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是导致东乡县贫穷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两西”建设伊始,全县就把科技开发摆在了重要位置,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推广普及新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重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重视培训各类必需人才,重视智力开发。在农林牧各业发展中,努力普及各类丰产栽培、植物防疫和科学饲养等技术,从中启发、教育农民增强科技意识、投入意识,培植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变输血经济为造血经济。实践证明,依靠科技开发进行扶贫攻坚是扶贫攻坚取得显着成绩的关键。
4.强化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实行项目管理,是确保“两西”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
“两西”扶贫伊始,县委、县政府就重视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党政领导参加的农业建设领导小组,设置了农建办,办理日常工作。专项基建工程成立了工委会或工程领导小组,将“两西”建设项目纳入县长目标管理,实行经济责任制,按业务渠道签订责任书和经济合同书,把任务逐级落实到主管部门和乡、村、社、户扶贫对象,做到户有卡、乡有簿、县有册,保证了“两西”建设的顺利进行。“两西”建设17年里,共投入扶贫资金2亿多元,在扶贫资金计划中,对不同类型资金由不同渠道下达,计划规模中实行按地区类型切块是“两西”建设多年来总结的一条成功经验,可以保证对重点地区的投入力度。扶贫资金总量每年逐渐增加,并依托项目实行开发式扶贫,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了解决温饱力度。
5.向外移民是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另一有效手段。
自1989年始,东乡县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外移民。通过移民,一方面使迁出地的人口压力减小,人均耕地增加,群众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迁出地逐渐步入改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和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妥善安置,以及迁出群众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迁出群众的生活在短期内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一般来说,都能做到“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四五年稳定脱贫”。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向外移民,实行异地扶贫,是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另一有效手段。
(第三节地方工业从无到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一、地方工业从无到有
建国前及建国初期,东乡县没有工业。自治县建县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援下,东乡县的工业开始发展起来。1958年,东乡县第一家国营企业县农机厂建成,之后,又陆续办起了地毯厂、面粉加工厂、食品加工厂、五金社、服装社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东乡县开始开放搞活,为大办工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可观的资金,一些商品经营者率先把商业资金投入工业。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制定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东乡县的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一些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办了起来。国营、集体工业企业深化改革,依靠市场,加快了发展步伐。截至1999年,全县乡及乡以上的工业企业14户,完成产值1246万元;私营、个体企业112户,完成产值827万元。初步形成了电力、机械、建材、冶炼、毛纺、食品、印刷、民族特需用品等地方基础工业。
全县国有工业企业根据国家各个时期不同的经济发展指导方针,在困境中求发展、求效益,不断得到发展壮大。特别是深化改革,促进了国有工业的快速发展。1984年以来,积极进行了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落实企业14项自主权,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现代企业试点,发展和完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完善了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县地毯厂生产的仿古地毯出口创汇,县农机厂生产的烤箱打入省内外市场。1994年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先后采取承包租赁、兼并联合、剥离分立、退二进三、国有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改制形式,对各类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1997年以来,县上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东乡县实际,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盘活和扩大资产总量为中心,以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以理顺体制、搞活机制、提高效益为目标,以股份合作制为首选模式,因企施策,对国有、城镇集体和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改革和重组。完成了县食品公司兼并县食品加工厂和糖业烟酒公司并实行股份合作制、县农业机械修造厂和民族贸易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县医药公司实行股份制的改革;完成了“水”、“电”经营分家和供电经营归电力公司(原供电所)统管、东达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与县供销联社分家及实行股份制、老虎嘴水电厂兼并铁合金厂、县地毯厂划归民政局管理经营的改革。通过改制和内部改革,企业经营有了新的活力,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部分企业比改革初或当期利润增加了30%以上,上缴税款增加了21%以上,职工工资增加了60元-85元,负债率逐渐下降,资产稳定增值并大幅度增加,可谓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都得利。到1999年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2073万元,同口径比1979年增长18.7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3.9%上升到22%,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46万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5万元,县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831万元。
