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7000000006

第6章 哀乐中年

“露下秋灯冷着花,感情怀旧过贫家。弟兄能在今无几,忧患相寻老渐加……”——九日和李思式吊亡弟留别诗韵(注一)。

也许,沈周并不如他表面那样稳健而开朗,也许,像沈召那样受到肺病的感染,和每下愈况环境的影响,使他的情绪陷于低沉。尤其弟弟的死,使他一直无法适应。

有时,在梦中兄弟相拥而泣。

望着一夜风雨后,阶前溪水中的游鱼,他会下由自主地流下感伤的眼泪。

卧病床上,面对联桂堂前的月影,正想举杯独酌时,眼中却浮起了西湖联句的景象:

春寒料峭,四面湖山像水墨画般渲染成灰濛濛一片。卖花的声音,穿过苏堤的柳浪,仿佛隔着几个世代,有一种暡东京梦华录暢中所描写的南宋遗风。阵阵冷风吹拂的沙滩上,几只拳着身子的白鹭,和汀边绽然欲放的红桃,相映成趣。吟咏着周遭景色的史明古、刘珏,把目光转向沈召时,沈周发现弟弟眼中一片朦胧;他那略显苍白的脸上,泛出淡淡的红晕,好像整个沉醉在这片深灰浅碧之中。

“未必晴时能胜此,笙歌莫教酒杯空。”沈召悄声地吟着。沈周想过很多人生的问题,但那时的他,还没有想到死;也许,徘徊在生死边际的人,更能品味出生命和自然所饱含的汁液,才更能为其沉醉。

似乎从祖父逝世之后,家道就逐渐中落。然后弟弟的死,父亲的病,母亲的脸上,罩上一层难以化开的阴霾。在他忙奢抚育弟弟的遗孤;并为了使父亲安心,为庶母所生,一时无法自立的弟弟沈豳,分置一份相当于他自己所拥有的家业的时候;蓦然发现,一向舟车熙攘,宾客盈门的相城世家,不知何时已冷清下来,甚至连家中日用也逐渐捉襟见肘。有时,想请几位能当父亲意的宾客,陪伴不良于行的老父,消减病中寂寞,也并非易事。只有少数知友,和感怀念旧的人,才造访这日益萧条的门户。

其间,唯一令沈周快慰的,是儿子云鸿(惟时)的长成。

春天,是个令人愉悦的季节。面对着瑟瑟秋风中的黄叶,很容易引起人内心的感伤;霜雪中的枯枝、禿木,明显地表露出冬日的肃杀和凜冽。春天,却往往在人们怨叹冬天的漫长,或料峭春寒时,悄然而至。及至发觉到它的脚步,已惊喜于满眼盎然的绿意了。在接连而至的暗淡、沮丧中,忽然发觉到儿子已长大成人,并默默地接掌家庭的重担,沈周心中,很有一种类似上述的欣悦。

沈周四十九岁那年端午,在百花洲上,意外地遇到了十年不见的俞畏斋(耕云翁),由长子俞民度搀扶着,进城买长生不老的丹药。在路边艳红色蜀葵花的映衬下,这位老者的霜发童颜,有种说不出的庄严、乐观和充沛的生命力。从俞氏长子的恭谨和气度,使沈周脑里升起一种古木新枝的意象,一种对生命延绵不息,万古常青的新体认。也使他蓦然想到,自己的儿子,不也这样玉树临风般长大成人了吗!

前一年的七月十五日,沈周曾陪奉抑郁已久的老母,泛舟赏月。一阵阵秋风,散播着满塘的荷香。从田田荷叶上滾落下来的露珠,发出细碎而清润的声音。点点星空,和岸边疎竹里的流萤,辉映成趣,把中元夜装点成一种宁谧而神祕的气氛。在月光下,看他操舟的母亲,眼中流露着依赖、欣慰的眼神;使沈周感到自己已成了母亲唯一的心灵支柱。但是,在悲伤、暗淡与孤独中,他却忽略了,儿子早已默默地,成了他心灵的支柱。

二十五岁的沈云鸿,很多地方和父亲非常相像。他性情醇厚、温和而含蓄,与沈周一模一样。热爱书画和古器物,遇有中意者,不惜一切加以收购。珍藏之外,更喜欢鉴定好坏,考据渊源;在这方面,他又很像杜老师,和朱乐圃后裔——家住苏州葑门的朱存理(性甫)。虽仅青年,但他对艺术品和古器物的评鉴,已渐受墨林前辈的注意。此外,他对搜求和校勘古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极可能,这又是受高度近视的朱存理的影响。

