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义’代‘利’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这是很多经营者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
经济活动的扩大,社会交往的增多,个人活动的辐射,使“朋友”在当代不能不走俏。俗语:“多个朋友多条路”。其实“朋友”不仅是“路”,还是信息,还是声势,还是捧月众星,还是成交鹊桥,还是躲难的法宝。
在生意场上交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例如,有些时候,朋友帮忙对你并不划算,帮你租门面的朋友也许在当赚过手钱的房东,帮你资金的朋友也许要收你的高利贷,帮你介绍生意的朋友也许要狠狠杀你一笔回扣,帮你装电话的朋友也许要带走你一条红塔山、两瓶好酒。
朋友之情是个软绵绵的玩意,有弹性,有回旋之地,因此时常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所利用,以致于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令人齿冷的局面:所有的商业关系都出于人们希望经济合作而达到互惠的目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事情的发生,起初隐藏在利益中的冲突将开始表面化。
开始从事一桩新的事业时,起初各方都和和气气,举止高尚。由于这种友好的气氛,很多人便容易过分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可是,流露出来的这些表面上看来无关紧要的信息,将来有一天会置你于不利之地。
友情隐藏着商情,友道蜕变为畏途,友谊沉浸于利害,友好则难渡白头。
俗话说,生意场上无父子。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多年,时至今日仍在教诲我辈,就因为国人很难做到这点。毕竟,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东方人的亲情之血,在“义”与“利”的冲突中,往往是理智的“利”让位给感情的“义”。但在实际的商战中,以“义”代“利”不仅违背追求最大利润的商界最高原则,也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隐患。
当然,不要同朋友、熟人做生意,并非一成不变。但初涉商海便抱着靠自己的胆子、朋友的路子、一不小心就发了大财的想法却是危险的,最根本的是,既然置身商界,就应该严格按照为商的原则进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