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2200000061

第61章 幻化之人

“原典”

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既已变物之形,又且易人之虑。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推路寝以居之,引三牲以进之,选女乐以娱之。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乃为之改筑,土木之功,赭垩之色,无遗巧焉。五府为虚,而台始成。其高千仞,临终南之上,号曰中天之台。简郑卫之处子娥媌靡曼者,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舍然,不得已而临之。居亡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者,中天乃止。暨及化人之宫。化人之宫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焉。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王俯而视之,其宫榭若累块积苏焉。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也。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百骸六藏,悸而不凝。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移之,王若殒虚焉。既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视其前,则酒未清,肴未昲。王问所从来。左右曰:“王默存耳。”由此穆王自失者三月而复。更问化人。化人曰:“吾与王神游也,形奚动哉?且曩之所居,奚异王之宫?曩之所游,奚异王之圃?王闲恒有,疑蹔亡。变化之极,徐疾之间,可尽模哉?”王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主车则造父为御,为右。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踰轮,左骖盗骊而右山子,柏夭主车,参百为御,奔戎为右。驰驱千里,至于巨蒐氏之国。巨蒐氏乃献白鹄之血以饮王,具牛马之湩以洗王之足,及二乘之人。已饮而行,遂宿于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于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治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迺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王乃叹曰:“放乎!予一人不盈于德而谐于乐,后世其追数吾过乎!”穆王几神人哉?能穷当身之乐,犹百年乃徂,世以为登假焉。

——《周穆王》

“古句新解”

在周穆王的时候,从极西的国度里来了一个善于变化的人。他能进入水火,穿越金石,颠倒山川,移动城池,乘虚不坠,触实不伤,千变万化,无有局限。不但能改变物件的形态,而且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人们称其为幻化之人。周穆王很敬重他,把他当成神仙,服侍他如同君主。让出自己的寝宫给他居住,制作最好的膳食供他饮食,选出最好的美女伴他欢娱,而他却觉得王宫简陋而不能住,王膳腥臊而不能食,王嫔气膻而不可亲。为此,周穆王专门为他建筑了一所宫殿,用料之精、做工之巧、布局之妙就不用说了,花费了五府的金银财宝才修建好。它的高度在千丈之上,立于终南山上,起名为中天之台。又专门从出美女的郑国和卫国选了一批皮娇面嫩、柳眉蜂腰的处女,施以薄粉花香、妆以锦绣红黄,到这里来做服侍。还派了高级乐师在这里奏起了《承云》、《六莹》、《九韶》、《晨露》等高雅之乐。月月献上玉衣,日日供给玉食。就是这样,幻化之人仍然觉得不洁不雅,不愿进去居住。不过有碍于周穆王的面子,不得已才住了进去。没过几天,幻化之人邀请周穆王出去游览。周穆王扯着幻化之人的袖子,飞腾而上,穿过了层层白云,来到了幻化之人天上的宫殿。只见这个宫殿,上栋下宇是金银,门窗雕缀为珠玉,烟云缭绕,鹤鸣鹭叫,耳目所闻、鼻口所嗅,都不是一般人间的东西。周穆王觉得这是到了天庭仙界。再透过云雾向下看,周穆王自己的宫殿在下面,像是木块堆积的玩物一样,一点都不起眼,与这里相比,那可真是天壤之别。来到这里周穆王自己觉得住上几十年也不会思念自己的国家。在此没住几天,幻化之人又邀周穆王到另一处游览。来到的地方,仰望不见日月,低头不见河海。不知从哪里闪射出来的光芒,照得周穆王头晕目眩,不能睁眼;不知从哪里传来的声乐,震得周穆王心烦意乱,不能抒耳。只觉得浑身战栗,骨骸抖动,六神激荡,意迷魂丧。周穆王无法忍受,请求带他回去。幻化之人轻轻推了他一下,他觉得脚下悬空,像是从梦中醒来。睁眼一看,自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似乎刚才就在这里坐着;侍人端着酒壶,似乎刚刚给自己斟过酒;再看桌上的菜肴,正在冒着热气,似乎是刚刚端上桌子。他问左右的人说:“我这是从哪里来?”左右回答说:“大王一直坐在这里,刚才不过沉默了片刻。”从此,他觉得神情恍恍惚惚,三个月才恢复。后来他问幻化之人。幻化之人回答说:“我与大王不过是神游而已,形体并没有移动呀!形体的移动是很慢的,精神的移动是很快的。您好好想想,我们去的宫殿与您自己的宫殿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去的园林与您自己的园林有什么不一样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可是您却感到大得不得了,甚至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这是因为您常常待在自己的宫殿和园林里,时间长了,看不出其中的变化。一旦到了外面,就会觉得很新鲜。实际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只要你出去走走,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变化,其变化之大,快慢之别,是人所不能描述的。在这方面您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