在云鸿逐渐插手家务的一二年中,偶而,沈周注意到儿子无论对收藏品和财物,往往跟他那“大而化之”的处理方式大不相同。书画古器,安排得井井有序。只有面对风雅的宾客,才亲自捧出,供其玩赏,随即重新珍藏起来;不像以前那样,任由宾客披阅把玩,甚而攫夺。

收成后,对亲族的馈赠,对贫困乡邻的救济,有一定的时序和数量,使他们不存贪婪之心或非份之想。

当沈周和俞畏斋坐在蜀葵旁边,席地小饮时,忽然又为儿子的剧饮无度忧虑起来。

云鸿的嗜酒,不知是否得自曾祖和祖父的影响。

早岁的沈恒,并不嗜饮,只为使老父与宾客尽欢,勉强陪饮。以后,却在醉乡中度过半生的岁月。像曾祖、祖父一样,云鸿虽然具有醉而不乱的家风;但,沈周怀疑父亲的风痹,是否为杜康的作祟?因此,也为儿子的戏饮,感到不安。

成婚数载,子妇徐氏的一无所育,是沈周和妻子陈氏心中,另外一个解不开的结。望着百花洲上一簇簇的游人,太湖石边,奔跑嬉戏的儿童,沈周心头不自觉地浮起一片阴翳。

殷勤劝饮之馀,俞民度索求沈周作图留念。

突兀局耸的太湖石,和在阵阵暖风中颤动,映得俞畏斋霜发粉红的蜀葵,他们坐在铺地茅草上小酌话旧,这情景很像左传中所描写的,归生、伍举于出奔途中,在郑郊“班荊道旧”的情调。

“十年不见耕云翁,鬓虽点雪颜如童。大儿扶翁入城中,买药欲试丹砂功。五月五日初相逢,酒边为写葵枝红。愿翁看花岁一度,三百甲子开方瞳。”(注二)沈周在为老友作的“奇石蜀葵图”上题。

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灵感受,似乎有着很大的一段差距;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年轻的梦境,则时或在胸中萦绕。也许由于发白、耳聋、眼花、齿牙的摇动、孩童的成长,或亲人的凋谢,触景感怀才偶然惊觉到岁月的飞逝,年齿的老大。

但,对于“半百”之数,感慨往往独多,文雅之士,莫不形于诗文;沈周并不例外:

“自家只道是童儿,谁信光阴蓦地移;算来三万六千日,总成四十九年非。”——杂诗绝句之一(注三)

此外,他更一唱三叹地,在“丙申岁旦”中写:

“不才犹昨日,忽半百年期;万事茫然逼,一非无所知……”(注四)

当他的心绪,从丧友亡弟和家道中落的悲伤中平伏下来之后,由于儿子持家得法,使他重新过着诗酒的生活,专注于吟咏、书画,保持儿童般的质朴与纯真的心境。

“一室贫犹乐,能安二老亲。”除了以能奉养父母感到快慰满足之外,对人世的幻变,岁月的循环,也有了更为透彻的体认。前此偶然兴起的一点雄心,也在这对忽然而至的,半百之年的检讨与反省中,化成了一篇篇灵明、洒脱的独白:

“细数流年,今年五十,华发满头如缕。岁月峥嵘,吾生老矣,寿夭一从天与。可否朋侪,浮沈乡里,亦不庸心于此。漫酣时,高卧高歌,管甚饥鸢腐鼠……”——苏武漫,五十初度自述,时丙申年(注五)。

他认为,千秋万世,只有文章、书画可以流传:

