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500000049

第49章 独乐园

灯烛辉煌、杯盘狼籍,文徵明在孙曾一片恭喜称寿声中,度过了嘉靖三十六年的除夕。易去桃符,翻开新历,已经是年高八九的老人。他在《戊午元旦》中写道:

“黄鸟风檐递好音,白头窗下整冠巾,喜闻海上烽烟息,又见人间日月新。霁景胜辉金胜晓,暖痕霏雪玉梅春,何当载酒寻芳去,绿满郊原草似茵。”(注一)

老年的文徵明,每到冬天,往往缠绵病榻,只要春天一到,梅花吐蕊,他的病也就不药而愈,他自觉像草一般,春天一到,自然萌出嫩芽。嘉靖三十七年春天,不但沿海烽烟已息,天暖得早,花开得也早。文徵明画兴、诗兴很快地勃发出来。“初春书事三首”,描写他早春的生活情趣,更像发自他心中的乐曲:

“流雪冉冉度湘帘,绿映轻衫草色鲜,淑气熏人淹宿酒,花香入梦恼春眠。影搖锁影霏霏日,篆袅炉熏细细烟,门掩红尘无过客,自临南牖了残编。”(三首之一)(注二)

“门掩红尘无过客”,固然也是宴居一乐,但是良友不至,心中也别有一种落寞。往年正月,门弟子、王庭、张氏兄弟,总会诗酒雅集,吟咏盈卷。这一年风流潇洒,善诗而又搜集徵明诗不遗余力的张献翼,避居石湖治平寺读书,感觉中仿佛缺少了一个知音。三月八日,文徵明特别以行书抄录《丁巳除夕》、《戊午元旦》等近作,寄上方山治平寺,款:“徵明诗帖子,上幼于文学至契,三月八日。”(注三)

张凤翼在治平寺读书日久,使文徵明和文彭时常想起经营石湖精舍,经常和蔡羽、王宠居山读书、石湖泛舟的往事。

嘉靖十七年初秋,张凤翼从寺中得到一幅陈淳的《石湖图》,拿给文徵明共赏。文徵明称赞良久,欣然也有技痒之意,张凤翼遂出纸墨请文徵明挥毫。信宿之间,也完成石湖清胜图一幅。对张凤翼而言,真是如获至宝。嘉靖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离作图已经将近二十年的岁月,张凤翼持图求题,文徵明找出诗集中所咏石湖诗篇,如《游石湖》、《京师归初泛石湖》、《再泛》……各录一遍(注四)。这众多石湖诗,简直可以刻成一部《文徵明石湖诗画集》。其后,张凤翼又持卷请王穀祥、袁尊尼,各录石湖诗多首。尤其希望曾与王宠同在石湖读书的文彭和文嘉题诗,但还没有适宜的时间。

著录中,另有一件有关石湖图与词的记载:

嘉靖三十七年暮春,陆师道兄弟做东,邀请文徵明等吴下名士泛舟石湖。酒筵中,有人出示祝枝山外公徐有贞(天全)的游山词,文徵明欣然次韵,调寄满庭芳:

“岸柳霏烟,溪桃炫昼,时光最喜春晴,风暄日煦,况是近清明……”(注五)

“春日承子传礼部,邀游石湖,坐客出示天全公游山词,因次韵,邀诸君同赋,词寄满庭芳。昨来叨扰厨传,谨此奉谢!徵明顿首上。令弟子行同此。”(同注五)

陆治为《石湖图》,烟树溪桥,帆樯迤逦,一抹远山,映带湖中。款:

“嘉靖戊午三月,陆治为五湖先生作。”与文徵明的满庭芳,成书画合璧。

这可能是高龄八十九岁文徵明今生最后一次石湖之游,其纪念价值,不难想象。

文徵明识谓《邀诸君同赋》,显然,是日吴下名士所赋满庭芳必有多阕。但卷中,徵明词后,则为辞世已达二十四五年的王宠所书《石湖八绝句》、彭年《夏日奉陪衡翁石川海峰胥江元洲幼海诸公雨后石湖临泛》倡和诗多首,及周天球《从衡翁元洲诸公石湖临泛》倡和之作数首,与所邀和的满庭芳毫无相关,因此,此一书画合璧的真实性,不免可疑。

