,其次才是脾胃。
3.小肠的生理特性
小肠具有升清降浊的生理特性:小肠化物而泌别清浊,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精微赖脾之升而输布全身,糟粕靠小肠之通降而下传入大肠。升降相因,清浊分别,小肠则司受盛化物之职。否则,升降紊乱,清浊不分,则现呕吐、腹胀、泄泻之候。
(二)脑
脑,又名髓海、头髓。在气功学上,脑又称泥丸、昆仑、天谷。脑深藏于头部,位于人体最上部,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集之处,为元神之府。
1.脑的解剖形态
脑,位居颅腔之中,上至颅囟,下至风府(督脉的一个穴位,位于颈椎第一椎体上部),位于人体最上部。风府以下,脊椎骨内之髓称为脊髓。脊髓经项复骨(即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下之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髓。脑由精髓汇集而成,不但与脊髓相通,“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髓则肾主之”(《医学入门·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而且和全身的精微有关。故曰:“诸髓者,皆属于脑。”(《素问·五脏生成》)头为诸阳之会,为清窍所在之处,人体一身之清阳皆上出清窍。“头为一身之元首……其所主之脏,则以头之外壳包藏脑髓。”(《寓意草·卷一》)外为头骨,内为脑髓,合之为头。头居人身之高巅,人神之所居,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之气血皆汇集于头,故称头为诸阳之会。
2.脑的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
传统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元气、元精、元神,称为“先天之元”。狭义之神,又有元神、识神和欲神之分。元神来自先天,称先天之神,“先天神,元神也”(《武术汇宗》),“元神,乃本来灵神,非思虑之神”(《寿世传真》)。人在出生之前,形体毕具,形具而神生。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人出生之前随形具而生之神,即为元神。元神藏于脑中,为生命的主宰。“元神,即吾真心中之主宰也。”(《乐育堂语录》)元神存则有生命,元神败则人即死。得神则生,失神则死,故“脑不可伤,若针刺时,刺头,中脑户,人脑立死”(《素问·刺禁论》),“针人脑则真气泄,故立死”(《类经·针刺类》)。
(2)主精神意识。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是客观外界事物反映于脑的结果。思维意识是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任物”的结果。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心是思维的主要器官;另一方面也认识到“灵性记忆不在心而在脑”(《医林改错》)。“脑为元神府,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类证治裁·卷之三》),这种思维意识活动是在元神功能基础上,后天获得的思虑识见活动,属识神范畴。识神,又称思虑之神,是后天之神。故曰:“脑中为元神,心中为识神。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人身神明诠》)情志活动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形式,也是一种精神活动,与人的情感、情绪、欲望等心身需求有关,属欲神范畴。
总之,脑具有精神、意识、思维功能,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枢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修真十书》)。脑主精神意识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否则,便会出现神明功能异常。
(3)主感觉运动。
眼、耳、口、鼻、舌为五藏外窍,皆位于头面,与脑相通。人的视、听、言、动等,皆与脑有密切关系。“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医学原始》)“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医林改错》)脑为元神之府,散动觉之气于筋而达百节,为周身连接之要领,而令之运动。脑统领肢体,与肢体运动紧密相关。“脑散动觉之气,厥用在筋,第脑距身远,不及引筋以达四肢,复得颈节膂髓,连脑为一,因遍及焉。”(《内镜》)脑髓充盈,身体轻劲有力。否则,胫酸乏其功能失常,不论虚实,都会表现为听觉失聪,视物不明,嗅觉不灵,感觉异常,运动失。总之,脑实则神全。“脑者人身之大主,又曰元神之府”,“脑气筋人五官脏腑,以司视听言动”,“人身能知觉运动,及能记忆古今,应对万物者,无非脑之权也”(《医易一理》)。
3.脑与五藏的关系
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四藏,认为心是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神明之所出,精神之所舍,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统归于心,称之曰“心藏神”。但是又把神进一步分为魂、魄、意、志四种不同的表现,分别归属于肝、肺、脾、肾四藏,神虽分属于五藏,但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尤以肾为最。因为心主神,虽然五藏皆藏神,但都是在心的统领下发挥作用的。肝主疏泄,又主谋虑,调节精神情志;肾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故脑的生理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若精充盈,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健全,则精力充沛,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动作灵巧。若精亏少,髓海失养,脑髓不足,可见头晕、健忘、耳鸣,甚则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症。脑的功能隶属于五藏,五藏功能旺盛,精髓充盈,清阳升发,窍系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1)心脑相通。