“惟有青竹数行墨,待来追去名可传。”——在“除夕歌”中(注六),沈周劝勉子侄,最要紧的是读书和买书;在有生之年,他愿意藜羹粝饭,辛苦耕作,让子侄们可以安心读书。

和沈周的洒脱相形之下,吴宽就愈加感到,在北京几年来的奔波劳苦;连父亲临终时,都未能稍尽人子之情的悲痛。

一年多的守孝,仅以素菜稀粥为食,已经憔悴到了形销骨立的地步。当沈周劝他稍进肉食,维持健康以为国用的时候,反使这位丁忧的吴宽,不由自主地涕泪横流。

得知老父病重,吴宽曾两次上章,才得到成化皇帝准假归省;不意,在离家只剩七天行程的路上,便得到父亲过世的噩耗。

“更羨贤郎今玉署,封恩早晚着朝衣。”早在四年前,吴宽中状元,授修撰的时候,沈周就在诗中安慰待他情同父子般的长辈。但却直到吴孟融老人病入膏盲之日,“儒林郎”的封诰,才迟迟而下。一种痛彻心骨的悲恨,吴宽每一思及便失声哀号。

成化十一年八月廿五日,吴父以七七高龄逝世的时候,正是秋雨连绵的季节,泥淖满地,低洼地方,横流成灾。青空、晴阳,仿佛已成了往日的梦寐;愈加助长了吴宽心灵的灰暗。

同年腊月廿一日,落葬于吴县五都太平乡花园山吴氏先茔之后,丧事才算告一段落。

两位曾经形影不离的好友,不仅数年不见,将来丁忧期满还都,更不知何年再得相聚;沈周心中,正为吴宽构思一份永生难忘的送行礼物。表现两人情谊之外,更能象征出他那生死知交的气质、涵养和崇高的人格。

为君十日画一山,为君五日画一水,欲持灵秀拟君才,坐觉江山为之鄙;峙而不动衍且长,惟君之心差可比:思考到精微神移的时候,连将要题在画上的诗句,也像幽谷清泉般地,从沈周胸中涌现。因为他要送给吴宽的,与其说是一幅山水长卷,莫如说是一份出自肺腑间的深情。使他在孤寂的异乡,有种如对故人的喜悦,和徜徉于江南山巅水涯的悠然。

如果把四十一岁端午前完成,祝陈宽老师七十寿诞的“庐山高”,作为他绘画的里程碑和转捩点,则沈周自己也十分清楚,在此后数年的几本“灵隐山图卷”、“峦容川色图”,乃至于构思中,为吴宽送行的长卷,正使他步上一个新里程,或是另一个创作的高峰。

从构图的繁复,笔法的细密来看;庐山高图是他学习黄鹤山樵王蒙的极致。比起他所保留的,许多青年时代的盈尺小景,庐山高以后的画幅,则以巨幅居多。王蒙与其曾祖父沈良琛的交谊,沈周家藏王蒙精品的丰富,以及父亲、伯父的影响,都可能是他早期趋向于王蒙画风的原因。

在他精心绘制庐山高的前后,他的笔锋墨趣,却已转向融和五代董源、巨然等巨匠的崇高、雄浑,和黄公望、吴仲圭、倪云林的苍劲简淡的课题上。

虽然,论者对他由细转粗的画风,有仁智互见的看法,但沈周认为后者更能充分表达他的个性和他对山水的热爱。在他的体认中,为求完整和统一,小幅画往往要约束笔墨,使其精密、纤巧、充满秀润之气。只有大幅,才能忘情地挥洒,一气呵成,表现胸臆中的天真烂漫。这也就是古代大师们所谓“运斤成风”、“心手两忘”,以求达到法备神完的化境。

沈周作品中,这种被一般人看作粗枝大叶、草草而成,甚至披讥为带有几分霸气的画风,对他而言,不仅逐渐脱离细致逼似的临摹阶段,更进入了独立创作的途程。即使偶有仿临,也是性情与自然、和古人精神的契合,不再像青年时代那样以乱真为能事了。

除心理的喜好之外,随年龄增长而来的眼花,和数年间辗转病榻所造成的手颤,也不能不说是沈周由精密的王蒙画法,转趋黄、吴、倪简淡画风的部分原因。

三位前辈大师中,以倪云林的简淡苍润,笔踪墨迹,似有若无的画法,最难体会、捉摸。

“又过之矣!又过之矣!”

