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800000051

第51章 挂职县长的一天

人物:泾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春夏

时间:2004年6月28日 星期一

天气:阴有零星小雨

8:00-8:40 约文教局长拜志明同去泾源二中检查大楼竣工验收准备工作。途径沙南村的西芹种植示范基地时,查看了西芹蔬菜的长势情况。

8:40-10:05 陈副县长、扶贫办副主任赵宝安驱车前往泾河源镇。镇党委书记马德才、镇长禹伯鹏正在召开会议,传达昨天县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会议精神。随后,马德才陪陈县长前往冶家村、龙潭村检查工作。

到冶家村,天气渐渐转睛。空气变得闷热起来。车窗外淡黄色的小麦即将收割,胡麻地里紫蓝色的花连成一片。

陈县长看着窗外的小麦问:“这里的小麦一亩能赚多少钱?”赵主任和司机抢着答道:“川地三四百斤,最多按亩产500斤算,扣掉籽种、化肥及部分人工费,一亩能赚50元左右。”

陈县长笑谈:“那是呀,一亩小麦收入50元,但是种一亩地的蘑菇,一年纯收入就1万多,哪个划算?我们要给老百姓算算账。”

冶家村几十座菌棚基本建成,在村外纵列成几行。工程统一承包,由本村村民兰明科等七个人修建。由于该村砂土土壤黏性差,还得从外村拉黄土砌墙,每棚造价达2400元左右。

陈县长对村、组干部说:“我跑了农行,信用社和林管局的喇万仓书记,协调好了贷款和椽条,咱们要抓紧落实。”

许多农民缺少资金积累,拿不出自筹部分的资金,陈县长通过农行和信用社的支持,给每户贷款2000元;又通过六盘山林业管理局,为农户们协调来了一大批廉价木料。

“你们要考虑成本,投资越少,贷款负担越轻。亏本生意不能做,咱们搞这个项目,就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永丰村一个棚一年赚一万,菌种成本才几百块钱,最少的也可以收入几千块钱,何乐而不为呢?自家的牛粪可以不花钱。牛粪要涨价,那应该早准备的,晒干了不坏,问题是一部分群众还在观望。我们考察了,这个项目效益最好。下次定一个收购点在这里,我们再支持一个冰柜,村上要支持安排房屋,大家会赚到很多的钱。”陈县长说话时,村民们密密匝匝地围了一圈儿,在憨勾勾地望着他,仿佛他在讲神话传说。

驱车跨过泾河大桥,绕到泾河对岸的龙潭村。

雨丝又飘洒起来,微有凉意。陈县长穿上一件单衫。在村口正碰着支书马全有。路下的河川地里,新建的50余座菇棚即将完工。看到清一色的红砖砌墙,陈县长问造价多少?支书答:“这里土质差,群众积极性很高,希望用砖砌墙。买砖必须花钱,但是沙子就从河床取,人工自己出,一个棚的造价大概2400元。”陈县长高兴地说:“这样好,要节约投资。这是因地制宜,用砖也能节省成本还可以长期使用。这里的模式是村里组织农户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由农户自建,与冶家村的不一样。”

在泾河源大桥头与马德才告别时,陈县长说:“教育农户要计算成本,增加收入。收购点要定下来,否则卖不出去不能算是效益。应该全面理解县上的会议精神,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税费征收、经济生产都要抓,经济搞好了,农民增收了,其他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10:05-11:50 驱车赶往兴盛乡兴明村。“那里的群众起步晚,但规模大,今年修建了几十座菌棚。”陈县长说。

兴明村,路边麦草成堆,牛粪堆在墙边,群众忙着为菌棚堆料。

乡党委书记杨志德、乡长孙广俊在路边督促安全生产。相逢后,一同进棚区检查。

杨志德批评村文书于全军:“我听说一根椽子人家卖1.5元,你图省心,耍牌子,花4块钱!你钱多,牌子大,贷款你还去,我不管了。”原来,乡上四位主要领导用个人的工资担保,为七户农民贷款20万作为自筹部分资金。