春居无事,有客持前朝钱舜举所画荔枝图相析赏。图中有陵阳牟献之七绝一首,颇富情趣:

“红棉花底听春歌,我为东坡织绛罗,一百余年前后事,诗思画笔等闲过。”(注六)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文徵明随口吟哦苏东坡的名句。吟哦,吟哦,他忽然若有所思的沉默下来,从这位嗜荔枝如命,宦途坎坷,半生颠沛的大文豪身上,联想到历代帝王往往由于一己所好,致使多少官吏百姓,为之奔走涂炭。

苏东坡尝画朱竹,文徵明亦多同调。前后赤壁赋,他连写带画,更是无计其数。苏东坡当日借题发挥,寓意深长的《荔枝叹》,他倒是首次命笔。文徵明稍加思索,随吟随写: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阬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汉和帝永元年间,进贡荔枝来自交州,临武长唐羌(伯游)上疏言进荔枝苦况,和帝即罢荔枝之贡。但李林甫谄媚唐明皇、杨贵妃的结果,则如杜牧《过清华宫》诗所描写的: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景象。杜牧、苏东坡之诗,正是先后辉映。不过,东坡之诗,尚有更进一层的现实含义;他想像唐羌一样,犯颜直谏,期能开悟时主,罢除官茶和牡丹花之贡: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病,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在这里,苏东坡诗中特别附注解:

“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做此事耶?’”

苏东坡不计个人祸福,继续在诗中写: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斗茶)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朱厚熜沉迷道教,求导引服食之术。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帝所拜散人高辅,向徽王朱载索所炼女癸,以为皇帝服用。徽王不予,高辅因而乘间言朱载过失,朱厚熜下旨按治,废朱载为庶人,锢之高墙。未几载自缢,妻妾皆从之赴死。

嘉靖三十六年冬十月,玄岳诸山献紫芝,一时总督胡宗宪、巡抚阮鹗、御史路楷等,纷纷觅紫芝上献,劳民伤财,以市帝王之宠。

从此看来,文徵明题钱选(舜举)荔枝图时的心境,实与苏东坡赋《荔枝叹》时的心境与用意,遥相呼应,可惜人在山林,恐怕难以上达天听。他在书后自识:

“右荔枝叹,苏长公作也。偶有客持钱舜举所画荔枝卷索题,因为书此,戊午春日,徵明。”(注七)

三十七年春天,文徵明所作两幅山水图立轴,布局都很奇特。一幅画面狭长,自高处俯视峰顶,流泉萦回,至悬崖飞奔而下,渐为古木寒林所掩,穿越林脚之后,则成急湍溪流,两岸嵯岈怪石,仿佛可以听见淙淙水声。款:

“戊午春日徵明写。”(注八)

另幅立轴,为西江陈氏所画,除文徵明自题外,尚有王穀祥等题跋。陈氏隐于吴淞江水湄,所画亦为吴淞江景。江波浩淼,远山连绵起伏。中有一岛,殿宇屋舍,塔影高耸。近处岛上,竹篱茅舍,古木掩映,茅屋中宾主相对,状貌奇古。幅下微露树梢;当另是一岛。感觉上,江中岛屿众多,参差有致,别有一种世外桃源的幽隐神秘。(注九)

杂画册,也是作于这年春日,他找到一首旧作,就信手题写册后:

“碧桐已萧萧,冰谷流泱泱!独行苍莽间,犬吠人迹绝;旭日穿树林,青烟忽消灭,时看殿岩风,吹落松上雪。戊午春,偶见古纸数番,信笔为戏墨,因阅旧作,漫咏以副。徵明,时年八十九。”(注十)

“独行苍莽间,犬吠人迹绝”,书后,文徵明搁笔沉吟;好像在回忆已往赋诗时的情境。萧萧林木,在旭日照射下,愈发显得寂寥。他诧异,当时怎么会有这种感觉,这样的诗句。如今重行录写,他仍旧像在一种孤绝的梦中。

“死后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徵明自幼受放翁诗的熏陶,死后之“空”,不知是一无所感的真空,或如自己诗中所写的境界?即使是放翁悟得的真空,但他仍旧殷殷嘱咐子弟,关心中原的统一;自己百年之后,又将何所寄望!

