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8500000010

第10章 1 国际企业联盟的概念

国际企业联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企业联盟,因其率先并主要被跨国公司采用而得名。企业联盟肇始于日本企业的合资经营理念,并被美国企业界推崇至极致。美国DEC总裁简·霍肯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对企业联盟进行界定,认为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型组织体。英文文献中,常用StrategicAlliance、Strate-gicLinkage、StrategicPartnering等概念表述联盟。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企业组织间合作问题时,除了使用“战略联盟”这一术语外,还使用“战略合作伙伴”、“战略同盟”、“战略合作”、“动态联盟”、“策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术语。然而,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其功能目标、维系因素、内容与形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对于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

2.1.1 国际企业联盟内涵的界定标准

关于国际企业联盟内涵,西方学者曾从联盟的联系纽带、功能、公司战略等角度对国际企业联盟进行定义。西方学者的研究为本书写作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准确把握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并赋予其科学、严谨的定义,必须全面认识联盟的历史变迁规律、本质、功能等因素。对界定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应着眼于:

1.企业战略目标。即国际企业联盟是一种组织形式,应服从于企业战略,而非企业战术。企业缔结或加入联盟的目标无论是占领国际市场、实现技术研发,还是规避风险,其考虑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成长因素,包括核心能力培育、竞争力提升、知识学习、研发能力提高、商业渠道疏通、市场进入等,那种非战略性的、战术性的企业间临时合作与契约安排,则不应当列入联盟范围。

2.联盟的竞合性。即联盟是一种竞争合作型策略博弈,企业为竞争而合作,合作的目的在于竞争。完全放弃竞争的合作,或以控制为目的的“结盟”和“非零和博弈”与企业联盟的竞合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以控制为目的的控股公司、关联公司不应包括在联盟之内。

3.联盟的准组织属性。即联盟是介于“市场—科层企业”之间的网络型准市场组织,是“企业—准市场组织—市场”分析框架的产物。因此,完全滑向外部化市场的企业间的契约安排,例如购买协议,以及完全滑向内部化的等级安排,例如企业并购,也不应当涵盖在联盟之内。

4.合作的长期性。契约安排型企业联盟的连接纽带既包括显性契约,还包括隐性契约,例如,企业间的默契和交易惯例。然而,无论该契约内容如何,契约纽带应当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换言之,联盟伙伴之间的合作与博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临时性的权宜之计。

2.1.2 国际企业联盟的内涵

根据上述标准,笔者认为,所谓国际企业联盟,又称或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经济实体,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长期契约安排、股权安排和彼此间的默契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跨国松散网络型组织体。该定义充分考虑到国际企业联盟的特殊性及其与一般联盟形态的共性。即国际企业联盟是一种跨越国界的战略联盟,除参与主体具有跨国因素,活动范围具有涉外因素外,国际企业联盟与通常意义上的战略联盟在维系纽带、理论解释、功能目标、运行管理、生命周期等方面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该定义还使国际企业联盟存续的合理性有了统一的经济学解释。如前所述,企业联盟的价值链分析(麦克尔·波特,1985)、交易费用解释(威廉姆森,1985)、网络战略学说、资源观(Das。T。K,2000)、企业知识基础论、企业能力动力论等不同学说对国际企业联盟的解释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缺乏统筹性和普遍适用性,且其理论本身也非无懈可击:交易费用理论对企业联盟的分析是静态的,而企业联盟的构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多维性。同时,以交易费用理论解释企业联盟还忽视了联盟成员的激励,忽视了联盟成员之间的“盗窃”行为;企业联盟的网络战略解释侧重于管理学学科,联盟的信息传导机制、企业基础性资源被忽视;企业联盟的价值链解释也局限于静态分析,对基于企业价值链条而产生的企业联盟网络缺乏深入研究。由于价值链解释的静态性,信息的重要性常常被忽略,处于战略联盟环节的成员成为价值链上的“孤岛”。笔者认为,从本质上看,国际企业联盟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概念:从外观上看,企业联盟是一种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准市场网络组织,其实质则是企业间为竞争而合作的同盟博弈,企业缔结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有二:降低交易费用以及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该定义考虑到国际企业联盟的组织外观:准市场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的兴起使企业联盟呈现出网络组织的组织外观。企业联盟实质上是一种静态化的网络组织,是介于价格市场和科层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拉尔森称之为“握手”(PicardLarsson,1993)。作为“市场—混合制—企业”三分法的产物,企业联盟的组织特性与网络组织具有同工异曲之妙:与权威科层组织相比,企业联盟呈现出市场属性,是一种“准科层组织”;与市场组织相比,企业联盟成员间利益共享、合作长期,呈现出权威企业的科层组织属性,是一种“准市场组织”。企业联盟的中间组织状态与网络组织出现了重合,具有同质性。

事实上,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1995)关于“中间组织状态”和“混合制”的思维方法是静态的。如果我们打破企业联盟的静态平衡,将静态分析方法转变为动态分析方法,使企业联盟超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即企业可以同时与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方位的企业缔结联盟,就不难发现,扩展后的企业联盟将形成企业联盟网络。即企业联盟从外观上看呈现出网络特征。对战略联盟进行网络组织属性定义是西方管理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企业联盟概念的创始人、DEC总裁简·霍肯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认为,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的公司,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网络型组织体。

企业联盟网络的连接纽带是价值链。“价值链”各环节、各种价值活动之间的协同互动,彼此影响,任何一个环节的运行质量、运行效率都直接影响到其他环节的效率。企业组织通过供应商价值链、业务单元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将其连接成企业网络。处于网络中的联盟组织着眼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有效利用,通过优化企业价值链,联盟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市场进入与退出成本,并有利于实现企业群体的共同防御和相互配合。

