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子说:“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得更和谐。”
【评 析
“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儒家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并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
“和”的文化理念是中华悠久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纵观五千年文明史,无论是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乃至宗教信仰等,其主旋律无一不体现着“和”的深刻内涵。“和谐”之意重在“和”字,并由此衍生出和平、安定、太平、友好、包容、和衷共济等含义。
自古以来有关“和”的成语和俗语也多不胜数,和蔼可亲、和气生财、和气致祥、和衷共济、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百忍堂中有太和,都是说的“和”。儒家的“太和”观念,包含着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
纵观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其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中西合璧,它们既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创新、注重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管理”的重要思想,形成了以“和谐和效率”为中心的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运用“和”的理念,取得显著成效的,当以战后日本企业为最突出。日本自古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本企业界一向强调“人和”的无形力量,提出了“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事业的成功,首先在人和。在管理实践中,松下十分重视“人和”,以此来调适和化解内部矛盾,使企业员工在共同价值观念和共同的企业目标基础上,形成相依相存、和谐融合的氛围,产生出对企业的巨大向心力和认同感。
松下公司的电器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早就闻名遐迩,被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的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因畅销书《松下的秘密》而名扬全球,倍受崇拜。
松下电器公司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精神价值观”在起作用。松下幸之助规定公司的活动原则是:“认清实业家的责任,鼓励进步,促进全社会的福利,致力于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松下先生给全体员工规定的经营信条是;“进步和发展只能通过公司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协力合作才能实现。”进而,松下幸之助还提出了“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善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激报恩”等七方而内容构成的“松下精神”。
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公司非常重视对广大员工进行“松下精神”的宣传教育。每天上午八时,松下公司遍布各地的 87000多名职工都在背诵企业的信条,放声高唱《松下之歌》松下电器公司是日本第一家有精神价值观和公司之歌的企业。在解释“松下精神”时,松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公司是会宽恕你的,把它作为一笔学费;而你背离了公司的价值规范,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直至解雇,正是这种精神价值观的作用,使得松下公司这样一十机构繁杂、人员众多的企业产生了强劲的内聚力和向心力。
与此同时,松下幸之助还很注意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过常年观察研究后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员仅能发挥工作效能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则可发挥80~90%。于是松下先生十分强调“人情味”管理,学会合理的“感情投资”和“感情激励”,即拍肩膀、送红包、请吃饭。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送红包”。当你完成一项重大技术革新,当你的一条建议为企业带来重大效益的时候,管理者会不惜代价地重赏你。他们习惯于用信封装上钱款,个别而不是当众送给你。对员工来说,这样做可以避免别人,尤其是一些“多事之徒”不必要的斤斤计较,减少因奖金多寡而滋事的可能。
至于逢年过节,或是厂庆,或是职工婚嫁,厂长经理们都会慷慨解囊,请员工赴宴或上门贺喜、慰问。在餐桌上,上级和下属可尽情唠家常,谈时事,提建议,气氛和睦融洽,它的效果远比站在讲台上向员工发号施令好得多。
为了消除内耗,减轻员工的精神压力,松下公司公共关系部还专门开辟了一间“出气室”。里面摆着公司大大小小行政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橡皮塑像,旁边还放上几根木棒,铁棍。假如哪位职工对自己某位主管不满,心有怨气,你可以随时来到这里,对着他的塑像拳脚相加棒打一顿,以解心中积郁的闷气。过后,有关人员还会找你谈心聊天,沟通思想,给你解惑指南。久而久之,在松下公司就形成下上下一心、和谐相容的“家庭式”氛围。
古人说:“欲谋胜败,先谋人和。”好的工作氛围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相反,坏的工作氛围会扼杀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创造力。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工作氛围的重要性,尽可能营造出员工乐于接受、利于团队发展的工作氛围。
营造工作氛围最好从企业文化出发,从企业文化建设着手,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营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从而稳定员工工作情绪,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而产生合力,达成组织目标。
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并不是呆板地整齐划一,而是利用大多数成员的方式将大家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如果不能学会采用下属的方式,哪怕只有一个下属,也难以建立和谐的关系。只有用成员最常用的方式,团队成员才乐于接受,从而保证团队和谐。
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强调严格管理而排斥员工个性,不能因为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员工的正当权益。要把尊重个性、维护权益、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作为领导的新理念、育人的新追求。要营造包容个性、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这样,员工的创造智慧就会竞相迸发,团队的生机活力就能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