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木斯克市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古老多于现代的城市。它静静地矗立在鄂尔开斯河沿岸,河水缓缓地流淌,带着这个城市所散发出的古老气息奔向远处。
翻开这个城市的历史发现,这座城市是西伯利亚地区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始建于1716年,距今已经有近300年的历史了。就在上个星期天鄂木斯克市刚刚庆祝完自己290岁的生日。
鄂木斯克市建设之初是一座军事要塞。从1925年开始这里成为西伯利亚边区的中心,1934年鄂木斯克市成为鄂木斯克州首府。如今它是鄂尔开斯河沿岸最大的港口、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重要的枢纽,也是重要的公路枢纽和航空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曾在此流放达4年之久。
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鄂木斯克市只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地理名词,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交集。但事实上,眼前宁静的鄂尔开斯河就是一条将中俄两国利益联系起来的纽带。
同俄罗斯境内的阿穆尔河(中国境内称黑龙江)一样,鄂尔开斯河也是一条典型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中国境内的新疆阿勒泰地区,流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最终注入北冰洋。但是不久前,俄罗斯《消息报》刊登的一篇名为《中国将夺取西伯利亚水资源》的文章则使这条原本平静安详的河流“漾起了微澜”。
这篇文章称,俄方认为中国大量地把鄂尔开斯河支流黑鄂尔开斯河的水资源引向中国西部地区,同时夺走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的水资源。文章甚至单方面援引鄂木斯克州州长波列扎耶夫的话煞有介事地预测“俄罗斯可能因此有100多万人缺水,几十家企业停产”。
由于去年发生事关中俄两国的黑龙江水污染事件,引得中俄两国政府和媒体如今都对国际河流的管理问题格外敏感。所以这次随团采访,访问当地官员,获取他们对此事件态度的第一手材料也在我的计划之中。
如何问“敏感问题”呢?鄂木斯克州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莫兹戈沃伊先生似乎发现了我欲言又止。
“您对鄂尔开斯河很感兴趣吗,她是我们城市的母亲河,非常的美丽。”莫兹戈沃伊先生决定主动出击,好早点结束我对他的纠缠。
“对,我也觉得她很美丽。”我手心冒汗。
“是的,您刚才已经多次表示过了。”
“那,您知道她是一条国际河流吗?”我决定采取迂回战术。
“当然,她首先发源于中国。”莫兹戈沃伊先生平静地回答。随即,他又善解人意地补充道:“鄂尔开斯河是连接中俄两国友谊的纽带。”
“友谊的纽带!天哪,看来这样问下去永远也问不出我想要的。”我暗暗寻思,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鄂木斯克市缺水吗?”我接着问道。
“怎么可能,鄂尔开斯河水质好、水量丰富,她共同孕育着中俄两国人民!”他还是执著地紧扣“中俄友好”这一主题。
我感到有些眩晕和绝望,但莫兹戈沃伊先生何尝又不是。
“听我说,姑娘,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最后,为了让我们俩同时得到解脱,我终于一五一十地把我的“敏感问题”和盘托出。
听完了我的叙述,莫兹戈沃伊先生的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表情。随即用坚定的口气对我说:“相信我,鄂木斯克从来不缺水,也决不会同中国发生水纠纷。写这篇文章的人或许从来就没有到过鄂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