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延长县地处黄土高原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以雷多河为界与宜川县相邻,北接延川县,西连宝塔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大宁、永和县相望,地处东经109°33′4″~110°29′43″、北纬36°13′37″~36°45′20″之间。全县东西长72.9公里,南北宽55.05公里,总面积2368.73平方公里。
二、辖区沿革
延长县,县名始于唐代。秦汉时期,今境为高奴县辖地。西魏废帝元年(552)西部设立广安、义乡二县。隋文帝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名讳,广安县改名延安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撤销义乡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兼设北连州,增设义乡、齐明二县。唐太宗贞观二年(628)撤销。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延安县改称延长县,沿用至今。
1937年,境内设固临县,1948年8月撤销,辖地并入临镇县,1949年2月临镇县撤销,划归延长、延安。1958年11月延长、延川两县合并为延长县,县境即今两县地域,1961年6月按合并时的辖地分出延川县,至今县境稳定未变。
三、行政区划
清康熙前,延长设迎祥、致福、净良、凤原、合岭五乡,交口、安沟、神头、枣林四镇。
清圣祖康熙五十三年(1714)编为高青、辛兴、永和、广安、恭顺、忠义、李城、人和、安平、苏子10里。每里10甲。
民国十九年(1930),延长县分为风北、东、西、南、北、中6区。1935年5月30日,延长全县解放,设金沙、创造、红源、交乐、盘龙、赤安6区34乡。
1936年12月10日,延长县赤安区划归宜川县与红泉县合并成立红宜县,次年7月改称固临县(县政府驻赵家河),设更乐、安泰、赤峰、庆元、金盆、临镇6区26乡和临镇市。同时,延川县南区的孙家塌、郝家塌、高家沟一带划归延长县,延长县设6区34乡1市。
1942年5月,固临县分出金盆区,设南泥湾垦区。固临县设5区24乡。延长县4区5乡并为4乡,其他区乡均未变动。全县划为6区33乡1市(延长市)。
1948年8月,撤销南泥湾垦区及固临县,新设临镇县。原固临县赤峰、庆元、临镇区划归临镇县,延长县二区安沟河以南划归临镇县屯儿区。原固临县更乐、安泰区划归延长县。延长县设郭旗、寺河、城关、交口、张家滩、安河、滴水崖7区39乡。
1949年2月,临镇县撤销。延长县设郭旗、寺河、城关、交口、张家滩、安河、固洲7区46乡。
1950年4月,全县共设城关、交口、郭旗、张家滩、安河、赵家河6区33乡。
1953年4月,城关、交口区撤销。全县设郭旗、张家滩、安河、赵家河4区23乡。
1958年9月,全县4个区公所撤销,新划为黑家堡乡、郑庄乡、城关镇、交口镇、张家滩镇、安沟乡、安河乡、西渠乡、雷赤乡、呼家乡10个乡镇。9月底,全县陆续将10个乡镇改建为10个人民公社。11月,与延川县合并,称延长县,全县共设17个公社。
1961年6月,延长、延川分县。延长县境设黑家堡、郭旗、郑庄、城关、刘家河、关子口、张家滩、母生、安沟、林"、雷赤、赵家河、呼家、南河沟、西渠、李家窑科、安河、交口、碾义沟19个公社。
1965年5月,李家窑科、南河沟、母生、关子口、林"、碾义沟公社撤销。
1966年1月,呼家公社社址迁至南河沟,更名为南河沟公社,将西渠(滴水崖)公社社址迁至罗子山,改称罗子山公社。
1984年改变乡镇建制,全县设延长、郑庄、交口、张家滩4镇和黑家堡、郭旗、七里村、刘家河、安沟、赵家河、雷赤、南河沟、罗子山、安河10乡。
2001年11月,赵家河乡、城关镇撤销。赵家河乡所属全部划归张家滩镇。城关镇所属全部归七里村镇。全县设6乡6镇,即黑家堡镇、郑庄镇、七里村镇、张家滩镇、交口镇、安河镇,罗子山乡、雷赤乡、安沟乡、刘家河乡、郭旗乡、南河沟乡。
2005年,全县辖6镇6乡1个社区,288个行政村,772个自然村。
四、军事地位
延长县地形复杂,山多沟深,东临黄河,南、西、北环山,是通往关中平原与山西省之间的过渡地带。境内延(安)延(长)公路、延(长)马(马头关)公路、渭(南)清(涧)公路是东进南下的重要通道,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其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