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4300000011

第11章 街灯

离开北京,是去年四月底边。那时候的心里的绞榨,曾在一封信里写过,读这篇东西的人,大约总知道得很清。当时的决心,“教书的地位,当然是丢掉,就是老婆儿子,也不能管,最后丢旧书,又最后也可以丢生命。”

那时候,朋友爱牟远在日本,芳坞想去南方,“若前后接得上,就赶往上海去喝它几天酒,什么它妈的,都破它一个坏,弄得好便好,不好也不要紧,九九八十一,总该把我自家的颜色来辨一辨清,做人不是做梦。”

这前后,同幽灵似的附在我的身边,深更夜半,上德胜门里北衙门桥上买几瓶啤酒来喝,喝干之后,再往什刹后海的南岸北岸,乱跑乱跳乱叫,或白天去天坛坐一天,将晚四五点钟,上馆子小喝,进戏院听到一两点钟,出来再喝再讲话再走到天明的是四川的陈逸生。

正在这时候,银弟取名柳卿,上捐在百顺胡同的长乐接客了。

我并不说她美,也不说她有什么可爱,总之前年初到北京的时候,穷极苦极,无聊无赖之际,善心的一位朋友——这朋友姓钱,当然也很可怜——想救我登岸,带我常去的,是西大森里,银弟在那里当“度嫁”的春浓处。

沧海曾经过来的,看这些东西,自然只觉得无聊,又加以当时袋里没有钱,身体萎萎缩缩,几个半红半黑的小窑子,她们不来睬我,我也犯不着睬她们,算什么一回事。去去就去去,揩揩油,坐坐,光着眼看看,也好。一个月不去,不去就不去,在家里坐着,烧烧烟卷,买一点白干喝喝,也好。

以这样的态度,上春浓处去了四五趟,中间来和我攀谈,我也和她随便说些不相干的废话,有时候或许抱一抱,捏一把的,是“度嫁”的银弟。

有一次,只那么一次,晚饭时多喝了几杯酒,在春浓处坐了半点钟,临走,大家——那一天去的有三四个人——都抢着用暴力和银弟亲了嘴,该轮到我的时候,我对她笑了笑,轻轻用江南话问她“好不好?”她只微笑着摇摇头。后来她送我们出房门,到廊下,偶尔经过了一间黑的空房,我踱进去,拉着她,又轻轻的问她前一句话,她很正式的把嘴举了起来,——只有这一点关系。

出京之后,上海和芳坞玩了两天,回家,打了小孩,和女人起了一点冲突,再出来,到北京,过了暑假,又教书。中间因为钱没有,处处受气,苦得了不得,谨慎守戒,一直到了凉秋的九月。

有一天晚上,很觉得难过,在长街上跑了一回,就上前门外微雪夜香斋去喝酒。一个人坐着,卓卓的喝,喝到午前一点多钟,才付钱出来。走下台阶,正想雇车,即零零零,东边来了一乘包车,坐着一个窑子。举起眼睛来看,觉得有点面熟,洋车接近一步,再看一眼,就想起了是银弟,心里觉得稍微有点奇怪。

又过了几天,不晓得哪里的钱,皮包里满的很。有一天被朋友邀去吃晚饭,席上遇见了那位善心的钱君,他偶尔提起了银弟的改名柳卿上捐的话。那时候,心里很动,不过不晓为什么,那一天晚上终究没有去。

又过了几天,也在被邀的酒后。一个人踱出饭馆来,忽而想起了她。可是班子的名字,和她上捐的名字,全都忘了。想回来,雇车雇不成,上西车站去又喝了几杯酒,打了一个电话到春浓处一问,出来就跑上韩家潭蘼香馆去点名。

见了,捉住了她的手,就在见客的堂上问她,“你认识我么?”

她微笑着,用北京口音,半惊半疑的回答我:

“熟得很,可是名字忘了!”