陈县长安慰:“我们从南方过来,一路上脱毒薯看得多,但菌草只有咱们固原地区有。老天爷赐给咱得天独厚的气候,正好可以充分利用,反季节种植蘑菇,变不利为有利。将来还可以创立一个蘑菇的品牌,那也是钱呢!别怕苦,好好干,钱要省着花,以后干成了是一种事业,你会有成就感的。”

于全军肃然起敬,默默点了点头。

路过于春升家,车停下。大儿子喊出父亲,父亲脸有病色。陈县长说:“你们家有积极性,个人分散种植也应该鼓励,我补助你们1000元,帮一下。”“老人病了,你要替父亲做好,抓紧做。”

陈县长在车上说:“我们的原则是钱给动的,不动的不给。谁有积极性就帮助谁。”

车爬到老虎坡顶上,陈县长突然记起:“这里的砖厂最近情况如何,去看看。”于是,让司机小李掉转车头又去砖场,砖场不远,一会儿就到。只见几个工人正在搬砖。5月20日开工剪彩时,陈县长代表县政府来参加,还亲自点了火。砖厂是引进资金,厂长是川区人。“效益怎么样?”陈县长关切地问。厂长说:“目前销路很好。”陈县长听了很高兴,鼓励他好好干。

11:50-12:10 驱车赶回县城,没吃午饭,抓紧赶往城郊的永丰村菌草基地。永丰村是全县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菌草种植基地,目前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生产效益,并且成为全县菌草业的示范基地。

没有通知村干部,陈县长直奔棚区检查。路东各大棚外草料堆放,棚内支架已绑扎完毕,生产气氛浓郁。

在第一排棚外遇见村民杨志勇与家人覆盖草料。陈县长问:“去年能赚钱吗?”杨志勇高兴地回答:“我才种了半棚共九个架,就挣了5000元呢!用完后的脚料上地肥力很好。”“你们能赚钱,我们就高兴。”看到所有种植户都做好了前期生产准备,陈春夏副县长对赵副主任说:“永丰村的菌草生产应该强调规范化、标准化,为全县做好的示范。”

12:30-12:50 吃午饭。陈县长在县委职工灶吃便餐,其余人员在饭馆用餐。

12:50 在细雨霏霏中赶往六盘山镇。路上与镇党委李书记通了电话。

在镇小会议室与李书记、孙乡长稍坐,询问了菌棚建设进展情况,两辆车同去张堡村看基地。两位镇领导汇报说:“压力大,经营和贷款都压在我们的身上。”陈县长说:“要想办法让压力变成动力,不要怕压力。把群众的工作做好,发动好,做仔细,压力就变为动力了。镇领导也可以自己承包搞吗!今年的规模大,销路不成问题,越有规模,销路越好。”

六盘山镇60余座菌草大棚非常整齐地坐落在102国道南侧的山坡地里。远处是迷雾中的六盘山主峰。这里气候异常湿润,菌草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14:20 在国道上告别镇领导,赶往固原市,沿途在大湾乡要看一个点。在六盘山下的和尚铺村公路,陈县长说:“我今年在这里种过三天树,这一段是政府办公室负责。”看那树时,有刺槐、云杉、垂柳,都成活了,株株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他眼中有一种收获的喜悦。

14:40 在大湾乡董庄村查看菌草生产准备情况。乡政府正在开会,农技站主任带领去董庄。

董庄村宁静安祥。据说这里风水颇佳,现仍存有光绪年间修建的“诰命夫人墓”。董庄村是个传统农业种植村,这里的群众对种蘑菇还不能全部接受。事不凑巧,村民吕秀军家正在建棚,他“挑担”(妻妹夫)来帮忙,不小心从车上摔下来死了,吕家花了几千元埋人。另一小伙子李兴义用农用车拉料时不小心撞死了同村两小孩。于是有人迷信地认为:动土不吉利。这说法影响了部分建棚户的积极性。

