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汉明
一九〇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浦江清先生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县(现属上海市)。父亲名嘉乐,字虞臣,母徐氏,原籍都是浙江嘉善,婚后才迁到松江落户。浦家祖上世代读书,但因祖父过世早,父亲没能读多少书,年纪轻轻就不得不出外做小生意谋生。到松江后起先经营帽子手工业,后在县立布厂当了职员。薪给微薄,子女又多,入不敷出,家境贫寒。他为人清正,后因揭发同事贪污而遭冷遇,自此郁郁成病,年仅四十二岁就不幸辞世。那时江清先生大学还未毕业。
清寒苦读
浦先生兄弟四人,他是长子,自幼承受着家庭所寄予的厚望。松江地处江南经济富庶之区,自古文化发达,元明清三代更产生过许多杰出人物。家乡优秀的人文传统,赋予他灵秀之气,更激励他刻苦求学。他七岁上私塾,八岁进小学,直接插入二年级。从这年的下学期起,一直到中学毕业,他都没有交过学费。这是因为他每学期都考第一名,连升入江苏省立第三中学的入学考试也是如此,所以学校准予免交学费,以示奖励。他天资聪颖,上小学后感到功课太浅,父亲便请房东沈柬之先生给他补习古文和英文。沈先生是松江府中学堂毕业生,又在宋教仁所办农林大学读过书,有新思想、新知识。新式的启蒙教育不但使浦先生学业优秀,比同龄的孩子更有见地,而且为他开启了智慧之窗,激发了他穷究事理的求知欲,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交学费减去了家庭沉重的负担,使他得以不间断地求学,但即便如此,书簿费也常常没有着落。他体谅家中困难,每本练习簿都先用铅笔、再用毛笔,总要写三四遍,直到字迹无法辨认才作罢。买不起课本,就自己抄。抄写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还让他练出了一笔好字。后来,他甚至接了一些抄写的活计,得到一点收入来帮补家用。冬夜,寒风凛冽,家人都已入睡,他仍披着母亲的旧棉袄,聚精会神地抄写。酷夏,热浪袭人,人们都在户外乘凉,他却凑在油灯前孜孜不倦地读书。他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而且,只要一进入书中的世界,他就如鱼得水,其乐无穷,身外的一切都忘却了。
一九二二年,不满十八岁的浦先生从中学毕业了。此时,父亲已处于半失业状态,以家况而论,是无力供他上大学的,幸而松江教育界的前辈有志为家乡培养人才,愿以私人贷款方式,支持他上大学。那么报考什么学校好呢?在中学,他数理学得很好,尤其喜欢化学,曾想学医,但因学习年限长,母亲不同意,而当时的理工课程,在他看来,是太简单了,满足不了探求知识的愿望。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他阅读了《新青年》、《小说月报》等刊物和一些翻译小说,又对文学和哲学产生了兴趣。松江的中学毕业生,本来都以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最高升学目标,但到了他毕业时,南京高等师范改办东南大学已有一年,声望甚高,俨然与北京大学相抗衡。沈柬之先生曾去那里读过暑期讲习班,回乡后大为鼓吹。于是,浦先生报考了北京大学、南洋大学和东南大学。在三所大学都录取的情况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课程的新鲜吸引了他,于是决定学文学。
东南大学有梅光迪、吴宓(雨僧)、吴梅(瞿安)、柳诒徵(翼谋)、杨诠(杏佛)等一批知名学者,校内学术空气很浓,也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实施通才教育,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浦先生便主修西洋文学,辅修国文和哲学。西洋文学系教授都是留美学生,提倡人文主义,崇尚古典。因而他的精力,主要花在阅读西方文学名著上。为了学习外语,四年中写作全用英语,还翻译了一些短篇。系里常组织英语演讲比赛,他总是积极参加,所以口语也相当纯熟。国文系教授不是国学专家便是“南社”词章人物,训练学生作校勘、训诂,虽有复古倾向,但使他学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至于赋诗填词唱曲,他本有此擅长,并深得国文系师生的赞赏,课余时好友相邀、吟咏唱和则更是赏心乐事了。
课外,他还要做家庭教师,帮助教员批改卷子等,换取少量报酬,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不久,父亲逝世,供养母亲、培植三个弟弟的重担完全落到了他的肩上。有时一天只能靠一碗光面充饥。清贫磨炼了他的意志,也使他终身俭朴克己。后来在抗战时期,他也是带着一两个烧饼钻进图书馆,一待就是一天。闭馆了不知出来,被人锁在馆内的事,是常有的。这不足奇,在他,生活再困难,只要学习、工作起来,就进了浑然无我的境界。
