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5700000020

第20章 交友莫带功利心

人生的漫漫旅途上,自然少不了朋友的陪伴,而且,在关键时刻,朋友也是你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交友重在信任和尊重,切不可急功近利,所谓平时多烧香,急时才有人帮。多个朋友你的人生之路就会更宽广。朋友是用来学习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虽是老话,但是道理并不老,尤其是“出门靠朋友”。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人脉就是财脉,于是大家都想尽一切办法来拓展自己的人际网络。但是,切不可为了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就放松对朋友的“审查”力度,否则会遗患无穷。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交朋友的目的固然是希望朋友能够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希望能从朋友身上学到自己欠缺的东西,以帮助自己完善和提高。

所以,交友首先要分清益友和损友。真正的好朋友是能互相规劝、砥砺的。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南怀瑾大师解释说: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益友与损友之分。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对自身有益的朋友。“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友谅”,是个性宽厚、能够原谅人的朋友;“友多闻”,是见识广阔、知识渊博的朋友。对自身修养有害的损友亦有三种,“友便辟”,是有特别的嗜好,或者软硬不吃、心胸狭隘,不会体谅别人的朋友;“友善柔”,是个性软弱、依赖性强,缺乏个人主见甚至一味依循、迎合于你的朋友;“友便佞”,则是专门逢迎拍马的朋友,通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己无益。

朝夕相处的好朋友,必定在思想、言论、行动等方面相互影响,这种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决不能低估的。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所结交的朋友,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难怪有人说“选择朋友就是选择命运”,这话并不为过。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列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还为当时的文坛培养了一批比人才,像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文学家,都出自他门下。

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府当长官的时候,有位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在他手下当行政助理。有一次,欧阳修的朋友范仲淹路过颍州,顺便拜访欧阳修。欧阳修热情招待,并请吕公著作陪叙话。谈话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应当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吕公著点头称是。后来,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论语-里仁》云:“见贤思齐焉。”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受他们的影响,向他们学习,赶超他们的。

贾岛曾经说:“君子忌苟合,择友如求师。”曾国藩择友,注重的是对自己是不是有所裨益,结交的大都是高明之人,博雅之士。他反复嘱咐兄弟:“但取明师之益,无受损友之损。”

曾国藩认为,无论是尊为师,还是结为友,都应当长存敬畏之心,不能视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渐渐地怠慢不敬,如果这样就再也不会从他身上获得教益了。所以,只要朋友的身上有值得自己学习的,他就会谦虚认真地向朋友求教。他向理学大师唐鉴求教读书、修身的妙诀,唐鉴告诉他,读书要以《朱子全集》为宗。而读此书也不能看作是八股进阶之书,而要躬自实行。至于修身,最好的办法是记日记,记日记就是照自我,一定要诚实无欺。他向另一位理学大师倭仁学习很多为人处世之道和修心养性之法。在京城做官期间,他从很多好友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比如,刘传莹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交往中大大弥补了曾国藩在古文字上的不足;何绍基精通书法,擅长吟咏,对曾国藩书法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少;其他还有爱好古文的吴嘉宾,还有各有所长的邵懿辰、冯卓怀、窦塘等,这些人也都在史学、诗文、考据等方面对曾国藩有很大的帮助。曾国藩在史学、诗文、书法、考据等方面都有相当高的造诣,一方面是其刻苦努力的结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善于向周围的朋友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以完善和提高自己,进而变成自己的本事。朋友是用来学习的,曾国藩的成就也佐证了这一点。但是现实中的一些人把朋友当成是用来炫耀的,他们到处炫耀自己有“做董事长的朋友”、有“做处长局长的朋友”……以为这样就能够抬高自己的身价。其实,这样的人是可悲的。一方面他们放着这么好的朋友不向他们学习来提高自己,另一方面也没有借朋友而成就自己的事业,等于浪费了优质的资源。所以,交朋友先向朋友学习,争取把朋友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这样才更有意义。交友切莫急功近利不可否认,一个人人生路上的很多难题都需要靠朋友帮助解决,但并不能因此就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因为,本着利用朋友的目的去交友,那自然是交不到知心朋友的,交到的所谓朋友也不可能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在你深陷困境时,他们可能早就远远地躲开了。所以,朋友是用心交的,而不是用利交的。那么,如何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呢?