“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医学衷中参西录·痫痉癫狂门》)心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心脏,属于内心藏象系统。“神明之心……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医学入门·脏腑》),实质为脑。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心主血,上供于脑,血足则脑髓充盈,故心与脑相通。临床上脑病主要是从心藏论治的。
(2)脑肺相系。
肺主一身之气,朝百脉,助心行血。肺之功能正常,则气充血足,髓海有余,故脑与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临床上脑病可以从肺论治。
(3)脑脾相关。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升清。脾胃健旺,熏蒸腐熟五谷,化源充足,五藏安和,九窍通利,则清阳出上窍而上达于脑。脾胃虚衰则九窍不通,清阳不能上行达脑而脑失所养。所以,从脾胃入手益气升阳是治疗脑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李东垣倡“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开升发脾胃清阳以治脑病的先河。
(4)肝脑相维。
肝主疏泄,调畅元机,又主藏血,元机调畅,气血和调,则脑清神聪。若疏泄失常,或情志失调,或清窍闭塞,或血溢于脑,即“血之与气并走于上而为大厥”;若肝失藏血,脑失所主,或视物为两,或变生他疾。
(5)脑肾相济。
脑为髓海,精生髓,肾藏精,“在下为肾,在上为脑,虚则皆虚”(《医碥·卷四》),故肾中之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若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而变生诸症。“脑为髓海……髓本精生,下通督脉,命火温养,则髓益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皆上行至脑,以为生化之源”(《医述》引《医参》)。所以,补肾填精益髓为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藏象学说认为,五藏为一系统整体,人的神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藏,但以心为主导。脑虽为元神之府,但脑隶属于心,脑的生理病理与心休戚相关。故脑之为病主要从心论治,当然,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异常的精神情志疾病,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藏神的病变,而认为与其他四藏无关。
(三)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1.脉的解剖形态
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血液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灵枢·决气》)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
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脏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阳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气属于阳,阳推动血,脉又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血液的循环运行。
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阴阳气血水火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
2.脉的生理功能
(1)运行阴阳气血。
阴阳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灌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2)传递信息。
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藏系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人体气血之多寡,藏系功能之盛衰,均可通过脉象反映出来。所以,通过切脉来推断病理变化,可以诊断疾病。
3.脉与藏系的关系
(1)心主脉。
脉为血液运行的通道,它能约束和促进血液沿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循行。脉为血之府,血液通过脉能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所以,脉间接地起着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的作用。心主脉的机制有二:一是因为心脏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息息相通,即“心之合脉也”之意。二是脉中的血液循环往复,运行不息,主要依靠心阳的推动。因此,心不仅主血,而且也主脉。全身的血和脉均由心所主,心脏是血液循环的枢纽,心阳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故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所以,心的功能正常,则血脉流畅;心的功能异常,则血行障碍。如心阳不足,鼓动乏力,则脉象虚弱;心阳不足,血脉不充,则脉象细小;心脉瘀阻,血运不畅,则紫绀,胁下痞块,脉律不整。
(2)肺、肝、脾与脉。
肺朝百脉;肝主藏血,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脾主统血,使血液不溢于脉外。所以,脉的生理功能与肺、肝、脾等亦有密切关系。若肺、脾、肝的功能失常,则可导致脉络损伤,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而形成出血、血瘀之候。
(四)舌
