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 秣
延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因气候、地形、土壤及生产条件等影响,农业以五谷杂粮为主。
1940年,延长县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驻军和广大农民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粮食获得大丰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长的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到2005年,延长粮食总产量达到29499吨。全县粮油年加工能力3000吨。油料总产量3000吨。生猪年末存栏数17490头,年末出栏10000头。羊子年末存栏55677只,年末出栏2622只。家禽年末存栏15.4万只,蛋类产量709吨。肉类总产量500吨。奶类产量32吨。果类总产量55760吨。
二、运输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除短距离的人力担背外,骡、马、驴等家畜则为主要运输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长始有汽车运输。2005年,延长全县拥有各种汽车1365辆,其中大型载客汽车70辆、大型载货汽车165辆、工具车120辆、面包车65辆、吉普车300辆、特种车20辆;全年完成客运量37.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535万人公里;全年完成货运量52.5万吨,货运周转量4200万吨公里。
三、医疗救护能力
现代战争规模大、突然性强,武器杀伤力大,对医疗救治能力要求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长县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人员、设备、技术和1949年相比都有显著增长,为战时救治伤病员提供了可靠的物资、技术保障。
2005年,全县共有医疗机构22个,其中医院15所,拥有床位359张,乡卫生院6所,中心卫生院6所,县级医疗机构10个。县城设有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油矿职工医院。全县卫生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59人。
从古至今,在延长这块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出无数风流人物。涌现出许多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的将士,他们为当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各奋其勇、英勇作战,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激励后代永远向前。
本章分传、录、表三部分。人物传,主要收录从古至今对延长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已故军事将领、战斗英雄等。人物录,主要收录延长籍部队团级以上军官,受大军区以上荣誉称号者和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人员,荣立二等功以上人员。人物录表,主要收录延长籍立功受奖人员。
人物传以卒年为序,人物录以生年为序,人物表以任职时间及立功时间为序,烈士名录按历史时期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