常常,沈周习惯性地,用繁复、强劲的笔法和浓艳的墨色来仿效云林作品时,赵同鲁——他的另一位教师,便迫不及待地纠正。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笔、墨出于性情;这真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然而,沈周并不以百馀年来无人能学得倪氏的神髓而气馁。倪云林和他生长在同样的空间,这位有远见、洁癖,被目为迂狂的画家,和他同样受到荊、关、董、巨等五代大师的影响。也许,他没有倪氏笔下所流露出来的幽淡潇洒,但他可以透过倪云林、黄公望,更深入地揣摹荊、关的遗意。

他也时常在题跋中,写出对倪作的心得:

“倪迂标致令人想,步托邯郸转缪迷,笔中要是存苍润,墨法还须入有无。”(注七)

至于和他作品笔路较近的黄公望,沈周学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多了。

犹记西湖之游,他把黄公望“灵隐山图卷”中的景象,与灵隐山中的古塔萧寺,飞来峰的嶙峋怪石,和被白乐天誉为东南山水之最的冷泉亭:两相对照,愈发感到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峰、岭、岩、涧,都表现得自然贴切。二月十五夜,为了报答详上人的随游与招待,沈周以黄公望的笔法,为山写真,系诗留念:

“湖上风光说灵隐,风光犹在冷泉间。酒随游客无虚日,云伴诗僧住好山。松阁夜谈灯火寂,竹床深卧鸟声闲。佛前不作逃禅计,丘壑宜人久未还。”(注八)

刘珏逝世未久,同宿灵隐方丈室的慎庵往访有竹居时,沈周又作了类似风格的“灵隐旧游图”轴。

沈周所珍藏的黄公望精品,无过于三丈许长的“富春山居图”卷。在沈周心目中,引起他敬仰的,除画品之外,还有黄公望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品格;无一不是他追求、学习的鹄的。

在他对黄公望诗画,心领神会之馀,一向言语谦虚的沈周,竟陶然忘我地写下一偈:

“画在大痴境中,诗在大痴境外;恰好百二十年,翻身出世作怪。”偈中,俨然以黄公望再世自拟了。

元代四大家中,他对吴镇的仿效,似乎犹在黄、倪之后。在他四十以后的十年艺术生涯中,仅偶一临之。原因是吴镇作品的沦失;离吴氏之死,虽然只有百馀岁之隔,但可以见到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而他对吴镇艺术的尊崇,又在王蒙和倪、黄之上。

沈周心目中,吴镇山水画的成就,可以真正够得上是董源、巨然的继承者。

洪武间,金华学士宋濂,盛赞金华峦容川的景色是“上古精华”,徜徉其间,往往不忍离去。

成化十年二月,在种种哀伤、变故交集的困恼中,沈周忽然异常向往传说中的峦容川色。在无法成行的百无聊赖时,他想起了刘珏的遗作“仿吴镇峦容川色图”。于是急忙翻检出来,一方面慰借他对吴镇作品的渴求,和对亡友的思念,另一方面,也借以卧游他魂思梦想的川景。他希望有一天,能挟着这幅间接的临本,畅游宋学士所恋恋不舍的浙江胜景,像当日面对黄公望图卷和灵隐山景一般,加以临写或润色。

沈周预计以三年时间,为好友吴宽绘制的送行山水长卷,尚未画到一半时;他为五十生日填了二首“苏武漫”,以自我安慰:

“凤驭鸾骖,碧城瑶岛,岂是沧洲吾道?数篇诗乘壶之酒,亦可长生不老……”

不久,他又以两百一十九字的除夕歌,告诉子侄人世无常,只有文章才能不朽;其起首几句,仿佛带有某种预感:

去之岁,来之年。一迎一送灯火边;迎新送旧大家事,觉与老者偏无缘:

三十天后,一病数载的沈恒,以六十九岁高龄,撒手人寰。

“迎新送旧大家事,觉与老者偏无缘”,对其父亲而言,真是一语成谶。

由于相城里祖坟地势低下狭窄,沈周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是冒着遇虎的危险,在雨季来临之前,到吴县西山为慈父寻找一片安息的佳城。

注一、暡石田集暢页五曫六。

二、暡文人画粹编暢卷四图九。

三、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二页三九九,“沈启南杂题绝句”之一。

四、暡石田集暢页三七六。

五、暡石田集暢页七七七。

六、暡石田集暢页二四九。

七、暡式古堂书画汇考暢卷四页四一曫,“石田仿云林笔并题”。

八、汉华文化事业公司版“明沈周灵隐山图”卷画册。

同类推荐
  • 龙行天下:忽必烈

    龙行天下:忽必烈

    《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龙行天下:忽必烈》为您讲述忽必烈这位来自大草原的真命天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龙行天下的,他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调整统治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渠和通惠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具有消极影响。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本书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 卡夫卡(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海明威和卡夫卡是著名的外国文学作家,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该书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有所裨益。
  •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精选了贝多芬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热门推荐
  • 寻骨谋

