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9000000052

第52章 徐琦

徐 琦(1385~1453),明朝大臣。字良玉。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后因祖父犯罪被谪贬到宁夏戍边,就以宁夏为籍贯。徐琦自幼聪颖好学,天资笃实,过目不忘,被誉为“塞上神童”。永乐六年(1408 年),23 岁乡试中举。永乐十三年(1415年),高中进士。

徐琦进入官场之后,很快就从行人升任兵部员外郎。宣德六年(1431年),提拔为右通政,作为代表明廷出使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区)礼部侍郎章敞的副使,赴安南策封黎利为国王。他在外交公务中,既能坚持原则,严斥安国“白相见礼”的不友好做法,又注意团结该国臣民,洁身自重,不接受馈赠,保持了大国使节清正廉明的形象,顺利完成了外交使命。章敞对于这位有才学、务实肯干的助手十分满意,回国后向朝廷报告了他首次出国的良好表现和杰出的德能,很快就被重用,升任南京兵部右侍郎。

宣德八年(1433年),明朝与安南的关系恶化,并发展到军事对抗,给双方边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为了挽救危局,重建两国的传统友谊,明廷派徐琦为正使,持节出使安南。这时正值安南老国王黎利去世,新国王黎麟刚刚继位,在少数大臣的唆使下,新国王不明真相,一时对于来之不易的两国睦邻友好关系产生动摇,使中安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受到严重挑战。徐琦临危受命,坦言向安国君臣“谕以顺天保民之道”。他还直接做安国文武大臣们的工作,主动拜会新王黎麟,向他陈述两国友好的重要性,认为人民不希望两国交恶,更反对两国开战,请黎王放心,大明帝国是会像以往一样保护黎王室的利益,帮助安国稳定国内社会秩序,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共享升平。但是,如果国王听信小人馋言,不顾社稷安危和百姓的死活,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错误决策,是要对不起两国人民的,就是中安两国人民的敌人,就是历史的罪人。由于“琦晓以祸福,麟惧,铸代身金人,贡方物以射”。新王在大明使臣徐琦正义言行的感召下,继承老王制定的中安世代友好的国策,重修两国旧好,在中安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徐琦在出使安国期间,也不像有些使者那样,因“安南多宝货”,“常以水道挟估客往以为利”,让“安人颇轻之”。他拒受一切礼物,受到安国君臣的尊重,在安国朝野有很高的威信。皇帝朱瞻基对他的表现十分高兴,当他回国后马上受到召见,并在宫中设御宴款待他,宴后又赐予丰厚的赏赐。为了表彰徐琦,经朝廷恩准,撤销对他先祖被降为戍籍,发配到宁夏守边的处分,仍然恢复了徐家一门的民籍。

正统初,南直一带(东南诸省)多灾,徐琦受命与工部侍郎郑辰共同考察南畿地区的大小官府,秉公执法,果断查处30多名官员,并条陈“弭灾十事”,挽救了大批江南人民的生命财产。这两桩业绩在朝野传为佳话。五年(1440 年),他开始进入最高层政治决策圈,亲身参赞南京机务。十四年(1449 年),在任南京兵部尚书时,朝廷出于政治原因,接受某些大臣建议,正计划把迁都北京后,仍留家小在南京的官兵家属全部搬迁到北方各地驻军的城乡进行安置。此举引起了大部分军人和家属的不满和骚动,廷臣们虽担心会出事,但官场积习已深,为了保官和一己私利,谁也不愿为将士们冒险进言。而徐琦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勇敢上奏。他说:“安土重迁,人之情也。今骤徙数万人,人心一摇,事或叵测。”竭力劝阻了这件事的实施,为国家消除了一次可能发生的大动荡。他主持兵部期间,还看到边关地区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屯建制,这些军卫地区没有像府县地区那样层层建立儒学,这就使边地官兵的子弟失去了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在科举选仕制度下,也就等于失去了公平进身的机会,这种不合理现象如果得不到纠正,将来会有一天国门无人愿守,边关难以巩固,国基就会受到威胁。在他的大力呼吁下,朝廷也认清了问题的严重性,批准了他提出的“天下卫所视州县例皆立学”的请求。从此边疆军卫地区儒学大兴,风气大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用的人才,也对边疆的巩固与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徐琦人品醇正,居官务持大体,故权重而主不疑,势倾而僚不妨,尤其是安南君臣一直把章敞、徐琦和后来的刘戬(弘治间使节)3 位大使视为中国的化身而倍加敬重,在邻国上下享有很高的名望。安南使臣曾对明朝官员说:“安南草木,亦知公名。”朱祁珏皇帝给这位德高望重、一生处事“镇静安祥”的老臣予以最高的荣誉,封赠太保。

