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7000000030

第30章 友爱

兄弟析居,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兄弟间性情不和,妯娌冲突,家中人口膨胀,居宅不敷使用等等。但无论如何,析居也总会给人们带来一些猜疑和窃窃私议,也使当事者感到一些困窘和不安。

尤其像文征静那样刚强的性格,虽说是奉继母吴氏之命析居,又似乎早在亲友、街坊的意料之中:

征静原名叫做文“奎”,和乃弟文“壁”,同样是以星宿为名;文徵明书画稍稍出名之际,有些冒名作伪的画商,竟在所作假画上面误署“文璧”,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使兄弟二人啼笑皆非。征静生于成化五年七月廿八日,仅比征明大一年三个月零七天,幼年丧母,在舅父和姨母的照顾下,兄弟二人过着仅能免于饥寒的生活。二十岁前,更随父亲的任所转移不定,真可以说是难兄难弟。不过二人的性格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同在县学读书的文征静,聪明、理解力强、善于笔劄,只是不能像乃弟那样外柔内刚,遇事忍隐。无论平时多好的朋友,或权势贵游,稍不当意,便面加诋骂,使人难堪得无法忍受。然而转眼之间,却又怒气全消,毫不记恨,知道这种脾气的人,认为他心肠率真,容易相处,不了解他的人,不但心存怨怼,而且认为他早晚会惹祸上身。

如果不是发生事故或疾病,他每天总是很早就起床,整肃衣冠,拜谒先祠,这是他一种特殊的表现孝道方式。岁时祭祖,更是精选祭品,慎重其事。平时遇有时鲜或精美食物,也必定先供奉祖先,然后再行品尝;如果仓卒举行燕会,未及祭祖,他宁可绝口不食这道佳肴。

至于他对待乃弟的方式,虽然文徵明说是依恋和爱始终如一;但,一个甲子之后,文徵明的次子文嘉,却在“先君行略”(注一)中,对这位脾气火爆的伯父,有着生动的描述:

“……公兄双湖公征静,性刚难事,公恪守弟道,而以正顺承之。双湖濒涉危难,公极力周护,得不罹祸;双湖亦遂友爱,怡怡之情,白首无间……”

所以,兄弟间的真正友爱,是在中年征静闯祸,征明为之周旋得脱以后的事。

析家,使文徵明的长兄拥有了苏州东北阳城湖和沙湖间的一片田产,文嘉文中所称的“双湖”,就是他这位伯父的新号。

文嘉诞生于析居的第二年,紧接着的弘治十五年,征静的妻子姚氏,也生了一个男孩—是他们的长男,取名“伯仁”。这两个新生的男孩,以及年已五六岁满园奔跑吵闹的文彭,他们未来的艺业成就,很像文徵明。但文伯仁的脾气,却火爆得一如乃父;显然,遗传的成份,多于得自叔父的薰陶。

其实,经常需要沉默端方、循规蹈矩的文徵明力加维护的,除了脾气暴躁的征静,风流自赏的唐伯虎之外,还有令他时时为之提心吊胆的至友蔡羽(九逵)。蔡羽的狂傲、肆无忌惮地诋毁古贤,开罪士林宿儒,远甚于前面的两位。

世居太湖洞庭西山的蔡羽,幼年丧父,日与群儿在山巅放纸鸢为戏,母亲流泪苦劝,才稍加悔改,由母亲教授诗书。

十二岁所作的文章,便充满了个性和独特的见解;在文徵明心目中,蔡羽和徐祯卿是一前一后的两位早熟天才。随后,他就整个沉潜到父亲蔡滂藏书的天地,经史子集,不靠记诵训诂,而自然融会贯通。

成人后的蔡羽,读书治学有一种很特殊的褒贬獎惩方式:

在距林屋洞不远的读书草堂中,蔡羽用茅草缚成两个古代的“大儒”,可以弯腰屈膝,系在左右两厢的书斋里面,准备接受他的考验。正房的北面墙上,则准备了一面巨大的镜子,以便接受表扬。

在广袤的学术之海中,蔡羽擅长易经,因此,本号“林屋先生”外,又自号“易洞先生”。他每天的早课,便是研究易经,晚课则是四书,并习以为常。在这种研究着述的时刻,他一面依自己的创见解释经意,一面与放在身边的先儒注解加以对照。每当发现前人注释不合己意时,便开口大骂:

“某甲谬甚!”

