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在具体时空中展开思维和想象,它必然有其独特的时空调度手段。因为它不仅要借助语词和句法巧妙地安排思想和感情,而且要在时间与空间的相统一的框架中组织诗的结构,从而给人以新奇、完整、深刻的艺术启迪。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写诗的艺术就是时空调度的艺术。
先来看一首极简单的小诗: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晨在七时许;
山坡露珠明,
云雀展翅飞,
蜗牛荆棘行,
上帝在天宇——
宇宙万物,各得其所!
(勃朗宁)
这是罗伯特·勃朗宁的一首诗。前三行可以视为时间上由大到小的缩小性的安排:从年到季,从日到晨,从晨到时。意在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到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以便和一个特定的空间(山坡)相连。第四行和第六行写地面上,从非生物(露珠)到生物(蜗牛),第五行写空中飞鸟(云雀),和第四行(蜗牛)相对照。同时,地面和天空这两个交叉的空间注视点的移动,构成一个应接不暇不断扩大的动态世界。然后是上帝在天宇,当然高居于万物之上。可是,最后一行“宇宙万物,各居其位”指向一个和谐的世界,似乎上帝也在其中了。这样的时空安排,实际上是辽阔空间中的时间上的一瞬,构成了一个和谐、安闲、完美的世界。虽然没有说人,可人的感受和体验是显而易见的,也可谓“无我之境”吧!
另一种时空框架中的境界是“有我之境”。法国当代诗人普雷韦尔的《公园》就是这样。该诗一开头先写千年万年难以诉说和时间上的瞬间和永恒,到后半部分变为公园、巴黎、地球,天上由小至大的空间拓展,在中间则是由你与我相吻作为时空相交的焦点的。这样的时空结构在对称性上与勃朗宁的诗虽然有相似之点,但是在意味上仍然有很大的不同。
公园里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
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
地球是天上一颗星
(普雷韦尔,高行健译)
比较简单的时空调度,在时间与空间之间保持一个不变的因素,而使另一个因素可变。比较复杂的时空关系,则两个因素都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时间空间有其标志明显或不明显之分。标志明显者易于辨认,隐匿者则较为费神些。例如,卞之琳的《断章》,是空间性较明显的例子: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诗中的“桥”和“楼”起了点明空间的作用,“看”在“人”和“风景”之间暗含了距离感。“明月”和“窗子”扩大了物理空间,而“梦”则是另一度心理空间,未必小于天地所构成的“风景”。此外,诗中有多层意象叠加互渗和互相包容的特点,从而构成层次复杂的风景群。与此同时,整首诗中暗含了时间的推移,虽然它的持续不可能太长。
与卞之琳的《断章》相反的是戴望舒的《我思想》。后者是以时间上的长距离推移为前提的整体构思(万年后),同时包含着声音在空间中的穿行和由此产生的共振效果。而“小花”向“蝴蝶”的“轻呼”,以致于“震撼我斑驳的彩翼”,则是因果关系上的倒逆和时间上的倒逆在诗话逻辑中的妙用。另外,首句“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不仅套用了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的名句,而且活化了庄子化蝶的著名典故。
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驳的彩翼。
(戴望舒)
比较复杂的时空组织具有符号隐匿和结构多层的特点,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因素中可以采用同时变动的策略。这里的复杂性似乎在于: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可以互相交融和渗透,而且其构成要素则常常借助于各种感觉及其融合来完成。例如,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距离的组织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啊!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卞之琳)
写诗的时间似乎是一个冬日的下午,但直到全诗结束时才有了“雪意和五点钟”的交代。具体的时间要查写诗的时间,实际是在七七事变前两年即1935年的1月9日。这是一个具有一定事件意义的时间。更加具体的具有诗歌构成意义的时间是“想”读史,“忽”又见报的时间。“醒来天欲暮”,忽有人喊我名字的时间,以及友人终于带来什么的时间。这一连串的时间构成诗歌写作的内在行进线索,是和诗人的行动和体验相始终的。第三种时间是历史时间。即当时发现了一颗新星,其光线传到地球足足化了1500年,恰好可推到当年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而诗人当时又逢中国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有亡国危险之际。这两个时间(物理时间与历史时间)上的巧合构成了诗眼,由此产生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暗示作用。
与时间有关的是空间,虽然在这首诗里空间似乎没有时间重要。首先是古罗马灭亡与中国可能亡国之间形成了质的联系,即诗歌中的相似联想,这一时间上的距离势必造成诗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诗人当时所处的活动空间却异常狭小而有限,无非是上楼读书,楼下读报,看地图,访客睡觉。难怪在这活动空间活动内容都极为狭小而受限制的困境中,诗人时而迷失了(哪儿了),时而厌倦了(好累啊)。然而,正是有限的活动空间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之间的巨大张力,造成了这首诗苦闷、寂寞而又辽阔、悠远的意境。这便是“距离的组织”的妙用,一如标题所暗示的那样。
不同的诗要求不同的时空组织,而不同的诗人又有各自最擅长的时空组织方式。因此,可以说,在诗的时空调度上不可能有千篇一律的安排规律和一成不变的现成模式。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余光中先生的名作《碧潭》中的时空调度艺术。
碧潭是台北市南郊的一处名胜,以湖水清碧而得名。诗的前四节写情侣双双和男女大学生泛舟湖上,嬉戏人间天堂的动人景色,同时作好了感情的铺垫和和氛围的营造。尽管如此,已经有了早晨“八点半”“暑假刚开始,夏正年轻”的时间交代,和“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的空间化处理。从第五节开始,空间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时间也与之相应地发生变动。且摘引其中的第四、五、六节如下:
飞来你。如果你栖在我船尾
这小舟该多轻
这双桨该忆起
谁是西施,谁是范蠡
那就划去太湖,划去洞庭
听唐朝的猿啼
划去潺潺的天河
看你濯发,在神话里
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你在彼岸织你的锦
我在此岸弄我的笛
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
(余光中《碧潭》)
这里的活动空间,已从台湾的碧潭划向大陆的太湖洞庭,台湾海峡再也不是天险可阻了。不仅如此,在诗人的空间想象中,情侣双双不但比肩人间的西施范蠡,还可飞舟上天堂,渡银河,追随神话中的织女牛郎。真是谁谓海阔?一舟可渡。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当然,空间想象不管如何奇特广大,在诗中也不能平铺直叙一览无余,而是斗折蛇行,交感融通于诗情画意之中。
在时间上,《碧潭》一诗也是苦心经营,别具匠心。从夏日早晨八点半开始,以年轻的夏季起兴,随着双桨的划动,伴着飞舞的笑声,少男少女们沿长江三峡而上,进入李白当年的胜景,“听唐朝的猿啼”,“看你濯发,在神话里/就覆舟”,直进入那淳朴自然的原始止境。这是一条逆向追踪的路线,而顺向的行进路线则是:“从上个七夕,到下个七夕”,从而圆成了神话中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梦。
诗歌中时空调度和组织的艺术的讨论,至此可以算一段落。然而,时空调度与组织的艺术的探索,却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总而言之,时空调度与奇思妙想的结合,乃是构成诗歌独特的艺术世界的必要条件,而这二者之间结合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
至于何谓诗歌的组织者,就时空调度而言,要是依了艾略特的名言“情感是形式的组织者”,恐怕也不尽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