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机构
1993年前,延长县国防教育职责由中共延长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履行。1993年,延长县成立国防教育动员委员会,主任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副主任由副县长、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委兼任,成员有:县委办、政府办、宣传部、公安局、交通局、城建局、教育局、文化局、司法局、卫生局、粮食局、广播电视局、工会、妇联、共青团的主要领导参加。办公室设在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1997年以后,县委书记兼任主任。随后,随着县党政军有关单位机构的变化和人员的调整而多次调整。
1993年,延长县国防教育委员会成员是:主 任:巩剑若 县委副书记
副主任:师合林 县委常委、副县长段恒仁 县委常委、县人民武装部政委曹修文 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委 员:胡占贵 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吴广斌 县委宣传部部长高宏斌 县教育局局长王殿荣 县财政局局长张再德 县人事劳动局局长高文斌 县民政局局长苗德旺 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王文秀 县广播局局长张克功 县总工会主席王晓红 团县委书记曹沛芝 县妇联主任
办公室设在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
主 任:苗德旺
副主任:吴广斌
2005年,国防教育委员会组成人员是:
第一主任:杨 霄 县委书记
主任:李伍明县委副书记
副 主 任:蔺治斌 县委常委、副县长魏俊琦 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委员:杨宏明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树林 县工会主席张生元 县委办主任严 明 政府办主任黑树林 团县委书记李建康 县财政局局长侯治祥 县教育局局长马 军 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科长徐海洋 县广播电视局局长
办公室设在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
主 任:马 军 侯治祥
二、教育内容
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由国防教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国防法制、国防体育六个部分组成。这些内容没有统一的教材,散见于《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等军事读物。延长县人民武装部先后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组织编印了数万字的国防教育教材,作为全县国防教育的教材。
三、教育对象和主要活动
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2001年,国家把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作为“全民国防教育日”,集中组织宣传。延长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和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在组织好国防教育活动的同时,十分重视开展经常性的国防教育,并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一)军事人员国防教育
军事人员的国防教育主要是对县、乡人民武装干部、预备役人员和民兵的国防教育。县人民武装部坚持经常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国防形势教育,不断提高军事人员的国防意识。并利用军事日组织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以及县国防动员委员会成员开展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1992年12月《陕西省国防教育条例》颁布后,延长县国防教育委员会积极加强对广大民兵的国防教育,当时主要是针对“民兵过时”“民兵无用”,当民兵是“额外负担”等错误认识,对民兵进行国防教育。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除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宣传外,主要是采取给民兵上政治课的形式进行面对面的教育,从而增强了广大民兵的自豪感。
进入2000年以后,县人民武装部配备了大屏幕投影机,每周给机关工作人员放一次军事学院专家教授关于国防形势的碟片录像讲座,加深机关工作人员对现代化战争的理解。2001年,延长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全县广大人武、专武干部开展了“爱党、爱国、爱武装”国防知识竞赛。2004年,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全县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爱我中华”演讲比赛。
(二)学生国防教育
从1989年开始,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开展对中小学校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对初级中学以上学生,在政治、历史、地理课程中穿插安排国防教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和国防法制教育;对小学生主要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防体育教育。同时,每年对县高中和部分初中新生进行半个月的军事训练。2000年7月中旬,延长县人民武装部组织全县中学开展了“保卫21世纪”国防知识竞赛及征文和演讲比赛。
(三)机关工作人员国防教育
1988年,县党校在对县、乡、村领导干部的培训中安排国防教育内容,由县人民武装部领导或政工科负责人担任党校国防教育教员。在对机关工作人员教育中,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国防教育与延安精神教育相结合,国防教育与全民教育相结合,国防教育与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相结合。在做好机关工作人员国防教育的同时,县人民武装部每年组织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乡镇和县级部门领导过“军事日”活动,进行步枪、手枪实弹射击,了解常规武器使用的基本常识。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县国防教育委员会依据上级通知精神,在全县掀起学习贯彻《国防教育法》新高潮,县人民武装部会同县宣传、教育、广播、团委、妇联等单位,组织县级机关干部进行《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知识咨询解答,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千余份。2004~2005年,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在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爱中华、强国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
(四)群众国防教育
群众国防教育对象包括工人、农民和城镇居民。1988~1995年,县上统一组织,利用县广播电台每年举办四次以国防教育为内容的广播讲座,完成国防教育六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每年征兵前后,县、乡广播台(站)广泛宣传《宪法》《兵役法》以及征兵宣传提纲,对广大群众进行国防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群众的国防观念。1991年后,随着宣传手段的发展和“双拥”模范县创建活动的开展,县上编印了大量的“双拥”和国防教育材料,散发给群众,并在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办国防教育讲座和“双拥”工作专题,宣传《兵役法》《退伍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
四、国防教育基地
延长县国防教育基地有三处,分别是:
东征会议旧址 1936年1月26日,毛泽东率领中央领导机关,从瓦窑堡出发,28日到达延长县城,住在寨山脚下西门内何延年院。
1月31日,毛泽东在延长县城何延年院主持召开了有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杨尚昆、聂荣臻、左权等军委部分领导同志和团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会议,为东征部署了兵力,调整了干部。
1993年,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将东征会议旧址定为县国防教育基地。
延长石油厂旧址 延长县石油厂位于县城西七里村。1905年延长县石油厂开办。1938年3月10日,延长县石油厂归边区政府军事工业局管理,陈振夏任厂长,延长石油厂保证了边区各机关、部队无线电台等用油。1942年6月,延长县石油厂划归联防军司令部后勤部管辖。毛泽东曾给陈振夏题词“埋头苦干”。2005年,油厂仅保存有部分土窑洞。延长县城西门外石油希望小学内仍保留着大陆第一口油井,并竖有纪念碑。1993年,县国防教育委员会将石油厂旧址和大陆第一口油井定为县国防教育基地。
彭德怀故居 位于延长县交口镇。1936年2月,彭德怀率领红军东征时住延长县交口镇,遗址为土窑洞一孔,面宽2.95米,高3米,进深7.8米。保存完好。2005年定为全县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