周穆王听了很高兴,从此不理国事,不恋臣妾,一心向往着外出游览,而且觉得走得越远越好。他套上最好的马,让最好的驭手造父驾车,将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派上游览的用场,前呼后拥,离开了京城。

第一站来到了巨蒐氏之国。巨搜氏以白鹄之血为饮料给周穆王喝,用马奶和牛奶为周穆王洗脚,连驾车的驭手都受到了这样的待遇。之后上路,晚上宿于昆仑之下、赤水之北。第二天登上昆仑山,瞻仰黄帝之宫,为了让它传于后代,特意题名加封。之后到西王母那里做客,在瑶池之上饮酒唱歌。西王母为之吟诗作歌,周穆王相随相和,和谐优美,声乐迎鹤。晚上二人又一同观看红日西落,其景之美,世人难知。就这样,周穆王每天巡游,日行万里,观遍了天下奇景秀色。他感叹地说:“唉!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功德,却享受到了如此的和美及愉悦,后世一定会骂我的呀!”周穆王如同神仙一样,逍遥自在,极世之乐,活了一百多年才离世,人们都以为他得道成仙、飞腾上天了。

这个故事是说人世沧桑,没有终极,极富尽乐,终归于虚。它分四个方面来表述。首先,幻化人变化莫测,不但能移山倒海,而且还能易人心志。周穆王用尽了人间心机,都难以满足他的基本要求。因为在他看来,世间的华丽美妙与简陋腐臭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宇宙之间的变化没有极限;相对于宇宙的变化来说,人间的一切事物几乎是一样的,不但人间的事物是一样的,就连天上的宫殿与人间的宫殿也是一样的。因此他向周穆王说:“我们去的宫殿与您自己的宫殿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去的园林与您自己的园林有什么不一样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其次,幻化人带领周穆王游览神界。虽说相对宇宙的大变化而言,人间与神界的差别很小,但站在人类世界看神界,差别还是很大的。来到第一层神界,周穆王感到的不同是美妙无比,甚至达到了流连忘返的程度。来到第二层神界,差别更是非同一般,以至于让人类都难以消受。所以周穆王要求返回人间。

再次,幻化人启发周穆王认识幻化。所谓幻化,就是说一切都在变化。有的变化比较快,能够在一瞬间就看得出来,比如精神的变化;有的变化比较慢,经过几十年才能看出来,比如形体的变化;有的虽然在变化,但因人们每日常见,所以不以为然,比如周穆王看待自己的宫殿;有的虽然变化并不算大,但因人们初次接触,所以觉得其中的差别很明显,比如周穆王看待神界宫殿与自己宫殿的差别。

最后,周穆王周游天下,亲身体验世界的变化。每到一处都有其特殊的地方,说明事物无穷,变化无止。随着周穆王的游历,不但展示了天地万物的不同和变化,也展示了周穆王形体的变化。形体的变化相对于精神而言,是比较缓慢的。虽然缓慢,但也逃脱不了变化。周穆王虽然活了一百多年,但终究还是化为了乌有。对于周穆王来说,神游也好,形游也好,享乐也好,受惊也好,这一切都伴随着他形体的变化,最后全部失去了它们的真实意义,化作了乌有。由此可见,昨天的真实如同梦,今日的神游如同真。真与梦仅只是时间之差。这就是故事的归结点。

