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强
柳湜,湖南长沙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他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3岁时父亲病逝,为了子女教育,母亲决志守寡。13岁入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师范学校,初步受到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16岁时,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参加运动,思想开始倾向革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统治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文化、革命思想和抗日救国主张。40年代初,离开重庆奔赴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并一直担任根据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职务,为根据地的教育改革作出了很大贡献,把根据地教育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亟待建立,在全国范围内需要展开一场教育大改造和大发展。时在中央教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柳湜,又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柳湜强调教育改革要紧密联系实际。他担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后,分管师范教育。当时师范教育急需改革,他通过召开全国高等师范教育会议,到师范院校考察、听课和召开有教师、学生、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深入师范教育的第一线,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各种情况,从而对师范教育尤其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许多中肯意见。如认为学校要建立适应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学校行政工作应该为教学服务,建立和健全教研组。根据当时一些学校出现的教学问题,建议各学校注意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认为师范学校师生应关心政治,注意政策;师范学校应联系学生实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学校是面向中小学的,师范教育应从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师范学校的教学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为师范学校要把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师范教育的科研工作方针“应以研究我国师范教育的实际问题借以解决师范教育和普通教育中的问题为主,其次才是一切有关国家建设的其他的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问题”。
柳湜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在1943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领导职务时,撰文呼吁“希望每一个同志注意我们的后一代。这是每一个革命者应有的态度。不注意后一代是我们的罪过。一个不注意后一代的社会是快要死亡的社会”。呼吁“我们要纠正我们从事保育事业或小学教育的极少数的同志某些对自己的工作不正确的观点,对儿童态度不好的态度,对工作不积极的情绪”。他特别反对那些残害儿童天真的行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际儿童节时,他讲,“旧社会对待儿童的观点、方法和习惯,现在在一定范围内还占支配力量”,打骂儿童不仅在家庭中普遍存在,而且在小学中也部分存在。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不是个人的私事,全社会都应关注它,现有的小学教育必须改进,不能对儿童进行体罚,也不能让儿童放任自流,教师应用科学的观点研究儿童心理,重新考虑并树立对儿童的新的态度和新的教学方法。要采取各种办法让儿童接受教育。一切教育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美术家、科学家要为儿童创作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并为儿童所喜爱的文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