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2200000017

第17章 列寇射箭

“原典”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像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黄帝》

“古句新解”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他拉满了弓弦,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手肘上,射出箭去,后发的箭正中前一支箭的尾部,前一箭刚射出,后一箭已张弓上弦。在这个时候,他就如泥人木像般一动不动。伯昏无人说:“你这是为了射箭而射箭,并非不为射箭而射箭。我要和你登上高山,走在摇晃的岩石上,面对万丈深渊,你还能射吗?”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踏上摇晃的岩石,面对万丈深渊,背部已经无处可容,双脚已有两成悬空,向列御寇拱手作揖,请他过来。列御寇趴在地上,汗水流到了脚后跟。伯昏无人说:“道行最深的人,上可窥伺青天,下能潜入黄泉,在宇宙间纵横奔腾,精神元气都不会改变,现在你头晕目眩,心中恐惧,你还想再射中箭靶怕是不太可能了!”

按照道家的说法,列子在射箭时有这个内外之分,虽然技法精湛,但那只算是“射之射”,只有连这内外之分都泯灭了,那才是最高境界“不射之射”。“不射之射”是道家比较喜欢用的一种构词法,跟“无为无不为”差不多,能找到相应感觉的读者并不费劲,要是光就语法结构死抠,那是无论如何会晕掉的。其实,在我们今天的语言中也保留着类似的现象,不过平时说话并未在意,到了道家这看似复杂的话题我们便想不起来可以互相比较来加以理解了。用现代的语言来说,伯昏无人的话是这样的:嗨!这射箭跟射箭不一样,你这就叫为了射箭而射箭,整个小技术。看咱们这个,那才叫境界!在语言使用上,古人今人怕是没有哪个更聪明,语言的作用本来有限,碰上说不明白的大家都少不得违反一下语法规则,你要是说“不射之射”不成话,那“射箭跟射箭不一样”同样不成话。至于我们听众的理解,把这句话解释清楚是一回事,是否理解其背后的意思又是一回事了。凡是话中故意违反语法常规或带有明显的逻辑矛盾,往往都是别有深意,所谓“不射之射”便是一个典型,不要指望什么人能够把它背后的深意说出来——要是能说,原作者早说了,何必非要用别别扭扭的词句,而且还塞进寓言、装进小说呢。我们能做的,只是描述一下感受和体会。

如果单就射箭一事而言,这“不射之射”不算太复杂,其实就是心无旁骛,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射箭之事上。然而,这样的事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关键在于人是活的,所有的感官时时刻刻都张开着、活动着,所谓全神贯注只是说说而已,你感觉到的声色香味能对你毫无作用?就算外界没什么信息传达给你,你的内心不免东想西想又能奈何?即便一个训练有素的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使之能拒绝外界干扰,依然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奥运会上那个美国射击选手埃蒙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在最后一枪犯下不可理喻的错误。如果他自己认为当时是走神了或受了什么影响也许还有救,可是他不知道,事后也不知道。所以,这“不射之射”的境界远不是说来或想来那么容易达到的。

如果把这个道理扩充到其他更多的事上,情形还会更加复杂。当我们孤立地看待射箭一事,似乎它是一个射手的唯一,但现实中射箭和其他所有的事一样,只是一个人的一面,一个射手可能还有其他的工作,起码他还是儿子、父亲,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便有着不同的得失利害,也就有了复杂的患得患失。患得患失是人的通病,这个寓言也很绝,直接来了一个终极考问,让伯昏无人把列子带到悬崖上,带到生命的边缘去射箭。这是寓言的一种夸张,而我们以此为据则可以想到很多不那么过分的现实,比如,射箭的时候你会不会想到亲人的期待、对手的眼神或者自己将如何面对成功失败?如果有,那就是患得患失,真把你带到生命的边缘,你一样会无处可逃地汗流浃背。现实中不管做什么都不太可能有人故意把你带到悬崖边,但只有在悬崖边依然故我的人才是真正能把事情做得了无遗憾的人。