陈县长看了吕秀军家的棚室,握住他老父亲的手说:“遇到困难不要怕,咱们要相信科学。永丰村一个棚能收入1万元,这已经是事实了,请你相信。要注意安全生产,交通安全。平常早备料,注意节省成本,做一个有心人。我算过账,一个鸡每天下一个蛋,只卖3角钱。而种菇每天收两次菇,九个蘑菇一斤卖四元。每个蘑菇可以卖到三毛多呢,相当于一个鸡蛋。今年包销,我们已经联系了收购商,销路没问题。当然我们也要有市场意识,价格有时是上下浮动的,不要只认准一个价格。”

场院上,吕秀军家堆的草料像一道墙,用塑料布盖着,他父亲喊来技术中心主任让给他帮着测量温度。陈县长临别时鼓励吕家父子:“我再支持你们1000元,要把头带好,赶快堆料上架。”陈县长对扶贫办赵副主任说:“吕秀军是董庄村的菌草带头人,有表率作用。他家有困难,我们应该多关心、多支持。”

村主任提出原定的20户菌草种植户现已增加到28户,水利局一次性解决了20台抽水泵,现缺8户。陈县长与赵副主任计算后表态再拨5000元,买8个泵,由大湾乡负责落实到村、户。

15:30 离开董庄去固原市农校(现农业技术学院)南分校。这里是原“六九二”兵工厂,20世纪80年代改为固原农业学校。农校迁新址后,这里已显荒凉、冷清。旧楼房、平房虽多,但多已空闲,院中到处长满着蒿草。

装料车间却是另一番景象,六七个男女忙忙碌碌,一股酸香味。另一车间是高温蒸闷消毒。另一栋大楼第一层楼内到处是成品、未成品的玻璃瓶装双孢菇菌种——“生产菌”,20多个工人在点菌、培养、分拣、装箱。

副院长张耀武与王秉海老师专门分管南校区菌种生产。张副院长说:“感谢陈县长。这个项目激活了农校,充分发挥了农校教学、科研和技术实验推广的职能。而且解决了社会就业,共安排了30多名青年就业。我们研究试验了土法锅炉升温的办法,既省煤,又升温快。”

17:30 张副院长热情挽留吃饭,婉拒,直奔黄卯山公路,赶往彭阳。

在彭阳县城外西郊的高庄村村口,有一巨形宣传牌竖立在公路边,牌上写着“闽宁扶贫项目菌草种植基地”,落款是县委、政府。公路这边是最早的收购大户——福建人林老板。他改建、扩建了这里的收购、贮藏点。工人正夯实院中地面,库房已建成。

高庄村近处的菌棚尚未开始生产。农户的菌棚土墙上用白灰写着标语:“你追我赶学技术,争先恐后奔小康。”陈县长指着标语说:“群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就会出现这种你追我赶的局面了。”

陈县长向林老板了解了彭阳县菌草种植情况、外地收购价格等,随后掏出电话拨通另一销售商,让他们帮忙买800斤的菌棚堆料网,寄到泾源扶贫办后,分配给这里的林老板、农校和泾源的建棚户。

傍晚19:20 返回泾源县城。

补记:

挂职县长的一天,是生活记实。

按照原来的采写计划,这是最后的一个内容。因为时间、资料等访问因素的限制,我们只能随机采访到挂职副县长陈春夏同志普普通通的一个工作日。

2004年6月28日,星期一。县政府办公室按照陈副县长的工作计划,为他准备了车辆和秘书。笔者闻迅赶去,采取全程跟踪采访。

这一天,在陈春夏副县长的工作日程中,是极其普通的一天,又是紧张忙碌的一天,也是求真务实、热情工作的一天。从早晨8点钟开始到晚上七7点多钟止,他连续不间断工作达11个小时,工作行程超过240公里,巡查指导点多至15个。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这种超负荷、快节奏、高密度的工作日,在陈副县长两年的挂职工作中并非少见。在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他曾经连续几天都持续着这样的工作状态,有时半夜12点从村上开完动员会回到县城,第二天还要细心地给同去的乡镇部门干部家属打去电话,表示道歉,请求谅解。

