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稀方
我们家猫与狗的关系大致如下,合作是短暂的,冲突是永远的,多数时候表面上友好,背里暗掐。
狗的名字叫笨笨,后来我们颇后悔起这个名字,因为自从起名之后,愈叫愈笨。笨笨看起来笨头笨脑,却很勇敢。很小的时候带它出去,遇见一条巨大的狗。很担心大狗欺负它。还好,没有大狗理会这个小东西。殊不料,笨笨反倒主动向大狗狂吠叫板,把我们吓得要命,觉得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猫的学名叫毛毛,我喜欢叫它“怯不登”。“怯不登”是东北方言,大约有点“愣头青”的意思。其实毛毛一点不愣,它很精明或者狡猾,对生活讲究细节,爱吃哈密瓜。它还喜欢拈花惹草,家里买来了新的花草,它总是跳到花瓶旁边,鼻子凑到花前一闻再闻,还经常伸出爪子轻轻地拨弄,研究香味是从哪来的。
为了共同的利益,它们俩常常珠联璧合地配合。有一次,笨笨和毛毛看到我在书桌上吃点心,奔了过来。首先是毛毛轻盈地蹿上了书桌,不打招呼直接吃我点心。为了躲避,我下意识地把手背到后面。但觉手头有异动,原来笨笨早已经在背后等着呢,它直接叼走了点心。因为有猫与狗,我在家吃东西从来都偷偷摸摸。声音大一点,哪怕在睡觉,它们也会爬起来要求跟我分享。
在不违背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毛毛经常给笨笨帮忙。放在高处的肉类食品,毛毛是不屑于吃的。笨笨想吃却够不到,只好恳请毛毛帮忙。在笨笨的怂恿下,毛毛充分展现自己能蹿善跳的绝技,纵身跳到柜子上,很洒脱地用爪子把食品几下扫到地上,让笨笨吃个欢天喜地。等到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通常是笨笨挨打,因为毛毛早已不知去向。毛毛处事谨慎,估计风波已经过去的时候,才先从床洞里轻轻探出头观察风向,最后确认没事的时候,就大摇大摆地出来了。我有的时候气不过,追加惩罚,毛毛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过去的事就过去了,还计较什么?”
在它们内部,冲突居多。本来狗粮猫粮各得其所,毛毛吃东西讲究档次,要求高级的猫粮和水果。笨笨却江河不择细流,什么都吃。毛毛看不上笨笨的狗粮,笨笨有时在吃完自己的饭后却还对猫粮有兴趣。这个时候,毛毛会勃然大怒,爪子往后轻轻一弹就把笨笨弹出几米之外。笨笨哪甘吃亏,仗着自己体格肥壮,呼噜着就反扑上来。
若要直接较量的话,毛毛绝对不是对手,笨笨的体格压也压死它了。但笨笨在实战中却一直处于下风,因为毛毛深谙毛泽东的游击思想,采用的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术,尽量避免正面战场的对决,却在敌后骚扰。笨笨一旦进攻,它立刻跳到很高的柜子上去了,笨笨在下面气势汹汹地看着却无可奈何。而在笨笨注意力放松的时候,它会从柜子上直冲下来,巧妙利用势能把笨笨撞个仰巴叉。
毛毛和笨笨大约觉得需要锻炼身体,因此每天早晨在屋里互相追逐打架。早晨是我睡觉的时候,外界人仰马翻自然让我气急败坏。我气得用枕头砸它们,有时候更是直接起床“平暴”。镇压永远是最有效的手段。毛毛和笨笨暗地协议好,锻炼继续,但不再出声。从此,早晨的时候我听到的都是呼哧带喘的“暗掐”。
可惜,毛毛和笨笨现在都没有了。有一次,丈母娘带着笨笨出门买鸡蛋,笨笨居然不见了踪影。我很悲愤,但面对老人无可奈何。没有了笨笨,毛毛很受打击。而在我们全家去哈佛的时候,终于把毛毛也送给了别人。
散步的时候,每当看见外面的狗或猫,我都会想起我们家的笨笨和毛毛,它们虽然有点毛躁,其实并不比人笨,而且比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