2.该定义指出缔结国际企业联盟是跨国经营企业长期博弈的结果

合作博弈理论是企业竞争思维从达尔文式竞争向协作竞争转变的结果,并为国际企业联盟的兴起与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国际企业联盟竞争与同盟博弈在理论基础、竞争绩效、竞争范围等方面具有强烈的竞合特性。联盟企业通过多次重复博弈发现,博弈双方通过相互合作可以获得比单方背叛或相互竞争更高的经济利益(Axelrod,1981,1984),同盟竞争也可以增强风险防御能力、创造市场,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速度经济。

3.该定义指出跨国经营企业缔结联盟的目的在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国际企业联盟的网络组织释义揭示出企业联盟的组织外观,博弈分析为解释企业联盟提供了方法论。但企业联盟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层,探究企业联盟的目的与功效才是解释企业联盟的关键。笔者认为通过缔结联盟,处于联盟网络中的企业可以缓解有限理性、抑制机会主义、降低不确定性、提高交易频率、降低资产专用性、改善市场环境。从企业经济学角度看,企业联盟的缔结是联盟成员以资源共享、知识交流为目的而进行的组织创新,其终极目的在于增强组织的学习性,在联盟网络中培育或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因为,进行自我超越、克服心智模式、培养共同愿望、强化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是对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彼得·圣吉,1998)。与传统科层组织相比,学习型组织结构扁平、柔性,呈现网络状。一般认为,企业联盟有助于知识转移与知识创造。顿肯和弗里德曼(1982)研究表明,80年代初期,50%的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是为了获取对方的知识,联盟成为获取隐性知识的最佳途径。

同类推荐
  • 大话苏商

    大话苏商

    本书对江苏古今史上的商帮作了详细的介绍,讲述了他们从商经商的智慧与谋略,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 新编经济法教程

    新编经济法教程

    本教材结合了最新的国内有关立法动态,吸取了经济法学界诸多观点,由长期从事经济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写。本教材包括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组织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纷争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特点,力图避免枯燥烦琐的理论演绎,在内容和体例上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反映了最新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成果。
  •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书从股票和股票市场的基本概念讲起,总结了股票市场18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历程,对股票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逻辑分析,力图给读者一个比较清晰的股票市场改革与发展的脉络和线索。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热门推荐
  • 月龙

    月龙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瞬息之灭

    瞬息之灭

    宁望夏池水无涟,心之破碎似瓣莲。敢怨上苍天无怜,今之世事谁又怜?
  • 重生男配:爱妃,到朕怀里来

    重生男配:爱妃,到朕怀里来

    夜倾很无语,她穿越到了以前看的一本叫《菁华娆》的小说中,但她却不是女主,竟是与她同名同姓的文中第一恶毒女配夜倾。她悲剧了……遭遇重生男配,夜倾受尽折磨,终于奋起反抗,远离是非……哪知,如恶魔般的声音如影随形:“爱妃,到朕怀里来!”【ps:此文小虐,大部分还是甜的。总之这是一篇男配宠女配的小言情。不喜勿喷,作者玻璃心,嘤嘤嘤嘤嘤~】
  • 剑魔双修

    剑魔双修

    方今之世,剑道大昌,邪魔退避。灵元大陆山灵水秀,人气鼎盛,为剑修者所霸占。为报父仇,以身噬魔,天下之大,无我容身之地,看我弹指杀神,剑魔双修。剑修者境界:剑士,剑师,大剑师,剑灵,剑圣,剑神修魔者境界:怨灵,人魔,玄魔,地魔,天魔,修罗
  • 越狱

    越狱

    本书是湖北知名作家曹军庆的小说集,收入作者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作品,曾在《天涯》、《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刊物发表过,作者从小村、小城的视角来看中国社会的变迁,文笔成熟,内容充实,是一部难得一见的小说集。
  • 追溯轮回之蚀情

    追溯轮回之蚀情

    时光易老,沧海桑田。蓦然回首...多少不为人知的密秘,被掩埋在岁月的轮回里。这是一个属于武者的时代!!在这宗派林立,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情归何处?“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逍遥游

    逍遥游

    “有一天,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忽然,苏东坡问了佛印禅师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道,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就问道,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老和尚的年纪大概六十左右,盘坐在蒲团之上,声如洪钟,眉毛皆是白色,双手合十,一脸慈祥,一团和气。
  • 九阳帝君

    九阳帝君

    修真界高手罗辰渡劫成功却被同门陷害身死,灵魂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他发现,手持九阳圣塔的他,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什么?你有黄金圣甲?不好意思,我宝塔一罩,铠甲如纸;什么?你有九阶妖兽?不好意思,我圣塔第二层就关押了不少十阶的圣兽?什么?你有无上丹药“还魂丹”?能借尸还魂?不好意思,我的宝塔一罩,分分钟造出还魂圣丹无数!
  • 丹下左膳·日光东照宫

    丹下左膳·日光东照宫

    找寻伊贺狂徒下落的丹下左膳大开杀戒,却不慎掉入陷阱与源三郎相见;泰轩先生带领众人却难以为救;猴壶的破损让吉宗将军等人左右为难;心灰意冷的莲夫人面对父亲和女儿的无情痛苦异常;逃出生天后源三郎依旧对峰丹波无可奈何;剑术超群的丹下左膳的情思也“劈”不断理还乱……
  • 丑女不愁嫁:穿越之N嫁新娘

    丑女不愁嫁:穿越之N嫁新娘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自视过高的美女,害死了嫉妒她的女子。一命还两命的代价,是变成绝世丑女穿越到春秋战国。魔镜说,只有寻到心甘情愿与她生死相依之人,方能找到回家之路。多世穿越,与兄纠葛的诗经美女文姜、三为王后的妖艳夏姬。。。下一世,她会变成谁?她还能回到现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