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人被称为至人,对其描述照例又是玄玄乎乎的老一套,上天入地、水火不侵,这些东西看多了才知道语言真是不太够用的东西。不过,这种至人受到道家极大的推崇是可以肯定的。既然如此,是不是要达到这境界难比登天呢?恐怕不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常常只是很平凡的人,他们不过尽力去做好自己的那份事,就那么简单,就那么纯净。因为简单纯净,所以常常只是很平凡的人做到,而那些被认为不平凡的人在扰攘的名利得失中反而做不到。清代有个著名的大文人叫袁枚,名气很大,他的诗文在当时可谓一字千金。他生活在太平盛世的乾隆年间,成名很早,衣食无忧。袁枚主张写诗要写出个人的性灵,这就颇有几分道家的色彩。他自己也是个很率真的人,公开承认自己贪吃好色,他的生活中也从不缺少美女和美食。在他的文集中,甚至专门有一篇私人厨子王小余的传——那个年代文人替人作传要么是达官显贵、亲朋故旧,要么是为了宣传教化而为孝子烈女作传,冷不丁夹一个厨子实在有些怪异。然而就是这篇传记使得后人知道那时候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厨师,深谙烹饪美食之道,能把袁枚这样顶级的老饕喂得心服口服。或许,在袁枚看来,王小余就是一个厨子中的“至人”,他把自己全部的心思和天分都用在了厨艺上,他既没有想过靠这个出名,也没想过以此养家糊口——尽管最终他确实达到了这些目的。后来袁枚还专门对王小余的儿子说:不要小看你父亲,他虽不是几品的大官而只是个小小的厨子,但他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得有声有色,比那些心不在焉的大官强得多。名利得失的纠缠,会耗费人们的精神,使本来能做好的事也做不好。于是,道家要你忘掉它。

同类推荐
  •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

    《百业孝为先:<孝经>中的员工准则》通过充分的说理、实际的案例、科学的方法,以传统孝道为切入点,结合职场员工工作态度、同事关系、工作能力等方面,深刻剖析“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的内涵。《职场》(孝道)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是现代职场人走向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读之书。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A Forgotten Empire-Vijayanagar

    A Forgotten Empire-Vijayanag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益智录

    益智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拐爱狂夫

    拐爱狂夫

    [花雨授权]到底是哪里错了唷?她家传的摧眠术竟然迷惑不了那只金毛鬼?这个号称鬼医的,一个大男人成天就喜欢“咬”她,又老爱玩抱抱,没事还当她是实验青蛙翻来翻去的……哼,不玩了啦!
  • 天女动情

    天女动情

    天际寒星坠落从小深受宠爱的她,遇到了一个傻傻的他当遭遇最深爱人的欺骗他们之间的爱能否挽回?
  • 行走在都市的灵魂

    行走在都市的灵魂

    在一场意外中,陈伟发现自己有着凡人无法理解的超自然能力,并且不经意间知道了,害死姐姐的车祸有着不为人知的内幕。运用着自己的超能力,陈伟踏上了一条坎坷的复仇之路。与世无争的他,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阴谋之中,身处漩涡中越陷越深......在这个人声鼎沸的城市中,不会有人注意到陈伟的存在。他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行走在都市的灵魂。
  •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走过人生的月缺花残

    身有残疾,是人生最为悲苦之事,可是只要有一颗完整的心,只要心中充盈着希望,便依然能走出辉煌完美的人生。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以此为根基,有名人,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他们身上,残疾与病痛是生长梦想的土壤,挫折与逆境是激发力量的源泉。本书没有说教,没有条条框框,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体现了那些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以及感人的事迹和精神,还有动人的真情实感,能给人以共鸣和启迪,给人以感动和力量。
  • 忆念浅夏夕阳落

    忆念浅夏夕阳落

    “夏忆。”“嗯。”“如果我当了你女朋友你会爱我么。”“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啊?”“因为我喜欢你啊,你说不让在乎你的人受伤,你拒绝我我就收情伤了哇!”“......好吧。”我不会让最在乎我的人受伤。只因年少,懵懂无知,却无人晓,心之触动。
  • 我的恋爱情史

    我的恋爱情史

    在回家的路上被莫名的面瘫男神强吻了,而且还遭男神的误会耻辱。可是这时我还不知道他就是我等待一生的人
  • 我的僵尸生涯传

    我的僵尸生涯传

    快死的时候,心中出现了一个声音。“就这么死了,你也不甘心吧。”“怨恨吗?”“那就醒过来吧。”
  • 我就想踢球

    我就想踢球

    简介:这是一个发生在另外一个世界真实的故事,这里天朝依旧为世界杯奋斗,但是国民对足球却是有非常大的兴趣,全民皆足球,无兄弟不足球,既然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那就用小说来描述我们内心对足球,对青春的澎湃吧。