当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江南正处在大革命前夕,工农运动日益高涨,时代的激流,在先生心中引起了波澜。为了了解革命理论,他选修了杨诠的“社会主义”和“劳动问题”两门课。暑假回乡,他加入了共产党人侯绍裘、钱江春等组织的“新松江社”,参与了一些改造家乡的社会活动(“新松江社”以团结有志青年、改良地方事业、打倒土豪劣绅为宗旨。发起人侯绍裘,一九二六年是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成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在南京被捕,旋即被反动派装进麻袋里杀害)。
初放奇葩
一九二六年夏,先生从东南大学毕业,由吴宓教授推荐到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工作。其时清华尚称“学校”,属外交部管辖,原有留美预备班,此时又增设了大学部和研究院。研究院先设国学门,由吴宓主持,聘请了五位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和李济。浦先生被分配做陈寅恪先生的助教。他毕业于西洋文学系,原本志趣在外文翻译,现在要转而研究国学,深感根底不足。陈先生学识渊博,精通多种外语,在史学和文学方面造诣极深。为适应工作需要,他发挥自己精通英语的优势,努力学习他种语言文字。首先补习法语和德语,再攻希腊文、拉丁文、日语和梵文。梵文是印度古代的书面语,相当难学,但是古代佛经都是用它写的,陈先生开设“佛经考订”一门课,他必须尽快掌握梵文。经过努力,他不但很快学会,还帮助陈先生编了一本梵文文法。不久,他又学会了满文,并负责为清华图书馆选购满文书籍。那时,日本汉学相当发达,青年中出现了纷纷东渡日本去学习中国文史的现象。陈先生认为这是神州文史工作者的耻辱,写了《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一诗,并特意寄给他,中有“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田巴鲁仲两无成,要待诸君洗斯耻”等句。他感于导师的期望,深知自己责任之重,用超人的精力钻研大量国学要籍,又读了许多西方的“东方学”文献,研究方向也从文学转向史学,尤其对考古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九二九年夏,国学门取消,先生转入文学院中文系,此后,便一直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研究院虽然只有三年,但为以后的治学,打下了雄厚、坚实的基础,可谓受益终生。一九二八年,天津《大公报》增设《文学》副刊,请吴宓任主编,吴宓转邀他和赵斐云、张荫麟、王以中四人为编辑。在吴宓休假的一年中,他曾代任主编。一九三一年,又任《清华中国文学会月刊》编辑。因此,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多数发表在这两种报刊上,如《论王静安先生之自沉》、《王静安先生之文学批评》、《近顷逝世之德国戏剧家兼小说家苏德曼评传》、《〈千夜一夜〉(即足本〈天方夜谭〉》)等。当时的清华,有着浓厚的中西兼容、贯通古今的风气,提倡博采中西文化之长,建设新的中国文化,所以先生始终有明确的中西方文化相互参照研究、以振兴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意识。为此,他着意评介中国以及英、德、法、美、瑞典、加拿大、日本、阿拉伯等东西方学术文化界的最新成就,内容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地理、历史、考古、宗教、民俗等各方面。虽非专业论文,但已显示了他的博学多才和非凡的洞察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由于中西兼通,又广泛涉猎文、史、哲等各科典籍,他善于将中外文化进行比较,熔各科知识于一炉,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考察、思索和判定每一文化现象的价值和应有的地位。即便是短短的一篇书评,眼光也并非局限于一书,而能高屋建瓴,以进步的哲学、美学思想、文艺理论、文化史观等作指导,对具体的文化现象作多角度的审视,并进行深刻透辟的理论阐释,甚至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富有远见卓识的设想,因而至今仍具生命力。
一九三三年,先生在清华服务满七年,依例可休假一年,便申请半官费赴欧洲留学。得到批准后,八月与冯友兰等先生同船赴欧,游学意大利、法国,再转英国。因费用不足,未正式入学,长时间在伦敦博物院抄录并研究敦煌手卷。一九三四年夏回国,仍在清华任教。
