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7600000037

第37章 B股拖累的背后

其实B股的尴尬境地和最终结局在一开始推出时就注定了。从历史的情况来讲,当初推出B股是在境内公司境外上市渠道还没有打开的背景下,境内已有A股,但境外投资者不允许进入,这就意味着大量外国资本无法通过这一途径吸引进来;直接到境外上市,哪怕是H股,都还受到规则、监管等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意味着直接到境外融资的渠道还打不通。因此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外资,折衷的设计方案就是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一开始B股就是渐进改革方式下的过渡性产物。如果人民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如果当时的证券市场已经是开放的,那么也就不会有B股的考虑。这种过渡性带来的先天不足表现在:股票发行采取私募方式,持股相对集中、投资者数量有限、交投不活跃;因为规则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缺乏及时、充分的了解,投机气氛不易形成;对外资吸引力不够,始终不能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等。

在以后的证券市场发展中,境内公司境外直接上市的渠道很快被打通,H股、N股、T股、S股等境外多个市场的直接上市都成为可能,B股市场的“跛脚”特征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出于国际竞争战略考虑的国内大型企业、垄断性企业更愿意直接到境外上市,用国际规则改造企业,与国外同行在同一规则下竞争;出于筹资目的的其他企业则更愿意在国内投机性强、市盈率高的A股市场上发行。B股的供与求都处于进一步萎缩的状态,生存空间不断收窄,基本已处于遗留问题的定位,套牢于B股和仍在投资B股者无非是等待着解决遗留问题时可能带来的一次性暴利。

2001年2月19日B股投资突然宣布对境内自然人开放后,引发了两市B股三个多月的暴升行情,也是B股市场最大的一次结构调整,原来的投资者大都暴利而去,留下一片废墟,新进入者高位接盘,再也没赚到钱,而同时宣布的B股仍要大力发展的消息事后并未兑现。市场还是那个市场,投资者却已不是那些投资者,B股由境外投资向境内投资转化。这再一次证实了B股作为遗留问题的定位,重新大力发展B股的思路可能已经很不现实了。

接下来的趋势仍然会是B股积弱,在行情走势上处于附属地位,在消息面上,任何有利于其他市场的消息往往都会自然地对 B股形成歧视,使其地位进一步下降。新股配售、QDII、QFII等不过是这种情况的延续。现在套牢于其中或仍在投资B股者,可能只有等待下一次政策“释放”的机会,因为从B股的股价来看,未来或许还有“升天”的可能。

但是完全将大盘的下跌归咎于B股是不准确的,因为A股市场在走势、投资者心态和受政策面影响等各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独立特征。

春节以后的这一轮反弹至今已基本结束,大盘其实早已进入明显的滞涨状态,各个板块和价位的股票都已轮涨一遍,大家已普遍感到眼下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了。加之年报已近尾声,每天都有巨额亏损的公司、需要暂停上市的公司露面,整体气氛已偏淡。什么电力体制改革概念、假日旅游概念都只是昙花一现,大家不过是在寻开心而已,谁都清楚马上再起行情的时间间隔还远远不够。在还不能肯定大盘是否会在这一区间构筑平台、很快上升的情况下,大家更愿意观望和等待。

只是管理层可能对市场寄予的希望更多一些,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记得2001年上半年沪市大盘在2000点以上一点点往上蹭时,市场其实也已经滞涨,但投资者都希望继续涨,这是“5 ·19”以来积累的看多惯性的推动,所以2000点以上那200多点基本上是无意义的空涨,有名无实。2002年以来,管理层则开始更多地起到引导市场走向的作用,希望大盘见底回升、一路走好。打个比方,管理层举着一根胡萝卜走在前面,引导着投资者跟上来。但是希望是一方面,效果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则对过去市场的记忆不可能那么快就忘却,即使能忘却操作上也还要有一个重新整合资金的过程;二则大家在跟着走的过程中发现看到胡萝卜的时候多,而吃到胡萝卜的时候少,方方面面的利好、鼓励也是吆喝的快,兑现的慢,让人心里有点不踏实。这样的结果,停下来有些舍不得,毕竟赚钱是件开心的事情,跟得太快又怕绊着,再一次把老本搭上,于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也就是大盘的基本走势。

宏观面上,本周陆续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指标总体比预想的好很多,消费的继续疲软和财政收入增幅的下滑是主要问题。但一季度的数字中包含不少短期影响因素,真要让心踏实下来,还需要看看二三季度影响稳定后的情况如何。据此认为股市就应该怎么样的简单看法,显然又是在刻舟求剑了。

这种时候,心急是没有用的。

(发表于2002年4月22日)