同时叱令童子从厢房中牵出草人,权充注疏古经的某甲,跪在他面前受杖,于“恭聆”他的训斥后,牵回原位。

如果着书时,遇有发明得意的地方,他就立刻整肃衣冠,对镜自拜,称誉自己的影像:

“易洞先生,尔言何妙,吾今拜先生矣!”(注二)

除了这样自我崇拜、表彰之外,给予别人的评价,则相当苛刻:

他对同样在易经上下过功夫的文徵明、祝枝山等人的学术造诣颇为推许,但内心里却觉得比他“易洞先生”实在还差了一截;好在文祝二人对他这种无意中所流露出来的弦外之音,不以为意,友爱无间。

以善学杜诗自命的李献吉,窜窃剽贼,雄视海内,一时风靡了诗坛。蔡羽觉得犯不上直接抨击李献吉,干脆来个“少陵不足法”的全盘否定;意思是连诗圣杜甫本人尚不值得取法,窜窃剽贼之徒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此言一出,不仅触怒了李氏的读者和徒众,甚至所有杜诗的爱好者和上林耆宿,有的对他怀疑、讥笑,有的直接指斥他是“蚍蜉撼大树”,根本不自知轻重。使这些被触怒者大快心意的,是他从弘治五年起首赴南京乡试,结果屡战屡北,功名不偶。

不过也有些京官和学者,久闻蔡羽之名,沉醉于他的洞庭诸记和深具先秦两汉风格的古文;却以未得他应试春闱,未能瞻仰易洞先生的丰采,感到遗憾与惋惜。

对这位被认为举止怪诞,态度狂傲的好友,文徵明除了在人们面前为他解释、周护之外,倒真是朝思暮想,情逾手足。也许由于烟水之隔,或生性疏懒,无论上巳修禊、东禅寺赏花、或九日登高,蔡羽常常爽约不至,使文徵明心中,感到怅惘与落寞,因此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篇:

“春来相见一何稽,病里相思意欲迷。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媿我齐,老人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怀九逵(注三)

其他如:

“落日怀人流水远,秋风抚掌菊花开。”“人日故人偏入望,洞庭烟水隔苍苍。”“日落晚风吹宿酒,天寒江草唤新愁;佳期寂寞春如许,辜负山花插满头。”—上巳日独行溪上有怀九逵(注四)

类此思致绵绵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一旦如愿相晤,望着松间月下所映照出两袭长长的青衫瘦影,文徵明诗中,透露出心灵中的满足和喜悦:

“何处晚凉多,溪堂夜来雨,乔然两青衫,繁阴遽如许。山僧候岩扉,喜听松闲履,为破明月圆,自汲寒泉煮。”—东禅寺与蔡九逵同赋(注五)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位志业相近,情意相投,又复同命相怜的好友一生间,竟存在那么多的巧合:

同样未人帝都,便已名满京华。

在漫长的数十年间,同样的应举不售;文徵明十次名落孙山,蔡羽失意场屋更达十四次之多。

及至年逾半百,功名之心早已淡泊,却又均为封彊大吏同时岁贡入京;文氏授翰林待诏,修国史,蔡羽则授南京翰林院孔目之职。

更同样地,居官不过三、四载,便倦勤致仕,归老家山。

三年丁忧期间,文徵明可以放下那些僵硬而空洞的八股文,全心全意整理父亲遗作,以韵致楚楚的精楷钞写,充份表现出他壮岁楷书的风貌。先后完成的有暡琅琊漫钞暢及暡温州府君诗集暢等,希望有一天能刊印流传,不负亡父的心血。他也作些书画方面的考据,写些论议诗和叙事诗;这些重理性思维的作品,显示他的生命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里程,非仅像青年时代那样,偏重热情和想像的创作。

