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5600000021

第21章 二十一、价值论研究的新视角――互为主客体的自然和人类

陈红剑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

经济全球化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向我们提出了自然价值、环境价值、生态价值等新的价值问题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开始进行自我批判并重新自我定位。人类应将生态价值提到重要的位置。在整个哲学论域中,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困境,它是和启蒙心态的困境连在一起的。在人类中心主义受到质疑的同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被广泛肯定。一种适合生态价值的、要求自然和人类和谐相处的、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自然和人类互为主客体的价值研究新视角呼之欲出。

一、传统价值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者对价值下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八种类型:一是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二是用意义界定价值;三是用有用性界定价值;四是用效应界定价值;五是用劳动界定价值;六是用合目的性界定价值;七是认为价值是人所赞赏、所希望、所追求、所期待的东西;八是用负熵界定价值,认为价值是物质进化的方向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的“需要论”、“人道论”及“效应论”。

“需要论”认为,价值是主客体关系范畴,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适合、接近或一致,强调价值的客观性。“效应论”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效应,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价值之所以是价值,就在于使主体发展完善,使主体更美好,使人类社会更美好。用客体对主体的效应界定价值,从根本上确保了价值的客观性;这实际上是以实践效果界定价值,这就把价值理论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础上。“人道论”将生命、人格尊严、自由、权利等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视为人道价值。

在价值理论研究中坚持关系说是对的,因为价值总是对谁而言的价值,必须存在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否则就不存在价值问题。它可以说明许多社会现象的价值,有一定意义,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即价值哲学不能只局限于研究对人的价值问题,还应重视对自然的价值问题的研究。这实际上是要求扩展价值主体,即价值主体不能只限于人,还应包括自然界,这正是本文要着重展开的。至于“人道论”所批评的“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不能说明客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是否存在着价值关系;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只能说明作为客体人的价值,而不能说明作为主体人的价值,这样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也就消失了”,只是站在人类中心主义角度得出的结论,在本文所主张的人类和自然互为主客体的情况下,这个批评是不成立的。

从对上述的价值学研究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传统价值研究方法之所以存在各种困境,主要是因为它们将人类视为唯一的价值主体,将自然视为价值客体,还没有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本文认为,除了人类具有内在价值外,自然界本身(包括各种生命体)也具有内在价值,这就意味着自然界本身也可以成为价值主体。当我们将自然和人类看作互为主客体时,传统价值论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自然何以也可成为价值主体

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界本身――不管有没有人类,也不管它是否经历过若干次毁灭性的灾难(例如导致恐龙的灭绝的那场变故)――从来是有生有灭、生生不息的,无所谓可持续发展与否”,“自然界不会毁灭,毁灭的只可能是人类自己”。按照这种观点的逻辑,自然界好像除了人类以外就没有任何值得继续生存的生物了。难道大自然中的万物保持一种欣欣向荣、繁衍生息(鱼跃于渊,鸢飞于天)的局面对大自然本身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吗?自然界是什么?它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概念,而是各种生命体,包括活生生的动、植物世界;各种生命体的继续生存和繁衍,就是自然界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认为价值主体只能是人类这种观点是受西方传统思维方式影响的。在西方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事实与价值分离的倾向。按照西方传统的知识论逻辑,事实判断所揭示的是“是”(to be),这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判断所确定的是“应该”(shouldbe),这是人以自身为尺度而设定的。按照此逻辑,自然界的价值仅限于对人的工具性价值(inst rumental value)。既如此,自然当然只能是客体了,因为客体对主体才谈得上工具性。我们知道,现代哲学的价值问题研究,起因于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区分。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中,阐释了陈述命题和评价命题的重要区别。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很多人持“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方工业革命和现代经济全球化以来所造成的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促使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思考。人们认识到,迄今的人类发展,部分地是以破坏甚至毁灭其它生命的生存条件为代价的,然而,人类的继续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以其它生命的充分存在为前提。于是,“生态中心主义”观念问世,并在20世纪80―90年代盛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这就为自然成为价值主体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是否承认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和是否“以对人的利弊作为价值的依据”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分歧。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它是以某种只有人才具有而其它生命形态不能具有的能力,即“人的独有能力”作为判断依据的。但这一观念已经在科学、历史和逻辑三个维度上被否定。实际上,像智力、自我意识、使用工具的能力等等,都是人和动物共同具有的。首先,现代生物科学已经证明,许多所谓的“人的独有能力”,都可以以一个广义的解释方式在其它生命形态中发现。第二,历史学上的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表明,人类的能力也是历史地进化着的,如果以人类的能力作为“内在价值”的依据,那么处在哪个阶段上的人类才具有了内在价值呢?第三,在逻辑上,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之所以具有内在价值是因为人具有利用工具的能力。但是,其它生物也具有利用价值的能力。比如黑猩猩就能利用树条钓白蚁。因此,在逻辑上,人类和其它生命是具有同等地位的。要注意的是,植物也是有内在价值的,只是由于植物的主体性表现得不够明显或不为我们所认识到而已,但是在某些植物身上也会有一些明显的主体性。