“五·一”节前的最后一周(4月22~26日),大盘仍然平淡。连续几周以来沪市指数的波动已收窄在50点以内,量能也不断萎缩,有股民说真是度日如年,其实倒不如说数周如一日更能反映心态,不论有什么消息放出来,顶多就像一股吹向深潭的风,吹皱的是水面,不变的是深潭,日子还是一样地过。

从2002年以来的行情看,春节之后可算是有一个多月的反弹走势,当时曾有人作出甚为乐观的预测,以为这就要怎样怎样了,但后来的情况表明,政策市并未如预期般重现,在高密度的各类消息轮番冲击之后,大盘最终呈现的是它自己固有的规律与走势。事实上,2001年以来的大跌和后续的深刻影响,已经注定了2002年上半年的大盘只能是弱市,任何消息影响的效果都将首先是短期的,所谓积重难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诱发实质性的行情,必须等待内因的转化。所以当投资者在每周几十点上下的空间里耗神搏杀、斤斤计较之后,最终的收获甚少,劳动节前回头看,才发现只有苦劳,没有功劳。

同类推荐
  • 现代经济伦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学

    现代经济伦理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文化学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导言、企业财务精神文化、企业财务制度文化、企业财务行为文化、企业财务物质文化。
  •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中国保单持有人利益保护制度研究

    商业保险经营的负债性、长期性以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 决定了作为债权主体以及保险产品需求者的保单持有人与保险公司经营具有内在的利益关系。保护保单持有人利益既是国际 保险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保险监管的根本目的,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在任何一个国家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中,保单持有人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然而从我国保险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侵害保单持有人利益的现象却时有发生。
  •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

    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农村微型金融机构风险生成机理及控制路径研究
  •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幸福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围绕什么样的城市才称得上幸福城市、如何建设幸福城市两大主题,作者对幸福城市建设总结为“一二三四五”理论:一个中心(以市民幸福为中心)、两个法则(既要爱情法则,更要亲情法则)、三个层次(幸福城市的高度)、四大支柱(幸福城市的保障)、五大标准(幸福城市的维度)。列举了迪拜、奥胡斯、杭州、成都等7个世界上著名的幸福指数高的城市作为经典案例,揭示幸福城市并不神秘,幸福密码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为当下席卷神州大地的幸福城市建设浪潮提供启迪与参考。
  • 强国之路20年

    强国之路20年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社会理论专著,刘书林,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热门推荐
  • 选择忘记

    选择忘记

    她走过他的身边,带起了些许门口的凉风。他默默的注视着她听到陆杰介绍自己,刘珩站起来伸出手和他打招呼“你好”陆沁浅浅的笑了笑,算是回应刘珩愣在那里“这是什么鬼,她竟然不肯握我的手,她是嫌弃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凰途之弈乾坤

    凰途之弈乾坤

    皇图霸业,乱世红颜,是劫是缘,纤手红尘,且听娓娓道来。
  • Cabin Fever

    Cabin Fev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溯源逆古

    溯源逆古

    墨化飞雪饮樽血,万径人踪灭。垂泪无人知,诉之谁解?千年两茫茫,举酒对天天隐月,回眸尽执念。既若如此,踏平溯河殿!
  • 雅典娜的眼泪

    雅典娜的眼泪

    总有一种爱情深藏在战火之中,总有种爱情归于和平之地。你还爱着我吗,即使我为了别人献出生命?
  • 夏至海棠

    夏至海棠

    冰山少女vs邪魅少年Q:对于女友十分高冷什么看法?A:韩翎宸:我能怎么办呢,自己看上的这辈子都赖不掉了。大不了祈祷她下辈子热情点呗。凌思雪:谁要和你下辈子!
  • 一梦剑仙

    一梦剑仙

    剑到极致,便可成仙。一个孤儿而已,却莫名其妙地走上了修仙路,当被剑所指,他才发现仙路险恶,人间无情。仗剑走天涯,最好的伙伴是剑和酒,当回首张望,却早已没了回头路。“河浊浇血米,彼岸叫花鸡。醉走黄泉路,笑傲人仙界。”他总是背着剑,手里拿着酒葫芦,酒到尽兴才能写诗。他笑道:“剑在手,屠仙又何妨!”
  • 王俊凯之跨越时间的恋爱

    王俊凯之跨越时间的恋爱

    想知道发生什么了么,那你就来吧。一定会有你喜欢的。
  •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

    《哈佛商学院必修谈判课:交涉的艺术》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描述,通过对哈佛商学院谈判课的深入剖析,将我们带入一个极富创意的谈判策略与技巧的世界。哈佛教案的经典引进,世界公司职业经理人的言传身教,让你了解国际领先的谈判理念及手法,掌握相关的谈判策略与实战技巧,分析谈判心理和临场谋略,洞悉谈判桌上的各种伎俩及其辨识应对措施,让你谈笑间定乾坤,成为进退自如的交涉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