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图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精华。阅读此类书籍首先要注意选择版本,一般原则是越古越好,因为越早的版本越接近著述者著作时的原貌,对理解更有帮助。中国哲学书一般文字都较艰深,又多爱用比喻,所以读者要善于从看似浅显、生动的比喻中领略作者的深义,往往一句平常的话就是作者全书思想之精华,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哲学类书一般都具有思辨性强、逻辑性强的特点,阅读时宜多思考,去细心领会作者的哲思、哲理。
作者:老子
成书时间:约春秋末期
老子一语中的道家代表作,古代哲学著作之一。
书海溯源
老子,又称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楚国苦县人。他曾作过周朝看守国家藏书室的史官,中年以后曾一度罢官。到周景王死后,王室衰败,他才离开王室,归隐故乡。春秋以来各国纷争,使得许多有识之士求仕无门,因而产生出世的思想,向往隐姓埋名的隐士高人生活,这就是道家思想的源头。在此背景下,老子写出《老子》一书,成为道家思想代表作。
文理梗概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三十八章以后为下篇。全书的中心是论述老子的哲学思想,其思想之核心是“道”,道是对宇宙起源和其普遍规律的认识。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独立于一切而存在,同时又非不可触摸,乃至不可道其名称。同时,他又用这一核心精神来指导生产、科学、军事、政治及为人处世。春秋末期战乱之中,他提出“无为”的思想,企图逃避社会的动荡,或者说在动荡中寻求安稳。他又提出“致虚”、“守静”的人生哲学,提倡人在生活中应当以静为主、以静制动。老子哲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他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有人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但从当时历史情况来看确有其合理性。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时代,民不聊生,人民渴望安定的生活,而老子所设想的“小国寡民”,人人丰衣足食,“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确让人羡慕、让人向往。同时,老子也提出“反者道之动”,他认识到物极必反的道理,发现矛盾转化和往相反方向发展的规律,也认识到质变与量变的初步关系。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责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赏析】
此段文字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首先,从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由于春秋时期,各国争霸,为了争夺土地、财产和霸主地位,而让千百万百姓陷入民不聊生、无立锥之地的境地。这一切,在老子看来,就是“有为”的结果。因此,他主张“无为”,只有这样,才能还给老百姓安静、平稳的生活,而放弃对人民的残酷压榨。由此来看,“无为”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在另一层面,“无为”又有愚民、出世之嫌。比如他说“虚其心,实其腹”,“使夫智者不敢为”,的确为统治者提供了一个聪明的治民方法。给老百姓足够的食物填饱肚子,但却不准他们思考──“虚其心”,让他们毫无反抗精神,只做为统治者的顺民。对于统治者而言,这种“无为”是再有利不过,让他们像对待绵羊一样来管一群毫无反抗精神的“愚民”。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无为”又是一种消极思想。对此,读者应全面分析,不要被某一方面的观点蒙蔽。
妙言辑录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6.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9.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专家评点
对老子的思想,我们要辩证地去认识其“致虚”、“守静”,“洁静”“无为”。作为人生哲学,它可以使人珍爱生命、修身养性,在纷争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这是富有人性的,所以在现代社会依然闪现出它人性的光辉;作为政治哲学,它要统治者不要扰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仍然是一种民本思想,当权者应深思。老子的文章多用比喻,含义比较隐晦而且语言精炼,字字珠玑。阅读时要从比喻中看出其隐藏的深意。另外还需注意老子思想的消极作用。
作者:孔子门人及代传弟子
成书时间:春秋战国之交
论语一语中的语录体著作,儒学经典,影响千秋万世。
书海溯源
周室东迁,王权统治风雨飘摇。至春秋战国之交,各诸侯国纷争并起,互相倾轧,为在竞争中获胜,无不礼贤下士,广揽人才。一时言论广开,思想活跃,先秦诸子由是而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身处春秋之世,广纳门徒,游说诸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开创儒家学派,授徒三千,成名者七十二人。孔子光辉的思想火花,常闪耀于其与弟子的日常交谈之中。《论语》一书,即由孔子之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孔子与弟子之言行而成。
文理梗概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它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常于只字词组中,传达出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人生感悟以及对于教育的见解。
《论语》所记的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人而无仁,如礼何?人而无仁,如乐何?”,“仁”的概念是从家庭的尊卑长幼、贵贱亲疏之间有差距的爱而出发,这种“爱”体现为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秩序。在政治上,孔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先要让人民富足,取得人民的信任。他还强调行事必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也记载孔子对于教育及学习的态度、方法,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绝章赏析
【原文】
一、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三、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下。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赏析】
前两则反映了孔子“仁”学思想的一个方面。孔子非常推崇“仁”,认为“仁”是天地之间永恒不变的法则,是立身行事的标准,人人都必须遵奉“仁”的精神,甚至不惜为“仁”献出自己的生命。在“仁”的面前,人人平等。遇到需要发扬“仁”的精神的时候,甚至可以不拘泥于师生小节,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第三则比较全面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正名”思想。春秋时候,社会和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等级和名分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孔子的正名学说,主要目的是要恢复原有的秩序和制度,重新回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中去。推而广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合理合法的名分,这样事情才能成功。
妙言辑录
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言乎?传不习乎?”