但是,这其间也有外来的困扰,和一些不得已的应酬文字;虽然因此文名大噪,得到对生活不无小补的笔润,内心之中,却甚感厌烦和无奈。

唐宪宗时,河朔刘叉,任气尚侠,因杀人亡命,流居在齐鲁之间。遇赦后折节读书。听说韩愈好客,袖诗往谒,一度成为韩文公的座上之宾。在他和宾客发生争执,含愤欲去的时候,取走了韩愈置于案上,笔润所得的黄金,并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使文徵明意想不到的,在亲友的逼迫,长老先生的要求下,他也开始写这些“谀墓中人”的文章。

行状、传记、墓志、祭文、悼辞、挽联……明明是庸庸碌碌,乏善可陈的人,但是在死者子孙的殷殷嘱托,或依所送稿本钞录的情形下,不是天纵之才,就是以其先祖的“显赫”,有时更须把一些琐碎的事迹加意吹噓。文徵明这才感到,要想从而表现“春秋大义”、“秉笔直书”的精神,是何等艰难。

父亲的暡琅琊漫钞暢中,就曾留下一则对历史、传记的批判:

“世以史记赵氏孤儿作杂剧,是以杂剧为史记也。史迁好摭拾不经之言为传,不怪其然也……经曰:赵盾弒其君’;则盾固未尝杀灵公也,盾之善终,又何尝死于屠岸贾邪;史之言不足信者多。”(注六)

“摭拾不经之言为传”、“史之言不足信者多”;正史、经传尚且如此,则死者的子孙忆述,亲朋好友的吹噓,自然多为“谀墓中人”之言,难怪心直口快如刘叉者,对主人案上的笔润,取之无媿。而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眼见刘叉取金,却无能为阻;大概也是心中有数吧。

至于比墓志、行状更等而下之,使文徵明想起来就皱眉蹙额的,是饯行文和释别号,所说的多半是些“强颜不情之语”,所以他感慨无限地说:

“呜乎,是尚得为文乎!”(注七)

他跟祝枝山、张灵、唐伯虎、蔡羽等,多年来追随乡里先辈,鄙薄时文,效法秦汉古风,是颇经过一番挣扎的。例如学使者方志对古文的厌恶,以至于在岁考科考中,对生员们痛加针砭。又如一时同窗的非笑;认为他这样不顾现实,不专注于科举程文,不是狂傲、矫情,便是迂阔。有些同情他的人则说:

“以子之才,为程文无难者,盍精于是,俟他日得雋,为古文非晚。”(同注七)

先钻研八股,待金榜题名后再发展古文的兴趣,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但中与不中,并非全靠八股文的精能与否;两次应举落第,使他不得不相信冥冥中有命运操纵着,因此,文徵明独排众议:

“苟为无命,终身不第,则亦将终身不得为古文,岂不负哉!”(同注七)

然而,以古文见重于人的结果,却是这些需索无度的阿谀亡灵和说来使人脸红的应酬笔墨,真是他始料所未及的。

其间真正知赏、给他鼓励的,除了几位师友之外,就是弘治十二年冬天归省的侍读学士王鏊(守谿)。家住洞庭东山的王鏊,和吴宽、沈周一样是倡道古文的先辈,对八股取士的方式,根本就抱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此次南归,对文徵明这样一位以书画、古文和在温州尽却赙金,廉洁闻名乡里的故人之子,特别赏识。邀他一同游燕、研讨议论,并要文徵明把平日的诗文钞写成册,供他家居赏鉴。文徵明在“上守谿先生书”中,叙述自己学文的原委,并楷书十四首论议和十五首叙事诗文,正式拜在王鏊的门下。至于伯虎之拜入王门,可能更在征明之前。加上洞庭东西两山相望,早已和王氏往还游燕的蔡羽,都成了王鏊最得意的家乡子弟和山水游伴。

