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人们心里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那么,无论什么事,就都像是他们自己的事一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干劲就逐渐好转起来,你就很容易走进同事心中,让他们觉得你分外亲切,性格格外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登门拜访许多家庭主妇,希望她们支持一项宣传交通安全的活动,只要求她们在一张请愿书上签个名,并告诉她们这个请愿书将交给参议员,使他们为立法鼓励安全行车而努力。所访问的妇女几乎都同意签名。几星期后,另一些实验人员又去要求许多妇女在她们家的庭院草坪上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大牌子。结果,以前同意签名的妇女中有55%的人同意立大牌子,而起先未被要求在请愿书上签名的大多数妇女(83%)都拒绝了这一要求。
心理学家进行的这个实验说明,即使对方对这类事情完全不感兴趣,但如果能在一开始就让对方成为参与这类事情的人,他们就会产生对该行动的态度,即觉得自己对参与的活动负有责任,这就消除了以后从事类似活动的对抗心理。所以,当随后再提出与此类事情相关的要求后,对方就感到不难接受了。
这就说明,在工作中,参与意识的重要性。事实上,这种共同参与的意识能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让人觉得你性格特别好。道理很简单,两个一起同甘共苦过的人,感情自然就会很深。即使在陌生人之间,只要有过共同参与某件事情的体验,也会马上成为好朋友。
注意到人的这层心理后,如果我们想说服某个人或想在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具体做法就是让他参与谋事或共同行动。扪心自问,相信没有人喜欢被支配,或强迫去做一件事,一个让同事觉得你性格好的秘诀是:让别人觉得那是他们的主意。
有些时候,我们无法让对方直接参与到某件事中,这时如果能用一种“间接”的方式让对方参与进来,也会大有益处。比如说在学校里,对一些在课堂上吵闹的学生,大多数老师都以训斥的方法使学生暂时安静下来,但这种方法只能令教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从而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但一些上了年纪、有经验的老师却不会这么做,他们反而会有意无意地指点那些顽皮学生邻座的同学读一读课文或问一些问题,那些吵闹的同学便立刻安静下来,并且集中了注意力。这也可以说是间接说服的方式,提醒他们参与上课的意识,而且也不会产生紧张的气氛。这种做法也适用于你与同事的相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