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2900000062

第62章 学会分享,把“爱”传出去

当一个崭新的生命降临人间,大人们为了这个柔嫩的小生命,纷纷围绕在他左右,给他吃最高级的奶粉,给他穿最好看的衣服,给他买最好玩的玩具等。但是有一天,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把好吃的东西与人分享、不愿意把好玩的玩具与小伙伴分享、不愿意体谅父母的辛苦和分担父母的忧愁。相信任何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智商高、能力强却不愿分享、不懂关爱、自私冷漠的人。所以,父母应该从小教孩子学会分享,那么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爱心、会分享的人,才能在社会、集体中生活得更加快乐。

让孩子学会分享不要流于形式

九个月大的婴儿就知道紧握着手里的小甜饼不愿与人分享,而到了孩子两三岁时,他们还不能正确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东西。当他们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被侵占时,就会大发脾气,因为他们只知道现在拥有。这是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固有的特征,如果父母没有在此时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而是让孩子任意为之、继续独享,那么孩子以后想要学会分享就会很困难。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独自拥有事物、衣物、玩具、空间,还有爸爸妈妈等长辈的爱,没有兄弟姐妹分享一切的机会,很容易成为自私霸道的人。虽然很多年轻的父母重视培养孩子的分享行为,天天让孩子给家里人分食物、分东西,但很多时候却流于形式,没有让孩子获得分享的正确观念,也没有让孩子从心底里接受分享。

四岁的亮亮是个小胖子,特别爱吃鸡腿。有天,奶奶买了一只鸡做给全家人吃,饭桌上,奶奶把两个鸡腿都夹到了亮亮碗里,并说:“亮亮最爱吃鸡腿了,鸡腿都给亮亮吃。”这时,妈妈说:“好东西要分享。奶奶最老,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奶奶吃,快给奶奶一只鸡腿吧。”亮亮听话地正把一只鸡腿夹到奶奶碗里,奶奶赶忙制止道:“奶奶不爱吃鸡腿,亮亮吃吧。”硬是把鸡腿留在了亮亮碗里。亮亮为难地看了看妈妈,奶奶又催促着亮亮“快吃快吃”,妈妈只好不再坚持。亮亮很享受地吃起了鸡腿,奶奶心满意足地看着孙子吃鸡腿。

两岁的兰兰是一家人的中心。这天,全家人一起吃苹果,妈妈把苹果削好切成块,嘱咐兰兰给大家“分果果”。兰兰把一块苹果递到奶奶手里,奶奶说“谢谢,兰兰真乖”,兰兰再分别给爷爷、爸爸和妈妈各一块苹果,当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块苹果之后,妈妈说:“兰兰真是一个爱分享的好孩子,好吧,现在盘子里剩下的这些苹果都奖给能干的兰兰吃吧。”兰兰于是满意地吃起了盘子里的好几块苹果。

五岁的东东有一双对他关爱备至的父母。有一次,父母买了一箱东东最爱吃的橘子。每次吃完饭后,父母就让东东帮忙从箱子里拿出橘子来,分给爸爸妈妈和自己各一个。这天,东东从箱子里拿出了最后一个橘子,看了看爸爸说“只有这一个了”,又看了看妈妈说“没有了”,他没有要把橘子给爸爸或者妈妈吃的意思。爸爸妈妈看出来了,孩子的意思是“只有一个橘子了,难道你们还要吃吗?”爸爸妈妈对望了一下,坚决地对东东说:“来,我们把这个橘子分成三份。”分好了三份橘子,爸爸妈妈毫不犹豫地享受起自己的那份。他们对东东说:“真正的分享,并不是自己有很多,或者自己不喜欢、不需要的东西才分给别人,而是即使自己不够,自己也很需要、很喜欢的东西还是愿意分给别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享。”