休假的主要收获,是《八仙考》(一九三六年一月发表于《清华学报》第十一卷第一期)。提起八仙,可谓家喻户晓,绘画、瓷器、戏曲、小说常以他们为主题。但是,他们的真实历史究竟怎样?八仙以何因缘而会合?会合于何时?为何其传说在民间如此之盛?这些问题,过去很少有人提出,更谈不上认真探究了,而且研究虚无缥缈的神仙,在常人看来,不仅烦难,也是吃力不讨好的傻事。先生却敏锐地在人们熟视无睹之处发现了问题,并决心穷根究底,把这些与中国老百姓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弄个明明白白。他以极严谨的态度,将有关材料搜集殆尽,面对各不相同乃至互相矛盾、缠夹不清的记载传说,剔抉爬梳,正本清源,撰写成《八仙考》,对上述疑难问题作了原原本本、详尽无遗的回答。论文涉及领域很广,举证富赡翔实,阐释严密清晰。其考证功力,令人折服,并自此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论文完成时,他方届而立之年。他喜欢将取得成果称为开花,那么,在同辈的青年学者中,他是花开得早的。
《八仙考》发表后,先生利用春假回乡。四月二十六日,与通信将近两年的张企罗女士在“新松江社”喜结连理,婚后即携妻返回清华。岳父张琢成,是松江的金石书画家,曾在南京、上海等地执教,国学根底甚深,与他原在“新松江社”熟识的。
终于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小家,又到了在学术上开花结果的时候,如果能有安定的环境,该会有怎样的成就啊。然而此时,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一年之后,七七事变就爆发了。
以校为家
日寇的入侵破坏了和平、宁静的生活,抗战爆发后,华北局势紧张,清华准备南迁。但此时妻子产期将近,先生只得将她送回松江老家,谁知八一三上海战事又起,松江遭到轰炸,便又避居乡下。女儿汉明便在逃难中诞生了。不久,他得知学校已迁到长沙,急于赶去上课,而妻子产后不便远行,于是,他们只能在炸得面目全非的杭州车站匆匆分手。妻子怀抱刚满月的孩子去萧山投奔自己的老父和姐妹,而他则由此踏上去湖南的途程。从此,两人天各一方。他只身由杭徽公路到芜湖,再搭轮船到汉口,转至长沙。当时,清华已与北大、南开合并,成立了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设在南岳,中文系在山上,饭后要爬三百多级台阶回宿舍,先生从此得了胃病。战时生活虽然艰苦,但师友同舟共济,精神是乐观的,偶尔还结伴游赏南岳风光,相互唱和,如一九三八年元日,曾与六七人出游,就留下了与朱自清的长篇纪游联句。不久,学校又迁到昆明,改称西南联大。他随校越走离家越远了,而妻子则带着多病的孩子辗转江、浙、沪一带逃难,担惊受怕,颠沛流离,虽也多次想去昆明与他团聚,终因关山阻隔,又有孩子的拖累而未能成行。在思念亲人的时候,他不免感到歉疚,一九四三年曾写有一首《鹦鹉曲·寄内》:“送君且向家乡住,相依还有个阿父。叹当初贫贱夫妻,可正值忧愁风雨。七年间鸳聚匆匆,万里天涯人去。想娇儿啼罢灯昏,最应是念着我处。”当时,正是这样一批爱国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抛妻别子,背井离乡,毫不犹豫地追随学校,撤到后方。一时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教授云集,人才荟萃,大家怀着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忧国忧民之心,团结合作,各显神通,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其中不乏著名专家、学者。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战时兴办的西南联大,竟创造了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一九四〇年夏,先生利用休假经安南取道香港回乡,和家人同住在上海。次年,儿子汉昕出生了。休假期满时,日军占领了安南,回滇道路已断。郑振铎先生邀他到暨南大学任教,他便向联大请假暂留上海。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他不愿僦居沦陷区,决心冒着危险通过封锁线,经浙赣路去昆明。哪知国民党节节败退,等他到安徽屯溪时,上饶、鹰潭皆已失守,浙赣路不通。被困数月后,跋山涉水,由江西绕道福建、广东,回到西南联大。总计行程八千余里,途经八省,历时整整六个月,这一段艰难的历程,先生都记在日记(一九八七年已由三联书店出版,题名为《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中。他曾冒着生命危险闯过日寇的警戒线,也曾遇到国民党败兵的骚扰。