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贝加尔斯克到赤塔总共有500公里的路程,车队在西伯利亚广袤的大地上飞驰,公路两旁要么是延绵的草原,要么是成片成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野猪、松鼠样的动物时而出没,阳光在森林中闪现出一串串迷人的五色光环,照在清澈见底的河面上,西伯利亚像是一幅油画,无穷无尽地铺展开来。
其实,从俄罗斯境内的第一站——后贝加尔斯克开始,我们就踏上西伯利亚的土地了。西伯利亚是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乌拉尔山以东的广袤地区,其实就是俄罗斯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面积1 250万平方公里。
从13世纪蒙古大军的铁蹄从东往西横扫而过,到16~17世纪俄罗斯人的军队从西往东一路征服而来,几百年来,这片土地的名字似乎总是与战争与流血写在一起。近几个世纪里,这里不知造访过多少被流放的文学家和革命者、追逐刺激的冒险家、投机商人、恐怖分子、甚至作奸犯科者。对于中国人而言,西伯利亚这个名字首先让人联想到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时常提到的寒流发源地。
虽然因为战争与暴政而浸透鲜血,也因为彻骨的寒冷让人心生恐惧,但当你真正坐着车子穿越西伯利亚的乡间土地时,唯一能够感受到的却是它人间仙境般的美丽。这里看不到繁华城市的景象,也听不到喧嚣鼎沸的人声,只有多彩的小木屋,大片树丛,野生向日葵田、丘陵、草原,像是美自天成,又像是经过了人工修饰;像是处处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像是处处要躲开人们的注意。在我眼里,它是一种田野的超凡脱俗的独特风韵,优雅而又稍稍有些作态。她遥远地伫立在你视线的边缘,你稍稍地转移视线便会错过她,可是你会发现,你就是无法转移视线,你就是无法错过她。
五颜六色的小木屋的窗口无一例外地摆放着一盆植物,绿的,红的。而无论从外表看这些木屋有多么的弱不禁风,但是,在西伯利亚萧瑟的冬天里,在皑皑的白雪中,这些红红绿绿,一定会给住在这片寒冷大地上的俄罗斯人民带来内心的温暖。
俄罗斯的田间风光在我的心中,无疑,白桦林将会是重重的一抹,那里有朴树的《白桦林》里所唱的俄罗斯民族质朴而忠诚的爱情:战火燃烧了,小伙子背着枪,去守卫自己的家园,姑娘守着那片飘着雪的白桦林,默默地等着远方恋人的归来,战争毁灭了希望,坟墓埋葬了爱情。姑娘等不到恋人的归来,于是,朱颜老去,白发苍苍,却依然站在白桦林的尽头,守候自己的爱情。
在没有来俄罗斯之前,我就把在白桦林里留影写进了行程表,可遗憾的是由于每天日均800公里的路程,车队不能随便停车,所以至今,白桦林与我都只是不停地邂逅然后又擦肩而过的美丽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