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成初集一百零六卷。编者对明中叶以后在前后七子复古思潮影响下所流行的推尊唐诗、否定宋诗之说,深感不满,又鉴于宋诗向无总集,故选辑此书,意在阐扬“宋人之长”。编选者吴之振、吴自牧、吕留良均为清初学者。《宋诗钞》目录中列诗人一百家,实收八十四家。其体仿《中州集》之例,编次以诗人时代先后为序,各家皆附小传,以述其生平事迹和诗歌评骘,对所选作品不加品题、批点。此书编辑规模既大,疏误亦多。
《宋六十名家词》
共六集九十一卷。编者毛晋(公元一五九九年~一六五九年),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江苏)人,明末藏书家、出版家。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宋六十名家词》,收晏殊《珠玉词》至卢炳《哄堂词》,实收六十一家。各家之后,附有跋语、简介词人及其风格。此书汇刻了宋代主要词家和词作,且刻印较早,故流传普遍,三百年来一直为学者所传诵,影响较大。
《宋文鉴》
一百五十卷,又目录四卷,宋诗文总集。编选者吕祖谦(公元一三七年~一一八一年),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宋文鉴》仿萧统《文选》体例,共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奏疏、杂着等,尤以王安石、苏轼诗文最多。其中诗赋,大多歌功颂德及应酬赠答;奏疏论辩等文字则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及社会生活的若干材料。此书宗旨在于反对浮华绮丽之文风,提倡注重作品内容。其能全面反映北宋文学之概貌。
《古文辞类纂》
七十五卷,散文总集。编者姚鼐(公元一七三二年~一八一五年),字姬传,号惜抱,世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学者。此书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依文体分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内容着重选录《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以及明归有光,清方苞、刘大魁等的古文。此书严格按照桐城派的理论选文。全书共收古文辞赋七百二十二篇,书前有小序和目录,称为何序目。序目之下为正文,并附有评语和注释,因此能较完整的宣扬桐城派之文学观点。
《古文观止》
吴调侯、吴楚材编选。两人为叔侄,均是清初康熙年间文士。《古文观止》,“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意思是太好了,全书共十二卷。所收文章上自东周,下迄明末,共二百二十篇。而且所选篇目都是东周以来的名篇,便于人们欣赏与学习。以散文为主,有少量骈文。在每篇文章中,都附有简短的评说,以介绍文章背景,解释词句,评论内容等,文字精练准确,按时代顺序排成十二卷。在清代,《古文观止》是作为启蒙的教材,影响很大。
《经史百家杂钞》
二十六卷,曾国藩编散文总集,全书共分论着、词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圮、杂记十一类,共收文章七百余篇。在实际效用上,改变了《类纂》偏重对古文的研读、模习和应用,而在姚氏的义理、词章、考据等三条标准之外,另提出经济一项(意为“经世济民”),力求选文与政事结合,以便研读者能通过学习,了解历代的治乱兴衰、典章文物、学术思想和经国济民之道术。在内容上,新增了经、史、子三类的文章,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其所选文章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体裁兼备,故可作为研读经、史、哲学等方面的基础读物,以及各种文体的示范读物。
《十八家诗钞》
二十八卷,编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共收魏晋至宋金著名诗人十八家的古近体诗作六千五百九十九首,分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七绝等。所收诗人有曹植、陶渊明、鲍照、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苏轼、元好问等。尤以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作品居多。此书旁征博采,历来被视作较好的诗歌选本。
《骈体文钞》
三十一卷。骈文总集。编者李兆洛(公元一七六九年~一八四一年),字申耆,号养一老人,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清代文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他提倡骈、散合一,推崇桐城派文章。《骈体文钞》选录晚周至隋骈体文,共分三编。上编是庙堂之作、奏进之篇,下分十八类;中编为指事述意之作,下分八类;下编多抒情寄兴之作,下分五类。此书所收集类俱全,可见骈体文之概貌。但缺点在于过分注重形式和提倡复古。
《曹子建集》
别集名,有赋四卷,诗卷,乐府卷,文四卷(绢:?是各四卷还是其它)。作者曹植(公元一九二年~二三二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三国魏诗人,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此书中的作品以诗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诗多为五言,前期诗作主要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动乱社会的感触;后期诗作则更多反映壮志不得伸展的激愤不平之情及苦闷,并表达对下层民众痛苦生活的同情。其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练而词采华茂,对五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阮步兵集》