采访日之前,陈春夏已经接到党委组织部门的正式通知,得知他的挂职工作将在7月10日结束。许多部门、乡镇以及许多与他熟悉的干部为表达心意,纷纷约请他吃一顿饭,他以“县委、政府有统一安排”为由都予以婉言谢绝,依然坚持正常上班,集中精力处理日常工作。有的同志劝他“离开泾源前放松一下,去邻近的风景名胜区去逛一下”,他说:“越是临近回家,越觉得时间的宝贵。我想抓紧时间尽量多做一些工作,少留一些遗憾。”

随机采访的第二天,是“七·一”建党节的前夕,陈县长又忙碌了一整天。那天早晨,他与教育局的负责同志落实了厦门方面企业、个人最近救助泾源县农村贫困学生捐助金情况。他叮嘱拜志明局长:“把情况了解清楚,把钱一定给那些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并且告诉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写信给厦门的赞助人,加强交流沟通,及时汇报学习成绩。”

10时整,陈春夏与县长马崇林一起带领政府办公室全体党员,驱车至六盘山下的和尚铺村,慰问了老党员,他站在毛泽东手书《清平乐·六盘山》诗碑前,参加了神圣的“高举党旗,重温誓词”宣誓活动,受到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党性教育。下午,又与县委、政府其他领导一起,陪同国家民政部领导视察民政救助工作。

按照县委、政府副县长的分工安排,他的日程忙碌,并且还要集中精力抓好对口帮扶工作。

6月28日那一天的所见所闻令人感叹,使人钦佩。陈副县长的一天,其实是挂职干部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一天虽然不能说明他们挂职工作期间的全部成绩,但至少可以折射出这些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和经济特区的优秀干部们所共有的优良品质。他们以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忘我专注的工作精神,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热情细致的工作风格,以及快节奏、高速度和强烈的时间观念,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

这一天,不仅是陈春夏同志挂职工作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前后三任挂职副县长共同的缩影。

1997年至2004年七年间,蔡顺驰、汪成旺、陈春夏三位挂职干部个性虽然不同,但是他们留给泾源的形象是完整的、统一的、美好的。

一位部门负责人评价说:“蔡顺驰稳健务实;汪成旺热情细致;陈春夏勤奋刻苦。三个人性格各异,但他们共同的风格是思想解放,敬业精神好,时间观念强,原则性强,注重实干。”一位熟悉他们的工作人员评价说:“对这几位领导我印象最深的一是执著,一次不成再来;二是能吃苦,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条件上。”曾任泾源县闽宁对口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鄢生平深情赞颂挂职干部说:“他们是古代的文成公主,近代的白求恩,当代的孔繁森!是帮扶的形象大使和爱心使者,是泾源人民的好朋友。”

闽宁两省、区的各级党政组织对他们的挂职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2004年7月10日,“福建挂职干部泾源县轮换交接工作座谈会”在泾源县旅游宾馆三楼多功能厅召开。泾源县委书记王珍评价说:“福建方面非常重视对口帮扶工作,选派来泾源挂职的干部都是非常优秀的、可靠的。他们把特区人优良的工作精神、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带给了我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泾源县面貌的崭新变化,包含着福建的大力支持,倾注着挂职干部的一片心血。”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马新岚在发言中说:“从大家的夸奖称赞中,我们感到了欣慰。我们的挂职干部出色地完成了帮扶工作任务,同时也得到了锻炼提高。”

在送别陈春夏同志的晚宴上,县委副书记张树仁、田兴国激动地说:春夏同志是春夏时节来,春夏时节去。两年的时间里,他带来了宝贵财富,不但有物质的,而且还有精神的。

县长马崇林动情地说:“春夏别离一去远,山河不语泾水长。春夏同志的工作是无私的,成绩是卓越的,精神是可贵的,值得我们学习。”