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东乡县的乡镇企业是从原来社(乡、镇)、队(村)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7年1月,东乡族自治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成立,主管全县的社、队企业,原东乡县手工业管理局归口管理的各社队手工业,划归社队企业管理局管理。1980年,社队企业管理局制定了《关于加速发展我县社队企业若干部门的意见》,对社队企业的性质、任务、发展方向、门路、资金、管理、利润分配、质量、税收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以指导全县的社队企业。1983年8月,农村公社体制改为乡镇,社队企业局相应地改为乡镇企业局,组织领导乡(镇)、村办工业、交通运输业、各种服务业、劳务输出等包括集体、联合体、个体在内的一切企业。同时,东乡县从全县实际出发,提出了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七允许”、“五扶持”和松绑放权的14条具体措施,确定了“立足本地,发展优势”办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提出依托四大优势,开展四项开发,兴办四种产业。即:开发劳动力、农副产品、畜产品、农村能人和能工巧匠的管理和生产技术4种资源,以兴办各种加工业为突破口,以建筑业为“拳头”产业,以运输业搞活城乡联系、本地与外地联系,以商业和服务业搞活流通,繁荣市场。1985年以后,全县将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1988年,县上又出台了《关于学习外地经验,振兴东乡经济的意见》,由此,东乡县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突破口。90年代以来,东乡县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制定了《进一步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机遇,引导乡镇企业以开发小区和中心集镇为依托,走集中连片发展的路子,形成规模效益和群体优势。坚持“多轨运行,多轮驱动”,以非公有经济为主,乡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股份制、中外合资等独资联营、联办多种形式,各种经济成分一起上,依托当地资源和支柱产业优势,以资源开发和加工增值为重点,大力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并使其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高整体水平。同时,针对全县乡镇企业规模小、管理差、技术含量低、重复建设严重等突出问题,全县近年来对乡镇企业坚持实行“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的方针,从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引进技术入手,促使乡镇企业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形成优势,朝着稳定、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截至1999年底,全县乡镇企业从1976年的160家发展到1016家,增长5.4倍;固定资产达到2452万元;从业人员由1976年的865人增加到7218人,增长7.3倍;总产值由1976年的160万元增加到1.881亿元,增长116.6倍。1999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利税2256万元,利润总额1692万元,上缴国家税金615万元。全县以建筑、建材、机械修理、运输、印刷、食品加工、皮毛加工、冶炼、饮食服务、木器加工以及养殖、采金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
建筑业
建筑业是东乡县乡镇企业发展最快也是最好的行业之一,其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40%以上。自1980年建立东乡县建筑工程公司以来,以后相继成立了东乡县锁南、达板、唐汪3个建筑公司,直属197个施工队,涌现出李守元、李云华等一批全国、省、州优秀企业家。1998年,对锁南、达板、唐汪3个建筑公司进行企业改制,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建筑安装集团总公司”。1999年,全县建筑公司创产值7209万元,从业人员3640人。
建材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乡县积极支持、扶持了以砖瓦、水泥预制加工为代表的一大批建材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逐步发展壮大。到1999年,全县建材企业有8家,完成产值223万元,从业人员365人。
运输业
运输业是搞活东乡经济的主要企业。50年代~60年代,东乡县运输业以人力车、畜力车为主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相继成立了锁南、达板2个民族运输公司,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搞活东乡经济发挥了作用,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1999年,全县运输企业共有376家,完成产值5972万元,从业人员901人。
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是东乡县乡镇企业的支柱行业,由60年代手工操作的单一味的加工向面粉、罐头、冰糖、杏脯、地耳加工等多品种、多层次方面发展。现达板清真福利食品厂等企业加工的产品已销往省外。东乡加工生产的地耳在1999年甘肃省消费者协会评比的产品中获“消费者最受欢迎产品”荣誉。截至1999年,全县食品加工企业有11家,完成产值62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40万元,从业人员181人。
皮毛加工业
东乡县能工巧匠很多,新中国成立前,东乡皮匠尤为出名。改革开放后,东乡县先后兴办了以唐汪皮革厂为首的一批个体、集体皮革加工厂和以果园绒毛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皮毛加工业,这些企业从手工制作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产品销往河南、河北、兰州等省、市。到1999年底,全县皮毛加工企业共4家,实现产值120万元,从业人员64人。
冶炼业
冶炼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建有东乡景波、兴达等6家碳化硅厂。1999年生产碳化硅3500吨,产值700万元。
饮食服务业
东乡饮食服务的种类很多,尤以“东乡手抓”最为出名。到1999年底,全县旅游饮食服务企业共有115家,产值1277万元,从业人员312人。
以黄金开采业为主的劳务输出
东乡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但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1996年,县黄金开采公司成立,积极输转劳务,长期活跃在新疆、青海、西藏、甘肃等地区。
地方特色加工业
东乡县乡镇企业以毡匠为代表的“五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渗透于各行各业,如木器加工、种植、养殖、制毡业等,特别是以小尾寒羊为主的养殖业正迅速崛起。到1999年底,全县共有养殖场11家,木器加工厂5家,分别实现产值55万元和20万元。
(第四节金融财贸繁荣兴旺)
一、金融事业稳定发展
东乡县的金融事业是随着新中国和自治县的成立而诞生、并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发展起来的。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东乡自治区支行筹备小组成立。195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东乡自治区支行成立。随即,成立了信用社和3个营业所。之后,中国农业银行东乡支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东乡支行、中国工商银行东乡支行也分别于50、70、80年代相继建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近30年时间里,由于国家政策的不稳定以及“左”的错误路线的干扰,东乡县各种金融机构呈现反复合并与分设的不稳定状态,加上整个国家经济形势不佳,所以东乡金融业在这一时期没有多大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指导下,东乡县经济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组)、信用联社(管辖25个基层信用社)、财险公司、寿险公司、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组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新格局。一个遍及城乡的信贷业务网已经形成,金融存贷业务量迅速扩大,强有力地支持了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1999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85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亿元。完成保险费收入164万元。金融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全县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商贸流通和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