什么才是真正的分享?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学会真正的分享?这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明白的问题。在前两个故事中,亮亮妈妈虽然也重视孩子的分享行为,但是因为奶奶太疼爱孙子,最后没有坚持。以后亮亮会不会在妈妈面前一套奶奶面前一套?或者他的分享只是做出个“姿态”就行了?而兰兰妈妈似乎在培养兰兰的分享行为,可最后却因为兰兰的行为而奖励给她比别人多得多的苹果。这样会不会让兰兰认为只要分给别人一点点,自己就可以得到更多?如果分给别人多一些,她会不会乐意?如果最后奖赏,她还会乐意分享吗?最后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值得父母们借鉴,真正的分享并不是形式,而是从心底里愿意同别人一起享受哪怕自己很需要、很喜欢的东西。

孩子乐于分享,“爱”就会变成快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格教育依赖于岁之前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继续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要想孩子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养成健全的人格心理,那么父母就要从小教给孩子正确的行为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培养、纠正和完善。教孩子学会分享,也是如此。

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父母就要让孩子学会什么是“分享”。所谓分享,是暂时把物品借出或与人合作共用。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分享行为时,往往混淆了“分享”和“慷慨”的含义。有的孩子在把饼干分享给了其他小朋友时,就不愿再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别人玩,因为他们认为分享就等同于永久地失掉了拥有权。这时父母就要让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而是和别人共享快乐。

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自发形成的,父母必须在日常生活引导孩子怎么做。譬如,饭后吃水果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将水果分发给大人,告诉孩子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还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给别人吃,而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给你的东西时,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分享,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礼貌待人。不要因为疼爱孩子而将分享行为流于形式,这样只会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要让孩子明白,分享是心甘情愿的,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才做的;分享不分对象,对亲人能够做到,对别人也能够做到;分享的快乐就是目的,而不是为了表扬或得到什么;分享是一种行为习惯,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总是为之。

一个乐于分享的孩子,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很自然地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更加受欢迎,更加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且他自己也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具有更快乐的心态。

分享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有分享的意识,经常有分享的行为,体验过分享带来的挣扎、犹豫、忍耐、克制和坚持,体会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看到分享给别人带来的愉悦,才能慢慢地理解分享的真正含义,学会发自内心的分享,成为一个乐于分享、习惯分享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得深切,爱得真,但父母更应爱得理智。但是有多少父母走入了爱的误区:总认为爱要“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冻了”或者要“打是亲,骂是爱”,殊不知:这是爱的负担、这是爱的坟墓。

同类推荐
  •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教育。谁能在施教中有效地利用鼓励的力量,谁就是成功的教育者。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寻找出孩子值得肯定的亮点,去鼓励他、教育他,这样,孩子不但会愿意纠正错误,而且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
  • 慈母家训

    慈母家训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70多位名人的母亲或女性的家训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做母亲的由于在抚育儿女方面具有独特的本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此人们往往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最深。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慈母的言传身教,其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细心的妈妈或许早已发现女儿的变化,然而面对女儿的疏远,不少父母也慌了手脚;面对女儿的叛逆,不少父母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妈妈有许多悄悄话儿想和女儿说一说,却难以启齿。因为女儿的疏离,慌张的父母更想紧紧地抓住女儿,却往往适得其反。
  •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3-4年级,孩子成长与定型的关键期

    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儿童时期,尤其是孩子在读3-4年级的时候。无数事实证明,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3-4年级是个非常重要的坎,不管是孩子的学习还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家长的教育在这一时期都起着基础的、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 问题男孩成长方案

    问题男孩成长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叛逆男孩给了爸爸一个耳光、亲情的距离、男孩要“穷”养、压垮男孩的最后一根稻草等。
热门推荐
  • 狐仙倾城:夫君滚滚来

    狐仙倾城:夫君滚滚来

    想她九重天上万人敬仰的神女,一觉醒来却变成了一只狐狸!?本想重回九重天,却没想遇到了暴虐无常的人间皇帝,把自己当成宠物养在身边。想悠闲的过过日子,天界的各路竹马又纷纷蹦出来要她负责……凤倾舞只想仰天大吼三声:她到底是做了什么孽才招惹上这些男人啊!(本文一女多男,不喜勿入)
  • 上魂师

