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个性的人,给自己一点自信!成功的路靠自己闯,美好的前途来自于自强自立,不屈服于任何权威,用自我的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尊严。
让自己无可替代
人脑的潜能是无穷的,就算是众多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人士,如爱因斯坦、牛顿等,他们的大脑潜能也不过只开发了10%。面平常人所能利用的大脑潜能,更是少之又少,大量的大脑能量都被消耗在人类的自我怀疑和盲目自信中,造成巨大的浪费。
因此,你要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能够继续进步,可以向更高的目标挑战,可以向更高峰攀登,这样,你就能实现事业的腾飞。
每一个追求高标准的生存境界的人都会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在职场上,这种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就表现在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激烈的角逐中成为领军人物。相信自己是不可替代的,提醒自己,并最大限度追求这种境界,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刘总经营着一家机电公司,这次花费大价钱从德国引进了一套设备,支付方式为:先付10%定金,设备到后再付60%,安装调试完毕且运转正常再支付余下的30%。
设备运到了,在德方派来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安装并调试运行。一切运转正常后,刘总把款项全付清了。可是,德国技术人员才走两天设备就出故障了。刘总赶忙振人联系,德方发回的维修指导全是德文,找人翻译了之后按照指导修后,机器还是不动。
刘总一筹莫展:这么昂贵的设备竟如一堆废铁,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还把本来就很吃紧的资金占用了很多。怎么办?怎么办?
这个时候,刚进厂的一个大学毕业生李聪自告奋勇说试试——他在大学的实验室内接触过德国的机电产品。
刘总没办法,只好让他死马当做活马医。
左敲敲右听听,李聪研究了三天三夜,最后把某处的线圈剪掉了15圈。旁边的工人看到了,急忙去报告刘总。
刘总气冲冲地赶来:“好小子,你不打一声招呼就剪了,能赔得起这套设备吗?”然而,当李聪带着他来到厂房时,却见设备正在隆隆地正常运转。刘总顿时呆住了,半晌才拍了拍刘聪的肩膀说:“好小子,真有你的!”
机器运转一连三个月没出现任何故障,李聪被升任该厂的总工程师。
我们的天赋和才智没有太大的差别。有些人之所以成功了,而有些人却失败了,关键在于这两种人的生存境界有所差异。前者一生都在追求卓越,让自己不可替代;而后者却懒于奋斗,得过且过,最终被抛到了生存之境的最底层。如果你想要步入高层生存的境界,一定要做一个别人无可替代的自己。
练就一技之长
猫教老虎的寓言故事人人都听过:
很早以前,老虎什么都不会,于是它四处寻找老师想学习一些基本的技能,最终拜猫当师傅。
猫非常认真地教老虎生存的各项技能:跑步、游泳、捕食……渐渐地,老虎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再加上自己的个儿要比猫大上许多,于是就对猫说:我现在什么都学会了,只是肚子有些饿了,所以我决定要吃你。
听老虎这样一说,猫顿时吓了个半死,就拼命地逃跑,而老虎在后面疯狂地追。一个跑啊跑,一个追啊追,爬山、过河、越沟……
终于,猫看到了一棵参天大树,飞快地爬上了树顶。老虎在后面发愣了:这树怎么爬啊?猫还没教给我呢?
猫在树顶喘着粗气,一边看着树下的老虎,一边在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还好留着一招绝活儿,要不然肯定会被老虎当成美餐了。
半晌,老虎在下面喊道:“老师,我现在肚子不饿了,不吃你了。你就下来把爬树这一招教给我吧!”
