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资本市场世纪丛书》是我们世纪证券有限公司与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共同主编的第一套资本市场丛书,也是我们两家公司共同献给新世纪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份礼物。
《资本市场世纪丛书》第一套共有五本,选题都是当前资本市场的热点问题。
《国有股减持:历史机遇还是现实风险》主要论述的是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方案实施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注重实证研究的同时,也在理论层次上对国有股减持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书中主要探讨了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运作机制,国有股减持的道路选择、定价方式和国有股减持的操作难点等方面问题,力求能够对困扰中国股市的国有股减持问题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和全面的分析。
《退市机制:市场压迫还是压迫市场》在对全球股市的退市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在我国股市中建立退市机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书中主要讨论了退市机制与股市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退市机制与上市公司行为的优化、退市机制的创新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是一部既瞻前又顾后的理论著作。
《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侧重研究和分析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书中从独立董事的基本职能、制度优势,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选聘方式和缺陷分析等多个方面和多种角度对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分析,既指出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必然性,也分析了这种独立董事制度的局限性,并且提出了建立独立监事制度以便与独立董事制度相配合的观点。
《创业板与主板:相互排斥还是协调发展》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在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的客观趋势和现实条件,分析了主板市场与二板市场的运行格局和发展趋势,以及这两个市场协调运行的可能和环境。此外,我们还对在我国将要开设的创业板市场的内在机制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力求能够对这个市场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设性意见。
《私募基金:稳定因素还是紊乱因素》主要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私募基金的地位和作用。书中从私募基金的发展模式、运作机制以及私募基金的制度设计等多个方面对私募基金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所研究的不仅是我国现实经济中的私募基金,而且还侧重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私募基金问题;不仅是我国现实和未来的私募基金,而且还分析了国外的比较规范的私募基金。这些研究都有理论,有依据,相信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能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起到促进作用。
这套丛书的作者来自于全国的证券公司和研究机构。由于他们对相关问题都有比较深入和独到的研究,因而我们在组织这套丛书时,在强调总体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保留了作者的独立性探索,这也使得这套丛书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彩。丛书的各位作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从事繁忙的研究工作的同时,抽出时间来为丛书撰稿,我们对他们在心中充满感激。
《独立董事:管制革命还是装饰革命》一书作者为:韩志国(序、第九章),耿德兵(第一章),段强(第二章),巴曙松(第三章),林凌及常城(第四章),何孝星(第五章),喻猛国(第六章),刘俊海(第七章),陈峥嵘(第八章),孔翔(第十章),张安中(第十一章),石俊(综述)。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的石俊、李伟、张阳、侯斌和世纪证券有限公司的夏燕承担了这套丛书的具体编辑工作,我们对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经济科学出版社社长罗志荣等同志对这套丛书的编辑和出版提供了大量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也对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