同类推荐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家乡雨

    家乡雨

    家在词典上的解释是家庭的住所。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的无情感的直译。家比住所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深厚的情韵。在异国豪华的高楼大厦里,在他乡的山庄村落里,那是住所,不是家。家是祖血的泉源,家是跳动不息的人脉。家中的故土下埋着一代又一代祖先的尸骨,家中的土地上生活着一辈又一辈的乡亲父老。有生命完成的悲伤,有哇哇坠地的喜悦。这是生命的代谢,也是血脉的延续。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 最后一个匈奴(上)

    最后一个匈奴(上)

    这是一部高原的史诗,陕北这块曾经让匈奴民族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变化。主人公一家三代人,背负着历史的重负繁衍生息,艰难生存。他们见证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坎坷命运,也见证了红色革命的火种在此保存并形成燎原之势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都市之武道巅峰

    都市之武道巅峰

    陈峰,一个让人遗弃在村口的孤儿,却在机缘巧合下被隐居在此的武狂收养,20年后,他艺有所成,并离开村子去寻找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然而,性情朴实的他,又将在这繁华的都市里有着怎样的际遇,温情的女少,冷血的杀手,无言的侠客,是敌是友将如何分辨,爱的承诺与背叛,又将怎样取舍,武者间彼此争锋,势力间尔虞我诈,算不清的恩怨,理不顺的情仇,这便是江湖。
  • 道祖纪元

    道祖纪元

    纪元一声咆哮:“贼老天,既然给哥们安排了一只洪荒级的灵兽,这厮却总是惦记着要坑死主人,这是什么个意思?”“炼器、炼丹、阵法,哥们手拿把掐,偏偏却不能修炼!贼老天,你这是打算玩死我么!”纪元放荡的躺在地上,一脸贱笑:“来吧,来夺舍我吧,夺舍大补丸,药效杠杠的。再来两个疗程,又该晋级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美丽岛

    美丽岛

    本集所选几十篇新故事全部是海外题材。以海外为背景不仅因为地域的差异、距离的遥远而给人很强的新鲜感和神秘感,而且为故事构思和展开提供了更加广阔自由的舞台。选集中的这些故事情节生动,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悬念十足,即有童真纯情的浪漫,又有真情友爱的感动。
  • 神秘总裁

    神秘总裁

    "老公,你说你是男神还是女神?
  • 权志龙,我是你的权夫人

    权志龙,我是你的权夫人

    第一眼见到你,就把你印在了我的心里,从此无人能再走进去。
  • 打往天堂的电话

    打往天堂的电话

    他走了,我还活着,我想念着他;如果我走了,你还活着,你是否会想念我?我的心,被他带走了一半,又被你伤了一半;残破的心,在滴血;茫然的眼,在流泪。是谁,是谁,让我受尽了委曲?爱情,是个美好的字眼。这美好的字眼,却不能带给每个人一份美好的感情。雪儿的爱情,有喜、有悲、有痛。她的爱夫刘涛,因车祸不幸身亡。这打击,似天塌地陷,让这个娇弱的女子难以承受,一段时间,她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这时候,小她三岁的未婚青年曹磊闯进她的生活,用真爱把她从悲痛中解救出来,给了她一份新的感情。而这份感情,享受起来又是那么艰难。因为门第的悬殊和雪儿的再婚,曹母极力反对。从而他们演绎了一场炽烈、凄苦、悲壮的爱情故事。
  • 尸王窟

    尸王窟

    当无情无欲的尸体遇上身材火辣的总裁美女、单纯可爱的小公主、冰雪机智的盗墓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且看一具尸体怎样让无数美女沉浮脚下,成就一番霸业。
  • 亿万豪门:总裁的替身宝贝妻

    亿万豪门:总裁的替身宝贝妻

    经过两年,他终于找到她,并抢过她手中的孩子:“想和孩子在一起,就把这份结婚协议书签了。”她冷笑:“你除了威胁我,还会什么?”男人有些疯狂:“对,我除了这样,就不知道该如何留下你!”两年前,因她长得像他最爱的女人,所以他想尽办法靠近她。她淡漠以对,他却更加疯狂不放。却没想到,她会有逃跑的一天,他发誓,不管天涯海角,他都会找到她。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