4.子曰:“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7.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8.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专家评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开山之作,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被尊立为经,其作表述的思想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其记录有关孔子之政治、伦理、教育、学习的见解,有许多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其精华,吸取为我所用的东西。《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浅近易懂,雍容和顺,迂徐含蓄,读者可熟读成诵,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其要旨。
作者:孟子与门人万章等
成书时间:战国时期
孟子一语中的儒家重要学术著作,对后代散文有较大影响。
书海溯源《孟子》一书,是孟子与门人万章等人述孔子之意而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省邹县),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是继孔子以后最具权威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效法先王、施行仁政;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他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是不得重用。他到梁国,游说惠王,惠王并不相信他的主张;又到齐国,齐宣王封他为密卿,起初很尊敬他,但最终也不愿重用他。于是孟子回乡广收门徒,推阐发扬孔子的学说,与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文理梗概
《孟子》一书,中心思想是仁义,为孔子学说的发展。孟子主张效法先王,施行仁政,具体内容就是减省刑罚、降低赋税,使百姓有比较固定的产业。他主张恢复理想化的井田制度,实际上是要实行小农经济,使每个人都有田耕种。以民为本是孟子的主要政治思想,他认为只要是真正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将可战胜一切。因此,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候们热爱人民、争取民心,在具体措施上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尽心》下)的响亮口号,像警钟的长鸣一样久久回荡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但是《孟子》书中也有不正确的地方,他将劳心和劳力对立起来,轻视劳力者,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此说对后世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赏析】
上面两段话反映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君王应该施行仁政,只要能够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归附,王霸事业就很容易成功,真正是“仁者无敌”。因此君王必须热爱人民,关心人民,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君王可以分给人民田地耕种,如果人人有田,人人就有了固定的资产。人民不同于圣贤之士,贤士即使穷困潦倒,也能够保持自己的名节。而人民如果没有固定的资产,他们就无法赡养父母,无法娶妻生子,碰上饥饿的年份甚至被饿死。果如此,他们就可能不守法度。因此,仁君必须预先对此加以防范,让人民生活富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妙言辑录
1.仁者无敌。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6.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专家评点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它所提出的“法先王,行仁政”的思想,反映了儒家的美好政治愿望;它所提倡的民本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该书语言生动,感情浓烈,气势纵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其思想内涵。
作者:墨子
成书时间:约战国时期
墨子一语中的墨家经典著作,古代哲学重要著作之一。
书海溯源
墨子名翟,相传宋国人,生逢战国初期。墨子及其门人创立了墨家,这一派是战国的显学之一。他和许多门徒都来自平民社会,墨家主要代表这一阶层人民的意愿,据说墨子本人就长于技艺,水准可与鲁班相比。由于战国时期长年征战,造成民不聊生,因此墨家一派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他认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而在统治者的非正义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主要还是老百姓。就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墨子及其门人写下《墨子》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并一度在战国时期成为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
文理梗概
《墨子》现存五十三篇,各篇大多又分上、中、下三篇,书中详细记录墨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思想、主张。《墨子》中最主要的思想是“兼爱”、“非攻”,主张所有的人,不论地位、亲疏、贫富的差异,都应该无差别地、同等地相互爱护。他认为一切祸乱的根源起于不相爱,归因于人类有差别的爱,所以“兼爱”成为学说的中心内容。另外,由于各国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为人民带来巨大苦难,因此墨子也反对战争,但他所反对的主要是不义之战,而赞成正义的“诛”之战。在他的主张中,“尚用”也是重要的一条,这是他对治理国家的政治观点。由于统治阶级对中下层人民的层层盘剥,造成了人民的苦难,出身下层的墨子对此体会极深,因此他主张选举天下最贤能的人为天子,再依次选出各级官员,而由天子起从上而下统一天下的意见。《墨子》一书中还有“尚贤”、“节用”、“明鬼”等篇章,反映出墨家各方面的思想。但因墨家的思想与时代并不相符,所以秦汉以后就渐渐亡佚了。
绝章赏析
【原文】
(节选自《墨子·耕柱》)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大国之攻小国,譬犹童子之为马也。童子之为马,足用为劳。今大国之攻小国也,守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故大国之攻小国也,譬犹童子之为马也。”
【赏析】
此段文字反映墨子“非攻”的思想。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征战的毫无益处。他把大国攻小国比作小孩子学作马一样,虽然能够做到,但除了劳累之外,什么也得不到,不仅害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墨子的文章爱用比喻,文字浅显,能很清晰地说明深刻的道理。“非攻”是他的基本主张之一,由于战乱是造成一切苦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墨子积极宣传反战思想,并在实际行动中阻止战争的发生。他曾经与鲁班舌战,通过自己有力的辨论说服对方,在唇舌之间就化解了一场血光之灾。而这一主张实际上还是源于他“兼爱”的中心议题,只要所有的人都能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像爱自己国家一样爱别国,那么社会上一切的混乱都将消失。盗窃、攻战、不忠不孝这些不“义”的事也就不会发生了。墨子的思想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渴望和平、厌恶战争,以及实现世界和平的美好的愿望,因此从者甚多,成为战国时期与儒家相并列的两大显学之一。
妙言辑录
1.义,天下之良宝也。
2.杀在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3.万事莫贵于义。
4.口言之,身必行之。
5.其以加长,隐以?(绢:?为)广,不可久也。(和原书有出处)
6.上有过,则微之以谏。
7.量腹而食,度身以底。
8.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9.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