比如,就像人的手指被火烧了以后会立即收回一样,植物的叶子在同样的情况下也会卷缩以自我保护。于是,人类中心主义所依据的“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的观点就被否定了。

与传统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中并不存在这种事实与价值的截然分立。中国哲学始终明确肯定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周易》对自然的事实与其价值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发。《系辞传》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有“生生之谓易”。“易”是自然创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事实;而自然的创化又是自然生生之德的实现,这是自然的价值。同是一个自然,从事实的角度讲,其本质是永恒的变化;从价值的角度讲,其意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对自然本身来说,这两者是兼而有之的。《周易》又指出:“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是凭着自己的善性去继承、完成,即凭着自身的“自然”去继承、完成,因为善性正是人自身的自然。简单说,凭善性去完成自然,就是凭自然去完成自然,这种“人为”,其本身也是“自然”的、自己如此的。

在儒家观念中,“自然”就是“自己如此”,它并不仅仅被理解为与人对立的自然,这里没有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儒家所讲的“天”其实就是自然,人性就是这种自然,并且永远是这种自然。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意思。于是,人与自然界就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亲和的关系。人的使命决不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而是通过“赞天地之化育”,完成自然、完善自然――既完善人自己的自然,也完善大自然的自然。就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人之完成、完善自然界,这是人之自然,因而也是人之价值所在;而自然界之被完成、被完善,这也是自然界之自然,因而也是自然界之价值所在。这两方面乃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过程。可见,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在中国哲学中体现得很明显。

在具有了“内在价值”的自然面前,人类自身也就成了带有工具价值特点的存在,人类也可以是客体,自然本身可以成为价值主体。这时,人类的地位发生了由主体到客体的转变,人类与自然互为主客体关系的构建成为可能。

三、互为主客体的自然与人类

将自然和人类视为互为主客体的统一体,在理论和实践上将有助于摆脱人们当前面临的困境,在认知和实践上都具有进步性。在认知上,它无疑要比人类中心主义进步,具有更为坚强的科学依据,是人类理性的积极成果。在实践上,它更适合现实的需求,因为当前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恶化,因此它要比人类中心主义更具有实际意义,正体现了王玉?先生所说的“把价值哲学与沸腾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从人类与自然界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来看,在自然界中可以将价值客体和价值主体的对应关系分为:1.植物对植物的价值,比如植物间在生存资源(光、二氧化碳、水)的生存竞争。2.植物对动物的价值,比如青草对山羊具食用有价值。3.植物对人的价值,比如松树对人具有欣赏价值,苹果对人具有食用价值。4.动物对动物的价值,比如非洲角马对狮子具有食用价值。5.动物对植物的价值,比如蜜蜂对花具有传粉的价值。6.动物对人的价值,比如孔雀对人具有欣赏价值,鱼类对人具有食用价值。7.人对植物的价值,比如某些植物能消化动物和人体组织来给自身提供养分。8.人对动物的价值,比如人也可以成为动物的食物。9.人对人的价值,比如老师对学生具有教育价值。10.非生命体对植物的价值,比如土壤对树苗的价值。11.非生命体对动物的价值,比如山洞对动物具有御寒价值。12.非生命体对人的价值,比如山川对我们具有审美价值。请注意,非生命体对非生命体是不能具有价值的,生命体对非生命体也不具有价值,因为正如上文所言,价值主体必须具有“内在价值”,而非生命体,如石头,就没有内在价值,所以它就不构成价值主体。如果说石头对石头有价值,就如爱因斯坦说地球对月亮具有吸引力一样,那么所有的物理问题都会变成价值问题,试问,是否可以将量子物理学叫做量子价值学呢?

因此,价值主体是多元的。有些学者担心:“由于主体的多元性必然导致主体间的矛盾性,主体间的矛盾性又必然导致价值的统一性出现危机;而失去价值统一性的支持,统一的价值范畴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其实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本文认为,某种存在物具有价值,关键是要具有内在价值;而要具有内在价值,关键是要具有或潜在地具有“情感”和“欲望”。人、动物以及某些植物就具有这种“情感”和“欲望”,他们也就构成价值主体,这难道不是一种“统一的价值范畴”吗?因此,本文对价值的界定与“效应论”比较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效应论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效应,最根本的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本文赞成在关系范畴内讨论价值问题,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效应,但它是对作为互为主客体的自然和人类的双向的效应,并且摒弃了非生命体对非生命体也具有价值的观点。