    上魂师

    咱不是道士,而是商人。咱不杀鬼,只抓鬼。咱没有别的牛逼法术,只有一招请鬼上身的。但是咱们却是整个江湖最让人敬畏的存在!咱们只做光明磊落之事,只走光明大道!
  • 重返华夏

    重返华夏

    曾经无比耀眼龙魂组成员炎,因为一次反驳和一个银白色头发的女子,被送进了一个死亡之地,炎逃出来后心中满满的愤怒,与各地结识的强者聚集在了一起成立了四圣堂,“华夏,我炎回来了,是时候该算清了”。
  • 埋伏

    埋伏

    《埋伏》.又名《谁知道那就是一种感觉,叫做悲伤》.小心被颓废的文字挫伤.女主人公像是你恋恋不舍的童年的一颗乳牙.谁记得这个年代,谁记得我们的野蛮倔强而悲伤的孩子,他生活在一片不见天日的天空下,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到黑和白的颜色,还有一团红色的忧伤,涌动,奔流在他的身体里.那团忧伤源自一个漫无天日的黑夜,红色的兽呼啸而过,她的小诺随那团红色跌下山冈.那红色打入了他的眼睛,挥之不去.他陷入巨大的忧伤里,他在荒山上匍匐了了十年,等待他的小诺,在此期间,他时常看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体脱离自己,走进岩石里,跃上天空,然后自由自在的翱翔……他可以摇身一变,便可以拥有冰雪高贵的血统,更多的时候是低贱的植物和野蛮的野兽为伍.他在等待那只红色呼啸而过的红色的兽.最后他遗憾的发现那只野兽一直匍匐在他的身体上.那是尊植物,它成功击败了墙的情人,成功的把一块丰盛的土地变为一滩虚土,他它甚至可以站立起来,生成人的模样,然后,细细的看你绝望忧伤的表情,呼啸而去.那尊植物,叫做忧伤,它匍匐在我的身上,很遗憾的,你们与我为伍.一段缠绵缠绵而又忧伤的祭文,献给谁,谁也不知道,你读读看.
  • 坠落星际

    坠落星际

    一名杀手,在一次执行完任务之后,被一个神秘的女人送到星际的银月星上,从此开始全新的生活。星辰万古永恒,藏匿诸多秘密。岁月寻觅之中,点点醉人芳香。
  • 惊世麒麟

    惊世麒麟

    为复仇而死,蓦然睁眼,穿越异世,此生为自己而活!(一女多男)
  • 异曲妖殇

    异曲妖殇

    逆阴阳、破乾坤、万古皆尊,这是修炼者一生追求和最终梦想。重生是达成梦想唯一的途径,重生成功者将晋为神或魔,重生失败者灰飞烟灭灵识不复,神主修阳明,魔主修阴暗。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传说有一种极其罕见而超常的意志力被重生并存在过,它违背六道阴阳的定律,超脱天地乾坤的束缚,逆判轮回、阴阳双修,古人曾将这种异而特殊的存在定义为‘妖’。渺渺穹颜傲,悠悠十万年;在修元大陆,妖早已成为不存在的代名词,妖概念在人类思想里逐渐被遗忘,那玩意好像也许大概应该可能似乎只是个传说吧???
  • 网游之重启梦幻

    网游之重启梦幻

    吃我一招横扫千军....这是一个使用梦幻作为游戏背景的故事。
  • 仙踪囧途

    仙踪囧途

    二十年前,不过七岁的小宸子,和小伙伴们在东渡河洗澡,逮到了一条大鱼。在鱼腹发现了一枚珠子。被他当做弹珠来玩。二十年后,那个早已经消失的弹珠又突兀的再次出现,从此一个根正苗红的屌丝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惊天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开始为他展现出另外一张面孔。
  • 见习魔法师(下)

    见习魔法师(下)

    有着海盗和魔导一族血统的马其雷,作为莫达山区选送到巴斯洛魔法学院的工读生,作为会魔法的人间凶器,带领着他梦幻的无敌宠物——胖小福,开始了他在继承巴亚克王国巴奈公爵前的魔法学习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