有时一连几天,翻山越岭,全靠步行。跋涉的辛劳自不必说,还有水灾、空袭的威胁,再加上物价飞涨、小偷光顾,到了后来,旅费用尽,胃病发作,又染上了疟疾,但他仍坚持不断向西行,从未想过回头。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呢?小言之,为了不负西南联大之约;大言之,则是为了青年,为了学术,为了国家。在上海时他曾以《辛巳岁除大雪,独坐寓楼,用东坡除夕诗韵》一诗表明过自己的心志:“风雨待鸡鸣,茫茫何时旦?……明年我西行,万里寻旧贯。丈夫厉壮志,未肯谢衰。安能坐困此,日数米与炭。”上海虽有老母、妻子儿女,但却是沦陷区,决非安居之地。在建阳、南平、长汀等地,他曾遇到挚友,也有东南联大、暨大、厦大等校的校长坚请他留下任教。与西南联大相比,那里待遇较为优厚,住房宽敞舒适,图书资料丰富。同行的旅伴,逐一留下,只有他一人,毅然决然、毫不动摇地向西走。不仅如此,在因旅费缺乏而告债、申请救济的同时,他仍不忘为西南联大采购图书。到达昆明后,连一天也没有休息,甚至顾不得讲述一路的艰辛,第一件事就是去问“本学期之功课如何”,为自己耽误了课程而不安。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上说:“我们都有一种观念,就是爱护国家,爱护学校。而且是以学校为家。一个学术机关,看成一个大家庭似的,这是清华特别的优点,别个学校就差一点。”的确,自毕业后到清华任教时起,他的命运就和清华密切联系在一起。他以学校为家,在学校与小家难以兼顾的时刻,宁愿舍弃小家。有了这种观念,万水千山也就难以阻挡了。
抗战期间,先生除在中文系任教外,还兼着联大师范学院的教职。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使他对提高青年的国文程度最为关心,并每以普及文化、奖掖后学为己任。一九四〇年,经他倡议,与朱自清先生等一起创办了《国文月刊》,他担任第一任主编,并负责诗文选读栏。刊物以“促进国文教学以及补充青年学子自修国文的材料”为宗旨(《国文月刊》创刊号《卷首语》)。为它撰稿的,多数是知名学者,也有一些后起之秀。在战时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大家在这片处女地上悉心耕耘,使之成为有志青年的良师益友和培养青年学者的园地,在大后方赢得了很高声誉。先生在《国文月刊》上发表的文章主要有《词的讲解》、《古文选读》、《俗言偶抄》、《论中学国文》等。在多年的教学中,他感到词最难为学生所领会,讲课时受时间限制,不能讲得很详尽,《词的讲解》便是为了弥补上课的不足而写的。原计划从五代到南宋选若干代表作品,一面逐句讲解,一面阐明词的体制声律的源流演变。后来抗战胜利,西南联大解散,只刊载了八期,写到温庭筠便中止了。鸿篇巨制,可惜未能完成,但仅就发表部分,已足窥全貌。他不是就词论词,而是将广博的学识,尤其是中西方文论渗透在一词一句的讲解之中,仔细剖析,娓娓讲来,有如与学生亲切的面谈,使读者在领略词的意境、感受其魅力的同时得到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其行文融会贯通,绵密精微,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这也正是他教学一贯的风格。这一水平,是后起仿效的古诗文讲解、赏析类读物所难以企及的。《古文选读》(两篇)体例与此类似。在注解中,他引用了不少史料。当时,为开“唐宋文”一课,他研读了新旧《唐书》、《宋史》和大量宋人笔记。在他眼中,历史有着无比的生动性,所以在读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后说:“如读一篇长篇小说。”(清华大学档案馆存浦江清《研究报告书》)对于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他有着偏爱,说:“此文不但详清照夫妇之身世,并详南渡之际乱离状况,可作文章读,亦可当历史读也。”(《研究报告书》)在亲历战乱之后,他对古代文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史料、文学作品便通过自身感受而融为一体,选讲此文,显然寄托了他无限家国兴亡、世事沧桑的感慨。真可谓是“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了。