同类推荐
  • 帝都时代

    帝都时代

    人们常说:纵身看下帝国最后的这些年,无非是一首孤独的没落史,从前所未有的辉煌到瞬间的土崩瓦解。
  • 疯狂敢死队

    疯狂敢死队

    边界冲突,跨国远征,海上追逃,海上夺岛,军事报复。边界看似平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一股股势力试图进入破坏。这时,一支战斗力非常强悍的特战队成立,粉碎了敌人一个又一个阴谋。求推荐求收藏
  • 潜伏少年兵

    潜伏少年兵

    十年,十年前,他只是一个稚童,小小的他看着父母被人枪杀,却无能为力,机缘巧合之下,一个神秘人将对枪支有着独特的敏感的他带进了特种部队银狼大队,但自从他进入了银狼大队,那个什么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十年后,通过种种训练的他成为了一代杀手少年兵,他的代号地狱狼在军警界和犯罪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天,知晓他身份的总指挥官将他叫道办公室,告诉他,让他去执行一个特殊任务,潜入著名的贵族学院安卡列纳学院,让他在里面组建自己的势力,用这股势力打进敌军,将杀害他父母的凶手揪出来!
  • 仓莽

    仓莽

    武皇帝国,这个古老的王朝,在一场场战乱中逐渐磨损了霸气。一个将军府,力缆狂澜,却未能承受住帝国内斗所带来的毁灭打击。混乱的帝国陷入群雄割据的时代,只有武力,制霸天下,才能结束战乱。曾经的将军府,为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北击哒塔,南抗隋越,东挡水倭。为了高远的梦想,将军府的能人俊杰一致对外,谱写了一段撩人心弦的悲壮历史。
  • 猎佣:英雄时代

    猎佣:英雄时代

    何为英雄?在亚斯神的庇护下,人类走进了这荒乱的时代,魔物的出现成就了猎人与佣兵......而英雄此刻诞生了......凯安站在顶端说道“我要成为猎人,我会超越罗门的,虽然这还只是刚刚开启之旅,但我相信我会的......”
热门推荐
  • 末世进行中

    末世进行中

    2012年过去很久了,原本甚嚣尘上的末世传言并没有真的出现,房价在涨,油价再涨,工资还是不涨,你是否对这样的生活感到不满。其实在你的身边已经发生了无法想象的灾难,只是,你准备好了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凉陌汝伤

    凉陌汝伤

    颜朗:“从小你便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无论经过多少时光的离别它依旧牢牢的固再原地,我以为终于等到那一场盛世繁华,却不过是繁华过后最没落的离别。”凉陌:”你我这一生最美的梦啊,多少个分崩离析的泪水四溢的日子里我都在告诉自己”我还没有告诉你“你是我的生命。”
  • 我的没有人先生

    我的没有人先生

    【假小子】“被恋爱”的感觉林默和顾诚从小就能体会。幼儿园觉得还好,小学开始觉得别扭,更别说初中高中所有人把他们当成官配,总是用“两小无猜”来形容他们。分开七个年头之后,两个人重新相遇,别说什么身份背景了,人设都完全变了。顾诚住着自己的豪宅,林默守着小破出租屋,再也没了交集。哦!糟糕!事态会怎么发展没人知道??你不看看怎么知道?【小滑头】从那个时候起,你就是我的没有人可以替代。
  • 极致乱入

    极致乱入

    毅被世界的意志选中进入起始之地,从此在假象世界中夺取本源,改变现实世界。从霍格沃兹开始——
  •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制裁者

    恶魔制裁者

    他面对的是有着人类的面孔,可已经被恶魔占据的躯壳。他该何去何从?你听从恶魔的命令,猎杀恶魔,可这样做对恶魔来说又有什么好处?阳光的少年,因此变为冷血无情。面对恶魔的审判,他又能做些什么?是对?还是错?他只能为了自己,为了世界,开始猎杀恶魔!
  • 乱蒹葭

    乱蒹葭

    家族破散,且看她复仇路上如何翻天覆地;爱恨情仇,且看他登云凌霄后如何寻旧梦!谁将浓墨泼洒,绘出江山如画;谁吟孤鹜同霞,弦上一指风华。谁缠红线千匝,银针渡绣对虾;谁映眉间朱砂,磁盏盖逸香茶。谁望尽天涯?谁浅笑拈花?谁反弹琵琶?谁乱了蒹葭?
  • 空魔传

    空魔传

    由于一场大爆炸引起的危机,注定会改变世界的命运。
  • 茅山道士君墨

    茅山道士君墨

    在意外的大扫除,我获得了茅山道术这本书,第一次开阴阳眼,第一次打鬼,神秘的小孩和铜镜,教练的疑奇死因,奇怪的梦,一桩桩离奇又惊恐的案件等着我来破晓。我又将如何破除五弊三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