那一天晚上很冷。上她房里火炉旁坐下,说到第三句话,她就想起了春浓处,想起了那晚上举起来的嘴突然的一扑,跳在我的怀里,两手捧了我的脸乱咬起来。

底下都是她说的话——她是苏州人,但操的北京话很好听,所以后来除睡的时候,两人用江南话外,平常我要她说京话。

“老钱近来怎么样了?前天素文上这儿来,说他好久没有去了。

你还记得素文么?春浓处的……一年多不见了吧?你怎么不早来找我?……我今年四月就上捐了。先在长乐,开销大得很,前月底才换过来。你怎么知道的呀?……是素文教你的吧?……”说到这里,她娘进来了。她很自然的替我和她娘介绍,我觉得她的娘也不很讨人嫌。

“你这一年躲在什么地方?……刚从上海来?……骗!……请你写一封信,可以么?……”我就替她写信,是她的娘出名,寄给她的外祖父的。信的内容很简单:

“近来买卖不好,不能寄钱给你老人家。四月里,我包的那个人——名叫翠喜——逃了,没有方法,只好教你外孙女去上捐。等到明年正月,若买卖好一点起来,再寄钱给你。”

从靡香馆出来,回家走过西车站,看钟已经是午前二点。这时候天上的寒星,都好象是在摇动,北风吹上面来,也不觉得冷,因为替她写好信,银弟又烫了一壶酒给我。大街上走的人很少,只见了一点不大明亮的灯光,和几阵北风刮起来的灰土。

十四年五月十九武昌

原载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六日《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

同类推荐
  • 孤旅

    孤旅

    这部诗集着意内在情思的直白坦露,并蕴含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高扬的生命意识,长于用平实的生活语言暗喻哲理,又以意象符号创造艺术意境,因之这些诗超越了繁复的意象而实现了更高层面上的语义简约,使之成为淡泊诗人独抒性灵的精神自传。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如戏人生

    如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如何生活?活着的意义是在阐释什么?本书将为你解读如戏人生。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热门推荐
  •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增订版)

    本书运用史学、考据学,兼及国际法等多学科理论方法,通过对大量中外文献史料舆图的爬梳整理,去伪存真,使该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为进一步论证“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之立场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
  • 绝域裂天

    绝域裂天

    半本残缺不全的医书,一柄没有刃锋的石剑,一枚拥有两种空间的纳戒,一百零八根无坚不摧的银针,成东行无比贫穷有无比富足的走着,他决定当那一刻时间到来,他一定要去把那件大事做了……
  • 战殇血歌

    战殇血歌

    血与泪,生与死,忠诚与背叛;荣与辱,家与国,时代与潮流;诡谲,密云,刀兵,悲壮;江湖,朝堂,天下,勇士;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传承,碰撞,交织,融合,翻天覆地;一幕幕的抉择与挑战,一缕缕的忠魂与英烈,一曲曲的悲歌与国殇;最终谱写成一部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具有历史烙印的战殇血歌!!!
  • 化凤升天

    化凤升天

    前世,她,跟他有着注定的姻缘;他,一代新生中的佼佼者;二人结合,明明是天下之传奇,却不料陡生变故,双双陨落。重生后,他,依旧是她唯一的夫,她也是他唯一的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龙玄大陆

    龙玄大陆

    叶明轩,一个穿越而来的穿越者,如何在浩大的龙玄大陆生存下来,成就无上至尊,掌控世界。
  • 文化街上的流浪汉

    文化街上的流浪汉

    黑恶与正义在文化街上进行较量,乡下小子凭着一身少林功夫一身正气战胜邪恶后,他领着一群打工者开始他们艰难的打工之路,而与此同时,他也收获一份爱情。
  • 仙骄百媚双修缘

    仙骄百媚双修缘

    双修洞府,天骄百媚;傲情逍遥,难解良缘。半仙之体,破碎虚空;纵意天域,仁者无敌。出身寒微的任斌努力学医,只想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可在两国交战时他却被卷入仙门,从此踏足仙界。凭借一座神秘的双修仙府,任斌以半仙之体杀出重围,在漫漫仙途中,创造一个属于他的逆天传奇!只有通过合体双修才能晋级突破,如此香艳无敌的修炼,一日都不能停,你让其他修仙的人情何以堪。君请看《仙骄百媚双修缘》,仙骄无双,百美妩媚,就让一切随缘而仙!(升级流的爽文,热血装逼打脸,主角超无敌,双修超想象!)
  • 栀子花开的地方

    栀子花开的地方

    在两人心情低落的那天相遇,她们,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最强复制者

    最强复制者

    复制在手,天下我有。黄金、珠宝、钻石、高科技,哪怕是你最得意的能力都可以复制到我身上!集百家之所长,汇天下之精英,创建出一个统御全球的庞大集团。有钱自有权,有权自有美人在卧!这世界上的一切,我都要最好、最奢侈的!这才是我的理想人生!
  • 异界炮灰征服记

    异界炮灰征服记

    炮灰真的是炮灰吗?有可能不是,且看炮灰如何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