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流传甚广,岳飞的勇敢、善谋大局、心怀国家的情怀是良好家庭教育的结晶。父母们应该懂得,培养孩子的爱国之心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石,一个没有爱国之心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栋梁之材。
关注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
老一辈人常说:“一个人、一个国家不能自立,家将不家、国将不国。”这并非危言耸听。现在,家长普遍看重子女的学习,按道理来说无可厚非,但有的家长却进入了一个误区,眼光短、讲实惠。父母们抓孩子的学习往往只是为了让孩子上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日后生活上能过得舒服些,却没有从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角度去着眼,结果不少孩子成人后缺少的正是爱国这根弦。
在很小的时候,卞迁就开始接触很多爱国故事,岳飞、文天祥、林则徐、方志敏、鲁迅、董存瑞……每一个英雄人物的精神都在他那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卞迁逐渐明白了爱国的重要性。在他上初中时写的日记中,有许多篇的内容都表达了自己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他对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充满着无限热爱,对祖国优秀的科学家为了祖国富强而忘我工作充满崇敬之情。同时,他也对对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有损祖国尊严和荣誉的事情憎恨无比。
在学校里,卞迁还利用各种形式给自己的同学们讲一些伟人和名人的爱国故事。他作为班里黑板报的主编,还经常以各种生动的故事和内容,让周围的同学了解我们的前辈是如何用智慧和鲜血,谱写了我们的历史,换来了今天的生活。
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有志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青少年学子的动力。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确实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思想和行为。这些行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父母“补偿心态”过重,一味对孩子迁就、溺爱造成的。因此,家长必须纠正不良的教育方法,从为祖国培养人才的角度来培养孩子。
改革开放把国门打开了,同时也把家门打开了。此时此刻,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应加倍关注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多向孩子灌输些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常识,激发孩子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当国家尊严需要维护时,应挺身而出,甚至流血牺牲;平时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国争光。
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国教育
如今有的父母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任务。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学校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毫无疑问的,但如果家庭不积极配合,效果就不会理想。因为家庭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自身的优势,父母与孩子的亲缘关系有利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父母与孩子在一起共同生活,更有利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
革命先烈夏明翰在小时候就曾受到过父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跟随母亲乘船从武汉到九江去。长江上外轮很多,气势汹汹。母亲当场吟了一首内容为痛恨列强侵略中国的诗,让夏明翰根据眼前情景也吟一首诗。他思索片刻,高声朗诵道:“洋船水上漂,洋旗空中飘,洋人逞淫威,国耻恨难消。”诗虽稚嫩,但感情充沛。
因此,父母随时随地的家庭教育在夏明翰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促使他后来发奋读书,走上为国为民的人生之路。
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爱国精神与学习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把学习抓好,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爱国教育。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父母们不妨想想,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故乡,不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不热爱养育自己的土地,不热爱自己的国家,他的身上是否缺少一种前进的动力?如果他只是为了得高分、受表扬、上大学、挣大钱而学习,能跟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发展合拍吗?纵观古今,那些志士仁人、科学家、艺术家、英雄模范,在他们的灵魂深处都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有远大的报国志向,如果不是这样,他们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吗?爱国主义精神促使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只顾眼皮底下利益的人,是很难取得个人成功的。
父母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按规律办事。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是有层次的,应该遵循由近及远,由具体形象的情感熏陶到思想认识到道德情操,由爱国之心到报国之志的顺序和原则。应该让孩子由爱父母、爱家乡、爱国旗国徽、学唱国歌等切近的事情做起,重点在情感教育。然后再逐渐增加国情知识教育,爱国英模人物的形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之后再增加热爱当代中国,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在父母的心里,既要有爱国主义这条红线,又要注意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因时施教。
其次,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收听中央和各地的电视台、广播电台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节目,阅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书籍、报刊,既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促进品德发展,也促进智力发展。
第三,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参观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名胜古迹,让美好的山水风物、历史文化积淀在孩子心中。
第四,可以跟孩子一起参与爱国主义的实践活动。比如抗灾救灾、支援贫困、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祖国统一等等,各种充满爱主义精神的实践活动都应该让孩子积极参加。父母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眼光和心胸都不要狭隘。要知道,精力、经济的付出,会获得心灵的收获。
最后,父母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父母出于某些原因,可能对国家、社会有不当的看法甚至有些怨气,发表言论也要注意场合、态度,免得在孩子心中种下不良的种子。
学习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就像一条粗重的红线贯穿其中,艰苦卓绝奋斗,创造灿烂文化,抵御外来侵略,推动社会进步,爱国主义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没有爱国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人们都会背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人们都会讲“精忠报国”的故事,爱国主义精神在大多数国民的心里扎了根。但是,家长们不能忘记,爱国主义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