在上海休假期间,先生的主要成果,是完成了《花蕊夫人宫词考证》(此稿改定后,因《清华学报》印刷困难,延迟未刊,一九四七年才收入《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而发表)。这篇论文,纠正了文学史上的一桩错案。自北宋以来,研究者一直以为宫词作者是后蜀主孟昶之妃花蕊夫人。但夫人事迹既不载于正史,各家笔记又多疑误,各本所载宫词也颠倒错乱,真伪混淆。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发现了《宫词》连用近百首七绝、“以小诗之体制,发挥长诗之作用”、“寓史家纪事之笔墨”的特色,在研究了新旧《五代史》、《十国春秋》及五代蜀国之传世史料的基础上,由“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辰”一绝入手,据以考求,又证之以史料所载前蜀宫苑馆池之名,论定《宫词》为前蜀主王衍时之作。作者为前蜀开国主王建之小徐妃、王衍之生母、亦号花蕊夫人者,间或杂有其姊大徐妃与后主王衍诸人之作。同时,又考《宫词》流传始末,证其原本为九十八首,并排定顺序,比勘诸本为定本,于是《宫词》之真伪始明。问题的澄清,不仅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宫词》的内容与价值,而且对史学研究也具有借鉴作用。
桃李满天下
日寇投降,抗战胜利了。一九四六年夏,西南联大结束,清华复员。七月,先生回松江准备接家眷北上。到家后见二弟肺病垂危,老母年迈操劳,颇为焦虑,恰巧杭州之江大学又来相聘,他几乎想留居南方。正在此时,闻一多先生遇刺的噩耗传来,接着便收到了朱自清先生催他返校的书信。他说:“闻先生遇害,系里正缺人,我怎能不去呢?”满腔悲愤化为责任感,他再次作出了无悔的选择,决定北上。十月,先生携妻儿坐海船经秦皇岛回到清华园。战时不安定的生活和郁闷的心情,已摧垮了他的健康,胃病时时发作,但为了继承亡友的遗志,返校后,他马上接过闻先生的工作,开了“楚辞”课,并与朱自清先生等一起整理闻先生遗著。为准备授课,研究兴趣又旁及古史和古代天文。然而,时局使他不能再埋头于书斋了。一九四七年“五·二〇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后,他在清华、北大两校教授的《为反内战运动告学生与政府书》上签了名。也曾参加过罢教活动。一九四八年七月,朱自清先生依例可休假一年,委托他代理清华中文系主任。不料八月十二日,朱先生因胃溃疡开刀,不幸病殁。他受到极大震动,痛感“清华中国文学系再遭受一大打击”,不顾自身的病弱,在教学、料理系务的同时,又承担了主持编辑《朱自清全集》的重任,以更加兢兢业业的工作,作为对亡友最好的纪念。
此时已临近解放,局势动荡,物价飞涨,少数师生设法南迁或出国。先生接触了进步思想,相信革命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决心留下,迎接解放,并去挽留过几位教授。无奈对方去意已坚,挽留无效,仅只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而已。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清华园先于北平城而解放。他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时代,以小学生般的热忱学习马列主义和毛主席的经典著作。一九五一年夏,他有机会参加土改参观团,到郿县、长安、临潼等地参观,虽为时不过月余,但接触实际,接触人民,思想收获很大。
抗美援朝期间,清华中文系教师为配合爱国主义教育,决定集体编写《祖国十二诗人》,并将稿费全部捐献给志愿军。先生承担了《屈原》一文的撰写工作。自开设“楚辞”课以来,他一直在研究屈原,考证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大诗人的生年月日。对此正史没有提供材料,唯一的依据是《离骚》开头的两句。他发现前人据此研究的结果有误,原因是战国时所使用的是岁星纪年法而非干支纪年法,而岁星纪年法有超辰。这需要对战国秦汉间的岁星纪年作通盘考虑,进行精确计算。为此,他凭着青少年时良好的数理基础自学了微积分。深入钻研现代天文学和古天文历法,常常忘却寒冷与疲倦,后半夜起床看星象,反复进行计算,终于得出了屈原生于公元前三三九年,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庚寅,即阳历二月二十三日的结论。这一重要成果,公布在《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一文中(载《历史研究》一九五四年第一期)。从此,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生辰之谜被解开了,而论文的意义却不止于此,它广泛涉及了岁星纪年的各个方面。这些问题,牵涉多种学科,本需各科专家协作,才能解决,而他竟独力完成,其文理兼通的造诣之深在中国古典文学界亦是罕见的。