别集名。作者阮籍(公元二一○年~二六三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曾任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竹林七贤”之一,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此书包括诗、赋等一百余篇。在内容上较多反映作者的不满现实的苦闷心态。因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使其诗作显得奥洁幽深。此书对散文创作上也有深远影响,如最能反映其哲学思想的作品《达庄论》,文中强调天地万物都将自生自灭。《大人先生传》,则是一篇杰出的讽刺散文,对封建社会作了尖锐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陶渊明集》
别集名。作者陶渊明(公元三六五年~四二七年),一名潜,字符亮,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诗人。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归隐,躬耕自资,其开创田园文学的新领域。此书共收录诗文辞赋等作品一百四十二篇,诗以五言为主,具有清新的风格和恬淡的意境。辞赋散文亦颇具特色,如《归去来辞》写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高洁的志趣。《桃花源记》以丰富的想象力,构想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读后令人神往。
《谢康乐集》
别集名。赋二卷、乐府和诗一卷、文一卷。作者谢灵运(公元三八五年~四三三年),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南朝宋诗人。该书集中所收之诗,以山水诗最为著名。因其喜好佛学,故其诗风其诗似出水芙蓉,具有淡远自然的美感。
《李太白全集》
三十卷,别集名,作者李白(公元七○一年~七六二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约一千首。其诗想象丰富、热情奔放、气势磅礡、语言工丽,而意境波澜壮阔,能深刻反映社会现象。其诗古体中以七言成就最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而近体诗也多有佳作,如《赠孟浩然》《送友人》;其绝句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下江陵》等更是清新自然,深厚隽永,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予人无尽的美感。李白把我国五、七言诗歌的创作推到了高峰,对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故后人对其有“诗仙”之誉。
《杜工部集》
别集名,二十卷。作者杜甫(公元七一二年~七七○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祖籍湖北襄阳,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此书共收诗一千四百多首,其内容真实反映了唐王朝自盛到衰的种种,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并满溢作者的爱国爱民的热情。如“三吏”“三别”等诗篇,对战争造成民生艰难和腐败政治造成的社会动乱、贫富不均,作了深刻的抨击。其鲜明的爱憎和大胆的抨击影响了中唐以下诗人。
《杜诗镜铨》
杨伦笺注。杨伦,清代江苏常州。《杜诗镜铨》是杜诗注本中最好的注本,共二十卷诗文,二卷《读书堂杜工部文集文解目录》,另附有杜甫的《传志》、《年谱》、《评论》。
该书是学习、研究杜诗的人非常好的本子。
《王右丞集》
别集名,十卷。王维(公元七○一年~七六一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唐代著名诗人。该书收入古诗一百五十首,近体诗二百八十二首,其它各体文章七十二篇。早期作品风格雄浑、气象开阔,有建功立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晚年作品,则多反映其隐逸生活,山水田园,闲情逸致等。其作品意境清幽,色彩鲜明,节奏谐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使之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笺注。赵殿成,清代乾隆年间文士。《王右丞笺注》共二十八卷,按照诗体分类分卷,另有附录一卷,是保存王维作品最完整的一部书。
《孟浩然集》
别集名,四卷,作者孟浩然(公元六八九年~七四○年)襄阳人,唐代诗人,诗与王维齐名,称为“王孟”。浩然作诗,多吟咏个人失意和苦闷,描写寂静的景物。隐居鹿门期间,所作多反映隐逸的生活、高士的情怀、登临的清兴,风格清新淡雅,浑然一体。当然也有磅礡之作,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此外一些诗篇也表达了诗人极欲问世、不甘退隐的矛盾和惆怅情绪,如《岁暮终南山》。
《高常侍集》
别集名,作者高适(公元七○二年~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河北景县)人,曾官至刑部侍郎,文学上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唐代诗人。《高常侍集》以诗为主,其诗多抒写怀才不遇与仕途失意,有咏史感怀、边塞等。其中,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或歌颂战功,表现将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或揭露将军与士兵苦乐悬殊的生活;此外一部分作品,则着重反映农民生活疾苦,揭示农民在旱灾、赋税及官吏的压榨下贫困萧条的生活景象。其诗如“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反映其诗雄厚浑朴,笔势豪放的风格。
《韩昌黎集》
别集名,四十卷,文三十卷,诗赋十卷。作者韩愈(公元七六八年~八二四年),字退之,君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文道合一。形式上反对骈文,提倡散文。此书所以收散文居多,还包括论、说、传、记、颂、序、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文体。其风格雄奇奔放,格调雄厚。其论辨,气势磅礡,针砭时弊,言辞锋利。其诗独辟境界,不袭蹈前人,想象丰富而奇崛瑰雄。但有的诗以文为诗,流于险怪,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诗歌的形象性和音乐美。
《柳河东集》
