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有很多才华出众的人的收入和职位与他们所做的贡献并不相称。为了避免这种“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就要重视研究晋升的策略,努力博得老板的青睐,积极争取得到老板的提拔和加薪。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第一年的工作表现对你以后的发展都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你能否好好发挥潜力,往往要看你的工作环境及你对这个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你的职务,你所受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同事和老板的工作态度和公司的政策等,都将直接影响你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因素,你的工作态度、责任感、能力和取舍也都影响着你的前途。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你头几个月要做的事情就是谋求建立上司对你的信任——你需要认识、了解他,明白他对你的要求,然后尽量把差事干好。这是博取他对你的喜欢和信任的唯一方法。只有当你赢得他的信任时,他才会委你以重任。
也许,经过全力以赴的努力,你所得到的工作并不如意。或许此时,你心中可能滋生一种厌倦的感觉,你发现单位办事效率低下,人际关系复杂,职员缺乏上进精神、创新精神,安于现状等等。你会后悔来到了这个公司,于是你可能问自己:“我费了那么大的劲,选择了一个新单位,究竟为了什么?我是不是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怎样正确面对这种情况呢?其实,择业如同择偶。婚姻初期也有类似的现象。新婚蜜月期间,新郎、新娘觉得什么都新鲜有趣,就连烦琐的一日三餐也会如此。然而一两个月后,新鲜感、神秘感都过去了,往往会若有所失,渐而产生厌烦心理。无怪社会学家说,婚后的第一个不稳固动摇期就是蜜月之后。既然如此,你不必再悔恨交加。你现在好似行驶在单行线上的汽车,不能回头。坚持一直向前走,或许一年半载,就会适应的。
在择业时对公司不要寄予太高期望。因为期望太高,失望就可能更大;希望越大,痛苦可能越多。
古人说:“既来之,则安之。”面对自己的新岗位,不应该再左思右想,犹豫徘徊。你要做的应是力求在新单位站稳脚跟,不断进步。如果两三年后还无起色,再激流勇退不迟。
刚就业时最重要的一件的事,就是尽快尽好地熟悉这份新工作。不论你有多高的学历,对于新生事物,你要学的、要了解的总是很多。尤其是在竞争激烈,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下工作,此时要考验的就是个人能力和工作方法。因而,对于那些有机会让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工作,你要乐于接受。这对于丰富你的知识,增长你的工作经验和才干是很有帮助的。
在你达到目标之前,目标与现实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你不懈地努力正在使这距离缩短。在你取得上司信任的这一努力期间,你可能会被冷落。但这并不说明你的上司就不信任你,很可能他们正暗中注意你。有人把这一时期的关键总结为“四多一少”:多听、多看、多学、多思、少说。
聆听别人讲话是一门学问。你不仅要聆听上司的讲话,也应聆听同事或初级行政人员的讲话,这同样是重要的。事实上,很多人之所以工作欠佳,就是因为不肯或不懂得听别人讲话。
“少说”,是因为你对公司的规章制度、规则和内情所知尚少。轻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容易暴露自己的无知,成为别人的资料。即使你说话精辟入理,但你初来乍到,人微言轻,说话也顶不了多大作用。相反,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夸夸其谈、好出风头的坏印象。当然如果别人是征询你的意见,你也不应缄口不言,只需言简意赅,言之有物。
“少说”,还有利保守秘密。有的职员喜欢讲闲话,散布谣言,对机构的损害很大。这种人也不会得到重任升迁。上司要重用你,首先他要信任你,而前提就是他肯定你是一个严守秘密的人。你应当清楚哪些消息是可以公开的,哪些消息是不可以公开的,你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在闲聊或是酒后无意地泄露了有损公司或是他人的秘密。更不可为个人利益有意泄露可能使同事尴尬或使上司受损害的资料。
在工作中尽可能多看、多学、多思,迅速熟悉业务,熟悉人际关系,记住领导和同事的名字,对他们表示适度的尊重,不可低三下四,贬低自己,也不应自高自大,自命清高。总之,热情而有礼貌、不亢也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