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缺毋滥就能找到最合适的结婚对象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做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系,那后者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但是若你跟前一个人没有培养出深层关系,感情就容易动摇、变心,直到你与这些理想伴侣候选人的其中一位拥有稳固的深情,才是幸福的开始,漂泊的结束。”
很多人认为他说的十分有理,但仔细一想便会发现,萧伯纳绝对是在红口白牙说胡话,因为没有一个人可能认识两万个人,也就得不出此结论。一个人能够遇到10个适合做你人生伴侣的人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而就是这10个人也并不都能在你适婚且未婚时出现。所以,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才说:“有些人郁郁不得志,空有旷世才华,也寂寂而死;有些人终其一生,遇不上一个叫他心神颤动的人,也寂寂而死。”根据“理性人假设”,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理想伴侣,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虽然人人都认为自己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杯茶,但现实并非如此,至少有一半的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最合适的结婚对象。正如社会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人因为抱着宁缺毋滥的心理来寻找结婚对象而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剩男”、“剩女”。这种做法到底是理性的,还是不理性的呢?
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有人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有限理性”的,也就是说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197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吉伯特·西蒙指出: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由于无法准确地认识和预测未来,从而无法按照结果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只能依靠最大化的理性思维来减少不确定性。
有一个“草中寻针”的故事最能说明这个道理:假如农夫面对一个干草堆,需要从草中寻找到一根针来缝补衣服丢掉的纽扣。按照完全理性的原则,找到的针应该是最细的。为达此目的,他必须要把草堆找遍,把所有找到的针都对比一下才行。但是很显然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实际上,农夫根本用不着这样做,他只要能找到可以穿过纽扣的扣眼的针即可,也就是说,只要找到满意的有限细的针即可,而不是“最优化”。西蒙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所拥有的信息往往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最优化决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寻找一个可以接受、但不一定是最优的方案。
“有限理性”在寻找结婚对象时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最合适、最理想的人生伴侣,但绝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愿。正如下面一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让他先到麦田里摘一颗最大的麦穗,条件是:只能摘一次,且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照着老师的话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地走出麦田。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即使见到一棵又大又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就错过了;于是,我便什么也摘不到。”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婚姻是什么。苏格拉底让他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条件同样是:只能砍一次,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话去做。结果他带回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但也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苏格拉底问他,怎么带这样一棵普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柏拉图砍到的树不是“最大、最茂盛、最适合”的,可见他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婚姻也是如此,不可能找到最好的结婚对象,而只能找到相对合适的,有限合适的,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徐志摩有诗云:“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我灵魂之唯一知己。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众多“剩男剩女”将此奉为经典信条,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但是却一直没有摆脱单身。很多人相信自己能找到最合适的,就一直游走于婚姻市场中,孰不知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时间消逝中,蹉跎了岁月,失去了容颜,竞争力与日俱减,最后成为了“斗战剩佛”。
全球近70亿的人口中,肯定有一个人最适合做你的伴侣,但是因为生命的短暂,各种现实环境的限制等等,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找到那个最合适自己的“麦穗”。如果人人都坚持寻找最合适的,人类早就灭亡了。所以说,婚姻虽然需要理性,但是也不能过于理性,因为过于理性会使人不敢行动。(实际上,过于理性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而且两个人到底合适不合适并不是在结婚之前就能得知的,还需要婚姻生活的现实检验。
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很多时候会使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但是在婚姻中的“有限理性”却使人们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至少,很多人找到了令自己满意的、虽然并不是最大、最饱满的那颗麦穗。有限理牲
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一因环境是复杂的,在非个人的交换形式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因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