别集名,四十五卷,外集二卷,补遗一卷。作者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年~八一九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解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中有诗二卷,共一百四十余首。其余为文,约五百篇,文中以“论”、“说”、“记”、“书”、“非国语”最为重要。其政论文,突出表现其政治主张,例如在《封建论》中,论证了郡县制必然取代封建制的客观规律,从而表现其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进步思想。柳宗元的文章立论坚实,引据丰富,手法多样,结构严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白香山集》
别集名,原称《白代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公元七七二年~八四六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文学上主张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提出要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的空泛之非。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此书共收诗文三千六百多篇,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讽喻诗,反映民间疾苦,揭露贵族的侈糜,如《秦中吟》、《新乐府》;闲适诗平易自然,圆熟流丽。如《钱塘湖春行》、《赋得古草原送别》等。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形象鲜明,布局完整,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开辟了歌行体的新道路。其诗风以平易通俗,深入浅出著称。
《樊南文集》
别集名,八卷,作者李商隐(约公元八一三年~约八五八年),字义山,号樊南生,又号玉溪生,怀州河内(河南沁阳)人,其诗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晚唐诗人。其诗风上继承杜甫七律锤练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或抒写怀抱,或关心政治,表现得淋漓悲壮,感慨深沉。如《安定城楼》、《行次西效作一百韵》。所作咏史诗,以古喻今,有讽有叹,既斥统治者之荒淫,又寄怀才不遇之感慨。如《瑶池》、《贾生》。所作爱情诗,大多以“无题”作诗名,描绘男女双方热烈而真挚的爱情生活。其诗典丽工整,和谐婉转,形象鲜明,感情挚拟。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句已成千古绝唱。
《樊川文集》
别集名,作者杜牧(公元八○三年~八五二年),字牧之,京兆府万县(西安)人,其诗作与李商隐齐名,世有“小李”之称。晚唐诗人。其《樊川文集》,因杜牧有别墅在樊川而得名。作品中以诗影响最大,尤以七绝为胜。其诗无论抒情,写景,都独具风格。如《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江南春》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在文学上有较进步的主张,强调文以致用,反对片面地追求辞采。如《阿房宫赋》文采飞扬,多含讽喻当世之意。
《苏东坡集》
别集名,一百一十卷。作者苏轼(公元一○三七年~一一○一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吏部尚书,政治曾反对王安石变法,后又与司马光不合,故一生失意,但在文学却取得巨大成就,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北宋文坛的精神领袖。《苏东坡集》,下分七个子集:《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续集》十二卷;《奏议集》十五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十卷;《应诏集》十卷。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致用,“有为而作”“有补于圆”,倡导平易自然的文风。其散文,议论风声,随机发挥,文理自由,恣意横逸。代表了北宋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如写得明晰透辟,文思开阔,笔力奔放自如的历史散文《六国论》、《韩非论》等等;如写得超然清脱,刻画入微的游记《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等;其《赤壁赋》更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其词亦风格豪迈,视野辽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坡乐府》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乐府》成集于宋代,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元代刻本。《东坡乐府》是苏词最完备的集子,共两卷,收录苏轼词作三百余首。苏轼开辟词坛新风,在婉转词与豪放词中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临川集》
别集名,一百卷,又称《王荆公文集》、《王文正公文集》等。作者王安石(公元一○二一年~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官至宰相,主张改革政治,推行青苗法等新法,以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史称“王安石变法”。《临川集》中以生所写大量奏议札子,最能反映其要求改变积贫积弱、实现富国强兵和政治改革的政治思想。哲学著作主要有《洪范传》等,他承认道的物质性、无限性,提出“无道尚变”、“相反相成”等哲学概念。在文学上,积极推进北宋古文运动,反对西昆派文人的主张。其诗文并重,散文以政论文为主,特点是说理透彻,结构严谨,笔力峭刻,如《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伤仲永》。诗作也关注现实,揭露时弊。近体诗俊逸清新,平易近人。写景诗修辞巧妙,善于捕捉形象。
《山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