首先,要看自己想交什么样的朋友,想交知心朋友,就得拿出自己的真心来。以道德、以义气、以慈悲来交往,如此得来的朋友,在最紧要关头,大都能同甘共苦。所谓“患难见真情”,在最困顿的时候,还能不变初衷之支持扶助,才是真正的朋友。

韩愈为柳宗元写的墓志铭中说到了这样一件事:当柳宗元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禹锡(字梦得)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柳宗元流着眼泪说:“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绝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于是,他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也无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刘禹锡的事报告给了朝廷,刘禹锡于是改为连州刺史。

其次,朋友相交贵在诚,要以诚相交。和朋友交往,彼此要知心,要坦诚,要肝胆相照,要以真实的情感和言语行为来交往,这样的交往才是有助于建立深厚友情的。这样的友情才能让彼此心心相惜、互相扶助、互相关爱。而虚伪、狡诈、遮遮掩掩都会伤害友情的纯洁。

毛泽东与李达交往很深,两人同籍湖南,同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李达是武汉大学校长。他们在解放后第一次见面时,李达想改口喊“主席”,可又不习惯,便一连“毛主”了好几次,“席”字还是没有跟上来。毛泽东便说:“你主、主、主什么?我从前叫过你李主任吗(李达曾任中共一届中央局宣传主任)?现在我叫你李校长好不好?你过去不是叫我润之(毛泽东的字),我叫你鹤呜(李达的字)兄吗?”

毛泽东和李达虽是挚友,但也常常发生争执。一次,两人面对面激烈地争论起来,李达激动得没吃饭就走了。毛泽东对在场的一位同志说:“今天我们两个老家伙很不冷静,这在你们青年同志面前示范作用不好。孔子说过,六十而耳顺,我今年六十三,但不耳顺,听了鹤鸣兄的话很逆耳,这是我的错。过去我写文章提倡洗刷唯心精神,可是这次我自己就没有洗刷唯心精神。”毛泽东让这位同志通知李达再谈一次,并转告“六十而耳顺”的意思,感激李达的帮助。当李达同志听知了这些情况后,说“还是润之的气量大”。

两人之间的交往,毛泽东可谓“下交不骄”,李达则是“上交不谄”,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以诚相交的友谊。

再次,以知相交。所谓以知相交,就是要结交知识广博的人,这样的人能够让我们提高修养、开阔眼界。当然,要结交这样的朋友,我们自己首先要增加知识修养,提升自己的内涵。同时,懂得随时吸取新知的人,智能容易开启,也会吸引许多见多识广的人到身边来。

鲁迅和瞿秋白也是一对以知相交的知心朋友。瞿秋白通晓俄文,文学修养又极深,鲁迅极希望瞿秋白把苏俄文学介绍给中国读者,虽然二人尚未谋面,其实早已神交。后来有缘结识,自是相逢恨晚,一见如故,成为至交。瞿秋白因为发表文章被特务追捕三次,没有办法,在鲁迅家避难。鲁迅概不拒绝,侠骨柔情由此可见。

实际上瞿秋白是少有的对鲁迅杂文评价不失偏颇的人。他费尽心血,编成《鲁迅杂感选集》,仅序言就长达1.7万字。而恰恰是这篇序言,让鲁迅佩服之至。其见解之精辟,行文之凝重,都让鲁迅惊叹瞿之才华。

最后,以德相交。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是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的,和他交往的人也都会向他看齐,从而得到道德上的提升和净化。

无论哪种交友方式,都需要付出真情和真心,这样才能换得对方同样的回报,也才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朋友的真心帮助。即使不需要这样的帮助,也可以在相交的过程中互相学习_、砥砺、提高,同样是一种精神的愉悦享受。友情是需要维护的任何关系要想长久,都需要花心思去维护,友情自然也不例外。两个相知相交的人,如果长时间不联系、不交往,那感情也会被时间的洪流冲淡。所以,保持交往是维护友情的好办法。

有的人以为,只要和某人交上了朋友,那就算建立了关系,就等着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了,一个电话过去,对方马上就会出现,而且还会倾囊相助。这完全是一种异想天开。且不说两个人交情的深浅,有没有感情基础,仅仅是平常的不交往就已经是在互相疏远了,随着时间越来越久,两个人之间的陌生感会逐渐加强,友情也就淡化了。即使是多年的老朋友,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联系,也会有陌生的感觉。所以,不管有多忙,都应该尽量隔一段时间就走动走动,让友情保持它的温度。