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舌象(舌质和舌苔)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1.舌的解剖形态
舌位于口腔底部,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根;舌之中部谓之舌中;舌之尖部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之肌肉脉络组织称为舌体、舌质。舌分上下两面,上面称为舌背、舌面,其上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附着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称为舌苔,又名舌垢。舌的下面称为舌底、舌腹,舌的下面正中有一黏膜皱襞为舌系带。舌下静脉丛及舌系带称为舌系。舌系带两侧静脉上有两个奇穴,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2.舌的生理功能
舌有感觉味觉、协助咀嚼、吞咽食物和辅助发音的功能。舌为司味之窍,声音之机。舌的主要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辅助发音而表达语言。舌的味觉和语言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藏神的生理功能。如心的生理功能异常,便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理现象。
3.舌与藏系的关系
(1)心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舌为心之苗”。心经的经筋和别络,均上系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的流注而上通于舌,以保持舌体的正常色泽形态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时,如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血不足,则舌质淡白;心火上炎,则心尖红赤;心脉瘀阻,则舌紫,瘀点瘀斑;如心主藏神的功能异常,则可现舌强、舌卷、语謇或失语等。
(2)与其他藏系的关系。
舌不仅为心之窍,而且通过经脉与各藏系皆有密切联系。如:“脾脉连舌本,肾脉挟舌本,肝脉绕舌本”(《知医必辨·论疾病须知四诊》),“唇舌者肌肉之本也”(《灵枢·经脉》)。因此,舌与五藏相关,其中尤以与心和脾胃的关系更为密切。在病理上,五藏的病变均可显现于舌。所以,舌诊成为一种独特的中医诊断方法。舌诊五藏部位的分属为:舌尖属心肺,舌边属肝胆(左边属肝,右边属胆),中心属脾胃,舌根属肾。
(3)舌与经脉。
在经脉中,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足少阳之筋入系舌本。五藏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因此,各藏有病,均可影响舌的变化。
(五)面
中医学认为,心其华在面,是说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可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心主血脉,面部血脉极为丰富,全身气血皆可上注于面,所以面部的色泽能反映出心藏系的盛衰。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色红润光泽;反之,心功能失调,可引起面部色泽异常。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故曰:“心……其华在面”(《素问·六节脏象论》),“其荣色也”(《素问·五脏生成》)。
四、心藏象的特点
1.心为阳藏而主阳
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为用。心阳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医学实在易》)心藏阳热之功,不仅维持了心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又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藏,烛照万物”(《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心阳皆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2.心与夏相通应
心应夏,“通”即相互通应之意。心通于夏,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联系。心为阳藏而主阳。天人相应,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通应,了解心的这一生理特性,有助于理解心的生理病理,特别是病理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五、心藏阴阳
1.心阴
包括心水、心血、心精。心水,指从属于心系的水液,可滋养心系,令心火潜藏,避免心火过于亢奋,使心脏的搏动保持正常的节律,并能宁静心神,防止烦躁和失眠等。心水的这种作用,与心血是不相同的,心血虽也属阴,但以营养为主,而心水的作用,则以凉润潜藏为主。心血,指从属于心系的血液,具有营养滋润心系的作用,使心系发挥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作用,在心主血脉方面,心血主要通过与心阳的相互化生,间接地推动血液的运行,阴心血能含纳心阳,使心阳运至于心,发挥其主血脉的功能。心精,指从属于心系的精髓,具有滋养、静谧、潜藏心神的作用,防止心神锋芒毕露,发散太过,心精的这种作用要大于心血与心水。
2.心阳
包括心气、心火。心气是指属于心系的阳气,具有协助心火,心神主血脉,主藏神等功能。心火是指属于心系的少火之阳,具有温煦推动作用,是心系功能体现的主要承担者,在心的主血和藏神两大生理活动中,心火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血液运行中,一方面需要心气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更需要心火的温养,使血液保持流动状态,在神志活动中,心火可协助心神,起振奋激发作用,从而使人的精神健旺,朝气蓬勃。心神,在整个心的阳系当中是最重要者,它不但主持心的主血和藏神两大生理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主宰着整个人体的生命,即神机,或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