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9800000004

第4章 地理环境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2)

清代东乡族农作物品种较少,主要有洋芋、青稞、燕麦、小麦、荞麦、糜子、大豆等,其中以洋芋的播种量和产量较大,是东乡族劳动人民的主食之一,当时洋芋一垧地(折合今1.25亩)可挖二十到三十背斗(一背斗约60斤),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及连年社会动荡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使得东乡族人民不得不采用浅耕、粗播、甜种(不施肥)的方法,因此粮食单产量较周围汉族地区和回族地区少。清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工具多为木制的和石制的杠子、犁子、耧车、镢头、木铣、石磨、石碾等,铁制的铁铣、铁犁尚没普及。民国时期农作物品种有所增加,在麦子方面有红麦、蓝麦、白麦、燕麦、大麦、荞麦等;在洋芋方面有尕麻洋芋、红面洋芋、白扬洋芋等;在豆类方面有蚕豆、豌豆、扁豆、茴茴豆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温芥等。民国时期,随着农业知识的丰富和对周围汉族地区优良品种的引进,农作物品种改良进程较快,清代引进的尕甜洋芋、绿子洋芋及民国初期引进的红杨洋芋和白杨洋芋被民国后期的深眼窝洋芋、牛头洋芋所淘汰;农作物产量比清代有明显的提高;铁制劳动工具开始普及,传统的木制、石制工具开始逐渐淘汰;同时在唐汪川等沿洮河、大夏河畔的地区开始兴建水利设施,尽管可灌溉的面积有限,但反映了东乡族农业发展的要求和向干旱发起的挑战。建国后,东乡族农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在农作物品种增加、科学种田步伐加快,农业机械开始使用,灌溉面积成倍增长,生存条件有所改善,经济作物产量和播种量增加,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研究更新速度加快,化肥的推广使用等;以粮食产量为例,粮食亩产由建国初期的90-160斤增加到80年代的230-500斤。农作物品种有红麦、大麦、青稞、豌豆、扁豆、蚕豆、玉米、谷子、荞麦、燕麦、大豆、洋芋、茴茴豆、甜豆、油菜、胡麻等。

农业是东乡族经济生产活动中受汉族生产方式影响最深的产业,但东乡地区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使得东乡族人民不能或无法完全照搬汉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东乡族传统的耕作方式有3种:

轮种,头年种杂禾(青稞、豆子、红麦、混合或油菜、大豆混合),第二年种小麦,第三年种洋芋,第四年再种杂禾,如此循环反复耕种。

歇种:多在土地贫脊的土坡地上,种一年,歇一年。

混种:多将青稞与豆子、小麦混合下种,菜籽与大豆混种。

在此三种耕种方式中,歇种在周围汉族地区较为少见或没有。

东乡族传统的劳动工具有犁、耧、碌碡、铡刀、铁铣、木铣、梿枷、杈子、磨子、耢子、耙子、铲子、榔头、刨镢、风车、碾子、杆臼、连子背头、场杆、杪犁、镢头、菠箕、架子车等;耕畜主要有牛、骡、驴、马,其中牛既可作耕畜,也能食用,最受东乡族农民青睐。

在农业生产中,男女分工略有不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东乡族农民(多为男性)离开黄土地,出外打工经商,而庄稼活留给妇女承担。一般的分工方式是男子犁地、耕地,女子撒种子,打土块;男子往地里拉粪,女子施肥;锄草为女子专利;拔麦子、豆子、挖洋芋等一般由男女双方一块完成,收庄稼、碾场等活也由男女双方共同完成,农忙时家伍(家族)的男女老少都来主动帮忙,称为“变工”。

东乡族为了弥补肥料紧缺,除了压毛坑、挖炕灰、勤圈粪以外,还有一种特别的积肥方式,叫烧生灰,即烧荒积肥。在秋后草干根枯之时,在长满草坝的荒山坡上,用铁锨垦播荒坡,锨翻后的大块头草坝子根须密集,让太阳晒上一秋一冬,来年春天,再把草坝子一块块摞起一人高,长十几米,里面架空后放火烧,经十天半月等坝子烧透以后,再经几场大雨,生灰便烧成了,一般一堆生灰可用两年。

(三)手工业生产

东乡族的手工业种类较多,元代有碗匠、编织匠、铁匠、银匠、皮匠、麻匠、毡匠等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匠人,现在很多手工业种类已消声匿迹,传统的手工业只剩擀毡、织褐子。擀毡是东乡族的先民“撒尔塔”人从中亚带过来的传统手工业,有毛毡、沙毡(二年毛制做的)和绵毡等,其中以秋毛毡和绵毡为佳;大小尺寸通常分四六毡(宽4尺,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和做礼拜用的拜毡;以颜色分,有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黑白羊毛混合制成的);制毡的工具有3件,即弹弓、竹帘、沙柳条。擀毡时,先把羊毛堆在地上,拌上细土后用沙柳条狠狠抽打一遍,然后将羊毛放在上面用弹弓(形状像弓,但比弓大几倍甚至10倍),弹松,然后把羊毛铺在竹帘上卷起来,再用绳子捆住,放在木椅上用滚烫的开水洗刷,这样经过多次洗刷蹬搓,然后放在板案上,用搓钩揉弄出四条带棱的边。