这个时候的猫,再也懒得理会老虎了。
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不至于被别人吃掉,就必须给自己保留一招别人没有的绝活儿。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不是你胜我败,就是我把你打倒。没有比别人多的技能很难保证不被社会洪流所淹没。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只要你对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就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者通常是两类人:一种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的人;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的人。
曾经有一位妇女去美国移民局申请绿卡,她的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模样儿也十分土气。原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美。她只读完了小学,连汉语都表达不好。可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谢谢”、“再见”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美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张美丽的剪纸画,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美国移民官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她就这么通过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并不仅仅在美国,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
我国有句俗话叫做:“天旱、荒年也饿不死手艺人。”一个有本事、懂技术的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有饭吃。掌握一项技能无论是对于求生还是在社会上立足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拥有一技之长能让这个世界重新认识你。
在竞争日益复杂、激烈的社会,要想突出自己,必须好好发挥个人的专长,弄清楚、想明白自己异于常人的特殊专长是什么。
艺多不压身,多一门技艺,就是给自己多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很多时候,一技之长就是你的求生本钱,掌握一项不是每个人都会的技能,使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事实上是在给自己的求生本钱增添砝码,是在给自己寻找更多的机会。读书成绩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会读书的人很多,读书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是为了找工作,找工作是为了生存。但一技之长也能给你带来生存之本。掌握一项压箱底的绝活,就能在社会上立足,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会别人不会的技能,自己的发展之路就会比别人要宽,发展速度就会比别人要快,发展机遇就会比别人要多。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技之长并非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需要努力地学习,以及长时期积累。
醒目地亮出自己
雄孔雀为了赢得雌性的注意,张开色彩绚丽的尾屏,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孔雀开屏时,总是引来围观人群的惊叹。
孔雀开屏,在恰当的时机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了自己心仪的配偶,同时赢得了世人的心。孔雀因为雍容华贵的外表,所以被誉为“百鸟之王”。
这就是孔雀给我们的启示:自身拥有做人的资本,但也需要把自己的资本表现出来,否则自身的优势只能淹没在自我爱怜中。
在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下,机会一般不会自动找到你,只有敢于表现自己,让别人认识你,吸引对方的注意,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或者一些非常难得的机会。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人生的第一步必须学会醒目地亮出自己,为自己创造机会。说到底,这是一种观念: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选择?其实,很多时候这决定着你成功与否。
在变迁快速的职场中,仅有才技不见得就能脱颖而出。即使你是一个成就非凡的人,也不要等待被别人慧眼识中。
在这个越来越注重真才实学的社会,如果你有才,一定要露,只是要在适当的场合中巧妙而且灵活地显露。
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孔雀先生”对这个准则运用得驾轻就熟。
“孔雀先生”陪同总经理到东京洽谈一个300万美元的合作项目。已是深夜两点,在可以远眺整个皇宫的高层写字楼里,双方因为合作条件各不相让,谈判几乎陷入僵局。
一阵长时间的沉默后,对方社长松尾说:“如果总经理您这次先到敝公司而不是先到仙台的九州投资公司,我方就可以多做些让步。但是现在只能说遗憾了,因为这关系到彼此的信任关系。”说完松尾还咄咄逼人地看着他。
一向在谈判桌上驾轻就熟的总经理一下子无言以对。
这个时候,“孔雀先生”没有向总经理请示便迅速地说:这次访日日程全部是我安排的,总经理根本没有时间来过问这些小事。
我决定先去仙台唯一的原因是考虑到交通费用问题。也许社长还不太了解中国外汇核销方面的事情。中国银行对出国费用有严格规定,交通费也不例外。一旦超支,核销上就会有麻烦。仙台在东京北边,东京之行后我们还将往南去拜访另外的客户。路线只能由北往南走才不会出现交通费超支问题。如果行程也会影响谈判的话,那么让我来道歉吧,总之跟总经理无关。
松尾先是呆呆地看了“孔雀先生”一会儿,随即站了起来,深深地向总经理低下头说:“错怪了,请原谅。”。
事后,总经理对“孔雀先生”说:“若不是你那番即兴发言,也许我们的谈判真会失败,你这脑瓜儿怎会转得那么快,可真帮了我的大忙。”
此后不久,“孔雀先生”被晋升为公司的副总。
问起“孔雀先生”的“表现”之道,“孔雀先生”的体会是:有些人,为了能早日证明自己的价值,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急于表现自己,太露锋芒;或者过于谦虚谨慎,缩手缩脚。前者会给人肤浅浮夸的印象,而后者会让人觉得他平庸无能。表现要选在适当的场合,而且要适时、得体地表现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