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7700000017

第17章 抓不住机遇

资历很好的人实在很多,但都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就是善于抓住机遇。

——盛田昭夫

焦点问题再现

林海涵从电器自动化专业毕业,进了一家合资电器制造公司做产品研发,公司生产一些工业专用的电器,因为技术垄断,没什么竞争对手,经济效益非常好。

林海涵在研发部待了整整6年。后来林海涵买了房子。每天路上来回不少于3小时的奔波,让林海涵疲于奔命。林海涵第一次觉得上班太远也可以是换工作的理由;另一方面,林海涵不想搞纯技术了,想转型做市场工作。虽然林海涵从来没有从事过营销领域的工作,也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背景,但林海涵还是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

林海涵日常的工作里有一块是和零配件供应商打交道,从技术层面考虑国产化,降低生产成本,把好质量关。林海涵性格比较外向,在部门里,比较多地承担起了这一块儿的工作,而且一直做得不错。

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公司新调入市场部门的经理潘震。潘震即将走马上任,期望带些贴心的新人来培养成嫡系。真是一拍即合,林海涵立刻投奔了潘震,市场销售部因为设在市中心,林海涵可以不用起早摸黑赶班车了。

新的工作并不像林海涵想的那样有挑战性。因为公司的产品一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林海涵的工作内容就是跟区域销售商们打打电话,汇总他们的想法。此外推出新产品的时候编写用户使用手册。在一个技术部门出身的技术人员看来,这简直是光拿钱不干活,根本没有做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事。

有一段时间,林海涵曾经想做一点实事。比如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一次客户。这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暂时看不到实际收益的工作。但林海涵有决心完成,并且在林海涵看来,潘震应该明白这是一个做实事、出成绩的机会。但是,林海涵错了,潘震根本不关心这个有长远价值的项目,潘震关心的是怎么拍好领导的马屁,求得更好升迁和调动。

终于,林海涵开始想到了跳槽,一家外资老板想要在苏州开个厂,要找一名厂长。老板约翰·戈尔迪是一个美国人。林海涵的语言能力比较好,大家谈得挺热烈。约翰·戈尔迪仔细地了解了林海涵从事的工作。最后约翰·戈尔迪告诉林海涵,这个厂长拥有的只是一张图纸,林海涵需要从找场地开始所有的创建工作,做不到的话,就自动辞职。至于薪水,并不如想象得高,只是林海涵现在工资的两倍。

这是个让林海涵胆怯的挑战,林海涵害怕失去现在这份也算优厚且非常稳定的工作。后来,听猎头朋友说,约翰·戈尔迪选择了一个曾经在某生产厂做过厂长的35岁的候选人。其实,一开始,那个人的条件比林海涵都更合适,但是约翰·戈尔迪也寄希望于林海涵的年轻和外资大公司的工作经验,而林海涵没有表现出他希望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

林海涵认真分析了一下现在公司的发展方向: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这个行业的进入者越来越多,将来销售和售后都会是公司倾斜的方向。特别是售后的技术支持将是很紧缺的人才。这类人才需要很强的技术背景。可以是林海涵的发展方向。但是,林海涵还是很不舍得市场工作。一年多来,林海涵买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也有很多想法,只是没有机会实践。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林海涵告诉我,如果上天再给林海涵一次机会,林海涵一定会接受约翰·戈尔迪:“我愿意!我愿意成为一个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不管怎么说,约翰·戈尔迪愿意给我最后的机会,说明我的综合素质不差。”

症状分析

机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事实证明,只有那些决策果断的员工才能抓住。但是,机遇出现的概率并不如人们所愿,而且很少赋予那些没有准备的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才必须面向市场参与积极的竞争,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职场如战场瞬息万变,及时抓住机遇就意味着成功,否则只能是失败。于是,正如俗谚所说:“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的机会。等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错失了从后窗进来的机会。”由,此可见,是否能抓住机遇,创造成功,就在于领导者是否能在时机成熟之时,当机立断,果断做出决策。

机遇并不是运气,而是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预测和分析出来的结果,并且他们必须以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根据作科学的判断。“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是一个浅显而深刻的道理。作为一名企业的合格员工,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如果你在时机到来时便识别它,同时果断出击,那么,幸运之神便会垂青于你。

机遇总是在计划中捕捉到的,只有有计划意识的人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案例: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北方工业资本家战胜了南方种植园主,但林肯总统被刺身亡。正当人们一片哗然,不知所措时,后来的钢铁巨头卡耐基却看到了机遇:战争的结束必将引发经济的复苏,而经济建设对于钢铁的需求量必会与日俱增。