织褐子是东乡族的传统纺织品,织褐用的线是由羊毛捻制成的,颜色有黑、白、红三种,成品虽然粗糙,但结实耐穿,价格便宜。织褐时无需专门的作坊,可以在院子里、场沿上随便支起简陋的织褐架,因此褐匠不仅在自己家里织褐,也可走村串乡。过去,褐子是东乡族人民做衣的主要面料,直到本世纪60、70年代褐子仍然相当流行。80年代以后,汉族地区的布匹大量涌入东乡,褐子业被现代机器制造的布料挤跨,到现在已经名存实亡了。

东乡族的编织品主要是用竹子、沙柳条、麦草等编织成的背斗、簸箕、筛子、草帽、篮子等生产生活用品,专业从事编织业的匠人较少,而且东乡地区的编织业因当地原料的紧缺及制作工艺简单等原因使之无法与周围汉族地区的编织相媲美,因此在市场上的销量有限。

四、交换、贸易方式

上文我们已经谈到东乡族无论是其先民还是现在的东乡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以善经商而着称,尽管历史上因政治军事等原因时兴时衰,但传统的经商观念始终根深蒂固。明代,在河州设“番客百户所”、“番丁”、“茶马司”等经商机构,当时的交换方式是以物物交换为主,交换物品主要有汉族地区的茶叶、布匹、瓷器,少数民族地区的马、畜产品。清代东乡族经济转向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方式,但从事商业的“脚户”600有余户,走四川、汉中、新疆、宁夏等地。清宣统年间,东乡地区设有锁南坝集、汪家集、唐汪集、张家集、平善集等6处集市,后来又增加那勒斯集、曳松达板集。民国时期集市贸易兴盛,增设红崖子集、达板空集、红泥难集、池斯拉伍集、尕磨河滩集等。以农历二、五、八日或三、六、九日或一、四、七日或隔日逢集不等。当时集市上有粮、牲畜、布匹、山货、毛毡、褐子、木村、药材、日用杂货、茶叶等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由于“左”倾思想干扰,集市贸易趋于萧条,市面冷落,1978年以后,集市恢复发展,截止1991年恢复和新建集市24处。

东乡族商人的经营方式,不同的历史有所不同。元代以官办商队“斡脱”组织形式出现。自清以来,小商小贩增多,字号少。现在有走乡串户的货郎,摆小地摊的摊摊客,长途贩运的脚户,坐店取利的铺子家等。

(五)交通

建国前东乡地区的交通非常闭塞,陆路有联接兰州——河州的东大路,全长约200里,其中一半在东乡境内,负担着物资交流的主要任务,但山路陡峭、狭窄,蜿蜒崎岖,行路时举步维艰,非常吃力,沿线锁南坝、唐汪、大湾头等地设有店铺和站口,这条大路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南路的一段。东乡地区的数百个敞布于沟壑纵横、深谷旷沟之间的村落之间连接的羊肠小道被东乡族称为“陌”,这些羊肠不仅通往梯田山野,也通向附近四方的乡镇乃至州府省城。过去陆路上的交通工具有吊车予、架子车、驴、马、牛、骡,由于山道险峻,吊车子等较笨重的运输工具很少见,只有个别富裕人家才用,山道的运输更多的是靠牲畜和人力来完成,现在随着道路面貌的改观及农业机械的引进使用,状况有所改变。

东乡地区三面环河,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在周转绕流,因此渡口颇多,1949年前很少有渡桥,行人全靠木船和羊皮筏子渡河。1949年前在东乡境内的黄河上的渡口有黑城渡、盐场渡、红崖渡、他家渡,洮河上的渡口有马巷渡口、红柳滩渡口、曳松达板渡口等。过去在沿黄河、洮河、大夏河一带的东乡族中从事撑筏子的人很多,撑筏子就是将洮河、大夏河、黄河上游砍筏的木材并排扎成筏子(每个筏子有木材数十根),并后顺水漂向下游沿线,每个筏子上有撑筏者数人,有的十余人数十筏前后连为一体,是过去甘青宁等地运输木材的主要方法,当时在东乡地区从事撑筏业的东乡族有千余户,其中达板有310户,红泥滩有230户,唐汪有200多户,喇嘛川有100多户。

我们认为,过去东乡地区落后封闭的交通状况对东乡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曾经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交通的落后固然有制约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但其在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却保留了东乡族先民从中亚、西亚带来的传统文化,保留了东乡族的交际工具——东乡语,而语言的保留和发展大大延缓了东乡族同周围回族的融合和同化过程,并为今天的东乡族的形成、巩固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东乡这块封闭、贫瘠、干旱的土地孕育了东乡族,也孕育了东乡族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同类推荐
  • 青铜甲