现在通讯手段非常发达,于是很多人经常性地和朋友联系,比如,逢年过节发个短信祝贺一下,在QQ上给朋友发个礼物,花几分钟时间做个小贺卡E—maiL给朋友,这些都是维系关系的不错方法。当然,尽量抽时间多走动,多在一起聚餐、旅游、聊天,是最好的联络感情的方式。

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很激烈,压力很大,很多人没有时间,更多的也是不愿意花时间在朋友身上。他们觉得朋友不联络也能理解自己,重要的是把上司、客户维护好了,他们可是直接掌握着自己晋升和金钱的命脉。于是,对维护友情,他们能找出一大段理由来:

“每天上班都很累,累得没有心情去看朋友。”

“本来计划好了,结果赶上加班,没办法了。”

“我们离得太远了,真是想去也没有时间呀!”

“我们的时间总是碰不到一起,不是我休息的时候他不休息,就是他休息的时候我出差。”

有事时想起找朋友,着急了想起哪个朋友能够帮自己一把,可是,没事的时候你会想起朋友吗?平常不维护,有事的时候你还能找得到朋友吗?找到了又有人愿意帮你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某天发生了一件事,开始搜肠刮肚地想哪个朋友能够帮上自己的忙,好不容易想到了,结果发现好久都不联系了,于是,心里开始犯怵,这么久不联系了,冷不丁打电话让人帮忙会不会太唐突了?甚至于人家会不会都想不起我是谁了呢?

其实不然,交朋友贵在真诚,以心交心才能赢得真正的友情。“海内有知己,天涯若比邻”,时间多久,距离再远,真情永不变。

有一个美国富翁,一生商海沉浮,苦苦打拼,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有一天,重病缠身的他把十个儿子叫到床前,向他们公布了他的遗产分配方案。他说:“我一生财产有1000万,你们每人可得100万,但有一个人必须独自拿出10万为我举办丧礼,还要拿出40万元捐给福利院。作为补偿,我可以介绍十个朋友给他。”他最小的儿子选择了独自为他操办丧礼的方案。于是,富翁把他最好的十个朋友一一介绍给了他最小的儿子。

富翁死后,儿子们拿着各自的财产独立生活。由于平时他们大手大脚惯了,没过几年,父亲留给他们的那些钱,就所剩无几了。最小的儿子在自己的账户上更是只剩下最后的1000美元,无奈之时,他想起了父亲给他介绍的十个朋友,于是决定把他们请来聚餐。

朋友们一起开开心心地美餐了一顿之后,说:“在你们十个兄弟当中,你是唯一一个还记得我们的,为感谢你的浓厚情谊,我们帮你一把吧!”于是,他们每个人给了他一头怀有牛犊的母牛和1000美元,还在生意上给了他很多指点。

依靠父亲的老友们的资助,富翁的小儿子开始步入商界。许多年以后,他成了一个比他父亲还要富有的大富豪。并且他一直与他父亲介绍的这十个朋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美国巨商费兰克·梅维尔。

成功后的梅维尔说:“我父亲告诉过我,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金钱都珍贵,朋友比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恒久。这话一点也不错。”

在这个世界上,金钱能给人一时的快乐和满足,但无法让你一辈子都拥有。而友谊和朋友却能给你一生的支持和鼓励,让你终身拥有快乐、温馨和富足。

当然,我们交朋友的目的不是为了沾朋友的光,得到朋友的好处,而是心灵上的相交。但是,两个人达到了相知相交的程度,是愿意互相关爱、互相扶助、互相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而要达到相知相交的程度,就必然需要多交往、多了解,除此别无他法。所以,平时多关心、问候一下朋友,必要时相互帮助,共渡难关,才能使友谊地久天长。

同类推荐
  •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慰冰湖著的《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共分三辑十二章,从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或是作者好友经历的故事入手,揭示生活中一些为人忽视的生活哲理。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抱怨生活上,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满。一个想法的改变,将带来态度的转变。而态度的转变则会导致生活的改变。
  • 受欢迎的人有1%的不同

    受欢迎的人有1%的不同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故事,把这些爱欢迎的人所具备的特质一一分析解剖,然后分类提炼,全面展现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应该具备的与众不同的“1%”。
  •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