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辞去铁路部门报酬优厚的工作,合并由他主持的两个钢铁公司——都市钢铁公司和巨人钢铁公司,从而创立了联合制铁公司。上天赋子了卡耐基绝对好的机会,数十年之后,联合制铁公司成为了钢铁集团,获取了巨额利润。而卡耐基的成功则与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做出决策息息相关。

有人曾把机遇误称为运气,但不管称谓如何,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善于利用机遇,果断出击总比怨天尤人、犹豫不决更为有益。果断出击、绝不拖延是成功人士的作风,而被动出击、犹豫不决则是平庸之辈的共性。

当你仔细研究完这两种人的行为,便会发现一个成功秘诀:积极主动的人都是率先抓住机会不断做事的人,而被动的人则都是不做事的人,只会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失去机遇,必会在残酷而又激烈的竞争中带领员工见缝插针,为企业创造辉煌的业绩。“见缝插针”在商业领域里一直是许多精明人士信奉的成功之道。其实质就是抓住时机,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果断采取行动,达到预期目的。

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机遇、信息稍纵即逝,当机立断是一个优秀经理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笔者多次强调:“资历很好的人实在很多,但都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就是善于抓住机遇。”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个企业经理都能做到这一点。有些员工往往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当断不断,错失战机。

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例子:项羽当年在历史出现转机时,即优柔寡断,又刚愎自用,没能把握住千载难逢的良机,结果遗恨千古,饮剑乌江;李世民则当机立断,遂成一代霸业,开拓了前无古人的“贞观之治”。这便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有名的典故“鸿门宴”与“玄武门之变”。一念之差,相去千里。

实际上,员工的任何决策都是在已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作出的,根本不存在各种条件都一清二楚,对结果也一目了然的决策。经理只有在日后才能判断当初的决策明智与否。

诊断处方

机遇并不等于成功,还要靠员工现实的努力。如果员工只有先知的预测能力,那么他是不会成功的。为此,机遇有时如一闪即逝的流星,见“缝”如不果敢地“插”针,就如“机遇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了。那么优秀员工该怎么做呢?

①需要有灵活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和识别机遇。这样,员工就要时时注意到自己周围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细心观察市场动向,认真思考外部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巨大影响,其目的也就是寻“缝”之所在。

②要善于“插”。一旦发现机遇,就必须抓紧时间,立刻采取行动,把“针”插入“缝”中,才不至于贻误时机。如果犹豫、观望而不主动出击,机遇就会悄然流逝,后悔莫及。

③要相机行事,果断应变。当好机会出现在眼前时,要敢于抓住,及时扭转航向,见风使舵。当坏的消息传到时,要敢于甩手抛弃。

确实,机会可遇不可求,一个人如果错过了机遇,将会终生后悔;而抓住了机遇,则会改变他的一生。

数年前,张林还是某公司的门卫值班人员,每天三班轮值,把守着企业:的大门。工作不但枯燥无味,而且收入是企业里最低的。某日,公司决定举办一次征文活动,内容是关于企业管理方面。张林向来就喜欢爬格子,平时偶尔也会写些短文投给报社,竟也能得到采用。这次公司举办的征文活动,不少人都鼓励张林一定不能错过这一机会,于是张林下足功夫,将自己对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看法写了篇征文交上去。想不到,这篇征文竟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一等奖。在颁奖讲评会上,评委们对张林的这篇文章褒扬有加,有的人还说,让这样的人当门卫是大材小用。果然过后不久,张林被调到宣传部门,负责公司内部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这些年来,张林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向各种媒介投稿,累计被采用的稿件近千篇,并连续几年被报刊评为积极通讯员。

一些人见张林从一个普通的门卫值班人员,一下子被提拔到公司管理人员的位置上,很是羡慕。其实,张林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自己很好地把握住了机遇,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一个人,就算他身怀绝技,如果在某种合适的场合中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终究也是没有人赏识你的。

同类推荐
  • 零售营销管理实验

    零售营销管理实验

    本书共分7章,主要包括零售营销调研报告撰写实验、零售选址分析报告撰写实验、零售价格计划方案设计实验、零售促销计划方案设计实验及零售商场招商策划设计实验等内容,
  • 中国企业之魂