    寻骨谋

    闻名于云泽大陆的佣兵学院迎来中央大陆的特级任务,来自中央大陆的神秘听语者带领着佣兵学院的顶尖学生踏上寻骨之途,来自远古神族的神骨,却封印着一段遗留万年的情谋。他曾经是上古魔剑,一心修行却懂不情,止步于剑灵。她曾是魔界大公主,一心抵抗仙界,奈何得不到魔神。她与他曾琴瑟和鸣,却最终落得魂飞魄散。他寻遍四界、涤荡六合,洗劫八荒只为维系她的魂魄刻骨画魂,寻骨画卷,待你执笔。
  • 学校记事录

    学校记事录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它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着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于不经意间,青春的书籍悄然合上,以至于我们要重新研读它时,却发现青春的字迹早已落满尘埃,模糊不清。青春,如此美好。但这种美好,总是在我们的青春逝去的时候才会被我们发掘。我们会恍然大悟,噢,原来当初的时光寸寸皆金。青春的路上遍地黄金,而我们却走的太匆忙,忘了低头看看,脚下这边金灿灿的土地。季贝琳,东方辰,李擎苍,赫连晴,郑俊彦,徐开阳……就像我们的青春,我们错过了太多太多。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
  • 夜半别闭眼

    夜半别闭眼

    小轲的灵异作品正式连载,粉丝群60784222,qq769923845,欢迎提出意见。奶奶带我和弟弟去娘家参加丧礼,却遇上了最离奇的事情:死去的小孩鬼魂回归。在我想要逃跑时,身子居然不能动弹,而弟弟更是被鬼上身。奶奶以不寻常的手段救了弟弟,却意外发现此事为人为。于是设下陷井,真凶终于出现;几经辗转,终于解决了凶手,本以为事情都结束了,才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
  • 凤女漓烟

    凤女漓烟

    她是普通大学生,穿越到未知世界,卷入了一场波云诡谲的皇家争锋中。身不由己,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前行,以为自己早已孤身一人……回首处,却见那白衣胜雪的男子,在不远不近处等待着、守护着她。她冷眼看着那些欢欣鼓舞,那些尔虞我诈,那些背叛与仇恨,不敢再相信……可唯有他,亦只是他……沐漓烟:漓江的孩子,名字里定要带着江水的气息,这样才不会在世事变幻中迷失自己,寻不到归家的路……寒雪玉:那日你为我取名“云舒”,冥冥之中便已是上天注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破灭之王者归来

    大破灭之王者归来

    这是一个流传在符文之地的故事,取材于英雄联盟,背景在符文之地。这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把剑的传说!死亡如风,常伴吾身!疾风剑豪,不仅仅是一个封号,更是一种震慑!
  • 斗罗之梦

    斗罗之梦

    斗罗历227年斗罗界神界众神之变,神界毁灭。一切原因却因误会而起,但是大劫将至,众神陨落,位界之门开启,一切又迎来了新的曙光。
  • 悍妃在上:妖孽邪王轻点爱

    悍妃在上:妖孽邪王轻点爱

    经历几年地狱般的折磨,她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真心不一定可以换来实意。好心收养来的姐妹,将她当成垫脚石,抢了她的未婚夫,抄了她的家。她一心喜欢的男人,为了登上皇位,杀了她的父兄,让她顶着逆贼之名遭万人唾骂。她踏着自己的血肉,浴火重生,重新回到过去。此生她势必要擦亮双眼,看清人心,成为主宰生死的刀俎,保护父亲和兄长。谁知,妖孽邪王纠缠不休,将她宠在手心。谁敢欺她,来一个灭一个,来一双灭一双。重生pk穿越白莲花,看满负仇恨的她如果翻身做主,今生谁才是真正的主角!
  • 永安城的妖精们

    永安城的妖精们

    她,是个半妖。没有什么特殊的本事,不过让该活的好活,该死的好死。
  • 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

    玉箓大斋三日九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易烊千玺遇见你多幸运

    易烊千玺遇见你多幸运

    当你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应该会誓死爱他,追他吧。——by傲娇大总功易烊千玺,从未想过我是这么的幸运,遇见你,是我一世攒来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