同类推荐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热门推荐
  • 花佛

    花佛

    神魔!高高在上,无视众生!妖鬼!神秘诡诈,窃取众生!既然你的杀戮沸腾了我仇恨的血液,那我便超渡世间五界,直至天地忏悔!
  • 豪门总裁的千金小姐

    豪门总裁的千金小姐

    狗血的家族联姻让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年轻人走在一起。小时候的李意很怕陆晨曦,那个时不时板着一张脸的人长大后竟然成了自己的丈夫。李意觉得自己死的心都有了。从没谈过恋爱,只知道工加班,工作,柜子里只有正装的菜鸟是怎样征服这个面瘫加腹黑男的?
  • 星色夜空幻忆录

    星色夜空幻忆录

    本作的灵感来自《东方》的同人音乐《星色夜空幻忆录》,应该算是其听后感吧。。。。
  • 异世刺心

    异世刺心

    杀手十三最后的任务从今以后,现世中不再有十三遥远的唐代,却在江湖之中多了一个后起之秀叶凌寒一人一剑闯江湖他是武界的绝世天才,更是文界的巅峰看现世特工如何纵横异世,两世不同的人生轨迹,却造就了逆天的他,刺心归隐,一切都将从新开始····
  • 女神饶情倾城之恋

    女神饶情倾城之恋

    这本书告诉你,女神是怎压根修炼而成的。这本书告诉你,女人也可以风魔万千少男。这本书告诉你,钱,放进自己腰包里最安全。这本书告诉你,当失忆的青梅竹马和男神碰在一起,会有火花的。这本书告诉你,女人,可以越来越强大的。亲们,很遗憾的说,这本书可以免费很长时间。
  • 芝麻豆芽和黄豆

    芝麻豆芽和黄豆

    黄豆捡到了一条狗,生活来了个大变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和一条狗,会出现什么好笑的事呢。生活中有那样一群人,他们贫穷或者富有,他们是土豪、精英或者工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狗奴。一个讲述都市爱狗的故事。平静、温暖
  • 谁的流年似如歌

    谁的流年似如歌

    他是冰山王子,实则是腹黑恶魔。她是傻乎乎的小丫头,再一次巧合中,她成为了她的女仆。他们日久生情,他们相爱之后。她却被抛弃,于是在悔恨的回忆之中,她选择了出国,那么,她出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最强王者之都市

    最强王者之都市

    看似若不经风的他,尽然是从中国最神秘的龙魂部队的队长,让人闻风丧胆的龙刺,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们而走上了修仙之路!(各位读者对不起啊!因为作者家里出了点意外,下星期开始重更!)
  • 末世之城墙

    末世之城墙

    生命大爆炸,极速的进化时代降临。失婚男杨初一在一场演唱会上蓦然惊醒,八万活尸围困,杨初一不想死,真的不想死。龙象之力横扫八方,降龙之掌镇压一域。一把刀、一张盾,就是一面万尸不破、妖魔不侵的盖世城墙。
  • 劫龙道

    劫龙道

    天子常九五,皇龙尽九九!龙命至尊贵,其贵不可言!不可言?不可言!虽言天之赐,实为天之诅!当困龙升天历九九之数、渡至尊劫难、腾飞九天之极时,那一声声亢龙有悔是否仍回荡在云巅之上?当万穹龙渊历代祖龙齐声悲吟时,后人是否还是会一代代地遵循天意、替天行道呢?“既然在我抬头时,这天挡到了,那么便轰散祂吧!”这是龙天辰的回答。这是一个龙魂少年的逆天传奇,且看主角如何以一刀一剑破开重重迷障,腾跃九天,拓出自己的道与法!武斗、机关、铭纹、灵符!新人新作!求推荐+收藏!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