    《感悟道德经:做最阳光的自己》撷取《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溶于现代生活理念,退却纷繁世界给人们带来的困惑,消除人们因万千事态而产生的焦虑。愿读者能从老子思想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心灵家园,从而活出最阳光的自己。一部现代人进行自我心理修复的范本,一部教你从容生活于世间的智慧真经。取国学奇葩以润心,调心灵鸡汤以自养。《道德经》是现代人真正的心灵鸡汤,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其阐述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对于解决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抑郁及心理疾病具有积极的意义。西方的马斯洛、罗杰斯、荣格,日本的森田等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家,都曾将道家思想运用于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实践。
  • 青年不可不知的成功秘密

    青年不可不知的成功秘密

    本书包括:“秀出真我,实现一生质的飞跃”、“成功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为了成功,时刻准备着”等内容。
  •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热门推荐
  •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不是不念 只是不见

    宋诗研究第一人——偃月公子,倾情写意宋诗里的最美时光。“浅笑盈然,顾盼流转,惟愿与君听风望月,看尽花开花落,赏潮起潮生。”唐诗以神韵意趣取胜,以形象丰满见长;宋诗则多有学问知识、议论说理,仔细咂摸,情韵悠长。每一阙诗词,都会说话;每一个文字,都有情感;每一个作者,都有故事。本书以此为出发点,领悟品读宋诗,写下自己对宋诗的体会和感受,启迪读者品诗不是刻意探寻事理,不是为了明辨是非,而是赏玩诗歌,感触万象,鲜活生命。在不知不觉之中,顿悟人生哲理。在诗文中寻找快乐,体验情意。
  • 千金的选择

    千金的选择

    前世今生,女主该如何选择?前世是她对家人留下的遗憾,今生又是她为遗憾选择的逃离。她为了前世的家人,似乎伤了今生的家人。她错了吗?不知道……忌讳医生,是她于与生俱来的本能,她几乎闻医色变,可谁又能知道,前世所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恐怖,让她潜意识地害怕医生……
  • 神剑战神

    神剑战神

    战神大陆,十万年无人踏入战神境。看主角李天,如何手持问天剑,胯下啸天虎,身修影之诀,一步一步走向那“万古第一武神”!武神大陆等级制度:骨凝,血沸,开元,战将,战帅,战王,战皇,战帝,战圣,战神。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极品护花狂医

    极品护花狂医

    阎王要你三更死,小爷留你到五更!他是医界的奇才,也是娱乐圈中的花花公子,各大网站和报纸的头条,永远都有他!高挑的女老板、冷艳的御姐、痞子气的女房东,唐峰的身边时时刻刻都不乏美色相拥,他被病患们奉为上帝,被记者们称为钻石王老五,被同行们称为是狂妄的疯子。唐峰就是一个这么矛盾的综合体,爱他的人将他捧若神明,恨他的人,则巴不得和他同归于尽!但无论如何,谁也不可否认,他就是一个神奇的缔造者!
  • 拾年残梦

    拾年残梦

    卢年问我:毕业之后,你怎么办?我说:毕业之后,先赚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又问:怎么赚?我说:咳,我得先找个女的,然后结婚,收红包钱,到时候你们可要多封点。他又问:有了第一桶金,你准备做什么?我说:赚第二桶金。他:这种好事,带上我吧!我:去,这事怎么能带上你?他:??我:我这第二桶金还得靠你们,结婚之后我再离婚,到时候你们可要多封点红包!慰问下我这颗受伤的心!我没有想到,竟然一语成谶。回首人生,拾起那些年的岁月,留下多少残念,在风中……
  • 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孩子不听话 父母怎么办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了一些容易令父母动气发火的片断,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地分析了孩子不听话的种种原因,指出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从而为父母们开辟了一条能够轻松正确地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的捷径。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系统狂潮

    系统狂潮

    一万年前的意识,在121世纪重生,却成了一个实体——娃娃,有了一个女主人。这个世纪,不再是血肉的世纪,而是系统智能与合金的世纪,是战乱频发的世纪……
  • 气象主宰

    气象主宰

    有人叫他“种树狂魔”有人尊称他为“重新涂抹中国版图的伟人”世界称他为“消灭沙漠的男人!”李长弓摇头:我只是一个想赚钱的俗人。行云布雨,泽被万物。手掌天罚,惩恶扬善。气象万千,我为主宰!
  • 超级种植师

    超级种植师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种药,成就神位之间别人把炼丹师当祖宗般供着,在我这炼丹师把我当祖宗供着只因我能种植诸天之内的各种灵药没有我种植不了的灵药仙药只有你想不到的灵药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