    中国企业之魂

    本书收录了中央财政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报分析精华,涵盖重点公司分析、行业分析和综合分析。
  •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带队伍就是带人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充分发掘和利用《易经》中的团队管理智慧,畅谈带队伍必须解决的分工协作、合理授权、协调沟通、文化建设、领导激励等问题,化成了可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方法持经达变,案例典型接地气,见解深刻独特,可读性极强,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 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实证研究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高智能的人才是支撑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随着经济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的价值与地位更加凸显,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与核心资源的作用日益增大。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已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人们普遍重视人才战略的研究,并把人才战略作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 50种掌握现金的手段

    50种掌握现金的手段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本书从生血:扩大现金收入;养血:高效现金运用;活血:加速现金周转方面,传授对企业现金流中管帐细节、促销的盈利模式、工资支付的技巧、巧妙运用金浮游量、税收筹划的小诀窍等50种掌控企业现金流的手段。
热门推荐
  • 万法金身

    万法金身

    天为盘,星为子,执白先行笑苍穹。少年路,多坎坷,宝剑一挥斩八荒。斗邪魔,战仙神,少年豪情震九霄。新人新书,粉嫩求罩。`(*∩_∩*)′
  • 校花校草碰上面

    校花校草碰上面

    【新书已开,一吻定情:校花请留步】皇甫雨汐觉得自己一定是倒了八辈子霉,在哪里都可以碰见南宫轩,碰见也就算了,没想到还要她进入学生会。好嘛,进就进,谁怕谁?可这其中,套路,全都是套路,美名其曰是要皇甫雨汐当副会长,其实是想好好整她!泡咖啡,复印文件……什么事情都叫她去做!终于有一天,皇甫雨汐受不了了,“轩少爷,求放过!”-第一人称,谨慎入坑,谢谢配合~
  • 守护甜心の心灵之梦

    守护甜心の心灵之梦

    (本文可唯梦,可以几梦)转校生的出现,一切都变了,他们前面所发生的一切,竟然都是梦境!消失的四个蛋,在梦境中又有了新的理想的自己?这个转校生是谁?为什么如此强大?现实中的两个转校生,一个是制造幻境的人,一个是巨星男生,男生图谋不轨啊……现实中丫丫真的失踪?亚梦和璃茉去寻找,谁料他们都跟过来了?!……(敬请期待本文,绝对是我的精华之作,甚至可能会比守护甜心の心之启灵还要好看哟!)
  • 马克思 恩格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马克思 恩格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知民、翟迎春编著的《马克思 恩格斯》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 书》之一。《马克思 恩格斯》对马克思、恩格斯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 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超凡赌神

    超凡赌神

    受尽别人白眼的林峰,在自寻短见之际,得到了神秘的力量,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透视功能,让他逢赌必赢,让他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富有的青年;一本秘籍,也让他游泳了非凡身手,从此站在人生的最高端。
  • 成仙亦成魔

    成仙亦成魔

    九天浑沌,无上魔尊。泣血之时,颠覆乾坤。苍天无眼,日月同昏。如若负我,我定负人。
  • 解密失踪事件

    解密失踪事件

    本书介绍了神秘失踪的百余孩童、格兰特将军号失踪案、沙漠里失踪的部落、来自空中的呼救、消失醉汉的救援声、他失踪了半小时、隐形的日本男人、神秘失踪的公交车等内容。
  • 天灵战魂

    天灵战魂

    冰灵转世的林海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强大的后台,但有一颗拼搏的心。他懂恩仇,为了救中毒的母亲,拼命走出了北海城,只为求医问药。他知善恶,在陌生的地方他尝尽人情冷暖,看尽世间百态。他重感情,无论是兄弟情意还是爱情,都是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陷世越深,林海对这个世界也越了解,慢慢的他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屏障,知道了这个世界的秘密。原来这片大陆一直受着邪灵的诅咒,从此林海的使命就是解除诅咒。
  • 异国侦探

    异国侦探

    当一个屌丝一般的少年侦探,处身于异国会有怎么样奇遇遇到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最后有成长成什么样的人呢?
  • 秀才遇到卿(东方三剑客之温剑)

    秀才遇到卿(东方三剑客之温剑)

    [花雨授权]人说他是什么都好的好好先生,她说他是呆瓜一个。遇上她这种一出场就摔了个“狗啃泥”的女劫匪,对着一把没开锋的西瓜刀,他不但关切地问她“有没有事”,还将兜里的现金全部奉上,临了不忘送上名片留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