一九五二年秋,全国院系调整,清华成为工科大学,其文理科与燕京一起并入北大。先生从此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一九五四年秋,文化部委托先生为《杜甫诗选》作注。常见的诗文注释读物,往往避难就易,有现成资料的词句详加解释,费解之处却避而不注,而这有时恰是读者阅读的困难之所在。这种做法,为先生所不取。他根据平时学生的疑难,从确定注释条目到释文的推敲,处处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宁肯自己多费力,也绝不马虎。约稿时间紧,胃病又频繁发作,他担心因体力不支影响任务的完成,特邀浙江师院中文系讲师吴天五(鹭山)合作。两人一南一北,素未谋面,为注杜诗商榷疑义,往来书信上百封,近六万字,结下了一段翰墨因缘。一九五五年八月,在参加肃反运动每天开会的紧张情况下,杜诗注脱稿(《杜甫诗选》一九五六年十二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诗注稿交出后,先生胃病大发,卧旬日后仍照常上课。不久,再次发病,为不误教课,勉力支持。一九五六年三月,终致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并发腹膜炎。因身体虚弱不宜手术,用保守疗法。出院后按医嘱应休息两月,他怕耽误功课,只休息了二十天。上课后又立即赶课,以求完成进度。先生身体更加衰弱,只能靠流质半流质维持,体重不足四十五公斤。当时实行口试,到期末考试时,他只能躺在床上,把学生一个个叫上楼在病榻前进行。一九五七年四月,北大安排先生到北戴河疗养。八月三十一日,新学期即将开始,疗养结束,正在准备启程返京之际,十二指肠溃疡再次穿孔。当即施行手术抢救,但当地缺乏手术条件,氧气不能及时运到,先生的心脏,在手术台上就停止了跳动。时年仅五十二岁。噩耗传出,亲友师生,无不痛悼。九月八日,追悼会在北京嘉兴寺举行。先生遗骨葬在万安公墓。
先生一生执教,满腔心血,都灌注在莘莘学子身上。他的学生遍布文化教育界,不少已成为知名专家,正如北大为庆祝他从教三十年赠送的锦旗上所写:“桃李满天下”,这是最令他感到快慰的。他常说,教书好比唱戏,一上讲台就要拿出浑身解数。晚年身体不好,常常是上课前躺在床上无力动弹,一进课堂却精神抖擞,不显病容,甚至忘记按时下课。人们只知他讲课声情并茂、旁征博引、酣畅自如而又周密严谨,哪能想到他为此所耗费的精力是常人的许多倍。他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填词唱曲等等,在他看来,不只是业余爱好,更是教师应有的修养。从现存的近百首诗词曲作便可见他于此道之精,所以能从诗人的角度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训练他们的多种能力。他精通音律,尤其喜爱昆曲,讲到戏曲,总要唱上一段。不少人回忆他上课情形,都提到这一点,可见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之深。
先生博及群书,学贯中西,其学识之渊博为人所公认,恰如吕叔湘先生对他的评价:“在同辈以渊博称。”(见吕先生为《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一书所撰《浦江清小传》)。他治学范围很广,文、史、哲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尤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著。不了解的人只注意到他的精于考据,这是不全面的。由于熟习东西方文化典籍,没有语言隔阂而能自如地驾驭各种中外资料,又有进步的哲学思想和文艺理论为指导,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着不同于国学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既有古今中外的纵向、横向的比较,又有文史互证,而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文学现象,严密的考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越是博学,他越是谦虚谨慎,治学态度更为严谨,不轻易下笔。虽生平积累了许多研究资料,但发表的著述不多。他曾有志于撰写《中国文学简史》与俗言词典,却因英年早逝而未能如愿,令人为之痛惜。他逝世后,部分论文由吕叔湘先生主持而汇集成《浦江清文录》(一九五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九年重印时,又附入《诗词》部分)。一九八七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他的部分日记(《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一九九三年,在发现了他一批用笔名发表的文章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浦江清文史杂文集》。
(原载《学林往事》,朝华出版社二〇〇〇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