文徵明虽然身老江湖,但从邸报、南来北往的友人口里、于孙和门弟子所听得的传言中,都不难知道朝廷的近况。成化、正德、嘉靖……历数国朝,近代帝王除弘治外,阉党、奸佞和对宗教的耽迷,几乎无日无之。再加上南北边患,内陆盗贼,某些藩邸的不法,让曾为太史的他,感到忧心忡忡。但,人微言轻,使他开悟无门。一缕忠愤,有时自然流露在送行序、诗词或书画题跋之中,如题钱舜举的《荔枝图》,借以传播,冀能引起一些反响与共鸣,维系人心于不坠。区区用心,文徵明也不能确知是否有益于世道。如果有什么未了之志,也许只能从他题咏著作中,探索出一些消息。

嘉靖三十七年六月左右,文徵明喜获玄孙,成为名符其实的“五代同堂”。而亡友王宠,则于六月十九日添得一孙;两家亲交,为之欣喜不已。文徵明好友许初(元复)在给友人信中说:

“……尤可喜者,王玄静以六月十九日寅时,侧出一子,云颇奇伟,可为履吉有孙之庆。衡翁愈健,亦见玄孙矣,明冬九十,可无诗寄贺耶!”(注十一)

玄孙为曾孙文应周所出,当时文徵明长逊元肇(肇祉)正在金陵“吕公祠”读书,准备乡试,忽然接到祖父家书云:

“周孙得子,于我为玄孙;此是家门之庆也。”(注十二)

文徵明接到的,是肇祉一首志喜的五律:

“昨夜灯花吐,书来喜得孙,高玄看五世,闾里贺盈门。绳武培前业,贻谋有后昆,吾翁当此际,燕赏倒金樽。”(同注十二)

七月既望,闲居中,文徵明又想起在北京的一些往事。

嘉靖三年秋天,不仅朝中发生议礼及哭门事件,边关也很不宁静,兵报时传。那时,他极想离开是非之地,他在家书中告诉两个儿子:

“我归兴颇切,而当道方以格律锢人,谓人非七十不得致仕,非病危不得请告。不知陶渊明、钱若水在今日,当得何罪,可发一笑也。所幸立法虽严,而守法不固,数日来稍稍有引去者矣……”(注十三)

家书作于“十一月朔”,未署年,依情景推测,当为嘉靖三年冬天。到了四年春天,文徵明去意已决,自知在京已无多日,故为西苑、西山之游,以作永生的纪念。南归后,非但自己吟哦赏玩,并时常录赠知交,使知禁苑气象,想着,想着,不由技痒,乃拈毫行书《西苑十诗》,末识:

“右诗,嘉靖乙酉官京师时作。及今戊午,三十有四年矣。时同游苑三人,俱已物故。而余年八十九,追思旧游,恍如一梦。是岁七月既望,重书一过。徵明”(注十四)

七八月间,文徵明对司马光(君实、迂叟)的《独乐园图》有了浓厚的兴趣;应项元汴之请,也是原因之一。

七月廿日,仿王叔明墨法作《独乐园图》(注十五),临水茅堂,背后远山遥相呼应,屋侧竹柏松杉,竹篱环绕。画素笺本,纵八寸三分,横四尺三寸八分,包括《独乐园图》、司马光《独乐园记》及苏东坡的《独乐园诗》。记和诗书于同年闰七月既望,前后相隔不到一月。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花香袭杖履,竹色归盏斝,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持此欲安归,造物不我舍,声名逐吾辈,此病天所赭,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

