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为学难得一个问字。说它难得,大抵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很少发问:老师在课堂上授业,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举手提问题,只见讲台下鸦雀无声,谁都不主动问老师;就是老师问学生,愿意回答的也没有几人,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古人治学提倡“审问之”。审即指详细、仔细。审问之则意为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弄明白。
此外,古人还“不耻下问”。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他谦虚好学,认为别人有长处就应把他当作老师,无论是渔夫还是儿童,只要有不懂的问题,他就主动去请教人家,并不觉得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正因如此,孔子才博学多才,成为了一个大学问家。
学与问之间紧密相关,学必有问,问对于学而言,同样重要。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示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那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养成一个爱问的习惯呢?这值得自省。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是闷在心里,不懂装懂呢,还是积极主动地向他人请教呢?这种情况就像我们出远门,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想要去某个地方,但不知道路该怎么走,倘若自己瞎找,势必要费很大的周折,多走不少冤枉路,也不一定就能找到。老人常对我们讲,“鼻子底下有嘴”,只要我们诚恳地去问,就能得到别人的帮助,知道该走哪条路,顺利地到达终点。
学而问之,乃是获得真知的一条途径。然而,好问虽善,却不可不假思索地随口就问,即便致疑,首先自己要开动脑筋,对问题深入研究,如不得解,再求教他人。可见,问也是一门学问,善问者足以广才。
学而问之,不仅只是问他人,也要学会自问,就是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如老师教的知识我都学会了吗?还有哪些问题我没弄懂?求解一道题是否有其他的方法?如此治学“三问”,久而久之,方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