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几个搞证券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觉得近期的市场越来越不好把握,原来的很多分析方式都不再好用,研发人员的压力越来越大。沉默许久,一个朋友突然感慨地说:“这个市场越来越有自己的性格了。”这句话让我心里一亮,因为它暗合了我最近跟踪研究中国证券市场所试图得出的判断:历史性的转折正在到来。
2000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一系列市场化推进措施及其所预示的基本格局的调整,让我预感到市场发展转折点的到来和阶段性划分的可能,对于前一阶段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对于下一个阶段我们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展望。我这里只是尝试性地提一些想法。
从1990年深沪两个交易所成立至今的10年可以划为一个大的阶段。在这10年中,证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由最初仅仅作为国企改革的试验田,不行就关了,到最终成为推动国企改革的主要载体的过程。市场发展的主要目标也就逐渐明确地定位于:利用证券市场为筹集资金、为国企解困、改革提供一个缓和、宽松一点的环境和一段较长的缓冲期,防止困难国企在某一时点出现集中性、大面积倒闭。为此目的,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得到强调和发挥,其他方面的建设只做兼顾。10年下来我们看到,这项工作应该说做得非常出色,截至到1999年底,深沪两市累计筹集资金3693.29亿元,深沪上市公司总数达到947家;各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基本已上市,获得了加速发展的资金,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领头羊;在缓解资金困难后,一些企业通过体制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改造,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成为股份制发展的成功典范,出现了海尔、康佳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一些企业虽然只用资金缓解了暂时困难,未能完成企业转型,但却利用证券市场进行了企业重组和产业调整,通过适时的进退实现了企业的全面创新,完成了蜕变。托普软件、科利华、全兴股份在证券市场上的出现和崛起,引发了我们对国企改革和证券市场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以上各方面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在这10年中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居于主导地位的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工作,以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和较为充裕的资金保证了相当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维持、改造和再发展。
当然也应该看到,服务于上述目标,证券市场的发展也存在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和人为限定。比如在上市企业的选择上、上市审批上、配股增发上、收购重组上体现了更多的行政主导色彩,在股权设置、投资群体、交易场所、交易工具等方面做了更多人为的限定。这些干预和限定在面对规模越来越大、独立性越来越强的市场时,常常使政府陷于非常尴尬和被动的境地,这种情况在本阶段的最后几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本身也预示着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
以2000年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为标志的证券市场发展新阶段,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已基本解困,上市公司不再单纯以寻求资金为目标,中介机构自律机制强化,逐步形成自己的业务评价标准,投资者群体趋于成熟、稳定,寻求对市场进行理性判断的标准,整个证券市场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的。这样一个基础表明,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证券市场正逐渐具备自己的发展规律。这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解释。正的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市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更多地将自己置于一个开放的背景下来考虑,产业发展方向逐渐与国际趋同,体现在国内市场与全球市场关联度的增强(虽然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市场之间的直接联动还不具备);随着各行业中的核心企业上市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与实体经济的互动性逐渐增强,市场的发展与二级市场的炒作开始更多地依据理性判断来进行,证券市场也逐渐成为经济的“晴雨表”,而不单纯是政策的“晴雨表”;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除了融资之外,开始对证券市场提出了更为深层次的功能要求,这些要求是证券市场自身发展规律的外在体现。反的方面,管理层在前一阶段后期调控的尴尬,市场反应与政策目标的背离可以作为一个信号,即目前的证券市场规模与要求,已经使管理层无力再做出前期那样面面俱到的精致设计,需要承认市场发展自身规律的存在,并通过完善市场来强化这些规律的正常发挥。
至此,下一阶段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也就可以做一个归纳:加强市场化建设,通过市场体系的完善与深化,逐渐健全市场各项功能,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激励的环境。以下几个方面应纳入考虑的范围:1)逐渐打破原来为救国企而设下的各种限定,建设公平的市场环境;
2)逐渐取消原来渐进改革过程中设下的一些过渡性限制,如A、B股问题;
3)进一步利用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资本进入与退出的选择,在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的调整中发挥重大作用。
(写于2000年4月,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