文徵明仔细品味苏东坡诗意,与自己眼前生活景况,倒也颇多相像。东归之后,徜徉湖山,不觉三十余年,杖履所至,无论识与不识,常以杯酒相迎,以能接杯酒之欢为荣。贤达雅士道经吴门,纷纷来停云馆拜谒,外国使者往往以不得一见为憾。

“樽酒乐余春,棋局消长夏”、“声名逐吾辈,此病天所赭”;在蝉鸣声中,文徵明反复吟咏着。

另一篇《独乐园记》,书于前此二、三日的闰七月十三。其后项元汴以之与仇英无年款的仿李公麟《独乐园图》装裱在一起,成为文仇合璧。

八月十一日,也写了一卷《独乐园记》,和仇英图卷合装一处;这一年里,从荷花飘香到秋风渐起,文徵明心中无时不萦绕着独乐园的蓊郁竹木、花槛草舍、绕亭白鹤,和司马光在松下、石边独坐的身影。

“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分迂叟之所乐也。”司马光不取王公大人的“众乐乐”,也不取“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圣贤之乐,仅取各尽其分的独乐乐。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为御史中丞,因议王安石新法不合,去官迁居洛阳。独乐园筑于熙宁六年;入洛的第三年。闲居独乐的司马光,漫长十五年间绝口不论时事;东坡诗的尾句:“抚掌笑先生,年来效喑哑。”大概就是指此而言。由是以观,司马光的独乐,也是一种面对时势的不得已之乐。展开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进书表》,文徵明眼中不禁有些模糊。自身亦为太史的他,每读此表,思及司马光生平,总是不胜唏嘘。一再书、画独乐园记、诗与图之后,心中感慨,似乎特别深。

“臣光言:光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

“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自老,嗜之不厌。每念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刪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下杂……”

“重念臣违离阙廷,十有五年,虽身处于外,区区之心,朝夕寤寐,何尝不在陛下之左右……”

于此可见,司马光独乐之隐,并未能真正忘情于朝政之治乱,只想以古鉴今,一劳永逸地开悟人主,冀能重见清平治世。

“……顾以驽蹇,无施而可,是以专事铅椠,用酬大恩,遮竭涓尘,少裨海岳。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比起表面上莳花放鹤,实际却为一部不朽巨著焦思苦虑,尽心竭力的司马光,他的停云馆才是名符其实的“独乐园”。半生潦倒场屋,继而盛年勇退,既无补于时,诗文书画之外,更无足以益世的皇皇巨著;百年之后,论及文某,不知将何以为言!

面对篇帙浩繁的《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独乐园记》,文徵明不觉暗自汗颜。因此,也对知府温景葵,强其所难地要他赋诗贺太子太师大学士严嵩八十寿,感到无比的愤懑。

同类推荐
  • 乾隆传

    乾隆传

    留下江南的风流韵事,早已传得人尽皆知。与他的祖上不同的是,大清皇位传到乾隆手里后可谓已经根深蒂固,于是他在圣裁之余,开始了享受人生。他不止留情后宫,更留恋市井,乾隆就像是一只困在笼中的凤凰,时刻都想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本书在书写乾隆皇帝治国安邦之余,适当地加入了联想,使得这个皇帝不仅权倾朝野,同时也走访民间。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

    《我的人生:阔少囚犯摄影家》的作者从晚年的视角,以跌宕起伏、大悲大喜的生命阅历谱写出精彩人生篇章。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更是近代中国社会人生百态的一个缩影,可以给读者以深刻的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人生如斯,在泥沙俱泻中唯有金砾能够沉淀,经过岁月的打磨,就能重新焕发光彩。从浪荡洋场到潦倒小镇,从豪门阔少到高墙囚犯,从苦力营生到光影人生,最终成为做客央视《东方时空》的“小巷馆主”。因怀真情,才见辞采。文中有深情的回忆,有细腻的描述,有冷静的反思,有深刻的剖析,更有对哲学命题的独特见解,可读可品,赏心悦目。
  •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伽利略为科学勇于献身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最优雅的民国女子:她们,不曾输给时光

