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时俊杰——曾国藩、苏轼,我们或许能从这二人的经历中得到启迪。
提起苏轼,人们并不陌生,知道他又叫苏东坡,是北宋大文豪,甚至还能背几句他写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之文汪洋恣肆、豪放旷达,对后世影响很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他还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在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喜作枯木怪石,主张神似。可以说,苏东坡的艺术光芒,辉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卓越的风流人物,在仕途上却是个失败者。
纵观苏东坡一生,政治上经常遭到排挤和打击,被贬放逐,颠沛流离,可谓九死一生。有一次,他因诗获罪,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那么,真实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苏东坡历次被贬,都是“莫须有”,并非真的犯罪,而是有人故意歪曲他的诗句,网织“谤讪朝廷”的罪名加在他头上,搞“文字狱”。他的弟弟苏辙曾对此事说过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一语道出了真相。只因他太出色了,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即便皇帝想起用他,也会遭到当权者的非难,有些人对他简直恨之入骨,欲置他于死地,试问苏东坡能不命运多舛吗?
与此相反的是曾国藩,虽然没有苏东坡那样的才华,但他懂得为官之道,能够隐忍克制,顺应时代潮流,因此,他的仕途才能畅达: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后任两江总督,成为清廷付与大权的第一个汉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较有影响的重要人物。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辈都是务农的。他6岁入私塾读书,28岁中进士,为穆彰阿的门生,从倭仁等讲习程朱理学,做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因母丧返回原籍,恰逢太平天国爆发革命,他因势在家乡组建了一支湘军,为清王朝平定动乱立下了功勋,咸丰十年(1860年)升任两江总督,次年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可是,咸丰皇帝并没有因他有功而奖赏他,还听信谗言,对曾国藩产生猜疑。为了避免不测之祸临头,平时总爱慎独的曾国藩还是做了深刻的自省,意识到早年难免有些傲气,遭人嫉妒,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埋下了意想不到的隐患。此后,通晓家文化的曾国藩又悟得柔弱处世之道,即以柔胜刚,以弱胜强,藏巧于拙,寓清于浊,收敛锐气,大功不居。他常诵的格言是,“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常求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即便权倾朝野,也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稳慎谦恭,隐忍克制,终能善始善终,立于不败之地。
总而言之,苏轼之所以官场失意,虽与其性格及政治立场不无关系,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归根结底,还是他未能才华须韫,柔弱处世,克制忍耐,委曲求全,最后招致失败;而曾国藩的成功之处恰恰在于,他把苏轼的短处变成了自己的长处,不露锋芒、以柔克刚,终建盖世功勋,成就非常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