    青铜甲

    自周朝建立,武王分封天下。助商灭纣的有功之臣封土建国,共计八十一位。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导致烽火连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传说。这部书发生的年代是在战国后期,也就是秦国正式开始统一天下之时。长达数百年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结束这个黑暗时代,不再有无休止的杀戮。吕子领昭王命游走于各地,招贤纳士以充实秦国实力。为寻求和平之光,他带领我华夏好男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华丽的乐章。可是当面临忠诚与信仰,和平还是战争的抉择之际,他又该何去何从?
  • 稷下夫子

    稷下夫子

    战国中期,庄周于楚越探访古风而还,一尾小鱼于汉水悠游而上。
  • 凰女独尊之花自飘零水自流

    凰女独尊之花自飘零水自流

    她贵为当朝唯一嫡出皇女,可谓帝后掌上明珠,享尽无上荣宠。在她遭人暗算昏迷不醒之际,仅一朝一夕,皇城却早已天翻地覆。一觉醒来,昔日繁华依旧,但遥坐在那龙椅上的早已不是她那爱民如子,爱女如命的父皇;稳坐后位的也不再是贤善柔美的母后。左相与将军同谋夺权,皇帝人头落地,皇后被赐毒香消玉殒,太子不知所踪,独留她一人面对这血海深宫。要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那就,拼上性命吧,公主。
  • 崛起北国

    崛起北国

    一段架空的历史,一个血与火的年代,没有永远强大的军队也没有永远强大的民族。丹真族,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如蛟。本该大有作为,却分裂数百年。纷乱之中,一少年率众而出,发下了他的誓言:马蹄踏处,既为牧场。弯刀所向,无不臣服。
  • 恨无痕

    恨无痕

    恨,这世上为何无我的痕迹!你,又为何,能名传千古!(本故事纯属虚构,切莫当真,如有雷同,算你抄我。)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樱花树下的恋人

    王俊凯之樱花树下的恋人

    樱花树下的邂逅,因为他,他她的世界充满光明
  • 恶魔校草:拐个笨蛋拖回家

    恶魔校草:拐个笨蛋拖回家

    她不告而别,途中流产跟着“情夫”远走他乡,这都是别人口中转告的事实。一别八年,能将曾经严重抑郁的贝慕瞳和满心恨意的萧亦晞连到一起是突如其来的一纸婚姻,还是从未放下对彼此的心?“以为掉几滴眼泪,就想让我放过你,别做梦了。记住,现在你是我老婆,做鬼都是。”都说17岁喜欢的人,都不会是最后在一起的人。可眼前这个人,隔了八年了,却又突然地闯进了她的世界,宣告了余下的生活将与他一起走向地狱。“你拉我一把好么?我不想爱你了”“你敢”?时光没有告诉她么,他只怕她不爱他。对他而言爱是什么?就是贝慕瞳。
  • 巧了唯宠你

    巧了唯宠你

    我们都从叛逆开始成长后来懂得了珍惜青梅竹马俩小无猜时间一直在变我们也在变败给了距离但最终不变的是那颗炙热的心
  • 掌天奇缘

    掌天奇缘

    一个从大山中走出的少年,一次抉择进入了当地的修仙门派,成为了一名记名弟子。他是如何在修仙者行列中立足,又是如何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并一次次化解三界中的莫大浩劫,从而踏上三界最顶峰!
  • 天国雄起

    天国雄起

    1862年的天京,穿越的现代催眠师洪天贵成为天国幼天王,面对这个天王深宅贪图享乐、诸王争权拥兵自重、湘淮围困步步紧逼、英法觊觎虎视眈眈的太平天国,洪天贵发出了不甘的呐喊,从这一刻起,逼父夺权、取缔宗教、编练强军、发展军工,破湘军、败淮军、阻击英法,破除不平等条约,扫清华夏大地上的鄙陋,唤醒民族不屈意志,打造华夏最强天国,让五千年华夏文明再塑辉煌!
  • 乱世绝帝

    乱世绝帝

    至乱世,好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且看一个不学无术终日寻欢的纨绔子弟,如何成为一代雄君!异世的千古一帝!
  • 邪王绝宠:废柴二小姐

    邪王绝宠:废柴二小姐

    穿越到异世界前来的她,除了一副容貌,便是痴傻废物;穿越到异世界后的她,腹黑、狠辣,三尺之内无人敢近,唯有那第一天才邪王殿下,整日追着她跑。“你到底想干嘛!?”终于,她发飙了。“娶你啊,王妃陛下!”
  • 熊猫之恋

    熊猫之恋

    看着在滚在一旁的胖达,他跟她说,它只能陪你一年看着胖呼呼的胖达,坚难的喝着奶,她不忍地将头扭向一边“哪来的送哪儿吧,你说你捡来的,全中国人都不会信”'滚滚,你别再鱼缸里面游泳了,你变不成金龙鱼的!'他却说"风水鱼也是蛮好的"
  • 昆虫的生存之道

    昆虫的生存之道

    本书作者以科学的态度,仔细观察了昆虫的世界,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科学试验的结论,真实地介绍了许许多多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方式。
  • 英雄联盟之神坑的一千场

    英雄联盟之神坑的一千场

    老青铜一百种挖洞方式,自信的二货,认真的二货,高端的二货,诠释青铜青年的不一样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