    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
热门推荐
  •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

    《因为迷茫,所以叫青春》讲述了一路青春,一路迷茫;一路高歌,一路追梦。当偶尔迷失方向时,有人将纵横的道路当作迷宫,与上天玩起了智力游戏;当偶尔经受苦难时,有人将万般的困阻当作礼物,以解道路上的沉闷无聊;当偶尔体力不支时,有人将梦想与纯真当作食物,尽享汗水与荷尔蒙的盛宴……也许,我们都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即使受伤,也要面带微笑;即使迷茫,也要勇敢上路!
  • 焚世乱

    焚世乱

    秋已尽日犹长人若浮萍倍感凄凉云似散风渐扬风雨飘渺丝丝断肠天生经脉闭塞的秦远不甘命运的作弄九死一生借助神魔之血练体冲破桎梏一飞冲天遭逢奇遇险死还生寻访亲母焚尽乱世不求不负天下人但求问心无愧始于行辗转迷离的故事情节将带给你不一样的东方异界
  • 古镜魔谈

    古镜魔谈

    这是最美的仙侠,我太爱幻想,对生活敏感,充满好奇。我要把我心中属于我的仙侠写成小说,把自己所幻想过的最美好的镜头,最浪漫爱情,最热血的豪情都写出来,为自己生命留个记忆。林落,本是阳光灿烂的少年,却逃不脱命运的安排,历经人生起伏,尝遍世间最甜最苦的滋味,绝望莫过于得到再失去。一方古镜,映出人生百味;一眼魔瞳,看尽世间沧桑。
  • 笙音

    笙音

    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考验,挫折每次受伤的经历,都会让你不断的成长人生不过一次次的看清而已
  • 腹黑孤狼之有个耍痞女王

    腹黑孤狼之有个耍痞女王

    【暖虐感情文】她,误穿越到未来的三十一世纪,为了完成女子交代的使命。他,是个弃者,为了忘记仇恨吃了忘凡丸,再次遇到她。两人亲密无间,嬉戏打闹,卿卿我我,每天都让人羡慕不已…“娘子,我们来亲亲。”“你的脸呢?”“脸都没了,节操也掉了!”说完,男子便卖萌可耻地扑了上来。——可耻报复——男子双手被绑住,蒙住双眼正噙着笑,看向正喝茶女扮男装的她。“听说,你有个妻子,长得可是倾城倾国?”“正是。”“你都没对她做点什么,真是可惜。”说完,往门口走去。突然,黑影疾速闪到她前面,麻绳被他挣脱了束缚,正半倚半靠在耳蜗里吐气。“是啊,不做点什么真是太可惜了。”
  • 王俊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王俊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五年前,他不辞而别;五年后,他傲世归来;孤傲如他,温柔却只为她……再见,却视作不见……
  • 猎狼坦克

    猎狼坦克

    当你被穿越到抗日年代,你,会做什么?面对没有人性的敌人是束手就擒、任人宰割?还是奋起反抗、舍命一搏?几名退伍的中国军人会告诉你,什么叫男人的血性!!
  • 无极限无限

    无极限无限

    天才创造机会,庸才等待机会,蠢才失去机会。老天只要给我一个机会,我将无所不用其极,就算前面是万丈深渊我也会跳下去。
  • 婚久情深

    婚久情深

    结婚三年纪念日,却发现老公和别的女人滚床单,还说自己丑……婆婆强势逼离婚,三年婚姻换来一张离婚协议书,扫地出门却碰上只手遮天的大boss,吃干抹净还步步强逼。
  • 沧溟轮转

    沧溟轮转

    这里是轮回。轮回于无穷的世界的轮回,在无止境的世界中见不同的物,历不同之事,会不同之人。轮回寂缈,危机重重,进轮回则弃前尘,回不到过去,也忆不起最初,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中磨练己身。犹如沧溟之海,幽深黑暗,且无边无际。也无比神秘,他人无法知这里是怎样的一种样子……你问我如何得知这一切?因为,我……是作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