景泰四年(1453年)徐琦病逝在任所,享年68岁。谥“贞襄”。家乡官商绅农各界在宁夏镇城为他建立牌坊,上书“司马”两个大字,作为第二故乡人民对他的纪念,并尊他为“乡献之首”。

同类推荐
  • 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名旦:柳萍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柳萍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柳家有女初长成”、“闻道梅花圻晓风”、“花开时节漫凤城”、“满园春色关不住”等内容。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正说霍元甲

    正说霍元甲

    作家晨曲通过走访霍氏后人,查阅史料,以掌握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专著《正说霍元甲》,向国内外读者详细讲述了武术大师霍元甲行侠乡里、打擂扬威、首创精武会以及与霍元甲相关的其他人和事。精武会的发展过程,其子霍东阁赴南洋创办精武会,霍氏家族渊源及后代繁衍等情况,也在书中作了详细介绍,并澄清了近年来影视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和事件。书中还附录了因电影《霍元甲》引起的诉讼始末和部分精武拳谱介绍两个章节。此书资料翔实,接近完整,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佳作。
  • 孔门七十二贤

    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孔门七十二贤”,是孔子思想和学说的坚定追随者和实践者,也是儒学的积极传播者
热门推荐
  • 也许,我们是命中注定

    也许,我们是命中注定

    有着双重人格的双子座——晨玥,和温柔恬静的处女座闺蜜——苏梦儿一起考进了重点高中,一不小心“惹”了一身的麻烦......
  • 神血至尊

    神血至尊

    少年云乾得吞天血脉,闯亡灵禁地,灭魔君神宫,夺通天造化,携妖族美婢君临九霄!
  • 特战兵王

    特战兵王

    单兵最强特战王,纵横都市真狂龙。为公道、为情义、为承诺,华夏“青焰”特战队队长秦天重回华夏。用最强的实力,打败所有的敌人。用绝对的智慧,粉碎所有的阴谋。恩,还有各路美女,都来哥的怀里体验各种温暖!
  • 匆匆若梦

    匆匆若梦

    阔别七年,再次见面,两人犹如陌生人李望君,难不成你还想她跟你说“我喜欢你”这四个字吗?这辈子,恐怕也听不到了……“我怀孕了!”这是她给你的四个字回答!不是没想过再见面会是怎么样一个场景,只是没想到会以一句我怀孕了,终结我们之间的关系!是终结,还是开始!不悔初心,方得始终,一切如梦幻泡影般继续前行!晚风拂杨柳,轻雨聊惜梦,匆匆若梦,望君珍重,望君惜梦!
  • 禁锋起惊鸿

    禁锋起惊鸿

    一伙盗墓贼在花费数十年的筹备后终于打开了秦始皇地宫。只是巨大的期望带来的是巨大的绝望。地宫中只有一把朽败的古剑以及秦书小篆所刻写的诗句“名锋千铸终朽败,始皇几度作鸿哀”
  • 孤独与大胆

    孤独与大胆

    本书收入胡适本人所写自传类文稿。胡适在这些文稿里,记述了自己的母亲、父亲、家世、个人经历,在基本反映他一生的同时,也记述了胡适个人思想变化的历史过程。
  • 终极控制

    终极控制

    在不远的将来,所有原来人类从事的体力劳动、甚至于简单的逻辑运算都由机器代劳,大部分人从事的工作开始以神秘的右脑能力为基础。人类其中一小部分佼佼者开始具备心灵的神秘能力,诸如读心术、心灵感应、以及控制他人心理的种种以前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成为日常可见的事情。故事从一名未来的普通程序员参与警察局的一个没有任何危险性的项目开始。。。
  • 魔颜梵童

    魔颜梵童

    一个神奇男孩在历经离奇遭遇后,留下左额神秘疤痕~由此展开的玄奇之旅。
  • 净土指归集

    净土指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风怎叹离人殇

    清风怎叹离人殇

    “如果爱你是错,我不愿对;如果对就是等于离开你,我情愿错一辈子。”“没有什么长相厮守,但我尽量伴你不走。”·····悬崖之上,黑夜如幕,映衬着一黑一白两道身影。白衣胜雪,容颜似仙,缥缈绝尘······黑衣如墨,容颜似妖,冷傲魔魅······她说:“你走吧,从此之后,我们两不相欠,再见面我定不会手下留情!”他说:“若如此,那你杀了我罢!”她说:“三十三天宫,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他说:“红尘乱,我挡;地狱开,我去;四海怒,我渡;苍生阻,我覆。”她说:“若这悬崖之下是终结,那便来世再续前缘。”他说:“若这悬崖之下是开始,那便陪我静待花开花落。”······字数有限,简介在作品相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