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周
在埃及,在印度,在地中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精心打造着他的宫殿,这时候,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
那是一个很大的木桶,第欧根尼白天在外面游荡,困了就爬进去,盖上桶盖,睡觉。他还有一只碗和一根木棍,碗用来乞讨,木棍用来打狗——这位号称犬儒学派的代表,却怕狗。不过他学问是好的,而且名气很大,以至于有一天,连亚历山大都来拜访他了。
亚历山大和第欧根尼会晤的场面是这样的:一个站在木桶外面,一个坐在木桶里面。第欧根尼曾经邀请亚历山大共享他的木桶,但后者不愿进去。说实在的,那木桶住一个人还算宽敞,两个人进去就显得空间不够。何况都是男的,在桶里靠得那么近,很容易被当成同性恋。鉴于此,他们的谈话全跟住所有关。
亚历山大问:您干吗不离开木桶,给自己弄套房子呢?
第欧根尼说:一个好的住所,能避风,能挡雨,必要的时候能遮羞,就足够了。这些功能我的木桶都具备,干吗还要再弄一套房子呢?
亚历山大说:可是木桶没有房子住着舒服啊。
第欧根尼说:木桶是没房子舒服,但木桶随处都能找到,房子却需要花钱。为了挣到房钱,你不得不花去半生的时间、精力甚至健康,这种用许多种不舒服来换一种舒服的买卖我是不会做的。
我一直猜想,古希腊的房价大概和今天一样高,以至于为了弄套房子,普通人必须耗掉半生的时间和精力;我还有理由猜测,第欧根尼可能就是被希腊城邦集体飙升而且越来越离谱的房价给激怒了,才决定放弃遥不可及的房子,躲进一只木桶寻找逍遥。在木桶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睡大觉,也可以长夜漫漫坐而不寐,他可以把盖子合上做梦,也可以开着天窗看星星。他起身出外,不会有人催缴物业费,也不会有大房东、二房东拦住他要房租,而多少人为了住一只更大更宏伟的木桶,一直忙活到老死。
不过木桶确实没有房子舒服,如果有位大好人,比如亚历山大,把他的房子过户给第欧根尼,而且不要一分钱,我猜第欧根尼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木桶,奔向房子。另外,住木桶还需要付出一些精神上的代价:被别人瞧不起。或许第欧根尼超凡脱俗,不怕别人瞧不起,可是我怕,所以第欧根尼的做法值得欣赏,却很难模仿。
可以模仿的是另一位,此人叫吕徽之,南宋时生活在杭州。当时杭州房价太高,又没有经济适用房,即使有,排号排到21世纪也未必能轮到他头上,所以他忍无可忍,带着老婆乔迁山林。若干年后,其朋友听说他在某处隐居,就去找,结果搜遍山林,发现了一只木桶,桶里还有人说话,掀开桶盖,一个是吕先生,一个是吕太太。
如果不是被朋友发现,吕氏夫妇就是在桶里住一辈子,也不会被别人瞧不起。这个故事的教训是,当您受不了高房价,发誓要住木桶的时候,一定要选人迹罕至的地方。可是今天哪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