这位先后担任弘治皇帝日讲官和太子朱厚照宫僚的王鏊,看来体质纤弱,跟他最莫逆的乡友须髯满面的吴宽,成为一个很好的对照。在朝廷中,同样以清廉正直成为一代名臣;但,如果把吴宽比作“圣之和者”,王鏊则不妨比成“圣之清者”,他很少与人交往,只是以道自胜,不怒不惧,勇往直前地处理政务,辅佐朝廷。

早年,他不仅身体纤弱,更是性情恇怯。有一天读程子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惧之言,恍然大悟:

“在我者有理,在天者有命,吾何畏乎!”(注八)

写下“治怒”、“治惧”两篇箴言,自拟为冷冽的清泉,以自省和自我克制的定力,一点一点浇息心中的怒火和恐惧,化解外力的纷扰于无形。他的最高境界是:

“刀锯在前,不震不竦,是谓不动,孟轲之勇。”(注九)

文徵明无忧无惧以及自我克制的功夫,虽然得之天性和父亲的教导、叔父的薰陶,但未始不是受王鏊的影响。

文徵明不仅文学上师法远古,绘画方面,也想一窥古人的堂奧:

“画须六朝为师,然古画不可见,古法亦不存,漫浪为之,设色行墨,必以简澹为贵。”(注十)他对唐伯虎说。

那年他们同为二十七岁,他画了一片平坡,三株长松,一位庄襟老带的高士,抚松踞石而坐,神情闲适地俯视着绿荫笼罩下的溪水。简澹的笔墨,一种萧然宁静的气氛,也许是他们心灵中的天地,或未来生活的写照。但仅仅五、六年间,物换星移,世事竟生出了那么大的变化。

二十八岁那年,一幅赵孟頫的“湘君图”,摆在他的面前,运笔设色和高髻长裾的人物造形,都非常的高古。沈周极力鼓励他临摹,但他终于觉得自己功力还浅,见识不够,恐怕无法体会这位元代大师的真髓而逊谢。

可是对于古画的流传、书画家生平事迹和艺林掌故,文徵明却如数家珍,落笔题跋,洋洋洒洒,颇有太老师杜琼的遗风。弘治十三年,也就是沈周以“铜官秋色图”易得周砥“宜兴小景”的第二年,文徵明才得一睹这幅画的庐山面貌。文徵明一面为沈周的珍藏欣喜赞叹,一面引经据典地在画后题写周砥生平,和周砥与宜兴马孝常间的友谊、唱和的韵事。

不过沈周师徒所料想不到的是,大约此后不久,就传出黄元珍的父亲为易图之事,深表不悦,致父子之间有所争执。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之后,沈周毅然连同自己精心绘制的“铜官秋色图”,一并归之于黄氏的瞻云楼。比起米芾当年,见到蔡太保的名帖,索讨不得竟据舷大呼,以死相挟的行径,人们莫不赞叹沈周的豁达。

年逾而立的文徵明,虽然在艺业学术上,逐渐有成,但他却勤于治学,拙于治家。园中荒草,停云馆前塞阻四溢的沟水,乃至碎裂坠落的屋瓦,均懒于督促僮仆,加以整修。有时,尚未完成的书画,被书童窃取变卖,也懵然未觉。因此与性情暴躁的征静析居之后,心理竟有一种失去依靠的感觉。尤其当他看到西斋前面的假山,杂草丛生,完全失去了那种清新秀丽的面貌。

记得一年秋天,也是这样荒芜,在秋风细雨中,心里浮现出无限的凄凉,仿佛雄心壮志,都在向晚的阴霾中,消磨殆尽。忽然有一天,征静召一群工人加以整治,树木花草,剪書一新;多时不见天日的太湖石,显得特别的雄奇古秀。

独坐幽斋中的文徵明,面对着斜阳下焕然一新的山景,脑中油然浮起王临川的诗句:“扫石出古色,洗松纳空光。”一时诗兴勃发,随口依韵朗吟:

“急澍涤嚣埃,方墀净于扫,寒烟忽依树,窗中见苍岛,日暮无人来,长歌萝芳草。”(注十一)

思潮起伏中,他想着将来要在松下,修筑一个小小的水池,微风徐来,波影晃动,当会呈现出一片零乱的寒碧。

知心好友来时,可以相对忘言,饱餐山水秀色。檐边的小鸟,将睁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趁着人们离开的时候,飞落觅食。

朵朵红霞飘浮而过,把太湖石染得愈加古書斑烂,别有一种庄严与浑穆,使他自然联想到宋代穿着朝衣,手持牙笏,对石下拜的米颠。甚至连他也有一种欲拜的冲动……

那天文徵明把这些由修整假山所引发出的情境和感触,一一谱成新诗,竟达十首之多。

这些诗,这些琐碎往事的回忆,都成了他与征静共同生活最好的纪念。

注一、暡甫田集暢页九曫二。

二、蔡羽生平,见暡甫田集暢页七一九“翰林蔡先生墓志”、暡古今游记丛钞暢卷十五页三九“洞庭山记其八”,陶望龄撰。

三、暡甫田集暢页二三六。

四、暡甫田集暢页一五三。

五、暡甫田集暢页二一四。

六、暡明朝小说大观暢,明人百家本页二三二。

七、暡甫田集暢页六五五“上守谿先生书”。

八、暡甫田集暢页六八一“太传王文恪公传”。

九、暡震泽集暢卷三二页十四“二箴”。

十、暡过云楼书画记暢页二九八“松阴高士图”。

十一、暡甫田集暢页一二四。

同类推荐
  •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

    她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作家和最富有的女性之一,而她在誉满世界前,却经历了万般不幸。成功推出“哈利‘波特”后,J.K.罗琳的黑暗与愤怒逐渐消散,一切都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是什么力量让她以如此方式逆转人生?洛凛编著的《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用大量笔墨撰写了J.K.罗琳经历过的那些黑暗岁月,《J.K.罗琳(生命是一个奇迹)》只是希望告诉读者们:看,在艰辛面前,每个人都是软弱无力的,能够拯救我们的,只有自己的信念与坚强。是的,生命就是一个奇迹!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亨利·福特(名人传记丛书)

    亨利·福特(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极富好奇心的农家少年,通过自学走上了机械工程师的道路,秉承着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世界第一批汽车的制造者之一,并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将汽车从新奇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改变了美国乃至世界的交通历史。本书讲述了美国著名的企业家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让青少年读者了解早期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同时,也学习他那执着和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
  • 文治武功传奇皇帝:朱棣

    文治武功传奇皇帝:朱棣

    本书主要内容有:生乱世受封燕王、隅之兵图霸业、端礼门兵变显雄心、转守为攻取金陵、登帝位安内攘外、建内阁刚柔并举统四方等。
热门推荐
  • 腹黑哥哥:捡来的萌宝

    腹黑哥哥:捡来的萌宝

    “哥哥,我们不能这样!”妹妹娇羞的红了脸,不好意思的望着自己叫了十几年的哥哥。“怎么?反正我们又不是亲兄妹。”他打趣到,十几年前把她带回了家,成了自己的妹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对她有了情意,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暗恋,如今发现了她的小心思,终于也奈何不住心里的欣喜,想要让她明白明白自己的心意,不知道她会做何反应……
  • 三校花

    三校花

    风流不羁的青年导演安无为被朋友邀请参加一接风派对,本以为和以往纸醉金迷的大趴没什么区别,却因此结识了令他终生魂牵梦绕的孟天人,后来的北电校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读生王玉珏是广院两位校花之一,以清纯邻家、氧气知性闻名。玉珏与双胞胎兄弟安有为和安无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玉珏暗恋弟弟安无为,有为不知不觉中爱上了玉珏却在压制着自己的感情。无为为自己的话剧《兰木花》选女一号,试镜的女生都不满意。他在中戏的校园闲逛邂逅了他的灵感女神,后得知这是中戏校花毕玺,而毕玺却是天人父亲、安有为老板孟博涛的情人。天人经历误认双胞胎兄弟的Bug,死心塌地爱着安有为,三女二男的感情纠葛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笑泪交织……
  • 冥王日记

    冥王日记

    《冥王日记》类似于《灵魂摆渡》由于灵魂摆渡更新过慢大家又没看过瘾,所以小航哥特意为大家献上冥王日记,感谢大家的支持。
  • 幽默水浒

    幽默水浒

    这部水浒,是游戏的水浒,更是幽默的水浒,它是写给孩子看的水浒。在题材的选取上,初中生作者不再局限于一般儿童文学的中规中矩,不再一味美化生活。他将水浒人物置于原生汁的社会生活之中,那里有争名夺利,有夫妻吵架,甚至还有“三陪”现象,内容涉及社会办学、宠物饲养、知识产权保护、生物基因培植、美容时装、伪劣产品等多个层次。作者的视野极为宽广,他笔下的水浒人物遭遇的事就像是现代人的平常生活一样丰富多彩,相信孩子也能认可这种亲切的人物环境进而认同新式的幽默水浒人物。
  • 异能战纪之至高王座

    异能战纪之至高王座

    少年白辰获得重生,一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禁忌般的存在,被称为诅咒之子,由于触犯家族的禁忌而被放逐,为了追寻母亲被害的真相而逐渐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从而引发世界的真相。随着他的出现,那远古时代就已经消失了的失落的世界又开始逐渐恢复生机。(非打怪升级文)
  • 戈壁世外桃源

    戈壁世外桃源

    李大牛,不小心被不明物体砸伤,没想到竟因祸得福,得到一个神奇的空间。凭借空间,他和家人以及村民一起在茫茫的大漠戈壁之上建立起一片绿色桃源,鸟语花香,流水潺潺.......
  • 玉雪记

    玉雪记

    记当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玉雪记》带你亲历五界异星、五界行者;神兽神器、魔兽魔兵;神鬼妖魔、爱恨情仇。感受独有的大唐东方奇幻。……
  • 红楼别梦之水木缘

    红楼别梦之水木缘

    前世的她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袅娜娉婷,一腔缠绵,还泪、报恩。今生的她是姑苏城中晶莹剔透的女子,风流灵巧,却命途多舛,泪恩既尽,此生何去何从?前世的他,是龙王三太子,千年苦修,百世寂寞,却甘愿为了她,削去仙籍,重堕轮回。今世的他,是尊荣的王爷,俊逸倜傥,不拘一格,却执着的为她披荆斩棘、遮风挡雨。似此深情厚恩,妾将何以还?一曲凄绝的葬花吟,柔肠百折,前世注定的缘,今生如何再续?水木相融,痴痴缠缠,如何执手相伴。
  • 阑灵天下

    阑灵天下

    少年草包夜阑。一次机遇中。意外的回到了十二岁。从此,将开始崛起,登上至高的,灵武至尊。九天揽月看一幕混沌,一时清狂易堕成魔。看人物在世间的抉择,是成魔还是成圣?在一念之中
  • 琅琊榜:长离恨

    琅琊榜:长离恨

    他是林夙,世人只知林殊是金陵最明亮的少年,却不知他有个双生哥哥,病居山林,从未现世。先天心疾,剥夺了他鲜衣怒马的权力,却给了他绝世惊人的资质。十九岁的林殊,已是身经百战的少帅,肆意风发。而他林夙,仅能在山林静养。一场烈火,烧掉七万忠魂,一场惊变,毁掉一代贤王。梅岭处烈火连天,朝堂上血气冲天,一批又一批的良臣忠将人头落地,要他怎么安然地坐下去了!灭族之伤,血亲之丧,血海深仇,怎么不报?兄弟携手,收复江湖,查清旧案,重返金陵。他们能否昭雪旧案,洗刷冤情?(新文开坑,《三国乱:穿越二人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